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法自然——童昌信先生绘画作品赏析
时间:2017-01-19 | 来源:搜狐 我有话说 |
师法自然——童昌信先生绘画作品赏析
艺术简介
童昌信,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艺术交流院特聘画师,四川九寨画院院长,四川天娇大熊猫画院院长,巴蜀画派第一批实力派人物。长期从事油画,彩墨画艺术创作50余年,从事报社美术编辑工作30余年,作品以蜀乡彝,藏民族的风土人情入画,以蜀乡雄秀幽险风光落笔。近十年来尤以九寨风光和国宝大熊猫情有独钟,画风以写实为主,彩墨画把油画技巧融入其中,中西相融,彩墨并举,以彩抒情,推陈出新,诠释了当代彩墨画的风采,极具个性,把彩墨画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极具收藏性和观赏性。
童昌信彩墨作品
景·情·意
——读童昌信先生的彩墨九寨山水
蒋东生
童昌信先生的彩墨九寨山水进入我的视野,是最近他的《大美——七十书画作品展》上,一幅幅让人眼睛一亮的彩墨九寨山水、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恍忽你走进了神奇的九寨山水和大熊猫自然生态栖息地。由于他为人处事低调,故他的作品鲜为人知,何况又是墙内开花墙外香的人。世语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是“外行”,我看画只看他美与不美,展示你面前的画是否是表现了画家的情和意,我读他的画,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美,他的作品有景,有情,有意,做到了景情意交融,抒发了他对大自然的感情,具体而言,他倾注了对九寨山水的情意,因此,他能恰到好处的再现了九寨山水的神韵丽质,让读者在画面前产生了共鸣。
童昌信彩墨作品
从“传统”的桎梏中走出来
童昌信先生是位话不多,为人处事都很低调,但却极重感情,处事非常认真,历经磨难,但仍保持一颗纯朴的心。待人率真,表现在画上则是画风朴实、不华取宠。性格坚毅,认准的路,他会坚决的走下去,他试图发挥西画的色彩优势与传统水墨山水联姻,这是一条艰难的探索之路,因为这有悖于所谓“传统”的路。终于在通过十数年的探索与努力,他的画终自成一体,个人风格非常突出。他的作品中看不到一点点嚼别人馍的痕迹,而是在不断实践探索中从“传统”桎梏中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一条彩墨画之路,在他简陋的画室中,有一条幅。“吾辈为人处事不可一事有我,唯作书画必须处处有我,我者何,独成一家之谓耳”。
童昌信彩墨作品
他说,在中国画发展到今天,无论技法,使用的材料,审美情趣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笔墨随时代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应有所开拓与发展创新,不能固守于“长城”,老是去摹临古人、复制、克隆、抄袭古人,美其名为捍卫“传统”,抱着几个古人的审美情趣不放,在这样的桎梏中“创作”的作品与古人如出一辄,不是荒山隐士,就是“逸笔草草”,远离现代生活,宣泄自私无病呻呤的情绪。他的作品从大自然中来,令人耳目一新,没有那种似成相识之感,没有常说的那种像某某“大师”的笔墨,又有谁谁的影子,一看就是他的,他的率真与童趣。他的九寨彩墨山水,或宁静,或欢奔,既不脱脑红尘,又有那么多原始洪荒的气息,画中之水,是画家心源之水,灵源之水,备生灵性,沐浴光明,洗涤尘心,大有“天地容我静,名利任他忙”,如问天籁的禅悟。
童昌信彩墨作品
法无定法,走自己的路
童昌信先生从油画创作转为彩墨画的探索,大胆的打破了“传统”中的意象造形,而大胆的吸收了 西画的造型语言,以形和色彩说话,搌弃了以线为主的传统方法,赋宣纸上的山水以体积感的块面造形,大胆重新彩渲染,以期达到更好表现对象的神韵。其实,中国画不只是“文人画”意象造形,唐人张彦远早就说过“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必全其骨气,骨气形似本于立意。”也就是说没有形,那来神,形以外的神是根本不存在的,没有形,神落何处。故童昌信先生在创作中则非常注意形的塑造,也就是画九寨,那就一定要是九寨的形,画峨眉,就是峨眉的形。他说不能照抄自然,但也不能离题万里。要塑造某山某地的自然景观,他真正做到了“搜尽奇峰打草稿”,他为表现九寨神韵,十数年来,年年不分春夏秋冬,进沟采风写生,在九寨沟的山山水水之间,他都留下了的身影,到目前为止,他是画家之中第一个走遍了九寨沟九个寨子的人,正如04年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为其在沟口游客中为之举办个人画展时,局长章小平在致词中说的,“童昌信先生是读懂了九寨沟的人,是热爱九寨沟的人。”是的,不热爱九寨沟,不读懂九寨沟,怎么能画出让读者生情的九寨山水。他画画,除对对象反复实地写生外,在作画也是一丝不苟,他的山水,必先完成其一幅完整的水墨山水稿(也就是画油画时的素描稿),然后在水墨之上渲以重彩,正因为他对创作的一丝不苟的创作理念和手法,故而使展现在读者面前的作品亮丽、明透、敦厚与扎实,读他的画,远可看气势,近可看充分的细节描绘,也就是远近都有看头,如果只是以那几根线条,几块留白,几个固有色,那肯定是不能把九寨之神韵丽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读他的彩墨山水,无论是九寨山水或峨眉风光,一看就是九寨,就是峨眉,但又不是某一具体景点,其实,那以是画家在具体景点之基础上提高、概括,升华之后,画家心中的已超越了的具体景点。难怪04年国庆节,画家在九寨沟口的画展期间,有游客进沟前参观画展进沟,出沟后开玩笑说“骗”了他,因他进沟后根本无法按画去找到实地的景点拍照。无论是西画、中国画,虽有自己表达方法,但归根结蒂是画家根据不同对象,把自己的感悟把自己情意留在纸上,布上而已。
童昌信彩墨作品
不断进取,让美永住人间
童昌信先生常说:“知足常乐”是一种消极的心态,在艺术之路上没有“知足”两字,是应该不断进取,不断创新,他已古稀之年的人了,对艺术追求仍不减当年的执着,每年仍坚持到大自然中去写生,虽然他手中国内外的可画素材他一辈子都画不完,但他认为,过去的素材是死的,应不停到实地去采风,那才是活地素材,比如他年年都到九寨采风,年年有不同感受,年年有不同的新作问世。他的画风独特,大胆与时代接轨,与现代人的审美情趣接轨,大胆的从几个古人的审美情趣中跳出来,墨彩并举,以彩抒情,推陈出新,诠释了当代彩墨画的风彩,把彩墨推向一个新的境界。
行笔至此,借孔子的一句话来结束此文,作为我和画家共勉。子曰:“生于今之世,而反古而其道,灾乃其身者也”。
大美无言,真水无香。
童昌信彩墨作品
一生坎坷存风骨
据说,童先生从小尚医,1963年高考时,心高气傲的他一股脑填了几所全中国最著名的医科大学......
他却独独没有遵从学校老师的意见:你填一普通医专就行了。
大约在当时的环境下,一个身世有问题的孩子,能去读一个医专,已然是最好的选择了。
先生身世颇有传奇:童家世居自贡富顺飞龙观,童父在当地是一位有影响的人,小学校长一类的新派人物,慱学多闻,尤善楷书,服务桑梓,颇著声誉。
童昌信油画作品
童家诗书传家,人丁兴旺,童父先后娶妻两房,得下同父不同母的兄弟姐妹12个。童先生排行是老幺。在父亲的影响下,童氏兄妹中的大哥二哥童昌明、童昌哲出道了,一武一文,颇有声名:大哥毕业于黄埔军校,跟随名将孙立人东征西杀,在抗日战争中立下战功,最后亦随孙将军西辞故土、寄身宝岛,最终老于台澎;二哥更是了得,少小年纪,在一次奉父命到富顺县城买书的时候,只身一人不辞而别,从富顺一路走到成都,参加了一期新闻训练班,从此投身报业,成为一代名记。在那个年代,从大陆到台湾再到香港,没有人不知道香港《今报》的童彦子。这童彦子还另有一笔名为伴霞楼主,写了大量武侠小说与金庸、古龙等人均为莫逆之交,后世有学者曾坦言,今人皆知金庸古龙梁羽生,其实那伴霞楼主童彦子,才气纵横,在五十年代台湾武侠小说萌芽期,则是台湾武侠天地的拓荒英雄,实在是武侠文学史上不该被忽略的人物。
童昌信油画作品
这等家学渊源,老幺童昌信耳濡目染,血脉相连,自然天生风骨。可惜,这放到那个年月那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不听话的后果很严重,读什么大学,哪里是仅凭成绩就完事了的?象童先生这样的身世,能平平安安就不错了。
事情果然不谐,不能入团、不能读大学。毕业了,得有一技傍身,童先生无奈之下,遂走上画途。从此一去五十载,杏林少一国手,画坛多一高人矣。
凭着一脉灵机,童先生开始了艰难的绘画生涯:干过铁路工、进过造纸厂、当过酿酒徒、长江搞勘探,西南找石油。每到一处,体力活刚干不久,就被单位弄去干宣传了,后来每每回忆这段经历,先生颇有得色:那年头高中生就算知识分子了,再有一丝文艺天分,到那里都是一个宝。自己瘦弱的身板竟然没怎么吃苦。后来更被赏识调入了四川石油管理局机关,担任《四川石油报》的美术编辑。1982年,已然头顶“工人画家”美名的童先生又调入《四川工人报》,仍然作他的美术编辑,春风马蹄,倒也自在。
童昌信油画作品
可是命运没那么容易相处。特别是对一个酷似鲁迅的人来说。
不少见过先生的人都有同感,论个头身形,特别是那张脸,装上胡子就活脱脱一个鲁迅了。像肖鲁迅倒不打紧,可濡染了他的决绝、狷介,战斗到底的精神,就注定了命途多舛。童先生一生谨守传统之道,当记者不收红包、当美编不收酬画,育新人不辞劳苦,搞创作也力主道法自然,不盲从、不随波,孤寂自修,不耐圈子中的热闹。
这便注定要吃些苦头了。物质上的清贫自不必说,到1998年单位房改房时,整个单位只有先生凑不出这一笔购房款,差点放弃了事。偏偏这还不够,在婚姻家庭方面也是磨难重重。折腾来折腾去,个中滋味,苦不堪言。
童昌信油画作品
所谓史家不幸诗家幸。生活的苦逼,倒成就了先生的变革。在家徒四壁的日子里,一次偶然的机遇,来自德国慈善家、汉学家查.艾克的建议,先生触动灵感,从油画创作转为彩墨创作,开始尝试一种新的画风,彩墨山水开启了一方新的天地。一山一水一熊猫,巴蜀精华入画来,峨眉之山、九寨之水、国宝之趣成为了童氏法无定法、寄志托情的翰墨天地。大俗大雅、大雅大俗,先生方始沉醉其间,得窥门径、得赏真味。
童昌信油画作品
花开巴蜀,异域飘香,那些通透的山水、那些憨态的熊猫,每每走出国门总能引来一片轰动。热闹似乎开始了,先生却越发冷静,忧谗畏讥不是舍得之道,大概人生七十,该懂的都懂了吧?!
此番个展之前与先生闲聊,听得他说:“我的人生节奏,总是和时代有点别扭,不过我无暇后悔。那边有一条道,好像有些光亮,我就只走过去,到底要怎样就管不了那么多了。”言毕,先生哈哈大笑,眼中满是执拗。
饶洁 (《四川工人日报》常务副总编辑)
童昌信油画作品
童昌信油画作品
>相关报道:
- ·画家杨刚用水墨表现冰雪运动的快与美[2021-12-29]
- ·中国舞蹈“嘉年华”:“2021中国顶尖舞者之夜”隆重上演[2021-12-29]
- ·中意宝贝·Q星计划2021中意人寿“财”艺创造营圆满结营[2021-12-29]
- ·山川魂魄——中国南方油画山水研究展上海展出[2021-12-28]
- ·《美育与人格成长》分论坛:享受艺术学习,拥抱美好人生[2021-12-28]
- ·大地风貌的精神吟唱:风拂大地——王建国油画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开幕[2021-12-28]
热点新闻
艺术家推荐
更多...曹辉 1952年生于成都。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四川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人物画专委会特邀委员、成都中国画会副会长、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生校外导师,成都惠民职工画院顾问。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其连环画作品多次获得全国大奖。1999年国画《川妹子出川图》获文化部全国第八届“群星奖”银奖;1990~1998年连续在法国举办五次个人作品展。2011年获第一届四川省工笔画学会作品展暨中国工笔画名家邀请展银奖。2014年作品《锦江花月夜》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三十年创作成果展•全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2015年作品参加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行的“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四川省国画作品展”;2016年在四川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2016年12月作品受邀参加“回望东坡“2016四川中国书画创作学术邀请展;2017年3月作品受邀参加水墨四川 ——名家作品邀请展;2017年5月作品《锦官城外》受邀参见“守墨鼎新”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作品展;2017年8月作品《年夜饭》参加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的全球水墨画大展;2018年1月27日在香港云峰画苑总部举行“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并由此开始为期一年的全国巡展。 曹辉1982——2002年发表作品: 《神奇的武夷山悬棺》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2年4期 《给上帝的一封信》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3年3期 《神秘的大旋涡》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3年2期 《野人之谜新探索》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4年1期 《女子足球运动》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5期 《女子马拉松》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2期 《小酒桶》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4年3期 《神秘的石室》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4年4期 《战神之墙》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9期 《笔录奇观》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11期 《古代美容》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6年6期 《一个女研究生的堕落》连环画广东《法制画报》 85年1、2期 《一个投案者的自述》连环画广东《法制画报》 85年17期 《ET外星人》连环画《奥秘》画报 85年4、5期 《孟卖大爆炸》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7年5期 《热爱生命》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1期 《驼峰上的爱》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9期 《青鱼》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5年3期 《珍珠》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6年3期 《菩萨的汇款》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5年9期 《小耗子》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6年10期 《水手长接替我》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86年10期 《征服死亡的人》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87年6期 《小酒桶》 连环画中国农村读物出版社再版 1985年11版 《给上帝的一封信》 连环画中国连环画出版社再版 84年3期 《日本国技.相扑》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6年1期 《圣地亚哥刑场》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7年10期 《古诗意画》 国画 四川美术出版社 1987年5版 《人蚊之战》 连环画 科学文艺 1988年1期 《跳水 》 连环画 《万花筒画报》 1988年2期 《他们与“森林野人”》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8年3期 《圣地亚哥刑场》 选刊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8年3版 《关于圣地亚哥刑场的通信》 论文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8年3版 《阿拉斯加的奇遇》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1期 《祭火》 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9年6版 《辟古奇谭》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6期 《玛丘皮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9期 《医生.夫人.闹钟》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0年1期 《南.马特尔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0年10期 《泉神娶妻》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1年1期 《中国民族民俗故事》 连环画明天出版社出版 1991年1版 《船儿水上飘》 国画 蓉城翰墨 1991年12版 《萨克奇野人的俘虏》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1年10期 《圣经的故事》 连环画四川美术出版社 1992年1版 《雪莲洞探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2年2期 《艾科沟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2年5期 《印度河文明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1期 《干冰杀人案》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5期 《白色幽灵》 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 1993年4期 《悬棺之谜新解》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8期 《冤家变亲家》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3年10期 《一棵遗落在荒原的种子》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4年6期 《世界名人传记.艺术家卷 米勒篇 》 连环画浙江少儿社 94年一版 《巴仑克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4年10期 《辟古奇尼》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5年5期 《豹狼的日子》 上、下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出版社 1992年10版 《冬之门 》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95年8,9期 《神农架野人今安在》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7年1期 《寻觅玛雅古城》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7年10期 《白鹤梁探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8年1期 《尊严》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98年2期 《神秘的南美大隧道》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9年2期 《名医入地彀》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9年6期 《神秘的英国巨石圈》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9年5期 《蜀王陵出土记》 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0年8期 《定数》连环画《连环画报》 2000年10期 《印山大墓揭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1年5期 《冰封印加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1年8期 《“狼人”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2年1期 《扣开通往远古的大门》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2年4期 曹辉艺术年表: 2020年1月在成都举办“陌上谁人依旧 · 曹辉民国风人物画展” 2019年11月作品受邀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主办的“回望东坡•2019四川中国书画学术邀请展” 2019年8月中山(南区)云峰画苑于举办《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 2018年10月作品受邀参见“天府百年美术文献展” 2018年1月27日在香港云峰画苑总部举行“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 2017年8月作品《年夜饭》参加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的全球水墨画大展 2017年5月作品《锦官城外》受邀参见“守墨鼎新”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作品展 2017年3月作品受邀参加水墨四川 ——名家作品邀请展 2016年12月作品受邀参加“回望东坡“2016四川中国书画创作学术邀请展 2016年6月 在四川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 2016年5月 作品《绣娘》参加成都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开篇之作——南方丝绸之路美术作品展 2015年11月 作品《故园旧梦》入选第二届“四川文华奖”美术书法展,并获三等奖 2015年11月 作品参加由四川省艺术研究院主办的“2015四川中国画创作学术邀请展” 2015年10月 作品《西厢待月》参加在重庆举办的“中国精神•民族魂——中国知名画派邀请展” 2015年10月 作品《故园旧梦》参加“从解放碑到宽巷子”2015成渝美术双百名家双城展 2015年9月 作品参加成都市推广天府画派办公室主办的“传神写照•2015水墨人物画邀请展” 2015年8月 特邀参加成都市推广天府画派办公室主办的“心里画儿•中国画邀请展” 2015年5月 特邀参加由四川省美协和四川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联合主办的“四川省中国画人物画作品展” 2015年4月 参加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的“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四川省国画作品展” 2014年 作品《锦江花月夜》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三十年创作成果展•全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2014年7月 三幅作品参加“南方丝绸之路”主题创作展 2011年5月 在成都东方绘画艺术院(现在的二酉山房)举办“曹辉人物画作品展” 2011年3月 《曹家大院•家训》获首届四川工笔画学会作品展暨中国工笔画名家邀请展银奖 1999年 国画《川妹子出川图》获文化部全国第八届“群星奖”银奖 1999年 连环画《名医入彀》获《连环画报》“十佳”优秀绘画奖 1998年8月 在法国圣雷米市BAYOL画廊举办第五次个展 1996年 作品《寻找北斗》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 1995年7月 在法国圣雷米市BAYOL画廊举办第四次个展 1993年9月 在巴黎“中国之家”画廊举办第三次个展 1993年 连环画《白色幽灵》获《中国连环画》“十佳”作品奖 1991年5月 在巴黎亚洲民俗艺术博物馆举办第二次个展 1990年3月 在巴黎亚洲民俗艺术博物馆举办第一次个展 1990年 连环画《圣地亚哥刑场》获《奥秘》画报1985~1990年“十佳”优秀作品奖 1989年 连环画《圣经的故事》《青鱼》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 1986年 连环画《罗瑞卿的青少年时代》获第三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三等奖 1981年 国画《新户头》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详情>>
最新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