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书法艺术的创作
时间:2010-09-01 | 来源:陈沫吾 |
作者:陈沫吾
2010年8月30日
前一次我同大家交流了如何认识和学习书法艺术的一些个人认识,回答了大家提出的一些疑虑问题,今天再就书法艺术创作方面的肤浅体会,谈一谈我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灵感与激情
艺术创作需要灵感,书法创作同样也需要灵感。灵感并非一个人天生就有,也不是神灵的恩赐,它是每一个艺术家进行艺术构思中一种富有创造性和突发性的精神现象,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头脑所引起的豁然开朗、得到飞跃的一种思维勃发状态。因此,艺术创作需要借助灵感的翅膀来获取艺术上的飞跃,书法艺术创作自然不能例外。在讲究灵感的前提下,书法创作更需要讲究激情,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情感表现形式。往往发生在强烈刺激或突如其来的变化之后。具有迅猛、激烈、难以抑制等特点。人在激情的支配下,常能调动全身心的巨大潜力。
由于种种原因,有的书法创作者在进行书法创作时常常会出现用笔不灵,如“枯水涸流”的不应期,从而不能达到“随心所欲”、“妙造自然”的美妙境界,我认为,要想获得灵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捕捉。激情来自于生活中的理解、感受、感动与感悟。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艺术家时时刻刻要把自己保持住人生求知的最强欲望,随时随地要有好奇的心态,从而促进自己的感知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发展。
(一)向自然生活索取。自然生活能帮助我们在创作中触类旁通,激发灵感,悟出可以长进书艺的道理来。现代书家萧娴好游名山大川,一次在雨中畅游黄果树瀑布后,归来命笔,榜书大进。中唐时的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又领悟出运笔应注意轻重缓急,讲求气韵,节奏感的道理,这是古今书家向生活、自然汲取、体验而受启发的范例。
(二)不要无病呻吟。书法是感情的产物,是书法家思想感情和艺术个性的展现。书法对客观事物中美的吸收和自己感情的表达,是寄托于书写过程中笔在纸面上留下的线条轨迹的起伏——点画节奏韵律之中。离开感情与生活的书法创作是无病呻吟,当然,直白感情或照搬生活也是不对的,因为直白感情或照搬生活的创作,其审美和教育意义都很小,局限性也大,书法家应该把思想和理想作为终极目标。要用心去体会生活与大自然的美,激发出自己的创作热情和灵感。不动感情的创作,就如同无病呻吟,灵感不会降临在冰冷的头上。
(三)要在至乐适意的条件下信笔直书。《兰亭序》这件不朽的佳作,是当年王右军在“会稽山阴之兰亭”这一特定环境下,和谢安等人行“修禊之事”,“畅叙幽情”,并通过宴游之乐的渲染、铺垫来引发出自己对生命本体的思考,通篇迷漫着人生难再,如电如雾,似幻似真,不可预知,不可挽留的无奈和无助的情绪。纵观历史,古往今来,有多少圣人贤者对人生的终极意义有过这样或那样的求索,但都没有一种完美的答案,唯一的相同,那就是:人生永远面对变化,永远带着遗憾,这是问题,也是答案,却永远无法解决,故文中说“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悲夫!”细细的赏玩,是作者思想感情的火花和创作灵感相迸发的产物,乃至“醒后执笔屡书不及”,是因为兴趣已尽,灵感不再来的缘故。
另外,在情绪不佳灵感不来的时候,不要硬着头皮去写,此时不如潜心读书,常有进境。创造性停顿有助于发展,“用笔不灵看燕舞,行文无绪赏花开”,亦即此理
书法由人类创造,而艺术由人类灵感哺育长大,光靠知识、技巧是不能完全掌握艺术的,有志于学习书艺的人,还须懂得“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的灵感产生过程和道理。
二、技法与理念
书法创作中的技法关注点应放在点画的写法、幅式与通篇布局、作品的风格与书写者的修养气息等方面。具体怎么去关注和把握,我想大家在如何学习书法艺术这个阶段就应该了解了,这儿就不再阐述了。
理念不能改变世界,但理念可以改变人,人可以改变世界,人最重要的是思想、理念、品格、态度和人生价值观。在书法艺术的学习与创作中,理念也十分重要,一些问题当别人不明白的时候你明白了,别人明白的时候你实践了,别人实践的时候你成功了,这就是理念的作用。
(一)展示至上原则。艺术作品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向社会展示,以体现其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展示形式有展览、出版、发表、音像制作和网络传播等。中国书法在新时期的振兴与飞速发展,“书法热”的焦点所聚就在展览会上。每一次全国性的大型展览都牵动着千千万万书法家与书法爱好者的心,极大地调动着他们的创作热情,而每一次的展览效应,都在书法风格及审美趣味追求上对其后全国书风的变化起着重大的导向作用。当代书坛,为参展、为获奖而创作,已成为每一位应征者的创作目的与创作动力。于是,许多中青年作者,尤其是青年作者,每一次应征创作前,揣摩评委心理,预测书风流向,所作投其所好,投稿数幅、十多幅甚至数十幅,付出数百元以至上千元参评费也在所不惜,其结果,如愿者得意洋洋;落选者万分沮丧。常听人批评当今书法创作中的浮躁气、急功近利,亦有人倡扬过去士夫文人的作书风尚,主张提高学识修养,加强功底锤炼,这对于以参展、获奖为目的的众多作者来说,难以奏效,他们热衷于追逐时兴书风。学院中的书法专业,二三年制的专科、四年制的本科,短短时间,就要培养出达到入选全国性书展的青年书家,即使加上硕士生三年,甚至博士生三年,也才不过10年左右,就要培养出一个书法家,这决非过去一部帖临习数年的学书方法所能成的,故学院教学创新法,求速成,这也是书法成为纯艺术后所流行的“展览至上”的时代风尚所促成。过去的书家毕一生的修练磨成一种风格,只能作为历史故事来讲了,在当代已无借鉴价值。当代书法创作的变化与发展,其款式的新颖多样、笔墨技巧的丰富多变、个性风格的争奇斗妍,远超前人,我们不要盲目地厚古薄今,要充分认识到这一重大成就的历史意义与美学价值。同时有必要引起深思与探讨的问题是,在当代这样的书法创作风气中,如何不断加强我们的书法功力;如何充分地发挥我们各自的独立个性进行创作,而不为全国各大展所导致的流风所制。全国展的征稿已很少有老年名家应征,事实上,也包括一部分中青年名家。这一现象的形成,大体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落选挫伤了名家投稿的积极性。落选有十分微妙的多方面因素,但从作者角度来分析,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书法水平多年没有新的进步,一再重复老面孔,其创作消极被动,守成不变,久之养成一种创作精神上的惰性,反映在作品中便是灵气磨灭,呈现僵化趋向;二是作品具有远超时流的强烈个性色彩,不易被多数评委认同与赞赏;三是成熟的书家在其个性风格形成后,有一个巩固完善、走向老成的过程,这一过程正是其转向艺术审美的深层追求,故在形式表象上日趋平和沉稳,与众多夸张变形、动势很大、具有强烈的视觉刺激效应的青年作者的作品放在一起,显得缺乏形式表象上的竞争力,故易于落选。评选过程是匆忙短促的,作品的深沉微妙处只有在静心品味时才能获得真切的感受。正由于此,展赛效应造成了当今书法创作普遍存在的浮躁而热衷于形式表面效果的取巧倾向。常见一些学书时间甚短的青年作者的作品功力明显不足,却能参展甚至获奖,也就是因其作品形式表象上具有新颖强烈的视觉效果,在短促的评审时空中获得了相当一部分评委的好感。另外,在书坛已具有一定的影响与地位,其创作不愿再受评委好恶及某种风格倾向所制,自觉地退出竞争,自主地寻求自我书风发展之路,在更高层次上完善自我风格。这一类名家,在作品展示形式上,转而致力于个展或数人组合的联展,因为这样的展览,不受制于人,可任凭自我性情和审美追求自由地进行创作。当代书法创作与展览形式密切关联。不少中青年名家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在最初未成名时,热衷于向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展、中青展及其他形式的大展投稿,力求参展、获奖,以取得在当代书坛的一席之地。一旦成名后,使自觉地退出这一类展览的竞技舞台,转而致力于个展、数人组合或由某机构邀请的联展,并投资出版作品集,以扩大宣传与交流。通过这一类展览与交流,书家之间相互得到启发,在自由轻松、充满学术研讨的气氛中,在审美观念、创作思想上进行有益的碰撞,进一步思考个人书法与中国书法未来的发展。这一现象,在当代书坛正在越来越多地引起书坛名家们的重视,正在形成流行的风尚。
(二)个性优先原则。艺术贵在有个性。跟风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自己复制自己的作品也是未有出路的,因为一个人每次的创作在用笔用墨方面都不会相同,这就必然不会出现一样的作品,好的作品是唯一的,具有不可复制性。创作是艺术性的行为,复制是工艺性的行为。想寻求到适合于自我个性气质、审美理想的书法创作之路,终而确立自己的个性风格,这一过程往往是艰难曲折的,它需要睿智,需要胆识,需要丰厚的学养。卓有胆识的书家,往往能使自己的思路跳出流行书风的藩篱,不为全国展、中青展的风格倾向所制,独立地思考,独立地判断,勇敢地探索;终而自出机抒,当代中国书法发展的希望,就寄托在这样一些人身上。当今书法艺术现象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也是中国书法艺术在寻找、探索、彷惶之后,书法艺术回归本体的前奏,在收藏热的前提下,表象很热闹,但我们必须认识到经济市场主导书法艺术创作的危害性,经济可以支持书法艺术创作,但不能主导书法艺术创作的方向和内容,书法艺术品应该进入艺术市场,但不能由艺术市场主导书法艺术的发展,现在的艺术市场,虽然为书法艺术创造了生存环境,但过度的炒作和以市场主导书法创作方向和艺术定位,就有可能导致艺术市场的混乱和书法艺术价值的泡沫,长此下去,将影响今后书法艺术的正常发展。也将影响人们对书法艺术的正确认知和信任。书法艺术过度市场化生产的只能是艺术商品,而不可能产生优秀的书法艺术作品。书法艺术创作是一个很狭小的圈子,书法艺术创作不可能流水线生产,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艺术既不能主导政治,也不能左右经济,艺术只能遵循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应有的作用。艺术可以服务,即可褒也可扬,但这些只是作为工具的一部份,就艺术自身而言,必须遵循艺术规律研究发展。
(三)形式夺目原则。古代书法作品,多带有“抄写”意味。这种意味是因其书法服务于某种社会生活的实用用途而造成的。它不以艺术表现为旨趣,实用是其第一性,艺术的表现因素是依附于实用而存在的。“抄写”意味形成了寄寓式书法创作的形式表象特征。唐宋少数草书大家的大幅长卷,所书虽为古诗文或自叙文,其书写目的在于抒自我之情(由诗文内容的文学情境所引发的书家创作所追求的某种书法情境)。明人的大幅、巨幅行草与狂草书,既为适应殿堂大屋悬挂布置之需,更重要的是借此倾吐个性情怀,艺术表现为其书法创作主旨,这是一大历史性的进步。现代的展览会成为书法交流、角逐与竞争的场所,具有很强的功利性。故而今人十分重视作品形式的展厅视觉效应,追求新异、眩目的表象效果。
当代书法活动因“展览至上”,导致书法创作的幅式普遍向大幅、巨幅发展,条屏的盛行,小楷、小行书、小草书作品为迁就展厅效应,不得不划分若干个块面上下或左右相续成大型幅式的作品。这反映了传统的幅式(如尺牍、文稿之类)在当代重表现、重展厅效应的条件下,不得不作顺应性调整。从书体角度看,行书及行草书的艺术表现性较强,也较易于把握。草书,尤其是大草、狂草书,不仅存在识草问题,在形式的把握上以及激情介入的要求上都很高,艺术表现性非常强烈,难度很大。故当代书坛以行书(行草书)最为盛行,其书体结构变化较为灵活,形式美感方面比较易见效果。其它书体,庄重规整的正书难以流行,大字正书少见,小楷在每次国展中可见到少量。篆、隶书作对联者流行,而工大幅且字多成篇者少见,尤其工小篆者寥寥。工大篆、甲骨文作对联者较多,既因其字形结构意趣多变化,亦出于表现形式上的避难从易,且由展览的“市场行情”调控而成的。故当今书法创作无论作何书体,其审美趋势的主流尚动态,尚奇巧,目的力求引人注意。作为主流书体的行书(行草书)以及草书以明代中后期行草风为尚,亦因其表现性强,动感强烈,易吸引观赏者,易取得展厅效应而受大多数作者的偏爱。再具体落实到书法的四要素即笔法、字法、章法、墨法上来看,偏重于形式感强烈奇异的倾向也十分突出。如在笔法上强化抑扬顿挫的节奏感与速度的变化,用笔激荡、点画灵敏;字法上追求奇异的字形、险峻的态势;章法上流行有行距而无字距的格式,行距不齐,行沟呈参差流动形(也有少数书家追求两距皆无的章法,以通幅为一整体,因势利导地施行章法调控,达到整体的多变和谐,最具表现性,也最具高难度,正因如此,难以流行);笔法上宿墨、涨墨、湿墨、焦墨竭尽变化之能事。形式表现手法在这近三十余年里,尤其是后十年中,其表现之潜能得到大发掘、大发挥。总的说来,近三十年“书法热”所形成的当代书风,我认为可以“反正统、尚奇异”六个字概括其基本特征。不仅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出新的主流书风如此,即所谓“现代书法”与“学院派”也是在这一大潮中走向极端的两个流派。日本在战后不久即出现了称之为“墨象”、“前卫”的现代派书法,这种艺术,在形式上吸取了西方抽象派绘画的构成理念以处理汉字结构与章法,并结合传统书法的笔墨技巧的表现手段而成。这一类作者既具书法功底,又兼通绘画。中国的现代派书法晚日本二十多年,在“书法热”的大潮中别开新径,但从事此道的大多数作者本为一般水平的画家,又缺乏书法功底,显示出先天不足的弊病,反映在作品中,即使有新异的构思,但其艺术表现也难以如意,造成了中国现代派书法在立意和艺术表现水平上与日本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中国现代派书法受日本影响,同时又直接借鉴西方抽象派绘画。其创作方法表现为两种类型:一是以汉字为素材,以所取汉字的特定涵义作意象上的形式美创造。这一类型的创作,日本书家有许多杰作确实令人赞叹不已。中国的现代派书法的创作在近几年有所提高,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另一类型则脱离汉字,号称以其点线笔墨技巧进行创作,与抽象派绘画无甚区别,拙见以为勉强称之为“书法”大可不必。西方抽象派绘画中有所谓“书法画”现象,(即西方抽象派画家从中国、日本的书法尤其是篆书与草书中吸取其结构美与线条美规律创造而成),其属性为画,是毫不含糊的。中国现代派书法中这一类型的创作实可归属于此类。这是书法创新极端追求形式的奇异而走向反面的一个流派。
其后又有称之为“学院派”的创作方法的新尝试。以做旧、描摹、局部书写和拼贴制作等手段进行创作,其方法也是来自西方对现代抽象派绘画的制作加工方法的引进与变化。它脱离了书法作为艺术的基本规定性——书写,称之为主题创作,旨在表达某种理念,实是某种理念的艺术图象阐述形式。其制作佳者,堪称优秀的美术作品、艺术作品,如一定要强贴上“书法”的标签,作书法作品观,颇为牵强。我认为,它完全可以沿着自己的特定艺术道路独立地走下去,完善自己,成为美术的一种新样式而存在,展示自己的艺术价值与审美意义,不必依附于“书法”。
当今书坛创作思想、审美观念日益解放,常出现新的尝试与新的观点,十分活跃,全国中青展允许学院派、现代派参展,甚至获奖,体现出当今书坛创作思想、学术探讨风气的宽容与开放。值得注意的是,诸如此类的尝试作品,未脱离书法艺术的基本规定性者较易于被接受,走极端者很难立足,这也反映出书坛对书法艺术形式的基本认识。
一味在展厅效应即视觉刺激的强度上竞争,热衷于在书法艺术的形式与技巧的展厅适应性、迎合性上出奇制胜,注重表象而忽视内涵的充实,发展下去必然走向反面,陷入形式主义的困境。这是当代书家不可回避、应引起充分重视的问题。
三、当代书法创作的趋势
书法创作中的继承性与时代性特征相结合,是当代书法创作总的发展趋势。
(一)当代书法创作的现状。总的来说,当代书法创作的现状是一个全面开放的格局。首先是甲骨文的出土,尤其是大量秦砖汉瓦、简牍帛书、魏晋残纸、墓志造像与敦煌遗书等,借鉴考古发现所提供的历代书法新资料被广泛地作为素材被吸收,激起了急剧创新欲的书法新生代试图从山的另一侧攀登书法高峰的热潮,这给当代书法创作带来了巨大的活力。与古代传统碑帖相比,大大拓展了书法艺术的取法范围,而且与传统碑帖各种书体以及各书体之间的交融,构成了当代书法丰富多元的创作格局。此外,创新思变和突出书法主体意识以及视觉效果的追求大大增强,强烈地节奏对比和形式构成的多样变化给人以视觉刺激,这些都是与传统书法的不同之处,也是发展的一面。故传统的审美准则、技法、深厚的人文内涵和持久的艺术魅力也逐步开始发生变化,不迷信古人,以批判的态度接受古人,在接受中去否定和改造古人,并创作出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书法作品。
(二)当代书法创作的问题。综观当代书法创作,偏重于笔墨效果,而淡化了“抒情达意”这一本质特征以及对书法传统中蕴含的丰富内涵不能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尤其是“书卷气”的退化是当前书法创作的最大缺陷。另外,当今社会迅速发展的商品经济环境,培育出一大批藉以为生的书家,欲望取代激情,渗有急功近利、焦灼不安、见异思迁的情绪,压根不去思考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它所应承担的人类精神和伦理责任,以致自我精神人格逐渐丧失。因此,当代书家不仅要重视传统经典碑帖的学习,更要体究传统经典碑帖所代表的艺术精神,参悟这种精神所以成立的人生根本法则,彻悟其本源。只有这样,手头笔法才不被诸家笔法所束缚,书法创作才能进入物我冥合、亦自亦他的自由境界——这也是历代书法大师最终所能达到的境界。
“流行书风”是当今书法评论中常提及的话题。流行书风自古就有,但由于古代书法交流主要靠手札往还,或以访问观摩的方式,其影响传布的速度缓慢,且涵盖面甚小,所以,书风的影响有鲜明的区域性与人群的局限。现代则不然,交通便捷,考察走访十分便利,尤其是各种形式的展览很频繁,且又有报刊、出版、电视乃至网络的报道与介绍等,图文并茂;交流观摩真可谓“足不出户,可尽知天下之事”,所以,流行书风的形成十分容易,且区域特点越来越不明显——流行书风可迅速漫及全国。现代的流行书风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其形成速度很快,转变风向也快,使被动的追随者往往来不及追赶。流行书风的基本群众是众多的追随者,其追随的对象大致上为两类:一是在全国展、中青展中的获奖作品;二是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中青年名家与评委的书法作品。他们追随效仿的目的是为了自己能尽快进入相类的层次,获奖、成名。追随者一般为未出名者或名声未著、地位不显者,绝大多数为青年作者。追随者们的所作所为也并非出于完全相同的心态。据笔者观察,大致存在两种情况:一是未出名或名气未著者时追随效仿以求展览应征时能够参展甚至获奖,当名气显著了,转而走自己的路,探求与发展自己的个性书风。二是对书法艺术的审美认识比较浅俗者,盲目随波逐流,以追随效仿造成书法风格雷同现象。我认为,书法是智者与仁者的艺术,或谓天才的艺术,真正意义上的书法艺术家必须是智者与仁者,或可谓之天才,庸才只能永远作追随者。这一类追随者是可悲的。其可悲之处在于他们热衷于追随效仿他人的个性,而混灭或扭曲了自己的个性。他们的创作丧失了自我灵性,仿人终不如人,难以有成。换一个角度说,这是被效仿名家或获奖作者的个性的泛化,发展下去当然造成浅俗的时风。
(三)字外功的问题。众所周知,书法创作是讲究文化修养的,当写到一定程度,一旦要想突破技法方面的时候,你就需要进入艺术层面,这是一个大难题,也是一次大飞跃。同时在这个飞跃的基础上还需要再进入文化层面。书法是需要不断地积累,不断地提高才行。书法的提高就是文化知识的积累,多读书,这是一个潜移默化地提高。书法是写人的,也是写心的,写人的精神,写人的气质,写人的文化,写人的修养。“腹有诗书气自华”,自己读的书多了,知识积累多了,自然而然气质就不一样了,可以说读书对于人的间接影响是非常大的。读书在于明理,将明白的许多道理用于书法创作就会得心应手。文化知识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有人错误认为自己现在才到了技法方面,其它的都先不考虑,等轮到你真正考虑的时候,再去读书就来不及了,还有的人本身读书不多,多方面都限制他的创作水平,就不可能创出好的作品。所以说有计划地读一些书法史、历代书论或某一方面的书籍是很有用的,真正把书读懂了,然后再去看待书法的时候,感觉就和一般人不一样了,包括看待创新,创新没有明显的界定,但是从你的视觉去看,总是有一个观察事物的视角和眼光的。要有一个认识主场,没有一个主场,也是不行的,创作上的综合素质提高必须予以高度关注。
(四)创作的未来方向。未来书法的发展充满了未知的艰险,但唯其如此,它才显得魅力无穷。尽管如此,当代书法艺术经历了20多年的探索与变化发展,已经表现出成熟性、稳定性,明显地传递出这个时代书法艺术的特征:当代书法创作在努力寻求传承与时代、文化内涵与形式表现,传统的共性与创作者个性之间的最佳结合。这应该成为当代书家书法创作的奋斗目标。笔者认为,书法创作最终要走向新文人书法。新文人书法就是学者型书法。当然,时代在发展,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当代人无论从创作环境、心境上都不可能再回到魏晋时代,尤其在当代社会,既便是想树立这样一个超脱的心境都很难。书法上的最高品位就是所谓晋韵和书卷气,有些学者书法写的很厚实, 韵味很足,其实就是一种书卷味。我们可以看看民国时期一些学者的作品,不以专业的书法家的眼光去看待,不以纯技法的规则去对待,仅从整体的意味上去把握,从那种体现文人的风范方面去品味,是非常好的。一个时代的风格是由几个大家来代表的,而不是很多人,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这样一个大家。因此,需要慢慢努力,从怡情养性和喜欢书法做起,突破以往的惯性思维,才能达到风格上的文人意味,即所谓学者风范的范式。学者书法的那种味道,有些可能是不容易用语言来进行表达,但完全可以去体会。所谓体味当代人的这样一个审美效果,既有专业书法家那些最佳的操作技法,符合当代的那种审美,又有所谓当代文人意味。书法艺术不是大众艺术,而应该是有学者风范的,既超雅脱俗,又充满智慧和魅力。这都值得当代每一个书家认真思考、如何去实现的课题。
总之,书法创作之路就是深入挖掘传统碑帖,分析研究当代审美,吸收融合姊妹艺术,深入生活,师法自然,加强人品和文化修养,然后通过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和思想感情的深入,运用古代书法家的思维方式,融感情于笔墨技巧之中,抒发情怀,展现个性,如此才能创作出形式与内容、笔墨与情感完美和谐统一的优秀书作。
>相关报道:
- ·别江书法作品{苏轼诗一首}[2022-03-07]
- ·素心若兰[2022-03-07]
- ·别江喜迎冬奥书法作品[2022-03-07]
- ·蘇轼诗一首[2022-03-07]
- ·虎跃龙腾[2022-03-07]
- ·别江书法{庆祝第二个警察节}[2021-12-30]
热点新闻
艺术家推荐
更多...曹辉 1952年生于成都。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四川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人物画专委会特邀委员、成都中国画会副会长、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生校外导师,成都惠民职工画院顾问。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其连环画作品多次获得全国大奖。1999年国画《川妹子出川图》获文化部全国第八届“群星奖”银奖;1990~1998年连续在法国举办五次个人作品展。2011年获第一届四川省工笔画学会作品展暨中国工笔画名家邀请展银奖。2014年作品《锦江花月夜》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三十年创作成果展•全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2015年作品参加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行的“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四川省国画作品展”;2016年在四川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2016年12月作品受邀参加“回望东坡“2016四川中国书画创作学术邀请展;2017年3月作品受邀参加水墨四川 ——名家作品邀请展;2017年5月作品《锦官城外》受邀参见“守墨鼎新”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作品展;2017年8月作品《年夜饭》参加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的全球水墨画大展;2018年1月27日在香港云峰画苑总部举行“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并由此开始为期一年的全国巡展。 曹辉1982——2002年发表作品: 《神奇的武夷山悬棺》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2年4期 《给上帝的一封信》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3年3期 《神秘的大旋涡》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3年2期 《野人之谜新探索》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4年1期 《女子足球运动》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5期 《女子马拉松》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2期 《小酒桶》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4年3期 《神秘的石室》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4年4期 《战神之墙》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9期 《笔录奇观》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11期 《古代美容》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6年6期 《一个女研究生的堕落》连环画广东《法制画报》 85年1、2期 《一个投案者的自述》连环画广东《法制画报》 85年17期 《ET外星人》连环画《奥秘》画报 85年4、5期 《孟卖大爆炸》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7年5期 《热爱生命》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1期 《驼峰上的爱》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9期 《青鱼》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5年3期 《珍珠》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6年3期 《菩萨的汇款》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5年9期 《小耗子》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6年10期 《水手长接替我》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86年10期 《征服死亡的人》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87年6期 《小酒桶》 连环画中国农村读物出版社再版 1985年11版 《给上帝的一封信》 连环画中国连环画出版社再版 84年3期 《日本国技.相扑》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6年1期 《圣地亚哥刑场》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7年10期 《古诗意画》 国画 四川美术出版社 1987年5版 《人蚊之战》 连环画 科学文艺 1988年1期 《跳水 》 连环画 《万花筒画报》 1988年2期 《他们与“森林野人”》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8年3期 《圣地亚哥刑场》 选刊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8年3版 《关于圣地亚哥刑场的通信》 论文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8年3版 《阿拉斯加的奇遇》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1期 《祭火》 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9年6版 《辟古奇谭》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6期 《玛丘皮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9期 《医生.夫人.闹钟》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0年1期 《南.马特尔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0年10期 《泉神娶妻》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1年1期 《中国民族民俗故事》 连环画明天出版社出版 1991年1版 《船儿水上飘》 国画 蓉城翰墨 1991年12版 《萨克奇野人的俘虏》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1年10期 《圣经的故事》 连环画四川美术出版社 1992年1版 《雪莲洞探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2年2期 《艾科沟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2年5期 《印度河文明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1期 《干冰杀人案》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5期 《白色幽灵》 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 1993年4期 《悬棺之谜新解》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8期 《冤家变亲家》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3年10期 《一棵遗落在荒原的种子》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4年6期 《世界名人传记.艺术家卷 米勒篇 》 连环画浙江少儿社 94年一版 《巴仑克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4年10期 《辟古奇尼》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5年5期 《豹狼的日子》 上、下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出版社 1992年10版 《冬之门 》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95年8,9期 《神农架野人今安在》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7年1期 《寻觅玛雅古城》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7年10期 《白鹤梁探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8年1期 《尊严》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98年2期 《神秘的南美大隧道》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9年2期 《名医入地彀》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9年6期 《神秘的英国巨石圈》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9年5期 《蜀王陵出土记》 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0年8期 《定数》连环画《连环画报》 2000年10期 《印山大墓揭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1年5期 《冰封印加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1年8期 《“狼人”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2年1期 《扣开通往远古的大门》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2年4期 曹辉艺术年表: 2020年1月在成都举办“陌上谁人依旧 · 曹辉民国风人物画展” 2019年11月作品受邀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主办的“回望东坡•2019四川中国书画学术邀请展” 2019年8月中山(南区)云峰画苑于举办《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 2018年10月作品受邀参见“天府百年美术文献展” 2018年1月27日在香港云峰画苑总部举行“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 2017年8月作品《年夜饭》参加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的全球水墨画大展 2017年5月作品《锦官城外》受邀参见“守墨鼎新”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作品展 2017年3月作品受邀参加水墨四川 ——名家作品邀请展 2016年12月作品受邀参加“回望东坡“2016四川中国书画创作学术邀请展 2016年6月 在四川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 2016年5月 作品《绣娘》参加成都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开篇之作——南方丝绸之路美术作品展 2015年11月 作品《故园旧梦》入选第二届“四川文华奖”美术书法展,并获三等奖 2015年11月 作品参加由四川省艺术研究院主办的“2015四川中国画创作学术邀请展” 2015年10月 作品《西厢待月》参加在重庆举办的“中国精神•民族魂——中国知名画派邀请展” 2015年10月 作品《故园旧梦》参加“从解放碑到宽巷子”2015成渝美术双百名家双城展 2015年9月 作品参加成都市推广天府画派办公室主办的“传神写照•2015水墨人物画邀请展” 2015年8月 特邀参加成都市推广天府画派办公室主办的“心里画儿•中国画邀请展” 2015年5月 特邀参加由四川省美协和四川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联合主办的“四川省中国画人物画作品展” 2015年4月 参加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的“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四川省国画作品展” 2014年 作品《锦江花月夜》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三十年创作成果展•全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2014年7月 三幅作品参加“南方丝绸之路”主题创作展 2011年5月 在成都东方绘画艺术院(现在的二酉山房)举办“曹辉人物画作品展” 2011年3月 《曹家大院•家训》获首届四川工笔画学会作品展暨中国工笔画名家邀请展银奖 1999年 国画《川妹子出川图》获文化部全国第八届“群星奖”银奖 1999年 连环画《名医入彀》获《连环画报》“十佳”优秀绘画奖 1998年8月 在法国圣雷米市BAYOL画廊举办第五次个展 1996年 作品《寻找北斗》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 1995年7月 在法国圣雷米市BAYOL画廊举办第四次个展 1993年9月 在巴黎“中国之家”画廊举办第三次个展 1993年 连环画《白色幽灵》获《中国连环画》“十佳”作品奖 1991年5月 在巴黎亚洲民俗艺术博物馆举办第二次个展 1990年3月 在巴黎亚洲民俗艺术博物馆举办第一次个展 1990年 连环画《圣地亚哥刑场》获《奥秘》画报1985~1990年“十佳”优秀作品奖 1989年 连环画《圣经的故事》《青鱼》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 1986年 连环画《罗瑞卿的青少年时代》获第三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三等奖 1981年 国画《新户头》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详情>>
最新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