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管苠棡:澄怀味象·定能生慧——关于当前四川中国画创作的思考
时间:2013-12-31 15:09:40
在当前我国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的历史时期,整个艺术界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艺术品拍卖屡创新高,中国画大师的作品单幅上亿的成交额令国人兴奋不已。然而,有一种观点却认为:“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没有大师的时代”。究其原因:一方面,创作繁荣、风格纷呈、群星璀璨,著名学者王鲁湘先生认为:“当今中国画界,由于信息流通高度发达,加上无数代画家创作成果的直接吸纳,使得当代画家水平都很高,中国画的高原时代已到来,在高原上要想形成高峰却很难”。观众对各种艺术风格各有所好的选择,使得社会对艺术家个体的关注分散,这是社会原因。另一方面反映出艺术家面对稍纵即逝的各种艺术思潮和观念时无所适从,艺术市场这一把双刃剑对艺术家心境的影响。这两方面的因素制约了当代大师的成长。
南朝画论家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说:“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所谓“澄怀味象”,就是审美主体的画家要以清澄纯净、无物无欲的情怀,在非功利、超理智的审美心态中,品味、体验、感悟审美对象深层的情趣意蕴、生命精神。……当文化面对资本的时候,文化是脆弱的,当人性面对物质的时候,人性是脆弱的,这不是某个人的问题,是人类的共性,精神超脱与物欲的博弈从来就没停止过,虽然人类对物质的追求是社会进步的原始动力,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对物质的过分追求,对于文化又是有害的。在现今金钱至上、人心浮躁的环境下,有多少人能独善其身?
其实,艺术市场的诱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急功近利。艺术市场是需要学术价值作支撑的,一件艺术作品在具有观赏性的同时更应该具有创造性和史料性。近代山水画大家陆俨少是一个典型的例证,他当年的作品还卖不过他的学生,然而他却坚守学术立场而终有大成,迎得了学术地位和市场认可的双丰收。
……中国画是以表现中国人文精神和学养为主旨,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为发扬光大的动因。……也许有人会说在大力提倡张扬个性的今天,再提区域性风格过时了,但是,在文化语境纷繁复杂的今天,我们一定要清醒,中国画自身发展的规律就是在传承文脉中发扬光大,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修行中成就艺术人生。张扬个性要看张显的个性是小我还是大我,是闭门编造的孤芳自赏还是师法自然的丘壑在胸。如果我们不脚踏实地,四川的中国画创作将很难有大的突破。……四川拥有全国其他省份无可比拟的自然山水、人物、花鸟的绘画资源,黄宾虹、李可染、陆俨少均以四川为写生创作起点而成就大师之路。我们不能守着金山讨饭吃,“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四川中国画家及其创作,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全国美术界呈现出个体性状态,在全国有影响的精英画家,他们以超常的心智和学养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产生了一大批在全国有影响的作品。然而,他们的审美取向和风格特征截然不同,大多也不是以巴蜀题材的创作而成名的,更缺乏形成具有整体效应的群体性。……北方和江浙却因有区域性共同点而形成中国画区域性风格的强势群体,而四川却没有。
综上所述,总结成果,找出路径。题材和路径的选择不是关键,关键的是,对原始题材作审美的准确把握和表达,在区域共性审美的呈现中完成个性的彰显,对路径的认知和认知后有足够的愿望和勇气跨出第一步。
各位同仁,宋代的先贤以北方和江南自然山水为创作本体创造了两宗中国山水画的辉煌,当代四川画家能创造什么?七音令耳失聪、五色令人目盲,澄怀味象、定能生慧,四川画家的机遇要自己创造!
2013年12月24日 于荷塘月色画家村(因版面原因,本文有删节)
管苠棡(省诗书画院副院长、省美协副主席)
(华西都市报记者 刘鹏 杨帆 张杰 见习记者杨强 摄影陈羽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