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白蕉晚年书法赋文手稿有感
时间:2015-06-18 | 来源:东方早报 |
“白蕉晚年书法赋文手稿”末页
“白蕉晚年书法赋文手稿”末页
蒋炳昌
20世纪50年代中期,白蕉先生被卷入反“右”风暴,被打入另类。人人之避之不及,社会关系日益孤独。然而,白蕉先生经过一段时间平静下来,并不气馁。摆脱社会上迎来送往的局面,更有时间安下心来,做一些对自己对后人有益的工作。在以后短短的十年里,用心写出了《怎样临帖》、《书法问题讲话》(一、二、三讲)及现今发现的书法赋文手稿等。
20世纪50年代中期,白蕉先生被卷入反右风暴,被打入另类。人人之避之不及,社会关系日益孤独。心情极其悲愤。笔者在二十余年后,抄录先生稿件时,竟然发现如此文字。“抵掌倾杯,道故抒愫,散木千里,大石不晤。揉纸撕扇、心惨意答、眼横美酒、泪下如雨。”从中可见,1958年后的一段日子里,最好的朋友邓散木、唐云(大石)不能互通讯问,白蕉经常思念他们,深感“心惨意答”,只能把书写的作品撕毁以解气闷,面对美酒亦只能“泪下如雨”。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白蕉先生经过一段时间平静下来,并不气馁。摆脱社会上迎来送往的局面,更有时间安下心来,做一些对自己对后人有益的工作。在以后短短的十年里,用心写出了《怎样临帖》、《书法问题讲话》(一、二、三讲)及现今发现的书法赋文手稿等。
上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中期,蕉师对书画艺术的探索、创新、研究更是精益求精,书法面貌为之一变,由原先秀润清新二王风格中,又添入了苍劲愤感的力量,在写兰技艺方面日新月异得到提高,笔法、墨韵开创新的格调。
在当年,笔者曾亲耳听到唐云先生讲:“你老师的写兰水准,突飞猛进,可与明清画兰高手比美。同他四五十年代鸟兰,不可同日而语。”故唐先生在题蕉师《兰惠册》有诗云:“万派归宗漾酒瓢,与汝共饮醉良宵。凭他笔挟东风转,惊倒扬州郑板桥”。谢稚柳先生亦在题其画中有云:“云间白蕉写兰,不独得笔墨之妙,为花传神,尤为前之作者所未有。”推许之情,昭然可见。
多年前,曾得石谷风先生《古风堂艺谈》,看到有赞叹蕉师书法造诣的记载:“六十年代初,白蕉好友唐云常常来黄山消夏,每至必携白蕉书札以行,钉壁玩之。我初见疑是古代名人墨迹,驻足惊讶,经唐云介绍,我更是敬佩不已。”
笔者看到原迹手稿已是白蕉先生过世的上世纪70年代初,是师母金学仪先生所提供。为蕉师上世纪60年代初所拟写的赋体文。
该赋是用行草书写在一卷乾隆年间高丽(朝鲜)进贡的皮纸上。当年笔者没有照相机拍摄。笔者借回达月余,为防原物被污损,用铅笔为之临摹数通。去年蕉师之子何民生把原迹发表在《白蕉书法遗珍——自题诗卷》上,真是一件大好事,使爱好蕉师书画的粉丝们,多了一件值得欣赏和学习其心得的珍品。
全赋文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称之《宗师章》,第二部分为《体用章》,又断为其一、其二、其三。
该赋文内容,笔者曾在蕉师生前,见过他书写过数份,其行草墨迹大多为“体用章其三”部分。
赋文后端空余处,还有蕉师致友朋信札,用笔利落清新、飘动、多人见之赞叹。“病中偶写数节,不能示人,寄我铁老,就此稿请改正后寄还也,千万千万。禾矢女人上”。信中所谓铁老,乃指蕉师好友邓散木先生。而自题“禾矢女人”,原不知何意,可能是其自嘲只会吃饭、排便的废人,无所作为而已,后问之高人乃知前三字是个“矮”字分拆,谓“矮人”,戴帽“右派”,矮人一等。
在蕉师信札前后旁侧,还有邓散木先生用硃墨所书小楷回执。“初以为是‘初’,不知贵女人何时考上初中,继恍然是‘病’,然何病也。语法仍不完整,近如何矣,尤所惦念。尽管加冠退爵(指两人戴‘右派’帽,降级降薪),仍宜高自位置,禾矢女人云何哉?此用古倭奴国硃墨御批,较‘万年红’、‘龙翔凤舞’鲜艳多矣。”白蕉与邓散木先生两位前辈书家,均是在上世纪中叶之反“右”风暴中,被网罗者,在上述往来信札里,可看到他们并不被当时处境所压倒压垮,精神状态是积极乐观的,并互勉“尽管加冠退爵,仍宜高自位置”。
笔者在这篇文章中发现,总共只有680个字(包括信札)的赋体文里,包含着建国后颁布的简体字有63个之多。可见白蕉先生是赞成把简体字放入书法创作中的。
上世纪60年代初,白蕉先生的创作书画里,经常使用流行的简体字。笔者曾向他问起,使用简体,好像有些突兀和不和顺。在以往书家的书法作品中,用简体字入书法者,占到的比例,真是微乎其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可见一定有其深刻的原因。蕉师讲:“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书写的过程、演变非常漫长,文字的结构,书体在不断的变化中,而历朝历代的书家却在实践中不断加以研究、改进、把创新的元素融入旧的面貌中去,开创了各种新的面貌。他们深刻知道墨守成规会被历史淘汰。简体字是新中国的国策,是使广大劳动人民大众迅速掌握文化的利器。汉字是人际交流的实用工具,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作为一个书法工作者,如何使简体字融入书法艺术作品里,是我们及你们的责任,当然困难是有的,如何化解矛盾,还须研究。”笔者在回忆这些往事时,又想起先生早年的一首诗:“我心有钟王,笔为钟王裹,几时无钟王,我书乃有我。”当今有些书家想要摆脱旧貌,把简化字放入其中加以改进,或许对创新有些帮助。
此文原作于蕉师百年诞辰之际的2007年。因手稿原迹一时寻找不便,便耽搁了。现同原稿一起发表以舒笔者思念蕉师之情怀。■
《白蕉晚年书法赋文手稿》释文
画要写生,字先写死。访师百代,心许目媒。夫抚体以定习,因性以练才。宗师之定(二字可商,散木批),步趋是式。循墙沿壁,入由一家。先规楷正,后窥行草。握管无时,法脉求证。既博观而强记,要观此以思彼。宜无惭于优孟,诚不移乎智愚。
夫务学人之业者,尊先生之能事。有胜人之志者,立古人于下风。始也漫窥漫识,继也转入转难。疑山穷而水尽。卒也若梦若寐。忽柳暗而花明。盖消息既得,触悟斯敏。揽彼众奇,游于多门。扩视野于南北,骋笔势之纵横。神理明于心,韵味出乎手。面目具我,风格非人。是以翻局识鲁公之智,集字明襄阳之功。原夫玄奘之万水千山,历艰难险阻,白石为门下走狗,(此句病,不完整。门下二字,何不用米颠或襄阳。邓批)能出死入生。岂知艺之为力,其入也,贵同不贵异,有人不有我。触藩自苦,不知月异而岁不同矣。其出也,尚异不尚同,有我不有人。东施不效颦,未必为人所憎恶哉。故曰:不难不明,不变不成,智过其师,方明得髓者也。
宗师章初稿
笔之得体以骨,墨之得体以肉,字之得体以间架,行之得体以线,章之得体以面。笔以骨为体而力为用,墨以肉为体而神为用,字以间架为体而势为用,行以线为体而气为用,章以面为体而顾盼呼吸为用。(未敢苟同,行亦须有顾盼呼吸,章亦须气。邓批)
静者体,动者用。体生法,用生意。实为体,虚为用。实为虚体,虚为实用。体静而用动,实处而虚行。明乎体用之间互为消息,则动静虚实之际无间然矣。
其一
用非自见假(借)物以见。是以无形者求有形,风籍草以见势,电贯钨而流明。有形者求无形,笔驾势而气联,墨托彩以韵成。夫虚灵似智,涵泳归仁、纵横出勇。峻励则见险,舒和以明易。熟中求生,识有生之熟,法外求法,味无法之法。故自倒而自起者,任力而势园也,人定而地旋者,车动而月移也。
其二
笔之顺逆进退,强弱出焉,死生决焉。墨之浓淡干湿,气候出焉,秾瘁系焉。间架则聚散明而疏密显,纵横跌宕,唯变所适。行列则断续分而起伏应,隔行悬合,婉转相承。整体以观,林林总总,万红而一春。
其三
体用章稿
病中偶写数节(初以为是“初”,不知贵女人何时考上初中。继恍然是“病”,然何病也?语法仍不完整。近如何矣,尤所惦念。邓批),不能示人,寄我铁老,就此稿请改后寄回也。千万千万 禾矢女人上。
(尽管加冠退爵,仍宜高自位置,禾矢女人云何哉!此用“古倭奴国硃墨御墨”批,较“万年红”,“龙翔凤舞”、鲜艳多矣。邓批)■
>相关报道:
- ·听一堂美术馆里的党史课——专访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2021-03-23]
- ·敦煌莫高窟唐代书法真迹东莞展出[2021-03-04]
- ·人间奇迹 艺术助力|全国美术界助力脱贫侧记[2021-03-03]
- ·水墨人物画在主题性美术创作中的 “南北兼容”[2021-03-02]
- ·2021中国艺术市场将迈向何方[2021-03-01]
- ·华夏艺术网|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隆重举行“我和祖国共奋进”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2019-09-19]
热点新闻
艺术家推荐
更多...曹辉 1952年生于成都。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四川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人物画专委会特邀委员、成都中国画会副会长、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生校外导师,成都惠民职工画院顾问。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其连环画作品多次获得全国大奖。1999年国画《川妹子出川图》获文化部全国第八届“群星奖”银奖;1990~1998年连续在法国举办五次个人作品展。2011年获第一届四川省工笔画学会作品展暨中国工笔画名家邀请展银奖。2014年作品《锦江花月夜》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三十年创作成果展•全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2015年作品参加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行的“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四川省国画作品展”;2016年在四川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2016年12月作品受邀参加“回望东坡“2016四川中国书画创作学术邀请展;2017年3月作品受邀参加水墨四川 ——名家作品邀请展;2017年5月作品《锦官城外》受邀参见“守墨鼎新”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作品展;2017年8月作品《年夜饭》参加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的全球水墨画大展;2018年1月27日在香港云峰画苑总部举行“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并由此开始为期一年的全国巡展。 曹辉1982——2002年发表作品: 《神奇的武夷山悬棺》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2年4期 《给上帝的一封信》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3年3期 《神秘的大旋涡》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3年2期 《野人之谜新探索》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4年1期 《女子足球运动》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5期 《女子马拉松》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2期 《小酒桶》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4年3期 《神秘的石室》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4年4期 《战神之墙》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9期 《笔录奇观》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11期 《古代美容》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6年6期 《一个女研究生的堕落》连环画广东《法制画报》 85年1、2期 《一个投案者的自述》连环画广东《法制画报》 85年17期 《ET外星人》连环画《奥秘》画报 85年4、5期 《孟卖大爆炸》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7年5期 《热爱生命》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1期 《驼峰上的爱》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9期 《青鱼》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5年3期 《珍珠》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6年3期 《菩萨的汇款》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5年9期 《小耗子》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6年10期 《水手长接替我》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86年10期 《征服死亡的人》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87年6期 《小酒桶》 连环画中国农村读物出版社再版 1985年11版 《给上帝的一封信》 连环画中国连环画出版社再版 84年3期 《日本国技.相扑》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6年1期 《圣地亚哥刑场》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7年10期 《古诗意画》 国画 四川美术出版社 1987年5版 《人蚊之战》 连环画 科学文艺 1988年1期 《跳水 》 连环画 《万花筒画报》 1988年2期 《他们与“森林野人”》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8年3期 《圣地亚哥刑场》 选刊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8年3版 《关于圣地亚哥刑场的通信》 论文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8年3版 《阿拉斯加的奇遇》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1期 《祭火》 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9年6版 《辟古奇谭》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6期 《玛丘皮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9期 《医生.夫人.闹钟》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0年1期 《南.马特尔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0年10期 《泉神娶妻》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1年1期 《中国民族民俗故事》 连环画明天出版社出版 1991年1版 《船儿水上飘》 国画 蓉城翰墨 1991年12版 《萨克奇野人的俘虏》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1年10期 《圣经的故事》 连环画四川美术出版社 1992年1版 《雪莲洞探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2年2期 《艾科沟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2年5期 《印度河文明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1期 《干冰杀人案》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5期 《白色幽灵》 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 1993年4期 《悬棺之谜新解》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8期 《冤家变亲家》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3年10期 《一棵遗落在荒原的种子》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4年6期 《世界名人传记.艺术家卷 米勒篇 》 连环画浙江少儿社 94年一版 《巴仑克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4年10期 《辟古奇尼》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5年5期 《豹狼的日子》 上、下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出版社 1992年10版 《冬之门 》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95年8,9期 《神农架野人今安在》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7年1期 《寻觅玛雅古城》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7年10期 《白鹤梁探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8年1期 《尊严》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98年2期 《神秘的南美大隧道》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9年2期 《名医入地彀》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9年6期 《神秘的英国巨石圈》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9年5期 《蜀王陵出土记》 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0年8期 《定数》连环画《连环画报》 2000年10期 《印山大墓揭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1年5期 《冰封印加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1年8期 《“狼人”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2年1期 《扣开通往远古的大门》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2年4期 曹辉艺术年表: 2020年1月在成都举办“陌上谁人依旧 · 曹辉民国风人物画展” 2019年11月作品受邀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主办的“回望东坡•2019四川中国书画学术邀请展” 2019年8月中山(南区)云峰画苑于举办《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 2018年10月作品受邀参见“天府百年美术文献展” 2018年1月27日在香港云峰画苑总部举行“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 2017年8月作品《年夜饭》参加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的全球水墨画大展 2017年5月作品《锦官城外》受邀参见“守墨鼎新”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作品展 2017年3月作品受邀参加水墨四川 ——名家作品邀请展 2016年12月作品受邀参加“回望东坡“2016四川中国书画创作学术邀请展 2016年6月 在四川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 2016年5月 作品《绣娘》参加成都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开篇之作——南方丝绸之路美术作品展 2015年11月 作品《故园旧梦》入选第二届“四川文华奖”美术书法展,并获三等奖 2015年11月 作品参加由四川省艺术研究院主办的“2015四川中国画创作学术邀请展” 2015年10月 作品《西厢待月》参加在重庆举办的“中国精神•民族魂——中国知名画派邀请展” 2015年10月 作品《故园旧梦》参加“从解放碑到宽巷子”2015成渝美术双百名家双城展 2015年9月 作品参加成都市推广天府画派办公室主办的“传神写照•2015水墨人物画邀请展” 2015年8月 特邀参加成都市推广天府画派办公室主办的“心里画儿•中国画邀请展” 2015年5月 特邀参加由四川省美协和四川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联合主办的“四川省中国画人物画作品展” 2015年4月 参加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的“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四川省国画作品展” 2014年 作品《锦江花月夜》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三十年创作成果展•全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2014年7月 三幅作品参加“南方丝绸之路”主题创作展 2011年5月 在成都东方绘画艺术院(现在的二酉山房)举办“曹辉人物画作品展” 2011年3月 《曹家大院•家训》获首届四川工笔画学会作品展暨中国工笔画名家邀请展银奖 1999年 国画《川妹子出川图》获文化部全国第八届“群星奖”银奖 1999年 连环画《名医入彀》获《连环画报》“十佳”优秀绘画奖 1998年8月 在法国圣雷米市BAYOL画廊举办第五次个展 1996年 作品《寻找北斗》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 1995年7月 在法国圣雷米市BAYOL画廊举办第四次个展 1993年9月 在巴黎“中国之家”画廊举办第三次个展 1993年 连环画《白色幽灵》获《中国连环画》“十佳”作品奖 1991年5月 在巴黎亚洲民俗艺术博物馆举办第二次个展 1990年3月 在巴黎亚洲民俗艺术博物馆举办第一次个展 1990年 连环画《圣地亚哥刑场》获《奥秘》画报1985~1990年“十佳”优秀作品奖 1989年 连环画《圣经的故事》《青鱼》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 1986年 连环画《罗瑞卿的青少年时代》获第三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三等奖 1981年 国画《新户头》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详情>>
最新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