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眼看世界 | 同样是宅男,为何他成了艺术大师?
时间:2020-03-12 | 来源:刘震风 |
无论是画中精致的瓷器、钢琴、白色家具还是墙上的空相框,19世纪末的丹麦艺术家哈莫修依(Vilhelm Hammershøi)都会设法给空荡荡的房间里那些看似普通的物件“一种超脱尘世的品质,一种高尚的存在感”。艺术史学家埃利亚(Julius Elias)1916年如此评价道。哈莫修依《内景,海滨街30号》1901年
哈莫修依的画中,有谜一般的肖像、荒无人烟的风景和城市风光,以及一系列独特的、令人不安的裸体。大约20年前,他的作品不再默默无闻,开始在当代观众当中引起强烈共鸣,尤其是充满了神秘气息的室内场景,灰色和白色的巧妙呈现,而且往往还有一个女人的背影。眼下,“威尔汉姆·哈莫修依与19世纪丹麦绘画”正在东京都美术馆进行,一直持续至3月底。遗憾的是受新冠疫情的影响,美术馆目前仍在闭馆中,空荡的展厅一如哈莫修依光秃秃的室内场景画,在表面平静的背后,赋予观者更不安的感觉。在东京都美术馆展出的哈莫修依作品《室内的年轻女子背影》(1903-04)
家的不适
哈莫修依的年代,室内景物是相当流行的创作主题。家被视为逃避日益工业化的避难所,艺术家在绘画中热情地描绘出“hygge”(丹麦语,“像家一样的舒适”)的概念——它暗示着舒适和温暖。但在哈莫修依的作品面前,你感觉不到这些,有时甚至截然相反。哈莫修伊《画家与妻子肖像》1892年
哈莫修依和他的作品一样沉默寡言,他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很少评论自己的作品,也拒绝接受委托。一小群亲人和朋友是他画中的主要人物,“我对他们非常了解,以便把他们画出来,”他说的是画中无声的形象——颈背、紧闭的门、后脑勺、背对着的画架、一只胳膊肘——可它们并不冰冷,有时还流露出一种无言的珍惜。
从1898年到1909年,他搬进哥本哈根克里斯蒂安港(Christianshavn)海滨街30号(Strandgade 30)的一套公寓,正是在这里,他创作了大部分的内景画。与中上阶层常见的豪华室内装修形成鲜明对比,他和妻子伊达(Ida)喜欢朴素之美,18世纪的墙壁线脚、门与一些墙壁涂成了一样的白色,还有一些墙与天花板采用了柔和的灰色、蓝色和黄色,木地板则是深棕色。哈莫修依《客厅里的阳光III》1903年
简单的配色一如哈莫修依的画。据朋友回忆,他的调色板“只有4个牡蛎壳那么大”,对此他的解释是“我完全相信,一幅画在色彩上越少越好。”他们的家具也少到不能再少,有两张沙发、一个抽屉柜、几张桌子和一架钢琴,都被有计划地重新摆放,创造出受到局限的、非自然主义的色调,作品与现实脱离,有一种远离尘世的品质。画中伊达的形象,更加放大了这一点。她总是以背影示人。荷兰风俗画和丹麦黄金时代绘画中的女性形象,对哈莫修依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她们不可或缺,提供了一种叙事性的、温暖或者亲密的感觉,但这些元素在哈莫修依的作品中并不存在。哈莫修依没有将注意力放在画中的女人究竟在阅读、倒牛奶或是放音乐,而是将我们吸引到了空间,建筑,他的公寓的线条以及其中的人物和物体的配置方式上。哈莫修依《室内阅读中的女子》1900年
尽管极少谈论自己的创作意图,但在1907年的一个采访中,哈莫修依仍解释了这种独特的视角:“线条差不多是驱使我选择某一个主题的全部因素,我称之为绘画的建筑性。然后自然是光线。当然还可以说很多别的东西,但对我而言最为重要就是线条。当然色彩不是无关紧要的,一幅画的色彩对于我而言绝不是无足轻重的,我尽力使之和谐。但每当我选择一个主题,我想首要的和最重要的就是我所看到的线条。”
哈莫修依《年轻的榉树林》1904年
这很是令人惊讶,哈莫修依的作品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其塑造的氛围,或是静谧,或是忧郁,或是阴暗,这一切很容易被归功于色调,我们很容易忽略画家本人最关注的东西:线条。
独立窗边的女子
黄金时代的绘画,往往借由窗口这个主题表达与外界的对话。但哈莫修依却颠覆了这个常用的涵义,他的作品因此更加晦涩难懂。哈莫修依《内景,海滨街30号》1901年
比如,在《内景,海滨街30号》(Interior, Strandgarde 30 ,1901年)这样的作品中,伊达站在暗处,面对墙壁,无法或者不愿意走近面前的窗口,哈莫修依以此隐喻个人的孤独。伊达身后墙上的画框令她看起来愈加孤独,诡异的是,画框里并没有画。你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可怜的女人要那样对墙而立,她究竟在想什么,也没有任何暗示。
2005年BBC纪录片《Michael Palin & the Mystery of Hammershøi》中主持人探访了Hirschsprung Collection,这是哈莫修依作品的主要收藏地。其中透露伊达的母亲患有精神疾病,这可能是遗传的,也许这是解开哈莫修依绘画之谜的一把钥匙。哈莫修依《休息》1905年
仅有一幅画里,伊达看起来是放松的,那就是《休息》(Rest)。她背对着我们,瘫坐在椅子上,她全身穿着灰黑色,颈背成为一个非同寻常的关注焦点。因为除了脖子,也没有其他东西能使她栩栩如生。似乎哈莫修依想画一幅肖像,不过是从身后。这件作品是哈莫修依画作呈现出暖意的罕见例子。相比之下,在《三位年轻女子》(Three Young Women,1895年)中,伊达与她的两个姻亲以正面示人,但也没有展示家庭的温馨,而让人感到压抑。东京都美术馆展览中的哈莫修依《三个年轻女子》1895年(左)《晚上在客厅里,艺术家的母亲和妻子》1891年(右)如果单从画面看,很容易感觉伊达和哈莫修依的婚姻缺乏爱情,批评家也经常如此认为。但一些不引人注意的事实又暗示出另一种可能:1916年,哈莫修依51岁去世前,伊达曾照料丈夫很长一段时间。也许,在相顾无言的岁月静好,和海滩街30号灿烂的阳光里,他们享受了人生中最安静、快乐的时光。哈莫修依可能颠覆了他的荷兰和丹麦前辈们的主题和方法,但从另一个意义上,他可以被视为爱德华·霍普(Edward Hopper)的前辈。因为尽管霍普的平涂画法更加现代,也更加突出情绪的张力,但两人的作品存在“同样的不适感”。在将霍普最著名的作品《夜莺》(Nighthawks,1942年)与《三个年轻女子》进行比较时,你会轻易感受到其内核都是孤独。
爱德华·霍普《夜莺》1942年作
属于当代人的画家
面对哈莫修依,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他的画作上,如若他们经常令人焦虑不安,这也许更多地表明了我们所处的动荡时代,而不是这位丹麦大师深不可测的意图。虽然哈莫修依所处的时代,丹麦人正在面临巨大的领土被侵占,以及欧洲内部日益紧张的局势,但当代观众可能对这些作品也有类似的情感反应。哈莫修依《双人像》1911年
汉诺威(Emil Hannover)是一名艺术史学家,也是哈莫修依的朋友,他认为他的作品“是对我们这个时代所有华而不实和巨大庸俗的无声抗议”。我们当前的时代,绝对比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丹麦更加华而不实、品味更坏,我们渴望清理家中不必要的物品和大脑中不必要的干扰,因此,他的作品能引发如此强烈的共鸣,也就不足为奇了。他也许令人不安,但他的简朴也是一种安慰——他是我们现在需要的画家。
来源:(雅昌艺术网)
>相关报道:
- ·画家杨刚用水墨表现冰雪运动的快与美[2021-12-29]
- ·中国舞蹈“嘉年华”:“2021中国顶尖舞者之夜”隆重上演[2021-12-29]
- ·中意宝贝·Q星计划2021中意人寿“财”艺创造营圆满结营[2021-12-29]
- ·山川魂魄——中国南方油画山水研究展上海展出[2021-12-28]
- ·《美育与人格成长》分论坛:享受艺术学习,拥抱美好人生[2021-12-28]
- ·大地风貌的精神吟唱:风拂大地——王建国油画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开幕[2021-12-28]
热点新闻
艺术家推荐
更多...曹辉 1952年生于成都。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四川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人物画专委会特邀委员、成都中国画会副会长、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生校外导师,成都惠民职工画院顾问。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其连环画作品多次获得全国大奖。1999年国画《川妹子出川图》获文化部全国第八届“群星奖”银奖;1990~1998年连续在法国举办五次个人作品展。2011年获第一届四川省工笔画学会作品展暨中国工笔画名家邀请展银奖。2014年作品《锦江花月夜》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三十年创作成果展•全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2015年作品参加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行的“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四川省国画作品展”;2016年在四川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2016年12月作品受邀参加“回望东坡“2016四川中国书画创作学术邀请展;2017年3月作品受邀参加水墨四川 ——名家作品邀请展;2017年5月作品《锦官城外》受邀参见“守墨鼎新”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作品展;2017年8月作品《年夜饭》参加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的全球水墨画大展;2018年1月27日在香港云峰画苑总部举行“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并由此开始为期一年的全国巡展。 曹辉1982——2002年发表作品: 《神奇的武夷山悬棺》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2年4期 《给上帝的一封信》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3年3期 《神秘的大旋涡》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3年2期 《野人之谜新探索》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4年1期 《女子足球运动》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5期 《女子马拉松》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2期 《小酒桶》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4年3期 《神秘的石室》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4年4期 《战神之墙》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9期 《笔录奇观》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11期 《古代美容》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6年6期 《一个女研究生的堕落》连环画广东《法制画报》 85年1、2期 《一个投案者的自述》连环画广东《法制画报》 85年17期 《ET外星人》连环画《奥秘》画报 85年4、5期 《孟卖大爆炸》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7年5期 《热爱生命》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1期 《驼峰上的爱》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9期 《青鱼》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5年3期 《珍珠》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6年3期 《菩萨的汇款》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5年9期 《小耗子》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6年10期 《水手长接替我》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86年10期 《征服死亡的人》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87年6期 《小酒桶》 连环画中国农村读物出版社再版 1985年11版 《给上帝的一封信》 连环画中国连环画出版社再版 84年3期 《日本国技.相扑》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6年1期 《圣地亚哥刑场》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7年10期 《古诗意画》 国画 四川美术出版社 1987年5版 《人蚊之战》 连环画 科学文艺 1988年1期 《跳水 》 连环画 《万花筒画报》 1988年2期 《他们与“森林野人”》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8年3期 《圣地亚哥刑场》 选刊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8年3版 《关于圣地亚哥刑场的通信》 论文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8年3版 《阿拉斯加的奇遇》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1期 《祭火》 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9年6版 《辟古奇谭》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6期 《玛丘皮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9期 《医生.夫人.闹钟》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0年1期 《南.马特尔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0年10期 《泉神娶妻》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1年1期 《中国民族民俗故事》 连环画明天出版社出版 1991年1版 《船儿水上飘》 国画 蓉城翰墨 1991年12版 《萨克奇野人的俘虏》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1年10期 《圣经的故事》 连环画四川美术出版社 1992年1版 《雪莲洞探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2年2期 《艾科沟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2年5期 《印度河文明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1期 《干冰杀人案》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5期 《白色幽灵》 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 1993年4期 《悬棺之谜新解》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8期 《冤家变亲家》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3年10期 《一棵遗落在荒原的种子》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4年6期 《世界名人传记.艺术家卷 米勒篇 》 连环画浙江少儿社 94年一版 《巴仑克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4年10期 《辟古奇尼》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5年5期 《豹狼的日子》 上、下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出版社 1992年10版 《冬之门 》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95年8,9期 《神农架野人今安在》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7年1期 《寻觅玛雅古城》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7年10期 《白鹤梁探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8年1期 《尊严》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98年2期 《神秘的南美大隧道》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9年2期 《名医入地彀》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9年6期 《神秘的英国巨石圈》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9年5期 《蜀王陵出土记》 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0年8期 《定数》连环画《连环画报》 2000年10期 《印山大墓揭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1年5期 《冰封印加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1年8期 《“狼人”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2年1期 《扣开通往远古的大门》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2年4期 曹辉艺术年表: 2020年1月在成都举办“陌上谁人依旧 · 曹辉民国风人物画展” 2019年11月作品受邀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主办的“回望东坡•2019四川中国书画学术邀请展” 2019年8月中山(南区)云峰画苑于举办《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 2018年10月作品受邀参见“天府百年美术文献展” 2018年1月27日在香港云峰画苑总部举行“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 2017年8月作品《年夜饭》参加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的全球水墨画大展 2017年5月作品《锦官城外》受邀参见“守墨鼎新”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作品展 2017年3月作品受邀参加水墨四川 ——名家作品邀请展 2016年12月作品受邀参加“回望东坡“2016四川中国书画创作学术邀请展 2016年6月 在四川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 2016年5月 作品《绣娘》参加成都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开篇之作——南方丝绸之路美术作品展 2015年11月 作品《故园旧梦》入选第二届“四川文华奖”美术书法展,并获三等奖 2015年11月 作品参加由四川省艺术研究院主办的“2015四川中国画创作学术邀请展” 2015年10月 作品《西厢待月》参加在重庆举办的“中国精神•民族魂——中国知名画派邀请展” 2015年10月 作品《故园旧梦》参加“从解放碑到宽巷子”2015成渝美术双百名家双城展 2015年9月 作品参加成都市推广天府画派办公室主办的“传神写照•2015水墨人物画邀请展” 2015年8月 特邀参加成都市推广天府画派办公室主办的“心里画儿•中国画邀请展” 2015年5月 特邀参加由四川省美协和四川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联合主办的“四川省中国画人物画作品展” 2015年4月 参加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的“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四川省国画作品展” 2014年 作品《锦江花月夜》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三十年创作成果展•全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2014年7月 三幅作品参加“南方丝绸之路”主题创作展 2011年5月 在成都东方绘画艺术院(现在的二酉山房)举办“曹辉人物画作品展” 2011年3月 《曹家大院•家训》获首届四川工笔画学会作品展暨中国工笔画名家邀请展银奖 1999年 国画《川妹子出川图》获文化部全国第八届“群星奖”银奖 1999年 连环画《名医入彀》获《连环画报》“十佳”优秀绘画奖 1998年8月 在法国圣雷米市BAYOL画廊举办第五次个展 1996年 作品《寻找北斗》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 1995年7月 在法国圣雷米市BAYOL画廊举办第四次个展 1993年9月 在巴黎“中国之家”画廊举办第三次个展 1993年 连环画《白色幽灵》获《中国连环画》“十佳”作品奖 1991年5月 在巴黎亚洲民俗艺术博物馆举办第二次个展 1990年3月 在巴黎亚洲民俗艺术博物馆举办第一次个展 1990年 连环画《圣地亚哥刑场》获《奥秘》画报1985~1990年“十佳”优秀作品奖 1989年 连环画《圣经的故事》《青鱼》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 1986年 连环画《罗瑞卿的青少年时代》获第三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三等奖 1981年 国画《新户头》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详情>>
最新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