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华夏艺术网 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艺术新闻 > 艺术品收藏是看名头

艺术品收藏是看名头

时间:2012-06-17 | 来源:华夏艺术网 | 阅读:420次


  近年来,受国际黄金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白银价格也大幅飙升,白银藏品中的又一个“黑马”品种——明清银锭的收藏形势更是喜人。在国内春秋两季艺术品邮币专场拍卖会上,中国古代银锭脱颖而出,受到了投资收藏者的热烈追捧,成交价格也连创新高。如在2011年5月14日中国嘉德(微博)春季邮品钱币铜镜拍卖会“金银锭”专场上,第1530号拍品——一件品相很好的元代“兴国路”五十两银锭经过众多买家数十次的激烈角逐,最终以310.5万元人民币的天价落槌。作为一种高档的古钱币收藏品,中国古代银锭尤其是明清银锭现已成为艺术品投资领域一个不可或缺的收藏首选。

  艺术品何以蒙上“作者头衔”的面纱?

  在北京十里河古玩市场,紫砂壶的价格基本都是根据作者的职称制定的:国家高级工艺师的作品售价高于普通工艺师,普通工艺师高于助理工艺师,助理工艺师高于工艺员……就艺术品价格而言,职称职务往往比作品本身更有说服力。

  笔者:如今艺术品交易也特别多,艺术品市场可谓乱花迷眼。但就艺术本身而言,感觉跟以前不一样了,艺术品的价值与作者的“头衔”、“名头”紧密挂钩,甚至被头衔左右了。对这样的问题您怎么看?

  吕立新:收藏家买艺术品奔着名头大的去,或者艺术家把更多心思放在追求头衔上,这样的问题还是很普遍的,毕竟这样做可以给他带来实际的利益,有的经济利益是非常可观的。前几年就有这样的实例,有些艺术协会里的某些人不惜动用很大的财力跑关系,想办法给自己弄职务,戴上光环。这是整个社会风气造成的,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笔者:那么艺术品有什么特殊之处?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

  吕立新:艺术品不是普通商品,它的价值无法用成本等数据估算,应该是由艺术家的学术地位、师承流派和作品本身等多方面决定的。就我们目前的艺术市场来看,卖画卖得最贵的,基本上也是职务最高的人,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没有“名分”的艺术家在当今年代卖高价其实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

  笔者:如果大家都去看重“级别”、“头衔”,艺术家都去追求级别,这对于中国艺术的发展会造成什么影响?身兼数职的“大师”们公务繁忙,怎么保证创作?

  吕立新:是啊,大家都忙着去评职称了,哪还有心思搞业务啊。可是评不上职称就没有知名度,没有知名度画就卖不了高价。终于评上职称了,也有了知名度,天天忙着去应酬,更没时间画画了。这是当下的一种怪现象,本末倒置了。当然也有一些老先生,他们没有任何职务,但绘画水平很高,市场价格也很高,现在有更多的人已经渐渐注意到这个问题了,不是去慕虚名。

  艺术审美如何擦亮大众审美的眼睛?

  笔者:您说到这种现象古已有之,能从历史角度谈谈,被历史验证了价值的那些艺术品,它们的作者在当时的“级别”、“职称”与他的作品的艺术级别一定是对称的么?

  吕立新:无论在西方还是中国美术史上,那些被后人尊称为大师的艺术家,在他们所处的时代大都是平头百姓。比如我们熟悉的齐白石,他既没职称也没学历,曾经为了糊口用画换白菜。而如今,齐白石作品在全球的销量仅次于毕加索。另一方面,比如宋代的院体画,也有一些著名的大画家,他们社会地位很高,受着“国家”资助,作画不惜工本,艺术水准也很高。作品的艺术级别跟作者的职务、职称、头衔不是对称的。

  笔者:如何改变以上所提到的问题?

  吕立新:这很难改变。徐悲鸿最早的时候非常穷,后来康有为看重了他的才华收他为徒。有康有为这样的老师,也相当于有了“名头”,这才有了后来的他到北京见傅增湘的事。对于艺术家的身份,大家追名头是有一定道理的。齐白石刚到北京时谁也不认识,他去参加一个聚会,没人理睬非常尴尬。这时候梅兰芳走进来,看到他马上迎过去,称之为老师,毕恭毕敬。梅兰芳当时是非常有名的,这下人们才认识齐白石。可见当时社会也是很看重名头的。

  笔者:如果这样的炒作越来越严重,会不会产生人们越来越看重名头,艺术家也不去钻研艺术,越来越追逐头衔这样的恶性循环?

  吕立新:我觉得不会,这只是一个特定时期的现象。中国艺术品市场开放的20年,正是乱象丛生的一个阶段。比如以前天安门挂过的一个红灯笼,当年曾经拍出一千多万,这放在现在是不可能的。过去经常炒作的比如一饼普洱茶或者一盆兰花能卖几十万,这都是多年前的事,今天我们还有人买么?这说明大家对艺术品识别的能力提高了,我们的眼光提升了。鉴赏艺术品是需要时间,需要一个过程的,大家认识美的能力是逐步提升的。今天人们看重名头、虚名,如果我们人人都有发现美的眼睛,都有识别艺术品的能力,那肯定更看重艺术品本身。可能过个十年,当整个社会形成一个对艺术品评判的标准,形成完整的体系之后,当我们喜欢艺术品的人真正都有了慧眼、慧心之后,我们还会看重虚名么?其实改革开放后,很多艺术家都是自由艺术家,没有职称也没有头衔。

  笔者:这方面您可不可以详细介绍一下?或者给一些建议性的意见?

  吕立新:当然。我们想让目前这种现象逐渐消失的话,需要提高全体老百姓的审美眼光,这就需要各方面,包括主流媒体的正确引导。社会需要艺术教育,很多喜欢艺术的老百姓缺乏这样的渠道,不知道以什么标准评判艺术品;从国家机构来说,建立艺术品评判标准是解决艺术市场混乱的根本性做法,这是非常艰难的。

  艺术品评估体系怎么建立?近现代的一些画家,如齐白石、徐悲鸿、李可染等人的作品往往卖到几亿元,而历史上的一些名家作品反而会低得多。2010年高古摹本王羲之《平安帖》以3.08亿元成交,而2011年齐白石的《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则卖出4.255亿元高价。

  笔者:您提到艺术品评价的标准,近几年一些近现代的作品价格超过了古代的作品,这样的现象正常么?

  吕立新:艺术品的价值评估标准是非常复杂的,这也是将来设立评价体系遇到的很大的困难。首先是真伪问题:近代的大师作品卖得好的原因是明确知道是真品,不管是文献记载或者家属认可,与古代作品相比,它的真伪我们容易认知。第二,艺术家价值的差别不是名头的差别,而是艺术品单件作品的差别。比如李可染曾经学习过石涛,那李可染艺术创作的巅峰之作、代表作的价值肯定是超过石涛的一件普通作品的。小名头作家的好东西一定大过大作家的一般东西,这是普遍规律。近代与古代的界限只是现代人区分的,考虑艺术品的价值,应放在整个美术史上宏观地去看艺术成就。

  笔者:与普通老百姓从尺寸、年代等标准进行评判相比,您说的标准可能正是大家缺乏的认知。普通人究竟应该怎么正确评价艺术品?或者说应该买什么样的艺术品?

  吕立新:我认为,第一,买好艺术家的作品。所谓好艺术家也就是艺术成就高,经得起时间检验,在美术史上有一席之地,公认的优秀艺术家。还有一个更简单的办法判断什么是好艺术家,你就打开近十年的拍卖记录看一看,场场不落的艺术家肯定是经久不衰的。第二,买精品。艺术品精品肯定是具有长久生命力和较高的市场价值的,尽可能买最好、最精的。宁可买小名头艺术家的精品也不买大名头艺术家的次品。第三,买被市场低估的老艺术家作品。比如黄宾虹,他在世时的画不被大家认识,基本都卖不出去。他去世五十年之后,也就是2004年左右,他的画也只卖几万元。但他是和齐白石齐名的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大师,我们对艺术家的认知过程也是需要时间的。另外,买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就相当于潜力股。最后,买自己看得懂的,够得着的作品。

  笔者:普通老百姓具体应该怎么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呢?现代社会环境对于老百姓的教育或者熏陶可以说是混乱的,有没有可能把整个社会审美取向转向正确方向?

  吕立新:这就是慢功夫了,美育教育是几代人或者一个民族应该做的事,是一代一代融入血液的事。我们也一直在反思,为什么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我们经济上去了,美育教育反而下降了?这和引导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媒体、网络、社会的主流文化倡导什么?孩子在教育中得到什么培养?打开电视就是婆媳之间打架,换个频道又是宫廷勾心斗角,可不社会就变成这样么?光是口号上强调高雅是不够的,正面的东西让大家接受是需要一点点积累的,可是反面的东西接受起来却很快,第二天就满街学。那么主流媒体、主流文化的社会责任体现在哪里?我们应该呼吁社会建立积极的、正面的、让大家欣赏真正美的美育教育,提高欣赏美的能力,这是最重要的。当真正形成这种能力和标准时,那些慕虚名、看名头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了。

来源:西安晚报

关键字:

最新评论最热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手机用户 [广西南宁]2012-11-22 21:12:12

    的地发的的广泛的郭德纲德纲的的广泛的郭德的

    手机用户 [广西南宁]2012-12-12 21:12:12

    的地发的的广泛的郭德纲德纲的的广泛的郭德的

    手机用户 [广西南宁]2012-12-12 21:12:12

    的地发的的广泛的郭德纲德纲的的广泛的郭德的

    手机用户 [广西南宁]2012-12-12 21:12:12

    的地方的发生过的份上高耸的郭德纲的

    手机用户 [广西南宁]2012-12-12 21:12:12

    的地方的发生过的份上高耸的郭德纲的

推荐艺术品

更多...

成都扑克牌之小王

作者:凌晓星

尺寸:47×33cm

成都扑克牌之大王

作者:凌晓星

尺寸:47×33cm

熊猫杯旅行套装

作者:

尺寸:

艺术家推荐

更多...

曹辉   1952年生于成都。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四川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人物画专委会特邀委员、成都中国画会副会长、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生校外导师,成都惠民职工画院顾问。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其连环画作品多次获得全国大奖。1999年国画《川妹子出川图》获文化部全国第八届“群星奖”银奖;1990~1998年连续在法国举办五次个人作品展。2011年获第一届四川省工笔画学会作品展暨中国工笔画名家邀请展银奖。2014年作品《锦江花月夜》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三十年创作成果展•全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2015年作品参加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行的“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四川省国画作品展”;2016年在四川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2016年12月作品受邀参加“回望东坡“2016四川中国书画创作学术邀请展;2017年3月作品受邀参加水墨四川 ——名家作品邀请展;2017年5月作品《锦官城外》受邀参见“守墨鼎新”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作品展;2017年8月作品《年夜饭》参加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的全球水墨画大展;2018年1月27日在香港云峰画苑总部举行“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并由此开始为期一年的全国巡展。 曹辉1982——2002年发表作品:   《神奇的武夷山悬棺》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2年4期   《给上帝的一封信》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3年3期   《神秘的大旋涡》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3年2期   《野人之谜新探索》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4年1期   《女子足球运动》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5期   《女子马拉松》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2期   《小酒桶》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4年3期   《神秘的石室》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4年4期   《战神之墙》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9期   《笔录奇观》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11期   《古代美容》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6年6期   《一个女研究生的堕落》连环画广东《法制画报》 85年1、2期   《一个投案者的自述》连环画广东《法制画报》 85年17期   《ET外星人》连环画《奥秘》画报 85年4、5期   《孟卖大爆炸》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7年5期   《热爱生命》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1期   《驼峰上的爱》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9期   《青鱼》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5年3期   《珍珠》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6年3期   《菩萨的汇款》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5年9期   《小耗子》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6年10期   《水手长接替我》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86年10期   《征服死亡的人》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87年6期   《小酒桶》 连环画中国农村读物出版社再版 1985年11版   《给上帝的一封信》 连环画中国连环画出版社再版 84年3期   《日本国技.相扑》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6年1期   《圣地亚哥刑场》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7年10期   《古诗意画》 国画 四川美术出版社 1987年5版   《人蚊之战》 连环画 科学文艺 1988年1期   《跳水 》 连环画 《万花筒画报》 1988年2期   《他们与“森林野人”》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8年3期   《圣地亚哥刑场》 选刊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8年3版   《关于圣地亚哥刑场的通信》 论文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8年3版   《阿拉斯加的奇遇》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1期   《祭火》 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9年6版   《辟古奇谭》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6期   《玛丘皮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9期   《医生.夫人.闹钟》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0年1期   《南.马特尔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0年10期   《泉神娶妻》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1年1期   《中国民族民俗故事》 连环画明天出版社出版 1991年1版   《船儿水上飘》 国画 蓉城翰墨 1991年12版   《萨克奇野人的俘虏》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1年10期   《圣经的故事》 连环画四川美术出版社 1992年1版   《雪莲洞探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2年2期   《艾科沟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2年5期   《印度河文明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1期   《干冰杀人案》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5期   《白色幽灵》 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 1993年4期   《悬棺之谜新解》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8期   《冤家变亲家》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3年10期   《一棵遗落在荒原的种子》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4年6期   《世界名人传记.艺术家卷 米勒篇 》 连环画浙江少儿社 94年一版   《巴仑克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4年10期   《辟古奇尼》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5年5期   《豹狼的日子》 上、下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出版社 1992年10版   《冬之门 》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95年8,9期   《神农架野人今安在》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7年1期   《寻觅玛雅古城》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7年10期   《白鹤梁探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8年1期   《尊严》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98年2期   《神秘的南美大隧道》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9年2期   《名医入地彀》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9年6期   《神秘的英国巨石圈》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9年5期   《蜀王陵出土记》 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0年8期   《定数》连环画《连环画报》 2000年10期   《印山大墓揭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1年5期   《冰封印加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1年8期   《“狼人”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2年1期   《扣开通往远古的大门》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2年4期 曹辉艺术年表:   2020年1月在成都举办“陌上谁人依旧 · 曹辉民国风人物画展”   2019年11月作品受邀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主办的“回望东坡•2019四川中国书画学术邀请展”   2019年8月中山(南区)云峰画苑于举办《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   2018年10月作品受邀参见“天府百年美术文献展”   2018年1月27日在香港云峰画苑总部举行“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   2017年8月作品《年夜饭》参加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的全球水墨画大展    2017年5月作品《锦官城外》受邀参见“守墨鼎新”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作品展   2017年3月作品受邀参加水墨四川 ——名家作品邀请展   2016年12月作品受邀参加“回望东坡“2016四川中国书画创作学术邀请展   2016年6月 在四川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   2016年5月 作品《绣娘》参加成都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开篇之作——南方丝绸之路美术作品展   2015年11月 作品《故园旧梦》入选第二届“四川文华奖”美术书法展,并获三等奖   2015年11月 作品参加由四川省艺术研究院主办的“2015四川中国画创作学术邀请展”   2015年10月 作品《西厢待月》参加在重庆举办的“中国精神•民族魂——中国知名画派邀请展”   2015年10月 作品《故园旧梦》参加“从解放碑到宽巷子”2015成渝美术双百名家双城展   2015年9月 作品参加成都市推广天府画派办公室主办的“传神写照•2015水墨人物画邀请展”   2015年8月 特邀参加成都市推广天府画派办公室主办的“心里画儿•中国画邀请展”   2015年5月 特邀参加由四川省美协和四川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联合主办的“四川省中国画人物画作品展”   2015年4月 参加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的“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四川省国画作品展”   2014年 作品《锦江花月夜》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三十年创作成果展•全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2014年7月 三幅作品参加“南方丝绸之路”主题创作展   2011年5月 在成都东方绘画艺术院(现在的二酉山房)举办“曹辉人物画作品展”   2011年3月 《曹家大院•家训》获首届四川工笔画学会作品展暨中国工笔画名家邀请展银奖   1999年 国画《川妹子出川图》获文化部全国第八届“群星奖”银奖   1999年 连环画《名医入彀》获《连环画报》“十佳”优秀绘画奖   1998年8月 在法国圣雷米市BAYOL画廊举办第五次个展   1996年 作品《寻找北斗》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   1995年7月 在法国圣雷米市BAYOL画廊举办第四次个展   1993年9月 在巴黎“中国之家”画廊举办第三次个展   1993年 连环画《白色幽灵》获《中国连环画》“十佳”作品奖   1991年5月 在巴黎亚洲民俗艺术博物馆举办第二次个展   1990年3月 在巴黎亚洲民俗艺术博物馆举办第一次个展   1990年 连环画《圣地亚哥刑场》获《奥秘》画报1985~1990年“十佳”优秀作品奖   1989年 连环画《圣经的故事》《青鱼》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   1986年 连环画《罗瑞卿的青少年时代》获第三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三等奖   1981年 国画《新户头》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