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敦煌遗书印文的印风特点
时间:2015-08-13 | 来源:华夏艺术网 |
敦煌县之印(唐)
观阳县印(隋)
净土寺藏经印(唐)李兴涛
自敦煌遗书于1900年被发现以来,诸多学人已分别从文化教育、史籍地志、宗教文献、儒家经典、书法史论、公私文书、中外交流与文学语言等角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与研究,业已形成了一门炙手可热的显学——敦煌学。
印章,作为敦煌遗书显见的文献史料,一直没有得到更多的重视,而部分学人针对它的研究,多立足于对其产生年代、尺寸大小与使用范围等方面的介 绍。事实上,在敦煌遗书中,印章不仅具有实用性和史料性的特点,而其独特的艺术性还见证了前秦至北宋近700年间中国印章清晰的发展脉络。
南北朝时期的敦煌印章
关于敦煌遗书中最早出现的印章,方广锠先生在《务本堂藏敦煌遗书序》中提出,务本堂所藏务本031号遗书,应为六世纪初期北魏敦煌镇官写经。 该遗书卷尾钤有一枚墨印,印文为“敦煌维那”。这一印章与同一时期出现在敦煌镇官写经上、至今尚未能辨认的另一枚印章,成为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钤印在中国 书画上的最早印章。
在敦煌石室所出土的《杂阿毗昙心论·卷十》卷尾处,钤盖有一枚尺寸为5.4厘米见方的篆书印文“永兴郡印”。这枚敦煌遗书印文,与秦汉官印相 比,其尺寸不仅明显增大,而且其以小篆入印之举,一改秦汉以来以摹印篆(缪篆)和白文印作为官印的惯例。事实上,南北朝时期的印章,正是以官印的形制从小 变大,印文从阴文到阳文的过渡时期。该印在章法安排上,布局疏朗,不假雕饰,线条舒缓流畅,圆润婉转,实开隋唐官印系统之先河。隋朝的“观阳县印”和“广 纳府印”,唐朝的“东安县印”“魏州之印”和“齐王国司印”等印章,与“永兴郡印”相比,颇具一脉相承的特点。
隋唐时期的敦煌印章
如果说南北朝时期的印章是因时局不稳,各地政权忙于混战,由于王朝短命而致使官方对印章的制作疏于管理,最终促使其呈现出芜杂面貌的话,那么隋唐及其以后的印章,则于严谨中平添一息率意、雍容与饱满的风貌。
这一时期的印章制度,摒弃了秦汉时期以印纽和绶色来区分等级的惯例,而是以印形和印面大小用以区别官署的级别层次。隋唐伊始,官职印多被鱼符所代替,从而使当时的印章出现了官名印与官署印并行的情况。而秦汉魏晋时期的官印,大多数是以官名印为主,极少出现官署印。
在敦煌遗书所呈现的官印中,隋唐时期的官印还有一个显著特点,表现在其较之秦汉与魏晋时期,有逐步增大的趋向,一般以5.3厘米到5.8厘米 见方,也间或出现长方印面。从目前出土的敦煌印文来看,大多是唐代至宋初的印文。这些印文,集中体现了隋唐时期印章的典型特征,作为唐朝中央官署的凭信, 其印面规格虽有微妙的区别,但其印风基本趋同。前者相对工稳,而后者结构相对松弛。
除了官印,在敦煌文书中,还可以看到唐初至宋初在文书中签押手续的现象。百姓写文立契,依赖于民间俗例,尤其是宗族势力和乡绅教化的自行约束 与维持,对它的实际监督管理主要在民而不在官。敦煌民间的这种画押习俗,其方式繁多,形式多样,粗略统计起来,其画押方式多达十余种。这些画押的显著特点 是,其形式不拘一格,具有因人而异的特点。
如果说敦煌文书中民间层面的画押方式,体现的是平民百姓为生活需要而进行的尝试性应用的话,那么归义军时代官方所使用的图画押,则与成熟时期 的画押印有着更为接近的特点。图画押又称为画押或图像印。敦煌时期的画押印与春秋时代的古玺印和秦汉时期的图像印不同,它的外形更具有模拟物态的随机性, 即表现出随物变化的特点。
值得一提的是,在四川博物院所藏的《SCM.D.104238大唐涅槃经》敦煌残卷上,经首钤有朱文“如是”葫芦印和“国原”方形印,顶上钤 有白文动物花印。这种葫芦印与白文动物印的出现,与秦汉时期民众喜闻乐见的肖形印有着近似的情况。在敦煌遗书中,这类印章的出现,不仅见证了敦煌与中原文 化的交流状况,也丰富了敦煌遗书印文的品类。
十六国时期,敦煌先后归属前凉、前秦、后凉、西凉和北凉五个政权。十六国初期,中原动荡,战乱迭生,唯有前凉占据的河西地区相对太平。作为中原战乱时世家大族的避难地,四方难民的到来,在为进一步开发敦煌补充劳动力的同时,又将中原地区先进的技术和文化带到了敦煌。
隋唐时期,尤其在唐代,印章已不仅限于官府的权威与个人的使用。由于士族群体的参与,印章在应用于书画鉴赏领域的同时,也拓展了自身的应用范 围。为了适应新的需要,印章在文字内容上扩大了,除常用的姓名印、表字印、吉语印外,还有道号印、斋馆别号印、收藏鉴赏印等。在敦煌文献中,除了大量的官 印之外,还有部分唐代中晚期的收藏印,有“报恩寺藏经印”“三界寺藏经印”“瓜沙州大经印”“净土寺藏经印”“莲藏经印”以及“莲台寺藏经印”“永安寺藏 经印”等。
另外,在敦煌遗书中,还出现了图书印、私印、军旅印等。
隋唐时期印章的主要特点
纵观唐代各个时期不同类型的印章,其发展水平,相比周、秦、汉和两晋,有衰退现象,但并不是毫无成就,毫无可取之处。譬如在印章内容的扩大上,印面变大的文字处理上,印章与书画的结合应用上,都为后来印章的发展做出了启迪和铺垫。隋唐时期的印章,在继承了秦汉大统的同时,于印章制度和风格创 新方面具有了全新面貌。这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由于纸张的普遍应用,促使简牍全面退出日常生活。其时的官印颁发与秦汉之时不同,制作后的官印不再由官吏本人佩带,而是转发给以官吏为 代表的官署,完成了由职官印向官署印的转变;其次,由于印章的使用媒介转为纸帛,在促使印泥出现的同时,为凸显印文的醒目效果,官印由秦汉的阴文转化为阳 文;再次,秦汉时期的官印主要分铸、凿两种,故其时的缪篆显现出方正严谨的特点,而隋代及其以后的官印,以铜片和铜丝为材质,将其盘曲成印文后再焊接于印 面上,从而产生了蟠条印。隋以后的唐代,为将宽大的印面填满,在将文字笔画重叠折绕的同时,也启蒙了宋金以后的元代最终将这种制印工艺衍变为九叠文;最 后,秦汉时代,官印从不署款。而从隋代开始,官署印有了刻款的先例,实开印背凿款之先河。
从敦煌遗书所呈现的印文来看,其整体风貌与印学史上这一时期的整体印风大致相同,但又有自己显见的地域特色。其共同点体现在印章的形制、尺寸与隋唐时期的印章基本趋同。其特殊性在于,敦煌地区的部分印章,具有夸张性与装饰性的特点。如“敦煌县印”的“县”字,“金山白衣王印”的“衣”字,其极 具婉转曲折的线条,凸显出自由率意的张扬性。而敦煌地区的寺院藏经印,也极具地域特色,与隋唐时代的其他地区出土同类型印章相比,其以魏楷入印的特点,呈 现出稚拙、率真与雄浑的整体风貌,这与印学史上同时期以隶书化楷书和圆转化的楷书入印的印章,有着迥然不同的审美立意。
五代与宋朝印章概述
五代十国直到宋朝中期,社会混乱程度加深,各国职官形成一种参差不齐、变幻不定的现象。故其官印不一定由礼部统一颁授,也常有各藩镇自行铸刻 的现象。宋代的官印,相比唐代,边栏较之印文粗重一倍,印面增大,印纽渐高,多呈板状,并设有穿孔,印背均有年号凿款。其印文笔画相比唐印更加曲折婉转,字距较近,疏密相当。而宋代的私印,与唐代私印一脉相承。在敦煌遗书中,反映这一时期的印章有“瓜州团练使印”“归义军节度使新铸印”“沙州观察处置使之 印”等。作为民间层面的寺院收藏印,如五代两宋时期的“显德寺藏经”和“乾明寺藏经”,二者均为长方形,印文为朱文、楷书入印,与唐代的藏经印差别较小, 所不同的是,其印边边栏稍宽。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的印章“李丑儿宅经记”钤盖于11世纪的卷轴文书中。从这枚印文来看,其形制已明显体现出宋印阔边的特 点,而其印文以魏楷入印,这与我们以往见到的以隶书化的楷书入印不同。其书体结构,与印学史中同时期的印章字形特点也有较为显见的区别,圆转而稚拙,在貌 似散漫的章法安排中,体现的实则是颇具匠心独运的灵动与天机。
从五代与宋初的这些楷书印来看,其时的印章在继承唐印衣钵的同时,又具有了新的面貌。楷书作为宋代通行的书体,为了实际功用,不能不顾及到当 时广大人民群众的识字与欣赏水平。因此,在低层官印和民间的私印中,楷书印的普遍出现,是顺乎潮流的结果,同时这也是宋代印章中很有时代特点的表征。
来源: 甘肃日报
>相关报道:
- ·听一堂美术馆里的党史课——专访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2021-03-23]
- ·敦煌莫高窟唐代书法真迹东莞展出[2021-03-04]
- ·人间奇迹 艺术助力|全国美术界助力脱贫侧记[2021-03-03]
- ·水墨人物画在主题性美术创作中的 “南北兼容”[2021-03-02]
- ·2021中国艺术市场将迈向何方[2021-03-01]
- ·华夏艺术网|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隆重举行“我和祖国共奋进”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2019-09-19]
热点新闻
艺术家推荐
更多...曹辉 1952年生于成都。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四川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人物画专委会特邀委员、成都中国画会副会长、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生校外导师,成都惠民职工画院顾问。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其连环画作品多次获得全国大奖。1999年国画《川妹子出川图》获文化部全国第八届“群星奖”银奖;1990~1998年连续在法国举办五次个人作品展。2011年获第一届四川省工笔画学会作品展暨中国工笔画名家邀请展银奖。2014年作品《锦江花月夜》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三十年创作成果展•全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2015年作品参加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行的“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四川省国画作品展”;2016年在四川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2016年12月作品受邀参加“回望东坡“2016四川中国书画创作学术邀请展;2017年3月作品受邀参加水墨四川 ——名家作品邀请展;2017年5月作品《锦官城外》受邀参见“守墨鼎新”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作品展;2017年8月作品《年夜饭》参加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的全球水墨画大展;2018年1月27日在香港云峰画苑总部举行“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并由此开始为期一年的全国巡展。 曹辉1982——2002年发表作品: 《神奇的武夷山悬棺》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2年4期 《给上帝的一封信》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3年3期 《神秘的大旋涡》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3年2期 《野人之谜新探索》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4年1期 《女子足球运动》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5期 《女子马拉松》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2期 《小酒桶》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4年3期 《神秘的石室》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4年4期 《战神之墙》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9期 《笔录奇观》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11期 《古代美容》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6年6期 《一个女研究生的堕落》连环画广东《法制画报》 85年1、2期 《一个投案者的自述》连环画广东《法制画报》 85年17期 《ET外星人》连环画《奥秘》画报 85年4、5期 《孟卖大爆炸》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7年5期 《热爱生命》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1期 《驼峰上的爱》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9期 《青鱼》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5年3期 《珍珠》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6年3期 《菩萨的汇款》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5年9期 《小耗子》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6年10期 《水手长接替我》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86年10期 《征服死亡的人》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87年6期 《小酒桶》 连环画中国农村读物出版社再版 1985年11版 《给上帝的一封信》 连环画中国连环画出版社再版 84年3期 《日本国技.相扑》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6年1期 《圣地亚哥刑场》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7年10期 《古诗意画》 国画 四川美术出版社 1987年5版 《人蚊之战》 连环画 科学文艺 1988年1期 《跳水 》 连环画 《万花筒画报》 1988年2期 《他们与“森林野人”》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8年3期 《圣地亚哥刑场》 选刊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8年3版 《关于圣地亚哥刑场的通信》 论文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8年3版 《阿拉斯加的奇遇》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1期 《祭火》 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9年6版 《辟古奇谭》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6期 《玛丘皮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9期 《医生.夫人.闹钟》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0年1期 《南.马特尔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0年10期 《泉神娶妻》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1年1期 《中国民族民俗故事》 连环画明天出版社出版 1991年1版 《船儿水上飘》 国画 蓉城翰墨 1991年12版 《萨克奇野人的俘虏》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1年10期 《圣经的故事》 连环画四川美术出版社 1992年1版 《雪莲洞探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2年2期 《艾科沟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2年5期 《印度河文明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1期 《干冰杀人案》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5期 《白色幽灵》 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 1993年4期 《悬棺之谜新解》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8期 《冤家变亲家》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3年10期 《一棵遗落在荒原的种子》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4年6期 《世界名人传记.艺术家卷 米勒篇 》 连环画浙江少儿社 94年一版 《巴仑克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4年10期 《辟古奇尼》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5年5期 《豹狼的日子》 上、下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出版社 1992年10版 《冬之门 》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95年8,9期 《神农架野人今安在》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7年1期 《寻觅玛雅古城》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7年10期 《白鹤梁探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8年1期 《尊严》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98年2期 《神秘的南美大隧道》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9年2期 《名医入地彀》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9年6期 《神秘的英国巨石圈》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9年5期 《蜀王陵出土记》 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0年8期 《定数》连环画《连环画报》 2000年10期 《印山大墓揭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1年5期 《冰封印加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1年8期 《“狼人”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2年1期 《扣开通往远古的大门》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2年4期 曹辉艺术年表: 2020年1月在成都举办“陌上谁人依旧 · 曹辉民国风人物画展” 2019年11月作品受邀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主办的“回望东坡•2019四川中国书画学术邀请展” 2019年8月中山(南区)云峰画苑于举办《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 2018年10月作品受邀参见“天府百年美术文献展” 2018年1月27日在香港云峰画苑总部举行“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 2017年8月作品《年夜饭》参加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的全球水墨画大展 2017年5月作品《锦官城外》受邀参见“守墨鼎新”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作品展 2017年3月作品受邀参加水墨四川 ——名家作品邀请展 2016年12月作品受邀参加“回望东坡“2016四川中国书画创作学术邀请展 2016年6月 在四川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 2016年5月 作品《绣娘》参加成都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开篇之作——南方丝绸之路美术作品展 2015年11月 作品《故园旧梦》入选第二届“四川文华奖”美术书法展,并获三等奖 2015年11月 作品参加由四川省艺术研究院主办的“2015四川中国画创作学术邀请展” 2015年10月 作品《西厢待月》参加在重庆举办的“中国精神•民族魂——中国知名画派邀请展” 2015年10月 作品《故园旧梦》参加“从解放碑到宽巷子”2015成渝美术双百名家双城展 2015年9月 作品参加成都市推广天府画派办公室主办的“传神写照•2015水墨人物画邀请展” 2015年8月 特邀参加成都市推广天府画派办公室主办的“心里画儿•中国画邀请展” 2015年5月 特邀参加由四川省美协和四川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联合主办的“四川省中国画人物画作品展” 2015年4月 参加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的“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四川省国画作品展” 2014年 作品《锦江花月夜》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三十年创作成果展•全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2014年7月 三幅作品参加“南方丝绸之路”主题创作展 2011年5月 在成都东方绘画艺术院(现在的二酉山房)举办“曹辉人物画作品展” 2011年3月 《曹家大院•家训》获首届四川工笔画学会作品展暨中国工笔画名家邀请展银奖 1999年 国画《川妹子出川图》获文化部全国第八届“群星奖”银奖 1999年 连环画《名医入彀》获《连环画报》“十佳”优秀绘画奖 1998年8月 在法国圣雷米市BAYOL画廊举办第五次个展 1996年 作品《寻找北斗》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 1995年7月 在法国圣雷米市BAYOL画廊举办第四次个展 1993年9月 在巴黎“中国之家”画廊举办第三次个展 1993年 连环画《白色幽灵》获《中国连环画》“十佳”作品奖 1991年5月 在巴黎亚洲民俗艺术博物馆举办第二次个展 1990年3月 在巴黎亚洲民俗艺术博物馆举办第一次个展 1990年 连环画《圣地亚哥刑场》获《奥秘》画报1985~1990年“十佳”优秀作品奖 1989年 连环画《圣经的故事》《青鱼》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 1986年 连环画《罗瑞卿的青少年时代》获第三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三等奖 1981年 国画《新户头》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详情>>
最新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