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俊平:中国书法是中国人的文化图腾
时间:2014-03-10 | 来源:华夏艺术网 |
中华书法是世界上一门独特的艺术,也是一门只属于中国人的文化现象。中华书法与中国文字、中国哲学和中华文明息息相关,一部中国书法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字史和一部中国文化史。中国文字是奇妙和充满某种神秘色彩的,从传说中的中国造字的鼻祖仓颉被神化的故事中,中国的汉字就已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在中华民族光灿夺目的历史画卷里,仓颉是一位介于神话与传说之间的人物,传说中仓颉是“龙颜四目”,“声有睿德”(见《论衡》,《吕氏春秋》),有四个眼睛,据《淮南子》)记载仓颉在创造文字时“天雨粟,鬼夜哭,龙亦潜藏”。之所以如此形容,中国人始终相信汉字是上天赐给中国人的神物,汉字是天赐之物。
中国汉字一直被中国古代先人看做是上天赐予中华民族的神物。所以在仓颉的故乡陕西白水,至今还有敬惜字纸的习俗。在老一辈人的心目中,字和纸是带有仓颉圣灵的神物。一小片写有字的纸,不管多么破烂无用,绝不乱扔,也不用来揩擦污物,而是收藏起来,装入干净的瓷瓮之中。等积累多了,于晴天无风之日,洗净手脸,取出来携到荒郊野外,焚香叩头,点火化焚,用净物将灰包裹,埋于地下,或弃灰与河水中,名为“清水祭”,取意万古长流。谁要不这么办,那就成了对仓颉不尊的造孽行为,人人都会指责。严重者,全族对其惩罚。小孩因不懂而有违此忌时,家长一面大加教训,同时又忙烧香叩头许愿求仓圣爷饶恕。敬惜字纸对学生要求更严。学生于每早上学前必要洗净手脸,脏手不能摸书提笔。推及学校,每校都有化纸炉,化掉的纸灰必埋于净土之中。直到现在,儿童上学时必须洗净手脸。入学拜圣。在白水,孩子到了上学念书的年龄,父母给孩子洗净手脸,穿上新衣长袍,戴顶礼帽,持香纸贡物,到仓颉庙内给仓圣爷烧香,祈求仓圣爷保佑,让孩子读书长进,步步高升。
枕书辟邪也是中国人过去的习俗,字能辟邪除病,这是过去白水人的普遍说法。在白水人们认为谁要中了邪魔,就让枕书睡觉,说是邪魔害怕字书,用以驱除,病就会好。推而广之,枕头上绣字,就成了一种风俗。尤其是结婚用的枕头,字绣得如何,成了人们对新媳妇手艺品评的一个内容。年轻人虽不信枕书辟邪之说,却对枕头上的绣字仍很讲究。
写字也能治病。在白水的仓圣庙内有两棵古柏,从仓颉座像向外看,好象两个卫士,左叫“青龙柏”右叫“白虎柏”。据说这青龙白虎,忠于职守,曾杀败过无数邪魔的来犯。因此,附近的人们一旦身上起了“风疹”或者患了什么病,就在前心写上“青龙”,后心写上“白虎”,借此除邪治病。此习流传陕西各地,至今仍广泛的保留。所以中国汉字不仅是人们交流的主要载体,而且与其他文字不同,它其实被中国人赋予了更多的精神和文化内涵,从中国文字的诞生之日起,中国文字就被赋予了更多的传奇,包括它的书写方式。
正是因为中国人视文字为上天给予中国人的神物,那么表达和演绎它必须要一丝不苟和小心翼翼。世界上没有那个民族对文字是如此的崇拜和敬畏。所以中国文字被传承了下来,有了文字的传承,中国的文明也就传承了下来。所以中国文字的伟大是无与伦比的,它承载了人类文明的薪火相传。作为中国文字的表达方式中国书法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中国书法是中国人对中国文字敬畏和崇拜的表现形式,书法的演变和成为一门艺术是中国人必然的选择。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中国人的书法艺术的地位是中国艺术的王者和引领。中国古代的文人也称作“士”。“士”能写一篇锦绣文章,这只是中国汉字的一个表达形式,但他不足以体现文人雅士对中国文字的敬畏之心,而用优美线条和中国人的审美特征演绎下的书法,则是文人雅士表现对中国汉字敬畏之心的最好表达形式。好的文章如果不拿好的书法来表达,就不够美满并给人一种遗憾,所以中国人有“文章千古事,书法万年传”的说法。王羲之的《兰亭序》之所以成为天下第一行书,正是《兰亭序》完美把汉字的两种表现方式完美的结合起来了。《兰亭序》既是一篇传颂千古的美文,又是一篇绝美的书法习作,文章与表现形式俱佳的习作成就了《兰亭序》的历史地位。后来颜真卿的《祭侄稿》和苏东坡的《寒食帖》的书法其实不在王羲之之下,但内容却逊色不少,虽然苏东坡的文学成就高于王羲之,但《寒食帖》只是简单的叙事,其文学水平与《兰亭序》相比,实在是不可同日而语。
中国书法和中国的文章是中国汉字的两种表达方式。中国汉字的魅力和文化内涵就是被这两个表达载体所传承下来的。中国历史上留下自己名字的书法家首先是个会写妙手文章的文人,所以中国书法不是一个单一存在的艺术形式,它是一个与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相影相随的衍生物。凡是中国文化和文学繁荣时期,肯定是书法的繁荣期。如果文化和文学不繁荣,书法肯定会停滞不前。我们讲的魏晋气象,我们讲的唐宋书法,这些朝代无疑是中国文化发展的繁荣期,也是文学水平的大繁荣。魏晋虽然是一个动乱的时期,但魏晋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古代的一次文艺复兴,在许多特点上都跟西方的文艺复兴非常相像。中国历史上魏晋这一段,人们第一印象就是,这是个动乱的年代,是一个分裂的年代,而没有看到它的正面。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往往政治和文化呈现出不同的景象,如果从政治上来看,是分裂、混乱的、人民很痛苦的这样一个时代。但是从文化史、精神史和思想史的角度来看,却是辉煌、灿烂的。魏晋是一个名士风流辈出的朝代,由于以曹操为代表的曹家全是文学风流之士,所以从三国魏开始,一股文化清泉已在民间潜流,此股清流一直延续到了东晋,到东晋孔子所说的“士、农、工、商”中的“士”真正形成了。“士”是一群有情感、有情怀、有浪漫和追求精神生活到了神仙般地步的文人雅士。《兰亭序》的曲水流觞就是一大群“士”雅聚的产物,魏晋时期的“建安八子”文章才气、“竹林七贤”的放浪不羁,“金谷俊游”的山水盛情都传为文化佳话。东晋名士所构建并实践的玄学人格,在于游心于淡,出处同归,寄情山水,举止风流潇洒。他们表达对精神生活追求的方式就是美文和美字。所以文章和书法是中国人精神最高的要求。我们把中国古代的文明分成几个阶段的话,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文明是商周文明,这个时期产生了甲骨文和钟鼎文。接下来是秦汉文明,这是中国书法繁荣的一个标志性时期。秦汉文明之后就是魏晋文明,有些学者把魏晋文明放到了秦汉文明里,这是不对的。魏晋作为中国文化特有的现象应该单拿出来,即使魏晋在其他领域里没有成绩,但就文学和书法的成就就可以独立成章。再接下来是唐宋文明,这个时期中国书法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所以中国书法是和中国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的,当今有些学者在争论书法是否是一种文化现象,其实答案很明了,书法怎能不是文化的范畴呢?这个问题不必要去争论,产生这个命题的原因是我们当代对中国文化理解的偏颇和无知。书法作为中国文字的表现形式之一,从它的诞生就是一个文化现象,从它的每一步推演和发展都是文化的推演和发展。文化是文和化的组合,文就是人类的一切活动的综合,化就是变化和影响。中国文字就是中国人与自然互动所产生的象形符号,作为这个符号的表达方式,中国书法彻头彻尾是文化现象。是中国人对自然的一种崇拜和敬畏。是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的表现形式和文化现象。因为文字在中国人的哲学中它就是天和自然的代表和载体。中国人敬奉的很多东西其实就是一块写有文字的牌匾,“皇天厚土”和“天地君亲师”因为文字的关系成为了中国人跪拜的神物。所以文字和中国书法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中国人文化的图腾。
唐朝书法家张怀瓘提出了“文则数言及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可谓得简易之道。”说出了中国书法的文化现象。中国书法与文章构成了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心理诉求。中国书法是中国人追求自然物象之美的途径和手段,是中国人对自然真理的感悟和追求,是中国人实现人文价值情怀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然而,由于近现代受西方西学思潮的兴起和影响,尤其受到西方艺术思想的冲击,价值取向和审美标准全盘西化。近年来很多人认为书法是一门单纯的技术,它就是一门小小的技艺。这是他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造成的。
数千年来,书法在中国人的社会生存中地位显赫。许多位帝王把它作为躬行实践和精神信仰的追求,士大夫把它作为安身立命的首要技艺,中国书法的文化性得到了全社会高度认同,书法作为一门极具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形态,始终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特质息息相关。我国近代书法家沈尹默曾说:“世人公认中国书法为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的奇迹,无色而具国画这灿烂,无声而有音乐之和谐,引人欣赏,心畅心怡。”所以,只是简单地说书法是汉字的艺术造型,或者说书法是汉字的视觉艺术,不足于把握书法的内在特征。它不光是汉字的艺术造型,更是思想和情感的表达,它暗含中国传统思想的精髓,集中体现和反映了中国哲学思想,是极高深的艺术形态,集中体现了中国的艺术精神和核心的人文价值观,是哲学化了的艺术,是抽象化了的中国艺术。
书法是体现哲学思想的艺术,也可以说是艺术化了的中国哲学。它是中国汉字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影响下的产物。同时书法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艺术精神。一阴一阳,动静虚实,天人合一的黑白世界里,其实就是中国儒释道哲学思想的表达。
书法这门古老的中国艺术,它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古老而高超的智能,在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变革、磨砺、升华之后,它已经融入了中国人的一种生命形式。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书法家,我们必须研习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在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刻的理解的基础上,我们才懂得书法的真正的文化涵义,才能与古人对话,才能传承中国的书法艺术。
>相关报道:
- ·人生有素风——采访赵江华老师[2021-12-29]
- ·幽寂的温暖——陈斐鹏山水精神浅析[2021-12-27]
- ·西沐:丰富文艺发展内涵 提升新时代文艺感召力[2021-12-19]
- ·西沐:新时代文艺发展要努力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2021-12-14]
- ·西沐:文化金融:文化产业新的发展架构与视野[2021-12-14]
- ·西沐:新时期中国艺术产业理论内核及其拓展维度[2021-12-10]
热点新闻
艺术家推荐
更多...曹辉 1952年生于成都。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四川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人物画专委会特邀委员、成都中国画会副会长、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生校外导师,成都惠民职工画院顾问。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其连环画作品多次获得全国大奖。1999年国画《川妹子出川图》获文化部全国第八届“群星奖”银奖;1990~1998年连续在法国举办五次个人作品展。2011年获第一届四川省工笔画学会作品展暨中国工笔画名家邀请展银奖。2014年作品《锦江花月夜》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三十年创作成果展•全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2015年作品参加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行的“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四川省国画作品展”;2016年在四川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2016年12月作品受邀参加“回望东坡“2016四川中国书画创作学术邀请展;2017年3月作品受邀参加水墨四川 ——名家作品邀请展;2017年5月作品《锦官城外》受邀参见“守墨鼎新”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作品展;2017年8月作品《年夜饭》参加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的全球水墨画大展;2018年1月27日在香港云峰画苑总部举行“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并由此开始为期一年的全国巡展。 曹辉1982——2002年发表作品: 《神奇的武夷山悬棺》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2年4期 《给上帝的一封信》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3年3期 《神秘的大旋涡》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3年2期 《野人之谜新探索》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4年1期 《女子足球运动》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5期 《女子马拉松》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2期 《小酒桶》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4年3期 《神秘的石室》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4年4期 《战神之墙》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9期 《笔录奇观》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11期 《古代美容》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6年6期 《一个女研究生的堕落》连环画广东《法制画报》 85年1、2期 《一个投案者的自述》连环画广东《法制画报》 85年17期 《ET外星人》连环画《奥秘》画报 85年4、5期 《孟卖大爆炸》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7年5期 《热爱生命》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1期 《驼峰上的爱》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9期 《青鱼》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5年3期 《珍珠》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6年3期 《菩萨的汇款》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5年9期 《小耗子》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6年10期 《水手长接替我》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86年10期 《征服死亡的人》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87年6期 《小酒桶》 连环画中国农村读物出版社再版 1985年11版 《给上帝的一封信》 连环画中国连环画出版社再版 84年3期 《日本国技.相扑》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6年1期 《圣地亚哥刑场》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7年10期 《古诗意画》 国画 四川美术出版社 1987年5版 《人蚊之战》 连环画 科学文艺 1988年1期 《跳水 》 连环画 《万花筒画报》 1988年2期 《他们与“森林野人”》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8年3期 《圣地亚哥刑场》 选刊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8年3版 《关于圣地亚哥刑场的通信》 论文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8年3版 《阿拉斯加的奇遇》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1期 《祭火》 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9年6版 《辟古奇谭》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6期 《玛丘皮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9期 《医生.夫人.闹钟》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0年1期 《南.马特尔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0年10期 《泉神娶妻》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1年1期 《中国民族民俗故事》 连环画明天出版社出版 1991年1版 《船儿水上飘》 国画 蓉城翰墨 1991年12版 《萨克奇野人的俘虏》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1年10期 《圣经的故事》 连环画四川美术出版社 1992年1版 《雪莲洞探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2年2期 《艾科沟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2年5期 《印度河文明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1期 《干冰杀人案》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5期 《白色幽灵》 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 1993年4期 《悬棺之谜新解》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8期 《冤家变亲家》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3年10期 《一棵遗落在荒原的种子》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4年6期 《世界名人传记.艺术家卷 米勒篇 》 连环画浙江少儿社 94年一版 《巴仑克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4年10期 《辟古奇尼》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5年5期 《豹狼的日子》 上、下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出版社 1992年10版 《冬之门 》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95年8,9期 《神农架野人今安在》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7年1期 《寻觅玛雅古城》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7年10期 《白鹤梁探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8年1期 《尊严》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98年2期 《神秘的南美大隧道》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9年2期 《名医入地彀》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9年6期 《神秘的英国巨石圈》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9年5期 《蜀王陵出土记》 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0年8期 《定数》连环画《连环画报》 2000年10期 《印山大墓揭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1年5期 《冰封印加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1年8期 《“狼人”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2年1期 《扣开通往远古的大门》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2年4期 曹辉艺术年表: 2020年1月在成都举办“陌上谁人依旧 · 曹辉民国风人物画展” 2019年11月作品受邀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主办的“回望东坡•2019四川中国书画学术邀请展” 2019年8月中山(南区)云峰画苑于举办《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 2018年10月作品受邀参见“天府百年美术文献展” 2018年1月27日在香港云峰画苑总部举行“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 2017年8月作品《年夜饭》参加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的全球水墨画大展 2017年5月作品《锦官城外》受邀参见“守墨鼎新”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作品展 2017年3月作品受邀参加水墨四川 ——名家作品邀请展 2016年12月作品受邀参加“回望东坡“2016四川中国书画创作学术邀请展 2016年6月 在四川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 2016年5月 作品《绣娘》参加成都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开篇之作——南方丝绸之路美术作品展 2015年11月 作品《故园旧梦》入选第二届“四川文华奖”美术书法展,并获三等奖 2015年11月 作品参加由四川省艺术研究院主办的“2015四川中国画创作学术邀请展” 2015年10月 作品《西厢待月》参加在重庆举办的“中国精神•民族魂——中国知名画派邀请展” 2015年10月 作品《故园旧梦》参加“从解放碑到宽巷子”2015成渝美术双百名家双城展 2015年9月 作品参加成都市推广天府画派办公室主办的“传神写照•2015水墨人物画邀请展” 2015年8月 特邀参加成都市推广天府画派办公室主办的“心里画儿•中国画邀请展” 2015年5月 特邀参加由四川省美协和四川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联合主办的“四川省中国画人物画作品展” 2015年4月 参加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的“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四川省国画作品展” 2014年 作品《锦江花月夜》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三十年创作成果展•全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2014年7月 三幅作品参加“南方丝绸之路”主题创作展 2011年5月 在成都东方绘画艺术院(现在的二酉山房)举办“曹辉人物画作品展” 2011年3月 《曹家大院•家训》获首届四川工笔画学会作品展暨中国工笔画名家邀请展银奖 1999年 国画《川妹子出川图》获文化部全国第八届“群星奖”银奖 1999年 连环画《名医入彀》获《连环画报》“十佳”优秀绘画奖 1998年8月 在法国圣雷米市BAYOL画廊举办第五次个展 1996年 作品《寻找北斗》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 1995年7月 在法国圣雷米市BAYOL画廊举办第四次个展 1993年9月 在巴黎“中国之家”画廊举办第三次个展 1993年 连环画《白色幽灵》获《中国连环画》“十佳”作品奖 1991年5月 在巴黎亚洲民俗艺术博物馆举办第二次个展 1990年3月 在巴黎亚洲民俗艺术博物馆举办第一次个展 1990年 连环画《圣地亚哥刑场》获《奥秘》画报1985~1990年“十佳”优秀作品奖 1989年 连环画《圣经的故事》《青鱼》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 1986年 连环画《罗瑞卿的青少年时代》获第三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三等奖 1981年 国画《新户头》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详情>>
最新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