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名称:“形意之外——张大我抽象艺术展”
展出时间:待定
展出地点:
参展艺术家:
展览主题:形意之外——张大我抽象艺术展
学术主持:王端廷
策 展 人:孙小娟
艺 术 家:张大我
主办单位:北京环铁时代美术馆
展览日期:2011年11月 6日——2011年 11月19日
开幕酒会:2011年 11月6 日14:30
研 讨 会:2011年11月6日15:00
展览地点:北京 环铁时代美术馆
联系电话:+86 010 64352297
联系邮箱:ht_art@163.com
张大我个人简历
大 我 艺 术 简 历
大 我【原名 张大我】
一九四三年生于陕西城固。幼承家学,在中国传统文化氛围中成长。八七年秋,
以职业艺术家身份进入社会。九二年赴澳大利亚举办《大我现代书画艺术巡回
展》。九四年至今,旅居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现任澳大利亚东西方文字造型
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澳大利亚黑色艺术中心主任【从事艺术创作与澳中文化艺
术交流】。
八十年代初开始探索书法、水墨的抽象,迄今二十余年,确立了《大我
妙墨》艺术体系。并在多维空间及当代装置艺术中融入“大我妙墨”的思考。
此外,在“观念摄影”和“踪迹艺术”中亦有探索性作品展示。“大我妙墨”作
品,先后被伦敦大英博物馆、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女皇博物馆等多家艺术机
构及私人收藏家【如报业大王默多克等】收藏。
三,评论文章1:[学术主持人 王端廷先生]
从 书 到 画 的 嬗 变
——张大我“触感系列”抽象绘画的精神含义
一百多年来,从反具象(Non-representation)的基点出发,西方抽象绘画沿着“抒情抽象”(Lyrical abstraction)和“几何抽象”(Geometrical abstraction)这两条既相互对立又彼此平行的发展路线,按照西方人固有的极端主义思维模式,不断演化,及至极简主义(Minimalism)出现之时,这两种相辅相成的抽象绘画风格殊途同归,一同走到了尽头。
尽管在西方完成了线性化发展的兴衰历程,但抽象绘画在当代中国却方兴未艾,生机无限。古老的中国艺术与西方现代艺术的交融与碰撞孕育出了新的生命,中国水墨写意绘画和书法艺术不仅给抽象绘画带来了暂新的外在形貌,更赋予了它全新的内在含义。在全球化的文化语境和多元化的世界艺坛中,中国当代抽象绘画不仅为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转换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中西文化的对话和中国当代艺术普适主义(Universalism)价值观的建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众多从传统书法艺术中寻找抽象绘画门径的中国当代画家中,张大我的抽象绘画创作是一个既具独特性又有普遍性的范例,他的探索经验和创作成果值得我们认真关注和研究。
张大我1943年出生于陕西城固一个文化背景深厚的家庭,他的外祖父马玉藻是中华民国时期北京大学蔡元培麾下得力干将“五马三沈二周”之中马二先生,曾任文学院国文系主任。四外祖父马衡是中华民国最后一任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故宫博物院院长、著名考古学家。父亲张万里是语言学家、翻译家和书法家。张大我青少年时代主要在天津和北京度过,由于家学的熏陶,他自小爱好书法,及长更得到吴玉如、李鹤年、张正宇和启功等京津书画名家的指点。那时,张大我对传统书法的研习已经小有成绩,他甚至一度以书法教学为职业,但从1982年起,受'85新潮美术的影响,张大我带着渴望创新的激情走上了现代书法的探索之路。
日本现代书法给了张大我以革故鼎新的启示,但一开始,他创作的现代书法作品仍然是可识性的,也就是说,他书写的还是可以辨认的文字。1992年之后,张大我的现代书法进入纯抽象的天国,他用枯笔焦墨通过逆锋手法在宣纸上书写出不可识的符号,那些浓淡不均、遒劲有力的折钗股笔画,有时会出现跳跃式的笔断意连的痕迹,这样的笔画和痕迹仿佛天马行空、蛟龙出海,显示出磅礴的气势并传达出艺术家的强烈激情,它们几乎具有纯正的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 expressionism)绘画品质。这批被张大我自称为“妙墨”的抽象书法作品引起了国内外艺坛的瞩目,为他赢得了极大的国际声誉。
尽管“妙墨”系列作品的抽象性无可辩驳,但此时的张大我还没有放弃中国书法特有的笔墨特性,换一句话说,这类作品还是书写的产物和水墨的结晶,真正标志着张大我从书法到绘画之蜕变的是2010年开始陆续面世的“触感”系列抽象绘画作品。
克利(Paul Klee)作画被人称作是“拿着一条线跳舞”,张大我则戏称自己的创作是“握着一支笔梦游”。不过,这不再是一支普通的毛笔,三十多厘米的超长锋毫,配以一米多长的笔杆,这支笔形似拂尘。在画室中,张大我用拿钓鱼竿的方式握着这支饱蘸浓墨和色彩的毛笔,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在平铺于地面的宣纸上肆意挥动,制造出各种各样疏密浓淡和轻重缓急的笔触。这种创作手法与波洛克(Jackson Pollock)“滴画”(drip painting)颇为相似,张大我也将自己的这类绘画归于行动艺术的范畴。没有预定的图式,只有随心所欲的偶然呈现,因此,他的每一幅作品都具有不可重复的唯一性。更为关键的是,相对于创作活动的物化结果,张大我更注重创作过程的精神体验,在各种或激扬或舒缓的背景音乐的伴奏下,张大我将绘画变成了身体的舞蹈和心灵的飞升。那是物我两忘的超脱之时,是人神相通的美妙之境。然而,尽管张大我在创作时几乎进入了无意识状态,但他的手始终紧握着理性的缰绳,因而,那些极为抽象的画面并未陷入无序的混乱,而仍然呈现出完美的和谐与平衡。
在张大我的“触感”系列抽象绘画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大量无中心、无边缘、无方向性的画面,这些绘画突破了传统的上下左右的画面空间概念,颠倒了固有的上天下地的自然空间定律,这类作品可以任意摆放和张挂,人们可以从任何方向和任何角度来观看和欣赏。这样的绘画反映了航空航天时代人类观看世界的新的视觉经验,人们知道,从飞机上看地面,或者从宇宙飞船看地球是没有上下左右之分别的,事实上,宇宙空间原本就是一个无始无终的永恒和无限,所有的方向和位置都是人为的设定。张大我从1994年开始旅居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长期的跨文化生活感受给他带了开阔的国际艺术视野,而频繁的飞机旅行又实实在在地给了他从高空看风景、看世界的新视角。如果说全球化的艺术观念是张大我艺术创新的动力,那么崭新的视觉经验则给他的绘画表达提供了独特的语言。
除了空间观念上的突破,张大我的“触感”系列抽象绘画还走出了书法和水墨绘画的黑白世界,打破水墨的拘囿,彩色的丙烯颜料破天荒地进入了张大我的画面,在一组用大红洒金万年红宣纸绘制的作品中,他甚至强调了光的表现并使画面产生了欧普绘画(Optical painting)式的绚烂夺目的光感效果。从黑色到彩色的运用,从色到光的呈现,通过“触感”系列作品张大我的抽象绘画实现了脱胎换骨的蜕变。
张大我的艺术历程既是解构传统书法的过程,又是建构全新而独特的当代抽象绘画的过程,他的“触感”系列抽象绘画完全超越了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空灵虚静的老庄境界,转向了对澎湃的生命激情和永不枯竭的生命律动的热烈表达,这不仅是艺术家“小我”情感的宣泄,更是人类“大我”精神的彰显。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探索,张大我自称找到了一条窄缝,看到了一丝亮光,我们相信,穿过这道窄缝,他打开的是一个宽阔的艺术天地。
王端廷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相关报道:
- ·东方绘画艺术院2006年度作品展昨开幕[2007-10-17]
- ·四川省青年书画家邀请展昨开幕[2007-10-17]
- ·“五·一”少儿书画联谊画展[2007-10-17]
- ·“武卫萍人物画展”开幕[2007-10-17]
- ·东方绘画艺术院2006年度作品展昨开幕[2007-10-17]
- ·四川省青年书画家邀请展昨开幕[2007-10-17]
热点新闻
艺术家推荐
更多...曹辉 1952年生于成都。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四川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人物画专委会特邀委员、成都中国画会副会长、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生校外导师,成都惠民职工画院顾问。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其连环画作品多次获得全国大奖。1999年国画《川妹子出川图》获文化部全国第八届“群星奖”银奖;1990~1998年连续在法国举办五次个人作品展。2011年获第一届四川省工笔画学会作品展暨中国工笔画名家邀请展银奖。2014年作品《锦江花月夜》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三十年创作成果展•全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2015年作品参加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行的“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四川省国画作品展”;2016年在四川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2016年12月作品受邀参加“回望东坡“2016四川中国书画创作学术邀请展;2017年3月作品受邀参加水墨四川 ——名家作品邀请展;2017年5月作品《锦官城外》受邀参见“守墨鼎新”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作品展;2017年8月作品《年夜饭》参加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的全球水墨画大展;2018年1月27日在香港云峰画苑总部举行“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并由此开始为期一年的全国巡展。 曹辉1982——2002年发表作品: 《神奇的武夷山悬棺》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2年4期 《给上帝的一封信》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3年3期 《神秘的大旋涡》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3年2期 《野人之谜新探索》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4年1期 《女子足球运动》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5期 《女子马拉松》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2期 《小酒桶》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4年3期 《神秘的石室》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4年4期 《战神之墙》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9期 《笔录奇观》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11期 《古代美容》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6年6期 《一个女研究生的堕落》连环画广东《法制画报》 85年1、2期 《一个投案者的自述》连环画广东《法制画报》 85年17期 《ET外星人》连环画《奥秘》画报 85年4、5期 《孟卖大爆炸》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7年5期 《热爱生命》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1期 《驼峰上的爱》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9期 《青鱼》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5年3期 《珍珠》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6年3期 《菩萨的汇款》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5年9期 《小耗子》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6年10期 《水手长接替我》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86年10期 《征服死亡的人》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87年6期 《小酒桶》 连环画中国农村读物出版社再版 1985年11版 《给上帝的一封信》 连环画中国连环画出版社再版 84年3期 《日本国技.相扑》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6年1期 《圣地亚哥刑场》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7年10期 《古诗意画》 国画 四川美术出版社 1987年5版 《人蚊之战》 连环画 科学文艺 1988年1期 《跳水 》 连环画 《万花筒画报》 1988年2期 《他们与“森林野人”》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8年3期 《圣地亚哥刑场》 选刊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8年3版 《关于圣地亚哥刑场的通信》 论文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8年3版 《阿拉斯加的奇遇》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1期 《祭火》 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9年6版 《辟古奇谭》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6期 《玛丘皮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9期 《医生.夫人.闹钟》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0年1期 《南.马特尔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0年10期 《泉神娶妻》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1年1期 《中国民族民俗故事》 连环画明天出版社出版 1991年1版 《船儿水上飘》 国画 蓉城翰墨 1991年12版 《萨克奇野人的俘虏》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1年10期 《圣经的故事》 连环画四川美术出版社 1992年1版 《雪莲洞探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2年2期 《艾科沟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2年5期 《印度河文明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1期 《干冰杀人案》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5期 《白色幽灵》 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 1993年4期 《悬棺之谜新解》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8期 《冤家变亲家》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3年10期 《一棵遗落在荒原的种子》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4年6期 《世界名人传记.艺术家卷 米勒篇 》 连环画浙江少儿社 94年一版 《巴仑克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4年10期 《辟古奇尼》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5年5期 《豹狼的日子》 上、下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出版社 1992年10版 《冬之门 》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95年8,9期 《神农架野人今安在》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7年1期 《寻觅玛雅古城》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7年10期 《白鹤梁探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8年1期 《尊严》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98年2期 《神秘的南美大隧道》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9年2期 《名医入地彀》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9年6期 《神秘的英国巨石圈》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9年5期 《蜀王陵出土记》 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0年8期 《定数》连环画《连环画报》 2000年10期 《印山大墓揭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1年5期 《冰封印加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1年8期 《“狼人”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2年1期 《扣开通往远古的大门》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2年4期 曹辉艺术年表: 2020年1月在成都举办“陌上谁人依旧 · 曹辉民国风人物画展” 2019年11月作品受邀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主办的“回望东坡•2019四川中国书画学术邀请展” 2019年8月中山(南区)云峰画苑于举办《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 2018年10月作品受邀参见“天府百年美术文献展” 2018年1月27日在香港云峰画苑总部举行“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 2017年8月作品《年夜饭》参加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的全球水墨画大展 2017年5月作品《锦官城外》受邀参见“守墨鼎新”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作品展 2017年3月作品受邀参加水墨四川 ——名家作品邀请展 2016年12月作品受邀参加“回望东坡“2016四川中国书画创作学术邀请展 2016年6月 在四川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 2016年5月 作品《绣娘》参加成都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开篇之作——南方丝绸之路美术作品展 2015年11月 作品《故园旧梦》入选第二届“四川文华奖”美术书法展,并获三等奖 2015年11月 作品参加由四川省艺术研究院主办的“2015四川中国画创作学术邀请展” 2015年10月 作品《西厢待月》参加在重庆举办的“中国精神•民族魂——中国知名画派邀请展” 2015年10月 作品《故园旧梦》参加“从解放碑到宽巷子”2015成渝美术双百名家双城展 2015年9月 作品参加成都市推广天府画派办公室主办的“传神写照•2015水墨人物画邀请展” 2015年8月 特邀参加成都市推广天府画派办公室主办的“心里画儿•中国画邀请展” 2015年5月 特邀参加由四川省美协和四川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联合主办的“四川省中国画人物画作品展” 2015年4月 参加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的“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四川省国画作品展” 2014年 作品《锦江花月夜》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三十年创作成果展•全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2014年7月 三幅作品参加“南方丝绸之路”主题创作展 2011年5月 在成都东方绘画艺术院(现在的二酉山房)举办“曹辉人物画作品展” 2011年3月 《曹家大院•家训》获首届四川工笔画学会作品展暨中国工笔画名家邀请展银奖 1999年 国画《川妹子出川图》获文化部全国第八届“群星奖”银奖 1999年 连环画《名医入彀》获《连环画报》“十佳”优秀绘画奖 1998年8月 在法国圣雷米市BAYOL画廊举办第五次个展 1996年 作品《寻找北斗》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 1995年7月 在法国圣雷米市BAYOL画廊举办第四次个展 1993年9月 在巴黎“中国之家”画廊举办第三次个展 1993年 连环画《白色幽灵》获《中国连环画》“十佳”作品奖 1991年5月 在巴黎亚洲民俗艺术博物馆举办第二次个展 1990年3月 在巴黎亚洲民俗艺术博物馆举办第一次个展 1990年 连环画《圣地亚哥刑场》获《奥秘》画报1985~1990年“十佳”优秀作品奖 1989年 连环画《圣经的故事》《青鱼》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 1986年 连环画《罗瑞卿的青少年时代》获第三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三等奖 1981年 国画《新户头》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详情>>
最新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