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华夏艺术网 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人物评论 > 万里乾坤一壶酒 千载历史半卷书 ——醉墨先生傅德锋印象

万里乾坤一壶酒 千载历史半卷书 ——醉墨先生傅德锋印象

时间:2011-03-19 | 来源:傅德锋 | 阅读:1203次

万里乾坤一壶酒 千载历史半卷书    ——醉墨先生傅德锋印象 文/木塔风铃    傅德锋是我的朋友,他因为擅长文墨且善饮酒,因而得名为醉墨先生。    说“先生”二字,除了优雅而外,我到觉得对于傅德锋而言不是太合适。实事上,人们称某个人为先生,一方面是这个人学问大,文质彬彬;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个人年龄大,威望高。所以说对于刚刚进入不惑之年的傅德锋来说,似乎有些摆谱。不过别人都这么叫,而且都叫响全国了,我也就不再咬文嚼字了。    初冬时节,在外奔波了十个多月的傅德锋回到了老家张掖,我们又一次聚到了一起,照样是喝酒聊天,赋诗写字。席间,傅德锋感慨地告诉我他写在博客上的一段话:“在北漂一族中有许许多多令人辛酸的故事,当你远远地观察他们时,觉得他们生活得很快乐很潇洒;当你走进他们的现实生活之后,就会发现有很多的无奈和惆怅……” 我想这话应该是德锋这些年来对北京所经耳闻目睹的书画家生活状态的一种真诚的思考吧。齐秦的个里面唱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时间真无奈”,德锋行走江湖多年且多逗留于北京,总能应付裕如而立于不败之地,可见是何等不易啊!    与他谋面的地方,是一个叫“湘鹅庄”的火锅店。自从今年春节前一聚后,他一直行走在外,一晃十个月过去了。眼前的德锋依然是那个样子:中等个头,精瘦身材,鼻直口方,浓发短须,瘦小的脸庞,低低的额头,小小的眼睛,说话还是那么的幽默自信,一张鲁迅似的脸形和神情,让人不能不记住他。    傅德锋小我两岁,是1970年7月出生的。老家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碱滩乡,是张掖市的东大门。提起他的老家,其实也是块富庶之地。这里盛产轻工原料,除了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外,种菜、林果业比较出名。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种植的白菜、甜菜远近闻名,开荒定植的红元帅苹果、苹果梨远销省内外。这些年又以种植番茄、大葱出名,还有葵花、啤酒大麦等经济作物,也成了当地农民增收的好产业。碱滩这个地方,还有传统的黄河灯阵和民间社火,民间文化氛围浓厚。生活在这样一个物阜民丰的村庄,给青少年时期的傅德锋酷爱文学,小说、散文、诗歌、随笔种下了 “药引子”。傅德锋自上小学三年级开始,就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之余,偷着看小说,诗歌、散文,也经常模仿着写作。    1988年,傅德锋从张掖五中高中毕业,高考无望,回乡务农。与几个爱好文学的伙伴成立了“晨光文学社”,立志要在文学上有所成就,当一名农民作家。傅德锋一边劳动,一边坚持写作,虚心向周围的老师请教,几年里,他熟读四书五经,特别痴迷古典文学诗词,写出了一百多万字文学作品,但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一篇变成铅字发表,这使傅德锋产生了极大的困惑和失落感。但是傅德锋是个不肯服输的人。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过年都要贴对联,而在农村能写对联的人很少,所以能够写对联的人也就成了农村人心目中的秀才。那时候,在傅德锋所在的生产队,就有一个能写对联的人。每逢过年过节,或者农家婚丧嫁娶的时候,这个人就成了“香悖悖”。傅德锋看在眼里,羡慕在心里,也就萌生了向这个人学习和超过这个人的目标。虽然文学梦破灭了,但受文学熏陶的傅德锋又喜欢上了书法。    傅德锋自小失去了父亲,在母亲和三个哥哥的爱护下生活。家境贫寒,练习书法没钱买纸买墨,于是傅德锋就以砖头、土地坪、水泥地坪为纸,以烟囱灰、锅底灰、黄土和水为墨,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甘之如饴,临池不辍。后来他又在自己用过的作业本、报纸练字,还用廉价的大白纸写好后贴在墙上进行观摩比较。在回乡务农的十年时间里,无论农活多苦多累,他都每天坚持练字五千字以上,连电视节目都很少看。那时候,他没有老师指导,只要听说哪里有写字好的人,他就登门请教。记得1992年的秋天,练习书法几年的傅德锋想知道自己写出来的字到底好看不好看,于是他就买了几张八角钱的廉价宣纸,写了几幅自己拿手的毛笔字,挂在墙上欣赏,一看自我感觉不错,就是少了印章。于是他大胆去城里,用自己节省的几十元钱请某篆刻家为他刻了两方印章。老篆刻家给他刻了章子,但是傅德锋不满意,用不成。于是他便暗下决心自学篆刻。从此傅德锋迷上了篆刻,连续刻了几百方作品。此后,张掖很多书画家反而请他刻了不少印章。    1998年,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傅德锋向全国书法篆刻大赛投稿,没想到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他的篆刻作品都入选了,而且还有作品获奖了,这对傅德锋无疑是个巨大的鼓励。随后他又把自己的书法作品也投稿,相继也都入选获奖了,作品及艺术简历被收入诸多书画专辑。细思自己的成功之路,傅德锋觉得自己是歪打正着,文学梦破灭了,书法梦却给了他成功的慰藉,给了他奋进的勇气和信心。    1999年,傅德锋走出农村,走向城市。最初在本家亲戚的建筑工地上打工,从小工一路打拼到房地产公司材料部主管。工作得心应手,收入也不错。安定的生活环境和较好的经济条件,使傅德锋的书法创作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在后来的五年多时间里,傅德锋一边打工挣钱,一边坚持书法篆刻练习不间断。    不满足于眼前成绩的傅德锋又有了新的打算。傅德锋想,作为一个农村青年,如果将自己未来发展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书法篆刻之上,每天都盼望有奇迹发生,实在是一件不切实际的事情。而且张掖地方小,也没有相互交流学习的大家、名家,自己在书法篆刻上要有所成就不容易,更不能实现他走向全省、全国的理想和目标。于是他想拓展自己的书法创作路子,想通过理论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书法创作水平。于是他在写字篆刻的同时,把精力又转向了书法理论学习,订阅了大量的书法理论报刊,利用一切空闲时间,潜心研究书法理论文章,从中国古代的书法史,到真、草、隶、篆的流派特色;从书法创作的技巧技法、书坛现象,到书法家评论、书法史研究,以学术研究的心态对待书法和篆刻实践。随着书法理论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当代书坛动向的正确把握,加上他坚持不断的书法实践,为他进入书法理论批评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6年春天,傅德锋开始尝试书法理论文章的写作。当年,他的书法理论文章《永远的梦想——我的书法之路》、《入选与落选——浅析心态对书家的影响》、《论艺术规律和艺术规则》相继被河南《青少年书法》杂志、《书法导报》和黑龙江的《书法赏评》杂志发表。在这几篇文章发表的激励下,傅德锋一发不可收拾。    2007年,傅德锋一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工作,一边写作,持续发表了上百篇书法篆刻理论批评文章,为自己在书法理论批评界赢得了一席之地。为了进一步做好书评工作,写出更多更好的书法理论文章,傅德锋在妻子和一些朋友的支持下,离开酒泉,离开家乡,只身深入全国各地,走访请教书法界前辈老师和书法名家、大家,经过一年多的奔波,他的劳动终于有了回报,一篇篇文章相继在报刊杂志发表,受到了书坛的广泛好评和认可与众多书法名家的热情接待和高度评价。    2008年,为了使自己的书法评论产生较大反响,傅德锋以高密度、大容量、高层次、大阵容的创作理念,进行了大型系列书评采访。他把采访视线直逼名家,在短短40多天的时间里,他先继采访了中国书协书法国展评委、书坛老前辈,采访了省一级的一流书法名家、大家,推出了富有代表意义的《当代著名书家20人系列评论》,《当代中青年书家20人系列评论》《当代篆刻20家系列评论》三个大型系列书评,共计60篇约10万多字。写作速度之快,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充分说明他对当下书坛整体格局的把握能力,及对书法理论了解之广,对书法史和书法美学涉猎之深。文章完成后,很快在《青少年书法报》、《羲之书画报》、《中国书画报》同时开辟专栏重磅连载,一时间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傅德锋横空出世,成了“当代书法评论界的一批黑马,草根评论家的杰出代表!”(见青年书法理论家夏长先发表于《书法报》《黑马傅德锋》一文) 2009年,傅德锋又立足中国书法史,对中国古代的名碑名帖和知名书法家的创作风格和代表作品进行评论,推出了“中国历代书法经典作品评论”大型系列书评,再次在全国书坛引起反响。    今年年初,傅德锋抱着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原则,在春节前踏上了南行的旅程。他在冷静分析总结两年多的系列书评文章的同时,把评论的目光投向了更深更广的书法理论批评领域。他坚持对事不对人的原则,不搞人身攻击,就现象说现象,大胆开展书法理论争鸣,写出了《直面当代书法批评》,《论书法批评的障碍》,《要书协,不要书 “邪”——对一些基层书协组织的透视与期盼》、《小议“盖棺定论”——从曹宝麟批评刘炳森说开去》《当代书法到底有没有流派》、《怀疑权威的时代》《论学习书法当中需要正确处理的十大关系》《重说书法的美丑之争》《论书法创作和理论批评之间的关系》等数十篇文章,发表在《书法导报》,《美术报》,《中国书画报》,《书法》等报刊杂志,使书法理论界风生水起,有力在促进了书法理论和实践工作的深入开展。    现在,靠着书法、篆刻和书法理论文章的有机结合,加上全国各地书法前辈和老师的指导关怀,也靠着自己的不懈努力,傅德锋已经完全融入了当代书坛。在傅德锋看来,大凡成功者,少年凭才气,老年凭学问,学问养艺术。就像蜜蜂采百花,酿甜蜜一样,虽然步子小,走得慢,但功课扎实,学问深厚,终究是有香甜的回报的。明年,傅德锋将再次步入高等院校,深入中国书法院攻读访问学者,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书法理论水平和创作水平,重点推出自己的书法、篆刻作品,通过办展览,举办书展,出版作品集等使自己得到更大提高。同时,他将有计划地采访中青年实力派书法名家大家,推出《当代草书十家》书评。通过自己的理论和实践,将国粹书法草书艺术达到动静结合的艺术神韵,最终能够向吉尼斯纪录冲击。    在不熟悉的人看来,傅德锋是个不善言谈的人。其实和他相处久了,熟悉了,投脾气了,德锋就成了一个无话不谈的人了。他聊天侃侃而谈,尤其在酒桌上。本来,酒,少饮怡情,多饮伤身,而对于傅德锋来说,是酒助谈兴,是“酒逢知己千杯少”,是西北汉子豪放和耿直的性格表现,也是打开了话匣子的灵丹妙药。只要朋友在一起,半斤酒下肚,傅德锋妙语联珠,海阔天空,无所不谈。而且借着酒劲十足,诗兴大发。在前不久的一次酒场上,喝酒到了十点多,本来说好要收场,德锋说是要到画室聊聊,结果到了画室,德锋边喝酒,边即兴作诗两首,使我大开眼界,记忆深刻:    “一见张兄如梦中,推杯换盏意相同。今夜别君自此去,相逢一笑沐春风。”    “斩蛇起义意如何?波平浪静无风波。相识甘州惟一笑,点将台上鸣玉柯。”    傅德锋现在是闻名全国的书法家和理论批评家,能够对家乡朋友偏爱有加,着实令我感动。真是不枉乡情、友情。德锋是个很执着的人。他对文学、书法、篆刻、木雕及禅宗佛老之学均有涉猎。在书法方面,他喜作狂草和榜书。在篆刻方面,他工写兼治,长于单刀刻款,有六朝碑拓韵致。近几年,傅德锋走南闯北,四处奔波,书法评论之路越走越南宽,成为各大专业媒体的自由撰稿人。    有趣的是,傅德锋在勤奋创作的同时,与张掖的张全义、张振虎、刘成、李鉴峰自发组合到了一起,成立了艺术小团体“相约河西墨缘组合”,以民间雅集式的兴趣组合,互相帮助,求同存异,共同进步。结社以后,五人经过互相砥砺,各自又在各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五人之中,张全义是一位教育工作者,文化底蕴很深,且长于作文,在张掖具有广泛影响。他广于社会交际,为大家做了很多实际的工作。因此,大家一致推举他为雅集的领头人。成员之一的张振虎是团体内的创作骨干,擅长行书、楷书和隶书,其书法作品入展过全国书展,并在全国和省展上多次获奖,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成员之一的刘成虽然性格内敛,但他在书法方面具有较强的创作实力,刘成在五体书法当中,尤长于楷书,在行草书和隶书方面亦有不俗表现。他近年来一直对褚遂良楷书情有独钟,所作中规入距,见功见性。在对褚遂良楷书达到较深的理解和把握的前提下,又对魏晋小楷、魏碑以及王宠、祝枝山和今人的楷书作品进行了深入系统的临摹学习。他的审美理想在于既不涉奇猎怪,也不庸俗呆板,试图在雍正典雅的古典书风当中适当融入时代的审美情趣,他这种观点其实是和当代的主流审美意识互相吻合的。他是一个很严谨的人,但在书法上更是一个富有激情的人,因此,在他的书法作品当中就会给我们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那就是既有技法技巧上的严谨细腻、精益求精,又有作品总体气息上的灵动飞跃、生机勃发,在张掖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作者之一。成员之一的李鉴峰,含蓄内敛,2008年9月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中国书法院书法创作硕士研究生班,受教于王镛、石开、沃兴华、刘正成、丛文俊何应辉、曾翔等老师。作品入展全国第六届楹联书法展、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建院五周年教学成果展等展览。他擅长行草、楷书,现在他将自己的主攻方向定位在了魏楷和魏体行书方面。他一方面坚持临帖,一方面搞一些探索性创作。临多创少,厚积薄发,依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相约河西墨缘组合”结社以来,尤其注重和外界的交流,经常邀请外省书法家到河西进行艺术交流,并团结本地众多书画家和爱好者,在本地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如今,他们又共同为团体进行了长期的规划,力求发挥每个人的艺术特长,争取为张掖乃至河西的书法事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如今,步入不惑之年的傅德锋,足迹已经踏遍大半个中国,与书协主席、各大学院的博导、硕导、书协理事、专业媒体的主编、编辑以及众多书协会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为原中国书协主席沈鹏、现任中国书协主席张海、中国书法院院长王镛、中国篆刻院院长韩天衡等一百多位书画名家撰写评论文章,先后有近400篇书画理论批评文章发表于《中国书法》《书法》《中国书画报》《美术报》《书法导报》《书法报》《青少年书法报》《羲之书画报》《印说》等专业报刊,书法篆刻作品在全国性大展当中入展获奖80余次。作品被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艺术机构及收藏人士高价收藏。现在的他已经成为了全国有名的实力派书法家、艺术评论家,入编《世界名人录》、《亚洲艺坛名流》、《中国学者墨迹选集》等大型典籍二十多部。艺术事迹在《中国书画报》、《书法导报》、《美术报》、《羲之书画报》、《青少年书法报》、《青少年书法》等专业媒体做过专题专栏介绍。    当他以一个草根的身份出现在当今书法评论界,背后的艰辛经历可想而知,他更多的是以一个“局外人”的眼光来看当今书坛,所以他的评论,特别是批评中很少有那些媚俗与阿谀之辞,这就如他模样像鲁迅一样,他的文章骨子里也有点像鲁迅杂文的风骨,如匕首,如投枪。我想,这与他坎坷的人生经历和个人气质性情有关,所经所历,所感所想,在他的笔下自然成章,从中反映出其作为新一代书法工作者的艺术热情和社会担当,也体现着他出众的艺术才华和厚重的文化修养。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抱有远大理想的傅德锋一定不会停下他前进的脚步,他正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向下一个目标冲刺……让我们共同祝愿和期待他的更多精彩!
关键字:

最新评论最热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手机用户 [广西南宁]2012-11-22 21:12:12

    的地发的的广泛的郭德纲德纲的的广泛的郭德的

    手机用户 [广西南宁]2012-12-12 21:12:12

    的地发的的广泛的郭德纲德纲的的广泛的郭德的

    手机用户 [广西南宁]2012-12-12 21:12:12

    的地发的的广泛的郭德纲德纲的的广泛的郭德的

    手机用户 [广西南宁]2012-12-12 21:12:12

    的地方的发生过的份上高耸的郭德纲的

    手机用户 [广西南宁]2012-12-12 21:12:12

    的地方的发生过的份上高耸的郭德纲的

推荐艺术品

更多...

成都扑克牌之小王

作者:凌晓星

尺寸:47×33cm

成都扑克牌之大王

作者:凌晓星

尺寸:47×33cm

熊猫杯旅行套装

作者:

尺寸:

艺术家推荐

更多...

曹辉   1952年生于成都。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四川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人物画专委会特邀委员、成都中国画会副会长、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生校外导师,成都惠民职工画院顾问。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其连环画作品多次获得全国大奖。1999年国画《川妹子出川图》获文化部全国第八届“群星奖”银奖;1990~1998年连续在法国举办五次个人作品展。2011年获第一届四川省工笔画学会作品展暨中国工笔画名家邀请展银奖。2014年作品《锦江花月夜》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三十年创作成果展•全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2015年作品参加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行的“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四川省国画作品展”;2016年在四川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2016年12月作品受邀参加“回望东坡“2016四川中国书画创作学术邀请展;2017年3月作品受邀参加水墨四川 ——名家作品邀请展;2017年5月作品《锦官城外》受邀参见“守墨鼎新”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作品展;2017年8月作品《年夜饭》参加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的全球水墨画大展;2018年1月27日在香港云峰画苑总部举行“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并由此开始为期一年的全国巡展。 曹辉1982——2002年发表作品:   《神奇的武夷山悬棺》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2年4期   《给上帝的一封信》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3年3期   《神秘的大旋涡》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3年2期   《野人之谜新探索》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4年1期   《女子足球运动》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5期   《女子马拉松》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2期   《小酒桶》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4年3期   《神秘的石室》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4年4期   《战神之墙》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9期   《笔录奇观》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11期   《古代美容》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6年6期   《一个女研究生的堕落》连环画广东《法制画报》 85年1、2期   《一个投案者的自述》连环画广东《法制画报》 85年17期   《ET外星人》连环画《奥秘》画报 85年4、5期   《孟卖大爆炸》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7年5期   《热爱生命》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1期   《驼峰上的爱》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9期   《青鱼》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5年3期   《珍珠》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6年3期   《菩萨的汇款》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5年9期   《小耗子》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6年10期   《水手长接替我》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86年10期   《征服死亡的人》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87年6期   《小酒桶》 连环画中国农村读物出版社再版 1985年11版   《给上帝的一封信》 连环画中国连环画出版社再版 84年3期   《日本国技.相扑》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6年1期   《圣地亚哥刑场》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7年10期   《古诗意画》 国画 四川美术出版社 1987年5版   《人蚊之战》 连环画 科学文艺 1988年1期   《跳水 》 连环画 《万花筒画报》 1988年2期   《他们与“森林野人”》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8年3期   《圣地亚哥刑场》 选刊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8年3版   《关于圣地亚哥刑场的通信》 论文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8年3版   《阿拉斯加的奇遇》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1期   《祭火》 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9年6版   《辟古奇谭》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6期   《玛丘皮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9期   《医生.夫人.闹钟》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0年1期   《南.马特尔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0年10期   《泉神娶妻》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1年1期   《中国民族民俗故事》 连环画明天出版社出版 1991年1版   《船儿水上飘》 国画 蓉城翰墨 1991年12版   《萨克奇野人的俘虏》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1年10期   《圣经的故事》 连环画四川美术出版社 1992年1版   《雪莲洞探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2年2期   《艾科沟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2年5期   《印度河文明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1期   《干冰杀人案》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5期   《白色幽灵》 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 1993年4期   《悬棺之谜新解》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8期   《冤家变亲家》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3年10期   《一棵遗落在荒原的种子》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4年6期   《世界名人传记.艺术家卷 米勒篇 》 连环画浙江少儿社 94年一版   《巴仑克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4年10期   《辟古奇尼》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5年5期   《豹狼的日子》 上、下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出版社 1992年10版   《冬之门 》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95年8,9期   《神农架野人今安在》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7年1期   《寻觅玛雅古城》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7年10期   《白鹤梁探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8年1期   《尊严》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98年2期   《神秘的南美大隧道》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9年2期   《名医入地彀》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9年6期   《神秘的英国巨石圈》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9年5期   《蜀王陵出土记》 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0年8期   《定数》连环画《连环画报》 2000年10期   《印山大墓揭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1年5期   《冰封印加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1年8期   《“狼人”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2年1期   《扣开通往远古的大门》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2年4期 曹辉艺术年表:   2020年1月在成都举办“陌上谁人依旧 · 曹辉民国风人物画展”   2019年11月作品受邀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主办的“回望东坡•2019四川中国书画学术邀请展”   2019年8月中山(南区)云峰画苑于举办《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   2018年10月作品受邀参见“天府百年美术文献展”   2018年1月27日在香港云峰画苑总部举行“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   2017年8月作品《年夜饭》参加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的全球水墨画大展    2017年5月作品《锦官城外》受邀参见“守墨鼎新”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作品展   2017年3月作品受邀参加水墨四川 ——名家作品邀请展   2016年12月作品受邀参加“回望东坡“2016四川中国书画创作学术邀请展   2016年6月 在四川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   2016年5月 作品《绣娘》参加成都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开篇之作——南方丝绸之路美术作品展   2015年11月 作品《故园旧梦》入选第二届“四川文华奖”美术书法展,并获三等奖   2015年11月 作品参加由四川省艺术研究院主办的“2015四川中国画创作学术邀请展”   2015年10月 作品《西厢待月》参加在重庆举办的“中国精神•民族魂——中国知名画派邀请展”   2015年10月 作品《故园旧梦》参加“从解放碑到宽巷子”2015成渝美术双百名家双城展   2015年9月 作品参加成都市推广天府画派办公室主办的“传神写照•2015水墨人物画邀请展”   2015年8月 特邀参加成都市推广天府画派办公室主办的“心里画儿•中国画邀请展”   2015年5月 特邀参加由四川省美协和四川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联合主办的“四川省中国画人物画作品展”   2015年4月 参加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的“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四川省国画作品展”   2014年 作品《锦江花月夜》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三十年创作成果展•全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2014年7月 三幅作品参加“南方丝绸之路”主题创作展   2011年5月 在成都东方绘画艺术院(现在的二酉山房)举办“曹辉人物画作品展”   2011年3月 《曹家大院•家训》获首届四川工笔画学会作品展暨中国工笔画名家邀请展银奖   1999年 国画《川妹子出川图》获文化部全国第八届“群星奖”银奖   1999年 连环画《名医入彀》获《连环画报》“十佳”优秀绘画奖   1998年8月 在法国圣雷米市BAYOL画廊举办第五次个展   1996年 作品《寻找北斗》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   1995年7月 在法国圣雷米市BAYOL画廊举办第四次个展   1993年9月 在巴黎“中国之家”画廊举办第三次个展   1993年 连环画《白色幽灵》获《中国连环画》“十佳”作品奖   1991年5月 在巴黎亚洲民俗艺术博物馆举办第二次个展   1990年3月 在巴黎亚洲民俗艺术博物馆举办第一次个展   1990年 连环画《圣地亚哥刑场》获《奥秘》画报1985~1990年“十佳”优秀作品奖   1989年 连环画《圣经的故事》《青鱼》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   1986年 连环画《罗瑞卿的青少年时代》获第三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三等奖   1981年 国画《新户头》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