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华夏艺术网 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图片新闻 > 去博物馆看尼罗河、金字塔、还有法老像!这样学历史是不是很酷

去博物馆看尼罗河、金字塔、还有法老像!这样学历史是不是很酷

时间:2019-01-04 | 来源:南方都市报 | 阅读:1843次

     1月3日,广东省博物馆尼罗河畔的国度古埃及文明特展现场,挤满了观展者。南都记者 谭庆驹 摄

     “进博物馆学历史”成为了广州市民假日生活的热门之选。在刚过去的元旦假期,广东省博物馆内就刮起了一阵“学史热”。3天总计到馆游客达3.14万人次,而去年元旦假期更是创下游览新高,到馆游客3.45万人次,观展人数达历史高位。

     寒冷冬日并未阻挡市民的观展热情。广东省博物馆多展齐开,几大主题展览馆门口都排起“长龙”。古埃及文明特展临时设立两小时的排队提醒,《梦回大唐》主题展的观众排到了另一个展厅的门口,粤博也顺利迎来2018年全年第200万名观众。

     “学史热”来袭,广州各大历史类博物馆该如何接招?分受众,抓定位,用传播学视角和市场运作眼光为服务加持。一种更为优质、人性的导览模式被更多博物馆人关注和期待。

广东省博物馆尼罗河畔的国度古埃及文明特展现场

学生、本地客成观展主力

      “这几年到馆人数越来越多,这个是有目共睹的。”广州博物馆馆长李民涌坦言,节假日排长队已是常事,每年的总客流也是稳定上涨。“一年增加3万到5万,明显感觉市民学历史的热情高了。”

      除了综合性展馆,“高人潮”同样在全市各大历史主题馆中频现。从去年10月开始,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的客流猛增,3个月时间到馆12万人次。“所以今年元旦,我们开放了7个展览,其中有3个是临时展览。”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副馆长朱晓秋介绍,即便元旦假期3天严寒,馆内日均客流量也有2000人左右,“本来以为会有下滑,但观众的热情还是在意料之外。”

      而远在长洲岛的辛亥革命纪念馆,元旦假日期间仍维持了日均900人的参观量。辛亥革命纪念馆党支部书记周军介绍,如果把几年内的总客流量进行比较,这股“学史热浪”更为凸显。

      “2012年全年只有十几万人。到了2016年,差不多有25万。2017年是个飞跃,有32万人到馆,2018年也有33万了。”周军表示,2017年是个明显的跳跃增长,而2018年全年客流都在平稳上升。

      热浪来袭,哪些人成了博物馆里的主力军?“学生和党员群体增长特别显著。”朱晓秋分析,一方面有高校学生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有党员队伍的教育需求,这两类固定组织的参展队伍,构成了到馆游览的“主力军”。

     “更特别的是,本地游客越来越多了。”周军介绍,往年都是外地游客居多,而今年的本地游客竟占到总游客量的2/3。如今市内的历史类博物馆内,除了有组织的大型团队参观,还有“散客”市民组建了家庭游、情侣游、亲子游的小团体,更有不少历史爱好者“只身泡馆”一整天。各路人马齐掀热浪,游客群体的种种变化,让不少“博物馆人”欣喜和意外。

每逢节假日,广东省博物馆都会迎来大量观众

“烧脑”、“怀旧”、“炫酷”主题登场

      “总而言之,大家走进博物馆的主动性确实强了。这让我们越来越好奇,究竟哪些群体才是我们真正的受众?”周军坦言,随着分众时代到来,越是有大量的游客入馆,越促使着各家历史博物馆找清自己的定位。

      老课本展、华侨护照展、近代放映机展……辛亥革命纪念馆里刮起一阵“怀旧风”,颇具年代感的展品把无数参观者拉入历史的时空隧道。“尤其是前一段时间的老课本展,不少朋友都说,反复几次来打卡。”周军表示,贴近普通市民生活的“怀旧主题”,不失为一个新的策展方向。“对于我们而言,如何让革命的主题不僵化,更能被普通市民接受,这是我们需要探索的一个话题。”在周军看来,无论是老课本还是老护照,都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变化。“我们更希望以一种无声的传递方式,打开观众的探索欲望。”

      广州博物馆作为一个综合性展馆,地处景区的特殊地理位置,更让其在受众挖掘方面产生优势。“对于我们而言,每年都需要接待大量的外来游客,尤其是一些年轻观众。如何留得住他们的眼光?”李民涌介绍,科技炫酷的参展“硬技术”不失为一个发力点。

      “AI、VR,我们也在尝试用各式各样的创新布展技术,尽量满足青年观众的观展需求。”在广州博物馆内,游客不仅可以实现自助导览,还可以亲身参与不同历史场景,操作各类“黑科技”收获刺激的观展体验。

     “曾经我们馆内的展都比较‘烧脑’,现在也在慢慢调整,探索如何让更多的普通市民接受。”朱晓秋介绍,由于到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参观的游客多以学习、教育的为主,主题展设置则更注重逻辑性、专业性。“但往往太过‘烧脑’,普通市民的参观兴趣就会下降。”朱晓秋表示,过度强调完整学科体系,某种程度就抬高了参展门槛。“但清晰的受众定位,已然是各类历史博物馆的重要发力方向。有大家闺秀,也有小家碧玉,文化市场才有繁荣发展的可能。”

抛开过去“我说你听”的思路

       为了应对高人流,不少博物馆设置了微信报名、提前预约的观展方式,但节假日期间仍然避免不了排队和爆满情况。

       人数上涨会否带来管理压力?李民涌坦言,各大博物馆其实针对高峰时段的客流都有一个上限设置。出于文物保护的重要考虑,当馆内人数超过上限时,馆内会通知紧急闭展。“另外,在节假日的高峰期,我们也会降低售票速度,从而控制瞬时观展人数。”

       高人流同样带来高需求。导览、指引、饮水、洗手间等服务设施的使用都有了明显的上升。“比如团客和散客的需求就有很大不同。团客需要更清晰的导览,而散客重视更人性的服务。”周军举例称,不少散客是一个人来看展,饮用水、洗手间的设施设置就需要提前做好保障,观众数量的激增对馆内服务产生了明显的正向影响。

      “更重要的是思路的转变。如今的博物馆人,必须具备的是一种准确的市场眼光。”在朱晓秋看来,今天的博物馆人早已区别于以往单纯的教育身份,而需具备更敏锐的市场心态。“博物馆人就像是一个产品生产者,观众真正需要的是什么,需要被精准地捕捉。”去年3.8妇女节期间,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结合自身特色,推出“宋庆龄女性主题展”,收获了大量女性游客的好评。“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女性对于生活化的内容更有依赖,市场的接受度也更高。”

       淮南为橘,淮北为枳。在朱晓秋看来,如今一味的模仿、跟风早已失效。如何找准自身优势,最终实现对普罗大众的教育目的,才是文化空间百花齐放的关键。“对于公共服务领域而言,即便不强调市场,但市场心理诚然不可缺失。”

       “如今这是一种明显的体会:观众不是不喜欢博物馆,而是希望看到更优质的内容出现。这两者之间是有落差的。”周军坦言,对于博物馆而言,如今不缺乏优质内容,但缺乏优质传播。“这就是传播学视角的价值。抛开过去‘我说你听’的僵化思路,博物馆也期待捕捉观众的声音。”高品质展览收获观众满意度,及时反馈促进专业性提升,“当大家都进入一个良性互动时,这就是荟萃。”

博物馆的“神秘感”要牢牢抓住

      “如今博物馆布展的专业性值得肯定,已然能满足普通群众的历史性教育需要。”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王明亮表示,全市各类博物馆的总体跨度很明显,历史科普教育也受到了更多重视。

      “比如粤博前一段时间的三星堆主题展,我也去参观过,非常解渴。”王明亮表示,伴随市民的精神生活追求的高提升,各类历史类展馆频频推陈出新,在布展、介绍、文物选择方面也保持了一定的高水准。“其实对于文博机构而言,自身的神秘感至关重要。”他解释称,对于普通市民而言,除去展品,博物馆的日常工作本身充满吸引。“类如故宫博物院,始终是不少历史爱好者的向往之地。了解了如何修文物,才知道原来有太多讲究,文博工作者有太多不易。这也是科普教育的价值。”

     王明亮表示,如今的各类历史展馆,在专业性和服务性方面都有保障。下一步的任务,就是如何把知识普及的工作更好地串联起来。“以一种深入浅出的方式,实现真正的历史科普教育。这将是文博机构共同发力的方向,也是其最终的目的所在。”    

关键字:

最新评论最热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手机用户 [广西南宁]2012-11-22 21:12:12

    的地发的的广泛的郭德纲德纲的的广泛的郭德的

    手机用户 [广西南宁]2012-12-12 21:12:12

    的地发的的广泛的郭德纲德纲的的广泛的郭德的

    手机用户 [广西南宁]2012-12-12 21:12:12

    的地发的的广泛的郭德纲德纲的的广泛的郭德的

    手机用户 [广西南宁]2012-12-12 21:12:12

    的地方的发生过的份上高耸的郭德纲的

    手机用户 [广西南宁]2012-12-12 21:12:12

    的地方的发生过的份上高耸的郭德纲的

推荐艺术品

更多...

成都扑克牌之小王

作者:凌晓星

尺寸:47×33cm

成都扑克牌之大王

作者:凌晓星

尺寸:47×33cm

熊猫杯旅行套装

作者:

尺寸:

艺术家推荐

更多...

曹辉   1952年生于成都。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四川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人物画专委会特邀委员、成都中国画会副会长、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生校外导师,成都惠民职工画院顾问。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其连环画作品多次获得全国大奖。1999年国画《川妹子出川图》获文化部全国第八届“群星奖”银奖;1990~1998年连续在法国举办五次个人作品展。2011年获第一届四川省工笔画学会作品展暨中国工笔画名家邀请展银奖。2014年作品《锦江花月夜》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三十年创作成果展•全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2015年作品参加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行的“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四川省国画作品展”;2016年在四川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2016年12月作品受邀参加“回望东坡“2016四川中国书画创作学术邀请展;2017年3月作品受邀参加水墨四川 ——名家作品邀请展;2017年5月作品《锦官城外》受邀参见“守墨鼎新”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作品展;2017年8月作品《年夜饭》参加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的全球水墨画大展;2018年1月27日在香港云峰画苑总部举行“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并由此开始为期一年的全国巡展。 曹辉1982——2002年发表作品:   《神奇的武夷山悬棺》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2年4期   《给上帝的一封信》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3年3期   《神秘的大旋涡》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3年2期   《野人之谜新探索》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4年1期   《女子足球运动》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5期   《女子马拉松》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2期   《小酒桶》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4年3期   《神秘的石室》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4年4期   《战神之墙》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9期   《笔录奇观》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11期   《古代美容》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6年6期   《一个女研究生的堕落》连环画广东《法制画报》 85年1、2期   《一个投案者的自述》连环画广东《法制画报》 85年17期   《ET外星人》连环画《奥秘》画报 85年4、5期   《孟卖大爆炸》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7年5期   《热爱生命》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1期   《驼峰上的爱》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9期   《青鱼》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5年3期   《珍珠》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6年3期   《菩萨的汇款》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5年9期   《小耗子》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6年10期   《水手长接替我》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86年10期   《征服死亡的人》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87年6期   《小酒桶》 连环画中国农村读物出版社再版 1985年11版   《给上帝的一封信》 连环画中国连环画出版社再版 84年3期   《日本国技.相扑》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6年1期   《圣地亚哥刑场》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7年10期   《古诗意画》 国画 四川美术出版社 1987年5版   《人蚊之战》 连环画 科学文艺 1988年1期   《跳水 》 连环画 《万花筒画报》 1988年2期   《他们与“森林野人”》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8年3期   《圣地亚哥刑场》 选刊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8年3版   《关于圣地亚哥刑场的通信》 论文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8年3版   《阿拉斯加的奇遇》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1期   《祭火》 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9年6版   《辟古奇谭》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6期   《玛丘皮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9期   《医生.夫人.闹钟》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0年1期   《南.马特尔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0年10期   《泉神娶妻》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1年1期   《中国民族民俗故事》 连环画明天出版社出版 1991年1版   《船儿水上飘》 国画 蓉城翰墨 1991年12版   《萨克奇野人的俘虏》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1年10期   《圣经的故事》 连环画四川美术出版社 1992年1版   《雪莲洞探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2年2期   《艾科沟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2年5期   《印度河文明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1期   《干冰杀人案》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5期   《白色幽灵》 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 1993年4期   《悬棺之谜新解》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8期   《冤家变亲家》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3年10期   《一棵遗落在荒原的种子》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4年6期   《世界名人传记.艺术家卷 米勒篇 》 连环画浙江少儿社 94年一版   《巴仑克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4年10期   《辟古奇尼》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5年5期   《豹狼的日子》 上、下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出版社 1992年10版   《冬之门 》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95年8,9期   《神农架野人今安在》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7年1期   《寻觅玛雅古城》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7年10期   《白鹤梁探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8年1期   《尊严》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98年2期   《神秘的南美大隧道》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9年2期   《名医入地彀》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9年6期   《神秘的英国巨石圈》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9年5期   《蜀王陵出土记》 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0年8期   《定数》连环画《连环画报》 2000年10期   《印山大墓揭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1年5期   《冰封印加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1年8期   《“狼人”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2年1期   《扣开通往远古的大门》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2年4期 曹辉艺术年表:   2020年1月在成都举办“陌上谁人依旧 · 曹辉民国风人物画展”   2019年11月作品受邀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主办的“回望东坡•2019四川中国书画学术邀请展”   2019年8月中山(南区)云峰画苑于举办《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   2018年10月作品受邀参见“天府百年美术文献展”   2018年1月27日在香港云峰画苑总部举行“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   2017年8月作品《年夜饭》参加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的全球水墨画大展    2017年5月作品《锦官城外》受邀参见“守墨鼎新”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作品展   2017年3月作品受邀参加水墨四川 ——名家作品邀请展   2016年12月作品受邀参加“回望东坡“2016四川中国书画创作学术邀请展   2016年6月 在四川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   2016年5月 作品《绣娘》参加成都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开篇之作——南方丝绸之路美术作品展   2015年11月 作品《故园旧梦》入选第二届“四川文华奖”美术书法展,并获三等奖   2015年11月 作品参加由四川省艺术研究院主办的“2015四川中国画创作学术邀请展”   2015年10月 作品《西厢待月》参加在重庆举办的“中国精神•民族魂——中国知名画派邀请展”   2015年10月 作品《故园旧梦》参加“从解放碑到宽巷子”2015成渝美术双百名家双城展   2015年9月 作品参加成都市推广天府画派办公室主办的“传神写照•2015水墨人物画邀请展”   2015年8月 特邀参加成都市推广天府画派办公室主办的“心里画儿•中国画邀请展”   2015年5月 特邀参加由四川省美协和四川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联合主办的“四川省中国画人物画作品展”   2015年4月 参加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的“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四川省国画作品展”   2014年 作品《锦江花月夜》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三十年创作成果展•全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2014年7月 三幅作品参加“南方丝绸之路”主题创作展   2011年5月 在成都东方绘画艺术院(现在的二酉山房)举办“曹辉人物画作品展”   2011年3月 《曹家大院•家训》获首届四川工笔画学会作品展暨中国工笔画名家邀请展银奖   1999年 国画《川妹子出川图》获文化部全国第八届“群星奖”银奖   1999年 连环画《名医入彀》获《连环画报》“十佳”优秀绘画奖   1998年8月 在法国圣雷米市BAYOL画廊举办第五次个展   1996年 作品《寻找北斗》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   1995年7月 在法国圣雷米市BAYOL画廊举办第四次个展   1993年9月 在巴黎“中国之家”画廊举办第三次个展   1993年 连环画《白色幽灵》获《中国连环画》“十佳”作品奖   1991年5月 在巴黎亚洲民俗艺术博物馆举办第二次个展   1990年3月 在巴黎亚洲民俗艺术博物馆举办第一次个展   1990年 连环画《圣地亚哥刑场》获《奥秘》画报1985~1990年“十佳”优秀作品奖   1989年 连环画《圣经的故事》《青鱼》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   1986年 连环画《罗瑞卿的青少年时代》获第三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三等奖   1981年 国画《新户头》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