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年代——曹辉的画
时间:2013-02-25 13:01:10
2005初,一位朋友说起新津有位画连环画的画家,建议我去认识一下,他当时连画家的名字也没有说。我因为儿时对连环画的狂热喜爱,对连环画家特别有兴趣。其实新津距成都也就半个小时车程,但忙这忙那,又因为筹办自己的画廊装修开业事宜,拖了很长一段时间,都快到年底了,我才有时间去新津。见面了不外乎是寒喧一阵,知道画家名字叫曹辉,说真的,成都年青一点的人并不熟悉他。这样大概过了十来分钟,画家说,还是拿出两张画来大家看看吧。画家拿出两幅画来放在我们座位前方,我刹时看呆了。
这是两幅《老茶馆》,布本,中国画颜料,乍看像是油画。两幅画都是以民国年间川西小镇为背景,昏暗中,横七竖八地坐着、躺着滿屋子的茶客。这些喝茶的人都是些普通老百姓。画家也不使用传统的方式勾线填色,也没有去做细节刻画,只有色彩的明暗对比,满目斑驳中浮现出众多人物形象。可以说观众是看不清楚画中任何一个人物的面部表情的,只有大体的动作造型,总的说画面很模糊,然而我却能感受到画中人物是那样的真实,似曾相识。那是一个绝望的时代,国家衰败,民族将亡,正如鲁迅笔下的许多中国人一样,这个川西小镇的茶客们木然地在茶馆打发单调的日子。
看了几分钟,我就与曹辉签订了代理合同。应该说,我这个时候还远远没有了解曹辉和他的画。以后的几年,曹辉陆续创作了大大小小几十幅老茶馆作品,加上他以前的作品图片资料,我也才对其绘画艺术有了一个比较初浅的认识框架。
新中国成长起来的几代人都比较熟悉鲁迅的《孔乙已》(文学)、老舍的《茶馆》(戏剧)。曹辉的《老茶馆系列》与《孔乙已》、《茶馆》所描绘的时代背景基本相同,所表现出的那个时代(人物形象)的国民性也是大体一致。把这三部作品比较起来看,对看懂曹辉的《老茶馆系列》会有帮助。为什么会选择老茶馆作为绘画创作题材?这个题材究竟有何意义?如果只是看曹辉的一两幅画,恐怕不会有很“深刻”的认识。但曹辉仅仅是去表现这种特定时代的颓废、麻木的人物形象,恐怕他自己也不会有兴趣在这个题材上连续创作二十年。
那个绝望时代的人们的日常生活情形,好在还有不少真实的图文资料、影像,甚至还有一些上年纪的人都有深刻的记忆。但这些东西作为绘画题材究竟有何美学意义?画中人物大多表情木然,但在“喝茶”中我们仿佛可以隐隐约约地看到他们的执着,和一种说不出所以然的民族特性。姑且不从理论上去探讨,仅以曹辉的这类题材画作的经历就可说明。1990年至1998年,曹辉应邀在法国巴黎举办过五次个人展览,《老茶馆系列》受到欧洲收藏家的狂热喜爱,每次展览作品销售一空,至今在巴黎市政厅还陈列着他的一幅《老茶馆》;在皇城老妈、成都印象等知名餐馆,陈列有他的作品。更有一位从未买过画的朋友买了一幅挂在客厅,开始家里人都说看不懂,过了两个月,上至老婆婆、下至小娃娃,都说画得好。曹辉的《老茶馆系列》,以平常而又典型化的中国式题材,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不算太久远的逝去的年代。
1993年曹辉与巴黎一家画廊签订代理合同,全部作品均被买断,从此在国内就很难再看到曹辉画作,高兴的同时又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如果不是因为高度近视引起的严重眼疾,这个合同可能就一直延续下去。曹辉不得不停止创作,静静地休息了两年,但他内心从未停止创作。他的画走出国门的十年,也是中国艺术空前繁荣发展的十年,他似乎被国内美术界遗忘,这也可算是他失去的十年。我能够看到并且代理曹辉的画,真的是缘份。
写到这里,似乎可以收笔了,因为我一直在说曹辉的《老茶馆系列》,布面中国画颜料的那种。前段时间去曹辉那里,他拿出一大卷画在宣纸上的,有画大宅院的,有画乡村的。画大宅院中游园弈棋看戏读书,画乡村里放牛摘果种菜乘凉。曹辉谦虚地说大多画坏了,只是让我看看他的水墨画尝试效果。我惊讶于画家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如获至宝地请他把画裁剪整理了全部带走。看来,我要真正地认识曹辉和他的绘画艺术,还一个漫长的过程。
谭朝晖
辛卯清明于净砚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