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收藏:在真假中摇摆
时间:2012-06-11 | 来源:华夏艺术网 |
日前,新石器时期玉器精品在中国古代神玉展举行,这是中国艺术馆首次推出“古代玉器专题”的展出。此次展出包括璧、琮、玉镯、锥形玉器、吸玉带及环等玉器。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各个朝代有代表性的玉器。展览的举办,让人联想到艺术品市场中的玉器收藏与拍卖。
在艺术品投资领域,玉器一直拥有热烈的氛围。在国际拍场上,佳士得上拍的高古玉器数量最多。北京瀚海、北京保利等内地拍卖公司也常年持续推出玉器类拍品。2011年北京保利秋拍古董珍玩夜场,一件清道光“慎德堂宝”交龙钮宝玺以9085万元成交;一件乾隆“太上皇帝”圆玺以6800万元起拍,并以1.61亿的天价成交,刷新了御制玉玺和白玉拍卖的世界纪录。玉器的价格虽进入了亿元时代,但其鉴定难度亦加大,在收藏市场火爆的今天,藏家应如何辨别玉器的真假?玉器收藏将何去何从?
新玉玩的是料,古玉藏的是魂
中国人爱玉自古有之,在儒家文化中,更是将玉与君子联系起来——“君子比德于玉”、“君子重玉轻珉”的观念盛行。上海古玉收藏鉴赏家、古玉社创始人张慧表示:“玉器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和民族象征,已经深植于中国人的骨髓之中。玉器,特别是古玉已经成为富裕阶层投资、收藏的首选,价格上也容易炒作,甚至出现天价。”中华玉文明自从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一直到今天,从未间断,其本身就是整个中华文明的典型代表。张慧认为:“玉器从古代就是神器、王器、礼器,它是统治者地位和权力的象征,不是普通老百姓可以拥有的。古玉自从西周开始,就已经是帝王将相和文人墨客竞相收藏的藏品,经过历代藏家的搜集,流散于市场的真古玉已经成为非常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相对于明清玉器和现代玉器来说,无论是从文化鉴赏还是从投资的角度,收藏高古玉更具有投资潜力。”
玩过古玉的人大多认为,古玉“看不懂”,收藏难度高,在收藏界流传着买古玉不如买新玉一说。“目前收藏热席卷全国,民间藏友估计有8000万,但其中真正懂得藏品鉴定的,少之又少。因此,古玉投资和收藏都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投资者往往会投资鉴定难度较小、玉质又好的明清玉器和现代玉器。实际上,这个阶段的玉器所蕴含的文化、历史价值是根本无法和高古玉相比的,新玉玩的是料,古玉藏的是魂!”张慧说。
对于新石器时期玉器精品亮相中国古代神玉展的意义,张慧认为:“展览给民众提供了更多欣赏馆藏真品的机会,这对于古玉收藏和投资者的意义非常重大。目前投资者接触和了解古玉知识的途径非常有限,官方考古出土的很多藏品,普通民众很难一探芳容。由于没有官方和民间藏品的对照资料,民间收藏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此次古代神玉展规模不大,的确是对民间古玉投资和收藏的又一次有益促进。我相信随着更多国藏古玉的公开展出,将会对民间古玉收藏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吸引更多的社会关注,为古玉收藏外部环境的改善创造条件。”
价值无法用金钱估量
“黄金有价玉无价”,这句话撩动了无数藏家的神经。古玉蕴藏的价值自古以来就很高。张慧认为:“古玉是不可再生的人类文化遗产,很难用固定的市场价格来对号入座。但现在是市场经济社会,任何艺术品只要进入流通领域,一定会有交易价格,古玉也不例外。很多收藏家将国内外古玉拍卖图录的成交价格作为古玉的市场价,这是片面的,因为拍卖价格是竞价的结果,不能作为古玉市场价判断的唯一标准。”
藏家和投资者应该如何判断玉器的收藏价值呢?在张慧看来,古玉的价格主要受雕工、玉料、时代等因素的影响。“如果将古玉价格从低往高排列的话,就雕工而言为:素面、阴线刻、剔地浅浮雕、透雕、高浮雕、圆雕;就玉料而言为:地方料、碧玉、青玉、青黄玉、青白玉、白玉、羊脂玉;就时代而言,高古玉器遵循:新石器时期、商、西周、春秋战国、汉代;古玉和明清玉器遵循:民国、明代、唐、宋、元、清中期。当然,玉质、工艺也要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看才行,防范闹出‘和田玉猪龙’的笑话。”
有人说,一般物品都有一定的使用年限,使用期限到了,便没有了价值。而玉器却可以永远地保存下去,并且还会越来越升值、保值。张慧表示:“古玉的价值,首先在其文化内涵,在新石器晚期的神玉阶段,玉器是巫觋沟通天地的法器,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商周礼玉阶段,玉器是国家权力的象征。政治权力从宗教、军事权力中分离出来,在王权初立的阶段,玉器成为政治权力、社会地位的象征,作为一种国家典章制度,它是不可僭越的,从西周墓葬中出土的大量礼器就说明了这点,国之大事,在祀在戎。中国8000年的玉文化历程中,古玉的文化内涵是最丰富的。其包含的历史、文化、宗教、社会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估量的。”
民间鉴定缺乏渠道
现在,国内造假玉器较为集中的地点是江苏徐州和安徽蚌埠。张慧表示:“在当地的玉器店里,红山文化玉器、良渚文化玉器、齐家文化玉器、战汉玉器、明清玉器都已经规模化经营,种类很全,应有尽有。目前的问题不是对仿古文物进行监管这么简单,而是对民间真品文物的鉴定、流通提供合法的渠道。如果你有渠道可以鉴定、买卖真正的允许市场交易的民间文物,那么仿品的市场基本上就不会存在了。”
对于市场上频频出现并流通的仿古玉应该怎样看待?仿古玉到底算什么?对此,张慧认为:“古玉造假者有两类,一类是专门制造仿古工艺品,也以工艺品的价格卖,进入市场后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通过关系流入文物交流渠道,又买通所谓鉴定专家,把赝品当做真品牟利;另一类是专门制造高仿文物,冒充真品卖,这类属于诈骗范畴,司法部门应该参与立案调查,打掉源头和交易渠道,才能净化市场,保护投资者。”张慧接着说,“目前国家认可的文物鉴定机构都是针对文博系统内部的,不对外承接鉴定业务,那些所谓专家鉴定,是指退休专家以个人或拍卖行特聘专家的名义,参与收费鉴定活动,如每件100~200元,鉴定证书在1000~2000元,这里面就有问题了,他代表的是个人观点,不是官方意见。因此本身就不应该作为判断文物真伪的标准。如今收藏市场发展太快,大多数投资者都缺乏文物鉴定的基本知识,被某些专家和拍卖行利用,将鉴定作为赚钱或欺诈的工具。应当通过行业法规限制这些专家的私下鉴定行为,另外国家应该尽早开设面对民间文物的鉴定机构,为民众提供鉴定服务。”
高古玉的市场行情长期受存世数量、真伪鉴定等因素困扰,市场规模有限。除此之外,是否还存在其他因素?张慧认为:“高古玉的交易涉及出土文物的管理,按国家规定是有严格限制的,如果要公开交易或拍卖,必须事先征得当地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的同意。文化管理部门对古玉的交易渠道,一直抓得很紧。虽然近年来已经逐渐允许民间人士收藏古玉,但对于古玉的流通渠道还是有严格的限制,比如今年的上限到宋代,那么宋代以前的古玉都无法通过拍卖市场流通。市场繁荣的前提是有市场,目前的法律规定,并不支持民间古玉市场的运营。这就涉及修法的问题,如果不及时调整相关条款,当前繁荣红火的各地古玩市场、古玩店、民间收藏家都得不到法律的保护,何来繁荣发展?”
投资要有耐心
当前,在国内拍场上,玉器藏品基本上都是明清玉器,究其原因,张慧认为:“首先,现代人对玉器的审美观尚停留在感官认知领域,雕工精美、晶莹剔透的明清玉器,自然受人追捧。其次,目前对于古玉真伪的鉴定,尚无科学技术手段和理论依据,只停留在眼学的层面上,收藏古玉需要有多年的实战修炼,如果解决不了鉴定问题,市场自然认同度低,价格也上不去。未来,随着更多的民间古玉真品面市,将会吸引更多有实力的投资者进入这个领域,市场交易也会越来越规范,市场将趋于繁荣,这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古玉投资者要有耐心,才能有收获。”
纵观历年的玉器拍卖,海外以新石器时代、商周、战汉时期的数量较多,内地则汉代玉器多些。张慧表示:“国内的几大知名拍卖行,基本上只能委托明清时期的精品玉器上拍,战汉玉器和高古玉很少受理。现在出现在拍场上高价成交的,基本上是海外回流文物,或者是传承有序的传世品,但相对于民间庞大的藏品数量,能够上拍成功的拍品寥寥无几。国外的拍卖行则没有这个限制,而且国外的收藏家对中国玉文化的理解和鉴赏水平,要比国内普通投资者深厚得多。”
张慧同时提醒古玉收藏和投资者,一定要学会区分和选择拍卖行。“中小型拍卖行多如牛毛,大多数都不是靠拍品成交收取佣金,而是收取前端的图录费和鉴定费,一场拍卖1000多件拍品,光图录费就能收个上百万。这类小拍没有稳定的客户群体,拍卖现场基本上都是卖家和托儿,真正能够成交的极为稀少。这种业态如果长期存在,无论是对于正规的拍卖行还是民间收藏而言,都将是毒瘤。”
受收藏环境和文化理念的影响,在张慧看来,国内收藏热的兴起是近20年的事情,与国外上百年成体系的收藏相比,国内收藏还有不小的差距。“国外的收藏家青睐的藏品种类是历史和文化内涵更为丰富的高古玉。从新石器时期一直到战汉时期的精品,是国际投资者梦寐以求的藏品,尤其以战汉玉器的价格最高。随着国内收藏市场的规范化、法制化运营,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调整收藏和投资理念,将重点转向高古玉收藏,带动拍卖行的积极性,推动古玉、高古玉拍卖市场朝着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
●张慧对古玉收藏投资的建议
首先,作为普通收藏者,应该在买东西前,先确定主要的收藏方向,并且钻研相关的收藏与鉴定知识,这不是看几本书就行的。要多看真品,才能把眼光养好。渠道也比较多,比如多看馆藏品和高清图册,从不同的侧面了解藏品各个时代的特征,比较民间藏品的差异。还有就是要多与藏友交流,收藏这行入门很重要,要找对老师,有时候看人比看东西更重要,吸收各家经验,反复求证,要敢于颠覆自己的错误观点,才能不断长进。
其次,不能迷信专家。专家一般只在很窄的一个方向上有研究,不可能是万宝全书。如果他既会看玉器,又会看瓷器杂项,就有问题了。近年来故宫(微博)十重门事件、金缕玉衣事件,与收藏热叠加,很容易吸引民众眼光,特别是那些负面的信息,比较容易被放大和通过网络传播出去。这次的玉凳也是一次典型的民众质疑形成的网络事件。
最后,还要将收藏与投资区分开来。真正的收藏家不是以赚钱为目的,而是真心喜欢藏品及背后蕴藏的丰富文化、历史内涵,并且愿意在这个领域深入研究下去。这样,成为民间专家的概率就很大。而投资者只是将藏品作为一个投资标的,本身没有对藏品和相关的历史知识做深入的研究,那么他们在藏品的真伪鉴别上只能参考专家或朋友的意见,这样,上当受骗的概率就很高。曾经有人做过统计,仅古代玉器一项,市场上真品的概率不到2%。各个时代仿制的大量赝品充斥市场,对于收藏和投资行业的良性发展都是不利的,也间接造成了目前高古玉卖不过战汉玉器,战汉玉器卖不过明清玉器,明清玉器不如现代玉器的奇特现象,这种文化价值的背离是值得所有人深思和反省的。
来源:新金融观察报
>相关报道:
- ·听一堂美术馆里的党史课——专访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2021-03-23]
- ·敦煌莫高窟唐代书法真迹东莞展出[2021-03-04]
- ·人间奇迹 艺术助力|全国美术界助力脱贫侧记[2021-03-03]
- ·水墨人物画在主题性美术创作中的 “南北兼容”[2021-03-02]
- ·2021中国艺术市场将迈向何方[2021-03-01]
- ·华夏艺术网|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隆重举行“我和祖国共奋进”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2019-09-19]
热点新闻
艺术家推荐
更多...曹辉 1952年生于成都。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四川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人物画专委会特邀委员、成都中国画会副会长、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生校外导师,成都惠民职工画院顾问。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其连环画作品多次获得全国大奖。1999年国画《川妹子出川图》获文化部全国第八届“群星奖”银奖;1990~1998年连续在法国举办五次个人作品展。2011年获第一届四川省工笔画学会作品展暨中国工笔画名家邀请展银奖。2014年作品《锦江花月夜》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三十年创作成果展•全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2015年作品参加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行的“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四川省国画作品展”;2016年在四川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2016年12月作品受邀参加“回望东坡“2016四川中国书画创作学术邀请展;2017年3月作品受邀参加水墨四川 ——名家作品邀请展;2017年5月作品《锦官城外》受邀参见“守墨鼎新”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作品展;2017年8月作品《年夜饭》参加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的全球水墨画大展;2018年1月27日在香港云峰画苑总部举行“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并由此开始为期一年的全国巡展。 曹辉1982——2002年发表作品: 《神奇的武夷山悬棺》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2年4期 《给上帝的一封信》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3年3期 《神秘的大旋涡》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3年2期 《野人之谜新探索》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4年1期 《女子足球运动》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5期 《女子马拉松》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2期 《小酒桶》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4年3期 《神秘的石室》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4年4期 《战神之墙》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9期 《笔录奇观》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11期 《古代美容》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6年6期 《一个女研究生的堕落》连环画广东《法制画报》 85年1、2期 《一个投案者的自述》连环画广东《法制画报》 85年17期 《ET外星人》连环画《奥秘》画报 85年4、5期 《孟卖大爆炸》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7年5期 《热爱生命》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1期 《驼峰上的爱》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9期 《青鱼》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5年3期 《珍珠》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6年3期 《菩萨的汇款》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5年9期 《小耗子》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6年10期 《水手长接替我》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86年10期 《征服死亡的人》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87年6期 《小酒桶》 连环画中国农村读物出版社再版 1985年11版 《给上帝的一封信》 连环画中国连环画出版社再版 84年3期 《日本国技.相扑》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6年1期 《圣地亚哥刑场》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7年10期 《古诗意画》 国画 四川美术出版社 1987年5版 《人蚊之战》 连环画 科学文艺 1988年1期 《跳水 》 连环画 《万花筒画报》 1988年2期 《他们与“森林野人”》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8年3期 《圣地亚哥刑场》 选刊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8年3版 《关于圣地亚哥刑场的通信》 论文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8年3版 《阿拉斯加的奇遇》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1期 《祭火》 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9年6版 《辟古奇谭》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6期 《玛丘皮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9期 《医生.夫人.闹钟》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0年1期 《南.马特尔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0年10期 《泉神娶妻》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1年1期 《中国民族民俗故事》 连环画明天出版社出版 1991年1版 《船儿水上飘》 国画 蓉城翰墨 1991年12版 《萨克奇野人的俘虏》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1年10期 《圣经的故事》 连环画四川美术出版社 1992年1版 《雪莲洞探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2年2期 《艾科沟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2年5期 《印度河文明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1期 《干冰杀人案》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5期 《白色幽灵》 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 1993年4期 《悬棺之谜新解》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8期 《冤家变亲家》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3年10期 《一棵遗落在荒原的种子》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4年6期 《世界名人传记.艺术家卷 米勒篇 》 连环画浙江少儿社 94年一版 《巴仑克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4年10期 《辟古奇尼》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5年5期 《豹狼的日子》 上、下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出版社 1992年10版 《冬之门 》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95年8,9期 《神农架野人今安在》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7年1期 《寻觅玛雅古城》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7年10期 《白鹤梁探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8年1期 《尊严》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98年2期 《神秘的南美大隧道》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9年2期 《名医入地彀》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9年6期 《神秘的英国巨石圈》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9年5期 《蜀王陵出土记》 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0年8期 《定数》连环画《连环画报》 2000年10期 《印山大墓揭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1年5期 《冰封印加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1年8期 《“狼人”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2年1期 《扣开通往远古的大门》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2年4期 曹辉艺术年表: 2020年1月在成都举办“陌上谁人依旧 · 曹辉民国风人物画展” 2019年11月作品受邀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主办的“回望东坡•2019四川中国书画学术邀请展” 2019年8月中山(南区)云峰画苑于举办《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 2018年10月作品受邀参见“天府百年美术文献展” 2018年1月27日在香港云峰画苑总部举行“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 2017年8月作品《年夜饭》参加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的全球水墨画大展 2017年5月作品《锦官城外》受邀参见“守墨鼎新”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作品展 2017年3月作品受邀参加水墨四川 ——名家作品邀请展 2016年12月作品受邀参加“回望东坡“2016四川中国书画创作学术邀请展 2016年6月 在四川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 2016年5月 作品《绣娘》参加成都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开篇之作——南方丝绸之路美术作品展 2015年11月 作品《故园旧梦》入选第二届“四川文华奖”美术书法展,并获三等奖 2015年11月 作品参加由四川省艺术研究院主办的“2015四川中国画创作学术邀请展” 2015年10月 作品《西厢待月》参加在重庆举办的“中国精神•民族魂——中国知名画派邀请展” 2015年10月 作品《故园旧梦》参加“从解放碑到宽巷子”2015成渝美术双百名家双城展 2015年9月 作品参加成都市推广天府画派办公室主办的“传神写照•2015水墨人物画邀请展” 2015年8月 特邀参加成都市推广天府画派办公室主办的“心里画儿•中国画邀请展” 2015年5月 特邀参加由四川省美协和四川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联合主办的“四川省中国画人物画作品展” 2015年4月 参加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的“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四川省国画作品展” 2014年 作品《锦江花月夜》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三十年创作成果展•全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2014年7月 三幅作品参加“南方丝绸之路”主题创作展 2011年5月 在成都东方绘画艺术院(现在的二酉山房)举办“曹辉人物画作品展” 2011年3月 《曹家大院•家训》获首届四川工笔画学会作品展暨中国工笔画名家邀请展银奖 1999年 国画《川妹子出川图》获文化部全国第八届“群星奖”银奖 1999年 连环画《名医入彀》获《连环画报》“十佳”优秀绘画奖 1998年8月 在法国圣雷米市BAYOL画廊举办第五次个展 1996年 作品《寻找北斗》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 1995年7月 在法国圣雷米市BAYOL画廊举办第四次个展 1993年9月 在巴黎“中国之家”画廊举办第三次个展 1993年 连环画《白色幽灵》获《中国连环画》“十佳”作品奖 1991年5月 在巴黎亚洲民俗艺术博物馆举办第二次个展 1990年3月 在巴黎亚洲民俗艺术博物馆举办第一次个展 1990年 连环画《圣地亚哥刑场》获《奥秘》画报1985~1990年“十佳”优秀作品奖 1989年 连环画《圣经的故事》《青鱼》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 1986年 连环画《罗瑞卿的青少年时代》获第三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三等奖 1981年 国画《新户头》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详情>>
最新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