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华夏艺术网 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展览信息 > 红龙东游记:中国威尔士视觉艺术展 – 北京交流活动

展览名称:红龙东游记:中国威尔士视觉艺术展 – 北京交流活动

展出时间:待定

展出地点:

参展艺术家:

红龙东游记:中国威尔士视觉艺术巡展(北京站)


展览时间:2009514-25


展览地点:墙美术馆


 


 


1. 艺术


 


主讲艺术家:克里斯丁·米尔斯(英国威尔士)


主题:交换·身份 – 驻村交流经验与艺术家的创作


学术主持:邬建安,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教师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


时间:2009.05.15 14:00-16:00


 


来自威尔士的艺术家克里斯丁·米尔斯曾多次受邀参加各地的驻地艺术家项目,具有丰富的驻地交流经验。2003年,她作为首位受邀艺术家,在威尔士国家艺术节进行驻地交流创作,与阿根廷艺术家卡洛斯?皮那提(Carlos Pinatti)合作完成了一件包括八分钟的电影短片、羊毛编织和照片的作品。2005年,她成为威尔士国家图书馆的第一位驻地艺术家,在一个由长达120英里的书架、艺术品、影片及艺术藏品包围的工作室里,工作长达12个月。。。


 


她将与中国的年轻艺术家及艺术学子们共同分享她在驻地经验中,在面对不同环境、不同语言、不同的关注主题以及异地文化时,艺术家在创作与思考上所面对的冲击与激发。在讲座中,克里斯丁·米尔斯也准备了丰富的图片以及影片,将威尔士的文化景观毫无距离地呈现给观众。


 


咨询/报名:


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010 65906903-255 / arts.beijing@britishcouncil.org.cn


 


 


2艺术家座


 


座谈艺术家:克里斯丁·米尔斯(威尔士)、侯力丹、王川


主题:跨文化交流经验与创作者的主体意识


主持:苏珀琪,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策展人


地点:墙美术馆


时间:2009.05.16 14:30-16:00


 


《红龙东游记—中国威尔士视觉艺术展》希望透过20088位年轻中国艺术家在威尔士的驻地交流访问经验为引子,邀请艺术家用作品表达出他们在对异国文化刺激的反馈。在以视觉展览的形式呈现他们的交流成果之外,我们邀请其中的三位参展艺术家候力丹、王川以及威尔士艺术家克里斯丁·米尔斯,从自身的体验、驻地交流的经验和感受出发,面对面与观众分享他们在异国/异地的跨文化交流经验后所衍生出来的创作概念,以及在这样的文化冲击之下,对自我主体意识的认知以及对创作表达的影响。


 


欢迎咨询/报名:


 


墙美术馆:电话:010 65648232 邮箱:caitingting23@gmail.com  (蔡婷婷女士)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4


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电话010 65906903-255


邮箱arts.beijing@britishcouncil.org.cn


 


 


 


相关资料:


展览介绍:


 


作为威尔士的象征,红龙在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深入人心。200935日至525日,以红龙东游的名义,八位中国青年艺术家的视觉作品在重庆、广州、上海以及北京四城展出,呈现2008年他们在威尔士驻地交流访问期间所收获的感悟与得到的启示,另外展览中也邀请了三知名威尔士艺术家,其作品呈现两地文化的交流与对话。展览期间威尔士中国艺术家将在各地展场及美术学院与各位艺术爱好者进行交流。本次展览由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携手威尔士议会政府及威尔士艺术国际联合会共同举办,旨在向中国民众引荐威尔士丰富的文化和艺术宝藏。


 


本次展览的参展艺术家及作品由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和威尔士艺术国际联合会及策展人共同选出。参展作品从威尔士主题延伸至跨文化交流,环境文体,主题意识等内容;作品类型涵盖视频、装置、绘画及摄影;充分展现了艺术家丰富的创作理念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作为中国和威尔士系列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巡展及相关中英文化交流活动旨在为两国艺术家带来艺术获益,并促进中英两国在文化艺术方面的长期合作关系。


 


参展艺术家:


伊万 · 巴拉


克里斯丁 · 米尔斯


玛丽 · 洛伊德 · 琼斯


陈皎


陈伟


侯力丹


蓝剑


刘凡


刘茵


王川


殷双一


 


 


艺术家及作品介绍:


 


~~~~~~~~~~~~~~~~~~~~~~~~~~~~~~~~~~~~~~~~~~~~~~~~~~~~~~~~~~~~~~~~


伊万 · 巴拉 / Iwan Bala


 


伊万·巴拉是威尔士“艺术家项目”创始人以及Beca团体成员之一,现为威尔士卡马森三一学院人文及创造艺术系的高级讲师。身兼艺术家及作家两职的他采用多元创作方式,涉足挂墙绘画,拼贴及现场立体装置作品。其作品在英国及世界各地广为展出,而伊万本人也参加过多次国际现场艺术活动。
~~~~~~~~~~~~~~~~~~~~~~~~~~~~~~~~~~~~~~~~~~~~~~~~~~~~~~~~~~~~~~~~


 


巨像的游行 / Supporting Hollow Giants


布面综合材料 / Mixed media on handmade Khadi paper


 


“在西班牙北部的节日里,我目睹了巨大塑像游行的场景。这些巨像足有67米之高,通常由单人抬举前行。由此我联想政要和明星们的头像,而普通民众又是如何‘背负’这些权势人物。我们或许也会意识到在每个威风十足的‘大人物’后面都有一个小角色在承担所有的工作。


~~~~~~~~~~~~~~~~~~~~~~~~~~~~~~~~~~~~~~~~~~~~~~~~~~~~~~~~~~~~~~~~


 


森林之心 / Heart of the Forest


布面综合材料 / Mixed media on handmade Khadi paper


 


森林象征着自然、生长和保护。人们对森林的生存状况有很多担忧。森林之心安静地跳动,重获生机的希望仍然存在,但却是脆弱的。


~~~~~~~~~~~~~~~~~~~~~~~~~~~~~~~~~~~~~~~~~~~~~~~~~~~~~~~~~~~~~~~~


 


雅努斯-厄勒古阿 / Ianws-Elegguá


布面综合材料 / Mixed media on handmade Khadi paper


 


雅努斯(Ianws/Janus)是罗马凯尔特神话角色,一月(January)的名字便由此得来他象征过去、现在及将来的汇合。厄勒古阿是加勒比神话角色,是十字路口的守护神。在这张画中,两位神话人物融为一体,以强调我们对历史,对传统应持有的珍视,这种态度应该伴随着我们前进的步伐。如果我们忘记历史,我们将会丢失自己的身份。


~~~~~~~~~~~~~~~~~~~~~~~~~~~~~~~~~~~~~~~~~~~~~~~~~~~~~~~~~~~~~~~~


 


看,魅影 / Behold, a Wraith


布面综合材料 / Mixed media on handmade Khadi paper


 


本作品是一个地平线上的岛(外形像威尔士),同时也是一颗半淹没的心。画作象征着文化隐藏的深度,以及肤浅的观察所看到的表象,或者是伪装的面具。我们所看到的是一个幻象,幻影。而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真正精髓是需要时间和耐心去体会的。


~~~~~~~~~~~~~~~~~~~~~~~~~~~~~~~~~~~~~~~~~~~~~~~~~~~~~~~~~~~~~~~~


 


/ Boat


布面综合材料 / Mixed media on handmade Khadi paper


 


谚语云:我们同舟共济,意即无论身处何地,我们的生活都被同样的事物所影响。作者将船看作是我们生命之旅的象征,而双面的雅努斯则寓意回溯往昔同时着眼未来的重要性。过去的历史中蕴含着我们无法遗忘的教训,并让我们有根可循。


~~~~~~~~~~~~~~~~~~~~~~~~~~~~~~~~~~~~~~~~~~~~~~~~~~~~~~~~~~~~~~~~


 


跳跃 / X111 Hon X111


布面综合材料 / Mixed media on handmade Khadi paper


 


本画作将威尔士地图描绘成跳跃的女人。在过去威尔士被看作是一位老妇人,而今我们努力重塑自我,向世界呈现一位独立自由自信的年轻女士的国家形象。


~~~~~~~~~~~~~~~~~~~~~~~~~~~~~~~~~~~~~~~~~~~~~~~~~~~~~~~~~~~~~~~~


克里斯丁 · 米尔斯  / Christine Mills 


 


身为首位受邀在2003年威尔士国家艺术节驻村创作的艺术家,她与阿根廷艺术家卡洛斯?皮那提(Carlos Pinatti)合作完成了一件包括八分钟的电影短片、羊毛编织和照片的作品。她的创作主题经常关注身份认同以及文化融合等领域,透过艺术家的作品,观众可以充分感受到艺术家对环境、个人身份的互动以及驻村生活经验的细致观察。这次她在本展中展出的视频作品《意即如此》围绕身份以及身份变化的主题展开,在威尔士摩文郡地区拍摄。同时展出的还有她当时与皮那提共同创作的三件羊毛编织作品。


~~~~~~~~~~~~~~~~~~~~~~~~~~~~~~~~~~~~~~~~~~~~~~~~~~~~~~~~~~~~~~~~


 


意即如此 / Just Like That


视频 / Video


 


视频作品《意即如此》围绕“身份”以及“身份变化”的主题展开,在威尔士摩文郡地区拍摄。同时还有三件与主题相关羊毛编织作品伴随展出。


 


电影一开始便展示了美丽的乡村景色和牧场主如何用表示“身份”的编码给他们的羊打上记号。牧场主剥去一只死去的羊羔的皮,作为“领养外套”披在另一只失去母亲的小羊羔的身上以改变它的“身份”。接着这只羊羔孤儿被带去给死去羊羔的母亲,羊妈妈认出了羊羔的体味并接受它成为自己的孩子。这就是“身份”的改变和成功的收养。


 


影片还介绍了一所当地的学校。讲述的是老师向新移民来的孩子们教授威尔士语言和文化,以帮助他们得到当地人民的认可并融入这个社会。


 


尽管影片仅仅展示了广袤世界中一小片土地所具有的特殊文化充满挑战的一面,但其中涉及的问题很广―大量的移民问题,工厂化农场经营问题,文化认同问题。


~~~~~~~~~~~~~~~~~~~~~~~~~~~~~~~~~~~~~~~~~~~~~~~~~~~~~~~~~~~~~~~~


 


领养外套Ⅰ/ Adoption Coat


羊毛编织品及木板 / Knit wool and wood


 


配合《意即如此》影片制作的三维作品。再被使用之后,小羊羔皮通常被挂在农场的牛栅门之上;而现在这块没有利用价值的羊皮,只有被遗弃的命运。


~~~~~~~~~~~~~~~~~~~~~~~~~~~~~~~~~~~~~~~~~~~~~~~~~~~~~~~~~~~~~~~~


 


领养外套 / Adoption Coat


毛衣外套及衣物挂钩 / Woollen coat and peg


 


作品是一件学生校服,在此与一排衣服挂钩一同展示;而且在每一个衣服挂钩的上面都写有威尔士名字,除了有一个挂钩上面写的是英文名字并且挂有一件绿色的羊毛外套。


~~~~~~~~~~~~~~~~~~~~~~~~~~~~~~~~~~~~~~~~~~~~~~~~~~~~~~~~~~~~~~~~


 


领养外套 / Adoption Coat


黑羊毛衣编制及黑板 / Welsh black wool coat and blackboard


 


作品运用威尔士黑羊毛制成。上面刻有威尔士字母表的开头部分以及和主题相关的威尔士中部地区方言。


~~~~~~~~~~~~~~~~~~~~~~~~~~~~~~~~~~~~~~~~~~~~~~~~~~~~~~~~~~~~~~~~


玛丽 · 洛伊德 · 琼斯  / Mary Lloyd Jones 


 


久负盛名的威尔士艺术家。作品自1960年代起便在英国及世界各地广为展出。“我希望作品能反映我的身分,我与土地的关系,对历史以及威尔士文学和语言传统的觉悟和领悟。我尝试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创造多层次的作品。由此我的创作也与语言的诞生,早期人类印记以及威尔士传统字符相联系”。


~~~~~~~~~~~~~~~~~~~~~~~~~~~~~~~~~~~~~~~~~~~~~~~~~~~~~~~~~~~~~~~~


 


无题Ⅰ-/ Untitled -


布面综合材料 / Textiles


 


系列作品表达对环境污染的担忧,而森林砍伐及煤矿开采则是这些作品背后的创作源泉。作品还探索早期人类印记,史前雕刻以及字母的个性化运用。艺术家通过融合拼贴、缝制的技巧,尝试探索传统妇女纺织的艺术表达。不规则的形状,撕裂破损的布料,粗糙的边缘都明显地表达了对传统画布以及男性主流绘画传统的颠覆。污迹,泼洒,擦拭都是和家务劳动相关的活动,而在此处则灵活地用于艺术创作。作品明显很脆弱,并且可以自然降解。作品的主题是破坏;颜色表明土地的治疗及再生能力,虽然“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在创作的时候并没有进入创作的构思,却展示了其惊人的先见之明。


~~~~~~~~~~~~~~~~~~~~~~~~~~~~~~~~~~~~~~~~~~~~~~~~~~~~~~~~~~~~~~~~


陈皎 / Chen Jiao


 


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一直比较留心观察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碰状,相互融合。不同的文化给不同的人建构出各自看待世界的角度。这就是人们眼中的世界为什么会如此不一样。互换角度不仅可以更了解对方,更重要的是可以认识自己”。


 


~~~~~~~~~~~~~~~~~~~~~~~~~~~~~~~~~~~~~~~~~~~~~~~~~~~~~~~~~~~~~~~~


 


黑板-蜀星中学 / Blackboard-Shuxing Middle School


布面综合材料 / Mixed media


 


伟人像之张衡、歌德、孔子、牛顿 / Portrait of Zhang Heng/Gothe/ Confucius/Newton


布面综合材料 /  Mixed media


 


不同的文化给不同的人建构出各自看待世界的角度。这就是人们眼中的世界为什么会如此不一样。互换角度不仅可以更了解对方,更重要的是可以认识自己。如果不是上次在威尔士大学卡迪夫学院的驻地交流,我也许意识不到我们所受的教育是如此不一样。这次创作的黑板和伟人肖像系列是中国的学校里面最最平常的东西,我们最初的道德观、世界观或者是价值观都是在这个时候,在这些伟人的影响下成型??而在西方或者欧洲,人们最初的价值观世界观是如何形成的呢?他们是怎么看待这些伟人呢?


~~~~~~~~~~~~~~~~~~~~~~~~~~~~~~~~~~~~~~~~~~~~~~~~~~~~~~~~~~~~~~~~


 


无题 / Untitled


材料收集 / Materials collection


 


艺术家在威尔士驻地交流期间,随身携带一个小笔记本,记录她在英国的所见、所闻。她认为艺术形式可以是布面油画、照片也可以是文字的......在不同的情形下,艺术家选择的表达方式也不一样。这些涂鸦作品是她认为在旅行中比较适合记录的一种语言形式,它虽然不是一件完整的艺术创作,但是艺术家真实感受的一个艺术体现。


 


~~~~~~~~~~~~~~~~~~~~~~~~~~~~~~~~~~~~~~~~~~~~~~~~~~~~~~~~~~~~~~~~


陈伟  / Chen Wei


 


出生于中国福建,现为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2007年曾於荷兰阿姆斯特丹立特维尔艺术学院桑德伯格研究生院学习。自2003年起陆续参加多个国内外展览与艺术节。


~~~~~~~~~~~~~~~~~~~~~~~~~~~~~~~~~~~~~~~~~~~~~~~~~~~~~~~~~~~~~~~~


 


昨天冬季回来了/  Winter Came Back Yesterday


视频 / Video


 


/ Freezing


视频 / Video


 


溶化的日记 / A Melting Diary


视频 / Video


 


该系列作品是艺术家在威尔士进行驻地交流期间创作的作品。“反常的气候变化与个人内心的极度孤独(心理变化)之间的关系”,是艺术家近期一直在关注的一个话题,他对该话题做了非确定性的思考和延伸。一场在威尔士阿伯斯维斯4月份的异常降雪,一句出自威尔士国家图书馆引导员口中的话“昨天冬季又回来了”,还有威尔士Artes Mundi 研讨会那年的议题“ 气候变化”-- 这些发生在威尔士驻地交流期间及其微小的细节,都从不同的角度让艺术家延伸了这一话题,同时也让更多的观众介入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


侯力丹 / Hou Lidan  


 


毕业于英国中央英格兰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现为策展人,艺术家。她的作品灵感来源于她2007年和2008年在威尔士驻足后所产生的影响。她将记忆中的威尔士和中国,通过中国古汉语中的“辙”一字表达出来。


~~~~~~~~~~~~~~~~~~~~~~~~~~~~~~~~~~~~~~~~~~~~~~~~~~~~~~~~~~~~~~~~


 


/ Rut


装置 / Installation


 


装置的灵感来源于我0708年在威尔士驻足后所产生的影响。我将记忆中的威尔士和中国,通过中国古汉语中的“辙”一字表达出来。圆形的背板代表着天空,26个木盒代表了24节气、记忆和人三种因素,而每个木盒呈现出不同的图式,代表着不同的混沌状态和混乱的记忆片断。这些精神上的抽象思维产物,整体表现了记忆的延续,断裂和无序感。每一个盒子上的画面会根据控制器的频率进行闪烁,在它们闪烁的同时,其中的灯泡也在消耗自己的生命,直至它们完全熄灭,坏掉?? 这一过程也构成了木箱短暂生命的记忆轨迹?? 当灯泡被更换后,它再次亮起,此时,这段被遗忘的记忆被从新唤起,被从新认识和追忆??


~~~~~~~~~~~~~~~~~~~~~~~~~~~~~~~~~~~~~~~~~~~~~~~~~~~~~~~~~~~~~~~~


蓝剑  / Lan Jian


 


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学士。“我选取了生活中那些看起来似乎不是‘活物’的生命体,例如水塔,烟囱,散热塔,桥墩,灯塔等。无论是在荒芜的无际戈壁上,在我生活工作的城市里还是在英伦岛国的小镇海边,他们都以不同的方式诠释生命的存在,有的历经风雨而沧桑却你却能感到它们生命力的强大,有的外表光鲜你却能预见它们的命运。”


~~~~~~~~~~~~~~~~~~~~~~~~~~~~~~~~~~~~~~~~~~~~~~~~~~~~~~~~~~~~~~~~


 


无题Ⅰ/ Untitled


石版画 / Lithograph


 


艺术家喜欢通过实体的建筑表达内心的想法。艺术家从家乡去往很多别的地方生活、创作过程中常常遇到一些看似很新却被废弃的房子,画中是坐落在他的家乡戈壁滩上的一座废弃的旧房子。


~~~~~~~~~~~~~~~~~~~~~~~~~~~~~~~~~~~~~~~~~~~~~~~~~~~~~~~~~~~~~~~~


 


无题Ⅱ / Untitled


石版画 / Lithograph


 


艺术家喜欢通过艺术创作来表达他对时间、空间和生命三者关系的思考。该作品是他在威尔士驻地交流期间受到启发,而创作的一幅比较实验的作品。


~~~~~~~~~~~~~~~~~~~~~~~~~~~~~~~~~~~~~~~~~~~~~~~~~~~~~~~~~~~~~~~~


 


城市标志系列 I-V / City Icon I-V


铜版、手绘 / Etching and hand painted


 


这一系列作品继续着我对生命、时间、空间的思考。我选取了生活中那些看起来似乎不是‘活物’的生命体,例如水塔,烟囱,散热塔,桥墩,灯塔等,以标准肖像照的方式呈现他们的面貌或是诞生成长蜕变的过程。无论是在荒芜的无际戈壁上,在我生活工作的城市里还是在英伦岛国的小镇海边,他们都以不同的方式诠释生命的存在,有的历经风雨而沧桑你却感到它们生命力的强大,有的外表光鲜你却能预见他的命运。之所以选用版画来表达是因为它的制作美感以及独特的艺术语言与他们的气质相符,我希望能够抛弃技法上的精而保存住‘直觉’即直接的感觉,让它不再那么间接。”


~~~~~~~~~~~~~~~~~~~~~~~~~~~~~~~~~~~~~~~~~~~~~~~~~~~~~~~~~~~~~~~~


刘凡 / Liu Fan


 


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曾参加多个国内外展览与艺术节。“灵感来自于对威尔士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人们的平静生活的震撼以及回国后环境的落差。在威尔士的生活,让我开始体会人与自然如何达到一种和谐,以及不同环境如何创造出完全不同的文化。”


~~~~~~~~~~~~~~~~~~~~~~~~~~~~~~~~~~~~~~~~~~~~~~~~~~~~~~~~~~~~~~~~


 


无独有偶 / Accidental Surveillance


装置 / Installation


 


在威尔士停留期间,我们进驻一个基督教氛围浓郁的学校,每天听着教堂的钟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校园中随处可见的CCTV,让我感受到了监视与被监视的尴尬与乐趣。我的装置作品聚焦圣经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页中的一句话,投射到一面墙上。根据相机曝光原理,灯光最亮的那句话因曝光过度而无法显示。而其他的文字却非常清晰,以此反映影像的偶然性和监视的偶然性。


~~~~~~~~~~~~~~~~~~~~~~~~~~~~~~~~~~~~~~~~~~~~~~~~~~~~~~~~~~~~~~~~


刘茵  / Liu Yin


 


广州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这次的作品我想用一种比较自由灵活的方式表达,也借用了一些威尔士的元素来构成画面;因为威尔士给我一种甜蜜、悠闲的感觉。


~~~~~~~~~~~~~~~~~~~~~~~~~~~~~~~~~~~~~~~~~~~~~~~~~~~~~~~~~~~~~~~~


 


可爱的天气 / Lovely Weather


铅笔、水彩 /  Pencil sketch and watercolour


 


水仙花 / Daffodil


钢笔、铅笔 /  Pen and pencil sketch


 


梦中的呼吸 /  Breathing in Dreams


照片 / Photography


 


“威尔士给我最大的感动是她赏心悦目的大自然的颜色。我形容在其中呼吸的感觉是‘某种暧昧不明的粉红’。这次选的照片都是要表现那种仿如在梦境中的感觉。在蔚蓝色的威尔士阳光下包裹的风景时而朦胧,时而明晰。我要捕捉的是那种纯净的空气质感。作品主要运用了一些在威尔士感受到的元素(比如颜色,植物,动物等)和自己一直以来的想法的结合,这一组作品将会比较自由和随性。


~~~~~~~~~~~~~~~~~~~~~~~~~~~~~~~~~~~~~~~~~~~~~~~~~~~~~~~~~~~~~~~~


王川 / Wang Chuan


 


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油画专业, 曾举办过两次个人展览:《平衡》和《英雄》。“作品《居住在特定地区的人》是我在困惑中的寻找,我不想给予它一个答案,它仍然让我困惑,让我着迷地继续寻找。我不想让人很快地有一个自己的假设。慢慢地思考,并且思考后的结论不一定是答案。”


~~~~~~~~~~~~~~~~~~~~~~~~~~~~~~~~~~~~~~~~~~~~~~~~~~~~~~~~~~~~~~~~


 


审问 / Trials


视频 /  Video


 


通过三个生活中的用品画面介绍了生活,可是生活不是被介绍的,不是被强迫的,所以,生活依然生生灭灭。画面中闪烁的物体,是一个一个生活过的房子,它们模仿着生命体,自生自灭,自己组成自己的群落,从弱小到强大,然后消失。


~~~~~~~~~~~~~~~~~~~~~~~~~~~~~~~~~~~~~~~~~~~~~~~~~~~~~~~~~~~~~~~~


 


草地 /  Grassland


互动视频 /  Interactive video


 


成片的有风吹拂的草地生长在一个虚幻的黑色空间里,他们沿着时针缓慢的如漩涡状转动,你能感受到生命,又同时是那样的孤独和困惑,你兴奋着,恐惧着。


~~~~~~~~~~~~~~~~~~~~~~~~~~~~~~~~~~~~~~~~~~~~~~~~~~~~~~~~~~~~~~~~


 


深潭 /  Deep Pond


互动视频 /  Interactive video


 


这个作品介绍了我的一个梦境,画面被颜色分成天和地,而所谓的地是充满了泥沙的土黄色深潭,你站在上面,往下看,发现神奇的生命,被此吸引,但是这个生命却是古怪的,恐惧的。这时发现有个透明的管道通往树上的空间,使我更加恐惧和好奇。当我来到树上的时候,一切却变得很怪异,我迫不及待的想去接近,可是眼前一切突然都变成白色,身子处于正在下落的空中,一切周围的景色都在眼睛里。最后我抛弃了恐惧,不断地接近树上空间的物体,而每次都是一样的结果,永远看不清到底是什么。


~~~~~~~~~~~~~~~~~~~~~~~~~~~~~~~~~~~~~~~~~~~~~~~~~~~~~~~~~~~~~~~~


 


居住在特定地方的人 / People Living in the Particular Area


视频 / Video


 


看似凌乱无序的生活,却只在微波炉中的鸣叫后,变得单纯和简单。


~~~~~~~~~~~~~~~~~~~~~~~~~~~~~~~~~~~~~~~~~~~~~~~~~~~~~~~~~~~~~~~~


殷双一 /  Yin Shuangyi


 


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攻读硕士学位。踏上威尔士的热土,感觉这是个山的国家,起起伏伏,绵绵延延,人们依山而生,以山为伴,他们有着山一样的情怀、一样的气魄,他们热爱自然,喜爱运动,能于歌舞,善于诗画。作品运用“草”这一自然软材料,表现中国山水画中画山的皴法,以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语言来表述对威尔士的体会。


~~~~~~~~~~~~~~~~~~~~~~~~~~~~~~~~~~~~~~~~~~~~~~~~~~~~~~~~~~~~~~~~


 


/ Mountain


装置 / Installation


 


“赴威尔士之前我就对她的地貌特色有着非常深刻的印象,来自那热情友善的朋友告诉我:‘若将威尔士平展开, 她的领土面积将是英格兰的20倍!’踏上威尔士的热土,感觉果然如此, 这是个山的国家,起伏绵延,人们依山而生,以山为伴,他们有着山一样的情怀、一样的气魄, 他们热爱自然, 喜爱运动,能于歌舞, 善于诗画。中华民族同样也是个爱山乐水的国家,人们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奉为‘天人和一’,他们不仅有眼中山水,更有‘心中丘壑’,这‘心中丘壑’是现实的又是虚无的,是雄伟壮丽的,又可把玩于掌中,置立于碗中。《碗里江山》取自谐音‘万里江山’,以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语言来表述对威尔士的体会。作品运用‘草’这一自然软材料, 表现中国山水画中画山的皴法。


~~~~~~~~~~~~~~~~~~~~~~~~~~~~~~~~~~~~~~~~~~~~~~~~~~~~~~~~~~~~~~~~

关键字:
分享到:

最新评论最热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手机用户 [广西南宁]2012-11-22 21:12:12

    的地发的的广泛的郭德纲德纲的的广泛的郭德的

    手机用户 [广西南宁]2012-12-12 21:12:12

    的地发的的广泛的郭德纲德纲的的广泛的郭德的

    手机用户 [广西南宁]2012-12-12 21:12:12

    的地发的的广泛的郭德纲德纲的的广泛的郭德的

    手机用户 [广西南宁]2012-12-12 21:12:12

    的地方的发生过的份上高耸的郭德纲的

    手机用户 [广西南宁]2012-12-12 21:12:12

    的地方的发生过的份上高耸的郭德纲的

推荐艺术品

更多...

成都扑克牌之小王

作者:凌晓星

尺寸:47×33cm

成都扑克牌之大王

作者:凌晓星

尺寸:47×33cm

熊猫杯旅行套装

作者:

尺寸:

艺术家推荐

更多...

曹辉

曹辉   1952年生于成都。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四川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人物画专委会特邀委员、成都中国画会副会长、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生校外导师,成都惠民职工画院顾问。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其连环画作品多次获得全国大奖。1999年国画《川妹子出川图》获文化部全国第八届“群星奖”银奖;1990~1998年连续在法国举办五次个人作品展。2011年获第一届四川省工笔画学会作品展暨中国工笔画名家邀请展银奖。2014年作品《锦江花月夜》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三十年创作成果展•全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2015年作品参加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行的“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四川省国画作品展”;2016年在四川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2016年12月作品受邀参加“回望东坡“2016四川中国书画创作学术邀请展;2017年3月作品受邀参加水墨四川 ——名家作品邀请展;2017年5月作品《锦官城外》受邀参见“守墨鼎新”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作品展;2017年8月作品《年夜饭》参加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的全球水墨画大展;2018年1月27日在香港云峰画苑总部举行“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并由此开始为期一年的全国巡展。 曹辉1982——2002年发表作品:   《神奇的武夷山悬棺》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2年4期   《给上帝的一封信》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3年3期   《神秘的大旋涡》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3年2期   《野人之谜新探索》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4年1期   《女子足球运动》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5期   《女子马拉松》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2期   《小酒桶》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4年3期   《神秘的石室》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4年4期   《战神之墙》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9期   《笔录奇观》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11期   《古代美容》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6年6期   《一个女研究生的堕落》连环画广东《法制画报》 85年1、2期   《一个投案者的自述》连环画广东《法制画报》 85年17期   《ET外星人》连环画《奥秘》画报 85年4、5期   《孟卖大爆炸》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7年5期   《热爱生命》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1期   《驼峰上的爱》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9期   《青鱼》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5年3期   《珍珠》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6年3期   《菩萨的汇款》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5年9期   《小耗子》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6年10期   《水手长接替我》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86年10期   《征服死亡的人》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87年6期   《小酒桶》 连环画中国农村读物出版社再版 1985年11版   《给上帝的一封信》 连环画中国连环画出版社再版 84年3期   《日本国技.相扑》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6年1期   《圣地亚哥刑场》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7年10期   《古诗意画》 国画 四川美术出版社 1987年5版   《人蚊之战》 连环画 科学文艺 1988年1期   《跳水 》 连环画 《万花筒画报》 1988年2期   《他们与“森林野人”》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8年3期   《圣地亚哥刑场》 选刊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8年3版   《关于圣地亚哥刑场的通信》 论文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8年3版   《阿拉斯加的奇遇》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1期   《祭火》 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9年6版   《辟古奇谭》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6期   《玛丘皮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9期   《医生.夫人.闹钟》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0年1期   《南.马特尔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0年10期   《泉神娶妻》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1年1期   《中国民族民俗故事》 连环画明天出版社出版 1991年1版   《船儿水上飘》 国画 蓉城翰墨 1991年12版   《萨克奇野人的俘虏》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1年10期   《圣经的故事》 连环画四川美术出版社 1992年1版   《雪莲洞探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2年2期   《艾科沟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2年5期   《印度河文明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1期   《干冰杀人案》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5期   《白色幽灵》 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 1993年4期   《悬棺之谜新解》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8期   《冤家变亲家》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3年10期   《一棵遗落在荒原的种子》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4年6期   《世界名人传记.艺术家卷 米勒篇 》 连环画浙江少儿社 94年一版   《巴仑克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4年10期   《辟古奇尼》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5年5期   《豹狼的日子》 上、下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出版社 1992年10版   《冬之门 》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95年8,9期   《神农架野人今安在》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7年1期   《寻觅玛雅古城》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7年10期   《白鹤梁探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8年1期   《尊严》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98年2期   《神秘的南美大隧道》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9年2期   《名医入地彀》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9年6期   《神秘的英国巨石圈》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9年5期   《蜀王陵出土记》 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0年8期   《定数》连环画《连环画报》 2000年10期   《印山大墓揭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1年5期   《冰封印加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1年8期   《“狼人”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2年1期   《扣开通往远古的大门》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2年4期 曹辉艺术年表:   2020年1月在成都举办“陌上谁人依旧 · 曹辉民国风人物画展”   2019年11月作品受邀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主办的“回望东坡•2019四川中国书画学术邀请展”   2019年8月中山(南区)云峰画苑于举办《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   2018年10月作品受邀参见“天府百年美术文献展”   2018年1月27日在香港云峰画苑总部举行“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   2017年8月作品《年夜饭》参加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的全球水墨画大展    2017年5月作品《锦官城外》受邀参见“守墨鼎新”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作品展   2017年3月作品受邀参加水墨四川 ——名家作品邀请展   2016年12月作品受邀参加“回望东坡“2016四川中国书画创作学术邀请展   2016年6月 在四川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   2016年5月 作品《绣娘》参加成都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开篇之作——南方丝绸之路美术作品展   2015年11月 作品《故园旧梦》入选第二届“四川文华奖”美术书法展,并获三等奖   2015年11月 作品参加由四川省艺术研究院主办的“2015四川中国画创作学术邀请展”   2015年10月 作品《西厢待月》参加在重庆举办的“中国精神•民族魂——中国知名画派邀请展”   2015年10月 作品《故园旧梦》参加“从解放碑到宽巷子”2015成渝美术双百名家双城展   2015年9月 作品参加成都市推广天府画派办公室主办的“传神写照•2015水墨人物画邀请展”   2015年8月 特邀参加成都市推广天府画派办公室主办的“心里画儿•中国画邀请展”   2015年5月 特邀参加由四川省美协和四川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联合主办的“四川省中国画人物画作品展”   2015年4月 参加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的“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四川省国画作品展”   2014年 作品《锦江花月夜》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三十年创作成果展•全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2014年7月 三幅作品参加“南方丝绸之路”主题创作展   2011年5月 在成都东方绘画艺术院(现在的二酉山房)举办“曹辉人物画作品展”   2011年3月 《曹家大院•家训》获首届四川工笔画学会作品展暨中国工笔画名家邀请展银奖   1999年 国画《川妹子出川图》获文化部全国第八届“群星奖”银奖   1999年 连环画《名医入彀》获《连环画报》“十佳”优秀绘画奖   1998年8月 在法国圣雷米市BAYOL画廊举办第五次个展   1996年 作品《寻找北斗》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   1995年7月 在法国圣雷米市BAYOL画廊举办第四次个展   1993年9月 在巴黎“中国之家”画廊举办第三次个展   1993年 连环画《白色幽灵》获《中国连环画》“十佳”作品奖   1991年5月 在巴黎亚洲民俗艺术博物馆举办第二次个展   1990年3月 在巴黎亚洲民俗艺术博物馆举办第一次个展   1990年 连环画《圣地亚哥刑场》获《奥秘》画报1985~1990年“十佳”优秀作品奖   1989年 连环画《圣经的故事》《青鱼》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   1986年 连环画《罗瑞卿的青少年时代》获第三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三等奖   1981年 国画《新户头》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