欢迎光临华夏艺术网 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图片新闻 > 中原名家李刚田:豪华落尽见真淳

中原名家李刚田:豪华落尽见真淳

时间:2016-07-16 | 来源:新浪收藏 | 阅读:766次

  李刚田,1946年3月生,河南洛阳人,号仓叟。多次被聘为全国重要书法篆刻活动的评审委员,书法篆刻作品及论文多次入选国内外重要的专业活动并获多种奖项,出版专业著作30余种。为西泠印社副社长,中国国家画院院委、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研究员、篆刻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篆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获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曾任《中国书法》主编。

李刚田书法作品一
李刚田书法作品一

  “我想谈创作、谈审美、谈当代书法现象。对自己的经历不感兴趣。”面对记者,李刚田如是说。这个1946年出生的书法篆刻家,有着一堆响亮的名号,著作等身,获奖无数,经历过坎坷动荡的岁月,也见证着书法从沉寂到被唤醒,直至热闹纷呈的时代。

  而今,年届7旬的他已对这些光环、故事渐渐看淡,唯望在自己的书斋“玉泉精舍”里,以玉自省,保持高洁与高贵的品格;读书弄翰,获得自在与快乐。在艺术世界里物我两忘,足已。

  无意于佳乃佳

  2015年4月,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在浙江绍兴颁奖。李刚田是兰亭奖艺术奖的获得者,面对这一中国书法界最高奖项,他很淡然,相比高兴与兴奋,他更愿意用“欣慰”来表达心情。“已是70岁的老人了,本无意于再去与人PK,竞争什么奖项。本来也没想到去申报,在朋友的怂恿与组织的推荐下,在最后的时间申报了。”

  四五岁时即学习书法,1981年走上专业书法道路,李刚田称自己一直在“没有目的地做事情”。1985年首次当选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时他毫无思想准备,而这一干就是三十年;西泠印社副社长也是在选举前才知道自己是候选人。

  看到现在很多孩子为了功利学习书法,进行苦行僧式的修炼,李刚田不禁感慨,这其实成不了书家。走上书法道路,必须有爱好,必须从中感受到人生的价值。

  李刚田生于河南洛阳,祖父爱好收藏文物,从小家中就有成堆的古玺、秦汉印,因而自幼就受到熏陶感染。有时大人在场,孩子们可以被允许翻着看看字帖,大多是装裱成册页的原拓剪贴本,大人要求看字帖前洗净手,帖要端端正正放在桌子上,人要正襟危坐,气不盈息,帖要轻翻。当时家中楼下住人,楼上的五间房都是书,小孩儿是不许进的,但是如果窗户没关严,李刚田就偷偷翻到里边,在里面一读就是一整天,读到昏天地暗。家里大人都着急上街去找他了,他也浑然不觉。

  当时家里条件艰苦,年仅13岁的李刚田就要与15岁的哥哥出去打工养活一家9口人,在建筑工地出苦力气干粗活,一天下来筋骨都要散架了。

  即便这样,李刚田回来还是要坚持练习小楷,写钟绍京的《灵飞经》,身上的汗可以顺着脊背流一直流到脚跟,当时穿着解放鞋,鞋里的汗都湿透了。

  在书法的世界里,李刚田得到了心境的清凉,忘掉了物质和客观环境的燥热,只剩下一种精神。

李刚田书法作品二李刚田书法作品二

  “文革”期间,书法属于“四旧”,学习书法变得难上加难。有一次,李刚田在朋友家看到一本字帖,朋友说你看一晚明天早上要还我,不能在你那儿放。

  因为担心红卫兵抄家牵涉进去,字帖李刚田借到手后,每每彻夜不眠,用比较薄的油光纸将字双钩下来。像这种双钩字帖他有几百本,但是最终还是被红卫兵烧掉了。

  李刚田没有后悔、后怕,甚至并不觉得心疼,那些不眠之夜,那些在艺术世界里的愉悦时光,已是他能留下的最宝贵的东西。“那种境遇下还能坚持学习确实有一种信念和理想在支撑。当时在心中想的就是我不应该是这个样子,我活一辈子应该有我做的事情。”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迎来了文化艺术的春天,书法热随之兴起。1980年,河南省书法家协会成立以后,开始有组织地开展活动,举办了首届中原书法大赛,李刚田获得一等奖,并因为自己在篆刻方面的研究,被调到文联工作。

  这是李刚田从业余爱好者到专业书法创作的一个重要起点。他感慨,时势造英雄。三中全会之后思想解放、经济开放,成就了整个书法艺术。自己幸运地赶上了这一好时代,许多老书家,他的老师一代,尽管学识渊博、书艺精湛,却仍穷困一辈子。

  而现在,书法给了李刚田稳定的生活,更赋予了他人生价值。苏东坡讲“无意于佳乃佳”,就是说无心求好、求美则达到一种大美,这种大美就是顺乎自然的美。

  热闹中著一冷眼

  性格上的平和尔雅、不慕浮华深深影响了李刚田的艺术创作。虽然从事书法、篆刻创作几十年,但他觉得,“50岁以后,才突然发现了自己的风格”。

  在李刚田看来,如果一开始就抱定要塑造个人风格,那你的风格就是“做”出来的。只有通过长期的学习,将自己的性情禀赋自然融入其中,蓦然回首,真正的风格才会水到渠成。

  相较表面的精巧,李刚田更喜爱内里的平实大度,内在的动势藏于外在的静感中,直而不肆,光而不耀。他在多个场合中提到,明清以降一直到民国的文人书法对自己的影响很大,这种“庙堂气象”正是自己多年的追求。

  “草色遥看近却无”,李刚田认为书法创作里应该保有这种不可捉摸的传统文化气息。

  展览时代,作品进入展厅,书法创作愈发需要在形式上做足文章,一些求新求变者喊出了“不与古人同、不与时人同、不与故我同”的口号,希求在短时间内彰显自我、吸引观者。但李刚田却在这一“热闹中著一冷眼”,书法形式的创新需要突发灵感,但对文化的酝酿积累是一个长期过程,应将顿悟与渐修结合起来,两者都不可偏废。

李刚田书法作品三
李刚田书法作品三

  “展览体如同走T台服装模特的表演,只存在于舞台而不能使用于生活。又如精制的果脯,虽然美味,却丧失了原生态水果的味道。”李刚田说。

  30多年的职业创作生涯,李刚田坚持自己的风格,不把形式上的争奇斗艳作为努力的方向。他相信,书法不仅是让人“看”的,更是让人去“读”。人们不仅欣赏其外在的形质之美,更应品读其中的意味,从中感受深渊与博大,在文采风流与翰逸神飞的无间交融中,感受作者的气质禀赋、修养情操与人格魅力。“有的字因为笔墨效果好,在展厅里很动人,但是引到集子上,就露怯了。笔墨的外衣剥落后,点画、结构的弊端暴露无遗。我的字可能在展厅里不是那么夺目,但印在书上,还每每可看。”

  当代书法界中很多名家都对李刚田的坚持表示赞佩。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认为,他的创作表现出了“硕人颀颀”的落落大方之美,艺术于其不是“玩书法”,而是古人所说的“敬事”。

  “他并不刻意追求形式上的新奇炫目,也无意一求笔墨宣泄以动人心魄。”在这个追求标新立异的时代,张海觉得正是这种坚持与传承,使得李刚田“在传统之中找到了弘扬自我的基础”。

  书画篆刻家洪亮也曾在《李刚田丙戌书法变法》中对他“有变、有不变”的篆书创作大加赞赏,“超越与突破是需要深厚的学养、功力和开阔胸怀等多方面支持才能实现的”,因此李刚田的“突破”弥足珍贵。

  当然,也有人对他的“过于保守”表示质疑,网上甚至有书友觉得他像个老农民,老实而缺乏才气。李刚田对此付之一笑,信手写了篇《老实人说》的散文回应了书友的困惑。

  “愚者长悠悠,智者长戚戚”,他在文中称自己确实深知才情有限,所以吾日三省吾身,崇敬古人与学问,因此“傻有傻的福气与快乐”。

  作为“老实人”,李刚田承认无法割舍对传统的情结,采取了“不薄今人爱古人”的创作态度,在守成中突破,在突破中传承,以“春柳之渐染,似残雪之消融”求得艺术创作的新境界——既雕既琢,复归于朴。

  文末,一句“噫嘻”,一切尽在其中。

  从心所欲不逾矩

  2011年,李刚田辞去《中国书法》杂志主编一职,“解甲归田”。他希望自己能在晚年多留点时间给自己,尽量减少社会活动,尤其是那些奢华而无聊的饭局酒席。

  “自强不息是年轻人的事,老了不能再逞强。”已近古稀之年的李刚田只想做些自己喜欢的事,写字、刻印、读书,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爱书、重学问、善思考,是李刚田在青年时代就养成的习惯。20世纪90年代,他刻了一方“刚田戒烟省钱买书”的印章,作为对自己的鼓励。

  当时因为房子有限,藏书太多,妻子常常对其唠叨。于是,他把室内的墙壁打了几个洞,穿上方木,四个书架腾空而起,床就放在书架下。虽然“未敢翻身已碰头”,但“一卷在手,无穷之游”的乐趣却让其得到极大满足。

  多年来俗世繁忙,李刚田却在研习书法、篆刻的同时,从未间断对艺术理论的探索和思考,治学严谨扎实。迄今为止,发表的专业著作就已经三十多本。“多少年来都是四点钟起床,起床就开始工作,当别人开始工作时我已经工作四个小时了。所以文章不断地发,作品不断地出。”

  研究了大半辈子书法,李刚田总结,书法有三个支撑,一是技术支撑,这是磨炼出来的;一是学识支撑,即学问的积累;一是思想支撑,即思想的深度。真正的书家应该首先做一个“读书人”“文化人”,既要有学识胸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又应有风骨情操,保持内心世界的纯净高洁。

  李刚田曾痛心感叹,当代书法亟待唤回的一种传统文化精神核心,而这也正是当下市场经济环境中书法界失落最多的。表面来看,当下书法作品的书写内容缺乏文化,只在技巧上挖空心机争奇斗艳,深层原因是作品文化属性及作者人格魅力的缺乏。“孔子所说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而今置道德于不顾,只剩下了‘艺’,这是最值得反思、最焦虑的问题。”

李刚田篆刻作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李刚田篆刻作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015年6月,《李刚田对联书法集》出版,书中收录了他十年间的书法对联作品二百幅。在后记里,他感慨,在青壮年时,也曾为了迎接展览和比赛,用尽心机进行书法创作,“如今老了,不再去想什么‘自强不息’之类的话”,写字又回归了“常态化”,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成为生命的一种表现形式。

  早在1986年,李刚田在山东烟台参加中国书协第二届理事会时,曾与当时已经80多岁的老书法家谢瑞阶共住一室。早晨5点钟,谢老与他一起到海边看红日出海,忽然回头问:“刚田,面对大海,你在想什么?”不等他回答,谢老又继续半开玩笑,却又很认真地问道:“人生应该怎样度过?”这一问题种在了刚刚40岁的李刚田心中。

  2008年,书法家周永健不幸患病去世,在研讨会上,包括李刚田在内的几位书友潸然泪下。事后他在文章中写道,“能使几位60岁的人如此动容的是什么?是一种真正解脱世俗的纯真情感,是对周永健崇高精神的礼赞,也是对人生深深的反思。年过花甲如何生活?谢老当年面对大海日出时是怎样的情结?”

  李刚田曾撰联语:“痴情刀笔蝴蝶梦,漫卷诗书杜甫心”,这或可作为他晚年生活与心态的写照,豪华落尽见真淳,向人本回归,向自然回归,愈加注重其内在的意蕴深厚,享受把笔临池时心手双畅、物我两忘的过程,让作品真正如其人、如其学、如其志;心无旁骛,拒绝一切诱惑,真正体验超然物外的做人至境,这是他给自己的回答。

  艺术中原

最新评论最热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手机用户 [广西南宁]2012-11-22 21:12:12

    的地发的的广泛的郭德纲德纲的的广泛的郭德的

    手机用户 [广西南宁]2012-12-12 21:12:12

    的地发的的广泛的郭德纲德纲的的广泛的郭德的

    手机用户 [广西南宁]2012-12-12 21:12:12

    的地发的的广泛的郭德纲德纲的的广泛的郭德的

    手机用户 [广西南宁]2012-12-12 21:12:12

    的地方的发生过的份上高耸的郭德纲的

    手机用户 [广西南宁]2012-12-12 21:12:12

    的地方的发生过的份上高耸的郭德纲的

推荐艺术品

更多...

成都扑克牌之小王

作者:凌晓星

尺寸:47×33cm

成都扑克牌之大王

作者:凌晓星

尺寸:47×33cm

熊猫杯旅行套装

作者:

尺寸:

艺术家推荐

更多...

曹辉   1952年生于成都。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四川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人物画专委会特邀委员、成都中国画会副会长、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生校外导师,成都惠民职工画院顾问。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其连环画作品多次获得全国大奖。1999年国画《川妹子出川图》获文化部全国第八届“群星奖”银奖;1990~1998年连续在法国举办五次个人作品展。2011年获第一届四川省工笔画学会作品展暨中国工笔画名家邀请展银奖。2014年作品《锦江花月夜》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三十年创作成果展•全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2015年作品参加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行的“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四川省国画作品展”;2016年在四川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2016年12月作品受邀参加“回望东坡“2016四川中国书画创作学术邀请展;2017年3月作品受邀参加水墨四川 ——名家作品邀请展;2017年5月作品《锦官城外》受邀参见“守墨鼎新”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作品展;2017年8月作品《年夜饭》参加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的全球水墨画大展;2018年1月27日在香港云峰画苑总部举行“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并由此开始为期一年的全国巡展。 曹辉1982——2002年发表作品:   《神奇的武夷山悬棺》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2年4期   《给上帝的一封信》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3年3期   《神秘的大旋涡》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3年2期   《野人之谜新探索》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4年1期   《女子足球运动》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5期   《女子马拉松》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2期   《小酒桶》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4年3期   《神秘的石室》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4年4期   《战神之墙》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9期   《笔录奇观》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11期   《古代美容》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6年6期   《一个女研究生的堕落》连环画广东《法制画报》 85年1、2期   《一个投案者的自述》连环画广东《法制画报》 85年17期   《ET外星人》连环画《奥秘》画报 85年4、5期   《孟卖大爆炸》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7年5期   《热爱生命》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1期   《驼峰上的爱》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9期   《青鱼》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5年3期   《珍珠》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6年3期   《菩萨的汇款》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5年9期   《小耗子》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6年10期   《水手长接替我》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86年10期   《征服死亡的人》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87年6期   《小酒桶》 连环画中国农村读物出版社再版 1985年11版   《给上帝的一封信》 连环画中国连环画出版社再版 84年3期   《日本国技.相扑》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6年1期   《圣地亚哥刑场》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7年10期   《古诗意画》 国画 四川美术出版社 1987年5版   《人蚊之战》 连环画 科学文艺 1988年1期   《跳水 》 连环画 《万花筒画报》 1988年2期   《他们与“森林野人”》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8年3期   《圣地亚哥刑场》 选刊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8年3版   《关于圣地亚哥刑场的通信》 论文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8年3版   《阿拉斯加的奇遇》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1期   《祭火》 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9年6版   《辟古奇谭》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6期   《玛丘皮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9期   《医生.夫人.闹钟》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0年1期   《南.马特尔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0年10期   《泉神娶妻》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1年1期   《中国民族民俗故事》 连环画明天出版社出版 1991年1版   《船儿水上飘》 国画 蓉城翰墨 1991年12版   《萨克奇野人的俘虏》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1年10期   《圣经的故事》 连环画四川美术出版社 1992年1版   《雪莲洞探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2年2期   《艾科沟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2年5期   《印度河文明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1期   《干冰杀人案》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5期   《白色幽灵》 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 1993年4期   《悬棺之谜新解》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8期   《冤家变亲家》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3年10期   《一棵遗落在荒原的种子》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4年6期   《世界名人传记.艺术家卷 米勒篇 》 连环画浙江少儿社 94年一版   《巴仑克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4年10期   《辟古奇尼》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5年5期   《豹狼的日子》 上、下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出版社 1992年10版   《冬之门 》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95年8,9期   《神农架野人今安在》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7年1期   《寻觅玛雅古城》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7年10期   《白鹤梁探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8年1期   《尊严》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98年2期   《神秘的南美大隧道》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9年2期   《名医入地彀》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9年6期   《神秘的英国巨石圈》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9年5期   《蜀王陵出土记》 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0年8期   《定数》连环画《连环画报》 2000年10期   《印山大墓揭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1年5期   《冰封印加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1年8期   《“狼人”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2年1期   《扣开通往远古的大门》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2年4期 曹辉艺术年表:   2020年1月在成都举办“陌上谁人依旧 · 曹辉民国风人物画展”   2019年11月作品受邀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主办的“回望东坡•2019四川中国书画学术邀请展”   2019年8月中山(南区)云峰画苑于举办《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   2018年10月作品受邀参见“天府百年美术文献展”   2018年1月27日在香港云峰画苑总部举行“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   2017年8月作品《年夜饭》参加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的全球水墨画大展    2017年5月作品《锦官城外》受邀参见“守墨鼎新”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作品展   2017年3月作品受邀参加水墨四川 ——名家作品邀请展   2016年12月作品受邀参加“回望东坡“2016四川中国书画创作学术邀请展   2016年6月 在四川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   2016年5月 作品《绣娘》参加成都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开篇之作——南方丝绸之路美术作品展   2015年11月 作品《故园旧梦》入选第二届“四川文华奖”美术书法展,并获三等奖   2015年11月 作品参加由四川省艺术研究院主办的“2015四川中国画创作学术邀请展”   2015年10月 作品《西厢待月》参加在重庆举办的“中国精神•民族魂——中国知名画派邀请展”   2015年10月 作品《故园旧梦》参加“从解放碑到宽巷子”2015成渝美术双百名家双城展   2015年9月 作品参加成都市推广天府画派办公室主办的“传神写照•2015水墨人物画邀请展”   2015年8月 特邀参加成都市推广天府画派办公室主办的“心里画儿•中国画邀请展”   2015年5月 特邀参加由四川省美协和四川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联合主办的“四川省中国画人物画作品展”   2015年4月 参加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的“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四川省国画作品展”   2014年 作品《锦江花月夜》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三十年创作成果展•全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2014年7月 三幅作品参加“南方丝绸之路”主题创作展   2011年5月 在成都东方绘画艺术院(现在的二酉山房)举办“曹辉人物画作品展”   2011年3月 《曹家大院•家训》获首届四川工笔画学会作品展暨中国工笔画名家邀请展银奖   1999年 国画《川妹子出川图》获文化部全国第八届“群星奖”银奖   1999年 连环画《名医入彀》获《连环画报》“十佳”优秀绘画奖   1998年8月 在法国圣雷米市BAYOL画廊举办第五次个展   1996年 作品《寻找北斗》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   1995年7月 在法国圣雷米市BAYOL画廊举办第四次个展   1993年9月 在巴黎“中国之家”画廊举办第三次个展   1993年 连环画《白色幽灵》获《中国连环画》“十佳”作品奖   1991年5月 在巴黎亚洲民俗艺术博物馆举办第二次个展   1990年3月 在巴黎亚洲民俗艺术博物馆举办第一次个展   1990年 连环画《圣地亚哥刑场》获《奥秘》画报1985~1990年“十佳”优秀作品奖   1989年 连环画《圣经的故事》《青鱼》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   1986年 连环画《罗瑞卿的青少年时代》获第三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三等奖   1981年 国画《新户头》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