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华夏艺术网 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艺术新闻 > 看王贵忱书法:看什么 看文化

看王贵忱书法:看什么 看文化

时间:2016-03-26 | 来源:信息时报 | 阅读:479次

题岭南书艺印蜕 台山黄文宽先生篆刻远宗古鉨汉印,近得皖浙印学精微,触类旁通,兼容并蓄,形成沉雄刚健之自家风格。此一朱一白印章,乃先生一九八四年为《岭南书艺》创刊而镌刊,是其晚年鼎力之作也。乙未冬至,铁岭王贵忱记。时间:2015年 钤印:留香、王贵忱印  题岭南书艺印蜕 台山黄文宽先生篆刻远宗古鉨汉印,近得皖浙印学精微,触类旁通,兼容并蓄,形成沉雄刚健之自家风格。此一朱一白印章,乃先生一九八四年为《岭南书艺》创刊而镌刊,是其晚年鼎力之作也。乙未冬至,铁岭王贵忱记。时间:2015年 钤印:留香、王贵忱印题可居丛稿书研拓
  石出端溪宋坑,石质细润,色呈猪肝,天然石皮作封面,左刻李一氓题书名,右开墨堂,天工人工,浑然一体,堪称绝妙雅玩也。甲午立春,铁岭王贵忱谨书于广州可居室南窗下。
  时间:2014年
  钤印:大泉吉祥、铁岭王贵忱章、此可居奇货也  题可居丛稿书研拓   石出端溪宋坑,石质细润,色呈猪肝,天然石皮作封面,左刻李一氓题书名,右开墨堂,天工人工,浑然一体,堪称绝妙雅玩也。甲午立春,铁岭王贵忱谨书于广州可居室南窗下。   时间:2014年   钤印:大泉吉祥、铁岭王贵忱章、此可居奇货也

  采写 信息时报记者 冯钰

  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陈文杰

  “北有王世襄,南有王贵忱”,88岁高龄的王贵忱先生是当代著名的通才式学者,治学范围包括历史学、钱币学、文献学以及金石书画等诸多领域,于广东地方文献的保护与研究着力尤多,著述宏富。

  3月25日,由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与广州图书馆承办,广州一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与广州汇正艺术机构共同协办的“可居墨稿——王贵 忱书法展”在广州图书馆展览厅开幕,展出了王贵忱先生自上世纪50年代初至今各类书法作品120余件,全面系统地反映了他不同时期的书法风貌和整体的艺术 成就。

  据了解,此次展览将延续到4月12日。《王贵忱书法集》首发式同期举行,本次展出作品均收录于该书中,这也是其个人的第一本大型书法专集。

  众多书法界名宿认为,是深厚学养塑造出王贵忱书法的独特风貌,这种不落俗流的学者气,是他一生治学的自然体现,也是当下书坛的一股清流。

  走进展厅,许多观众会感到意外——不见通常书法展中常见的、展场效果强烈的、扑面而来的擘巢大字,反而大都是书卷气十足的小行书。仔细看去,这些作品的内容包括古籍的题跋、抄写的书稿、砖拓、砚拓及书写的对联和诗词等,透过这些,似乎可以看到一位学者的“治学日常”。

  的确,对王贵忱来说,毛笔字不是用来“展示”的一门“艺术”,而是他日常书写的工具。他说自己少年时家贫,上学不多,但一直坚持书写,尤其精研小楷、行书,他治学研究的笔记、书稿,与师友往来的信函,都是用毛笔书写。

  王 贵忱的小楷私淑钱玄同、魏建功,远追晋人和北魏写经;行书远宗二王,复入苏轼、董其昌以至罗振玉、谢无量,形成醇古淡雅、不急不厉、纯任自然的书风,有浓 郁之书卷气。1984年,他参与创办了《岭南书艺》,积极推动书法艺术的普及和研究。周叔弢先生曾对王贵忱书法评价道:“先生书法,质朴厚拙,毫无侧媚之 态,世人或不易知也”。

  “世人或不易知”,这句话说到了关键。王贵忱的书法个人特色非常明显,不合俗流,有些人看不懂,认为不好,认为 “拙”。对此,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研究员、中文系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五届副主席,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陈永正先生认为:“王贵忱 的书法,高就高在唯一性,不可复制,从他的书法里,看到他的修养、看到他的个性、看到他整个人的面目。”

  “王先生的书法是独特的,独一 无二的,他人无法学的。”陈永正说,“如果单就‘功力’来说,王先生的书法,比起一些老前辈,也许不算特别深,但王先生的书法取得很高成就,他的‘高’不 在技巧。现在很多人看书法,往往是停留在技巧层面:结体怎么样,起笔怎么样,收笔怎么样,有没有起承转合,有没有提按,墨彩浓淡怎么样。王先生的书法,纯 粹技巧方面,也许不如古今许多大书家,但成就却很高。他脱离了人们习见的所谓技巧,这些在他看来,只是手艺,形而下者。怎么看王先生的书法?我说,先要有 看懂的资格,具备良好的素质,你要是一个文化人,要有较高的修养,要提升到哲理的层面,你才能够了解王先生那种最具个人风格的书法。看气象,看神韵,看情 调。要从精神的层面去看,你才能够真正看懂。这个是最难的。”

  陈永正说自己最欣赏王贵忱书法中的小行书,韵味无穷。“他那种小字,小行 书,小中见大,纳须弥于芥子,很难啊!他写这么小小的字,用广州话来说,‘好禁睇’,即很耐看,经得起看,百看不厌。很多人的书法,广州话叫‘撒眼娇’: 乍一看,好像不错,看多两眼,就没有什么可看了。”

  此次展览中所展示王贵忱书法,其书写内容也与其学术研究密切相关:早年的作品几乎都 是以题跋的形式出现,主要题在他所收集的各种古籍里,内容反映其在不同领域的研究心得。王贵忱说,序跋文字最见学问:“这是最难的,必须兜得住才行。”尽 管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开始创作以诗词、联语为内容的书法作品,但题跋却一直是他极富个人色彩的书写符号,并持续至今,本次展出的作品《题猴王、松鹤二砚 墨本》《录〈二十七松堂集〉高纲序并跋》《龚定庵自书诗卷跋》,以及今年新作之《战国魏四龙祥云大型画像砖跋》等作品均为此种特色呈现。

  人物介绍

  王 贵忱,号可居,1928年生,辽宁铁岭人。1945年参加八路军,1949年随军南下。转业后任汕头市交通银行、建设银行行长。1957年被错划为“右 派”。1978年落实政策后,历任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副馆长、广东省博物馆副馆长、广州市地方志编委会副主任兼办公室负责人。1994年获国务院特殊津 贴。现为广东省书法家协会顾问、《广州大典》顾问。其研究涉及历史学、文献学、金石学、钱币学、书画艺术等领域,编著和参与整理《先秦货币文编》《明本潮 州戏文五种》《屈大均全集》《廖燕全集》《中国钱币文献丛书》《可居丛稿》《可居室藏钱币文献图录》等书籍。

  名家评论

  看 王先生书法,看什么呢?看文化。他天赋很高,很聪明,他的书法,完全是写出他自己,他个人的修养,个人对艺术的见解。他的书法是用“心灵”表现出来的。这 才是真正的创新。我总结为两个字:一曰“雅”,二曰“逸”。王僧虔《笔意赞》云:“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直指本源,可谓 得书法之至道。先生书中的“雅”,使其神采内蕴,臻于妙道;而“逸”,萧散澹远,足见先生的襟怀。——中山大学教授、书法家陈永正

  王贵忱先生找到了适合自己书法发展的道路,表现为萧疏、淡雅、典静、隽永,清气流动,书卷气足。这次展览汇集了他半个多世纪的作品,可以说丰富多彩、精致入 微。从内容来讲,除了小部分是古人的诗词楹联之外,绝大部分都是他自己创作的,能够展示他作为文献学家和文物鉴赏家的学养,这些手抄书稿、各种题跋,件件 都富有文化含量,对当今浮躁成风的书坛是一剂清凉剂。相信这次展览对推动广东书法事业发展将产生很好的作用。

  ——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桂光

  “玩儿”出来的学问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王贵忱常以写经体抄录自己的文稿和题写金石拓本,其代表作是其钱币研究论文《吴泉 说》,在这次展览中,这件作品也得以与观众见面。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他从军队转业到银行系统工作,恩师周叔弢先生提醒他,在银行工作应该研究货币史,从那 时起,王贵忱就开始有意识地收集钱币及钱币文献,进行古泉学研究。

  “当时我收藏钱币古籍较珍贵的版本是明刻本洪遵《泉志》,1959年 商承祚先生在这套书上题跋,当时我已是遭贬谪之身(指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期间),老人家不怕牵连的高谊,没齿难忘。后来,我还陆续收了几种版本的 《泉志》,其中有一套是容庚先生给我的。在多年的集藏钱币谱录的过程中,得到于省吾、容庚、商承祚、戴葆庭、罗伯昭、骆泽民、潘景邓、黄文宽、启功、朱 活、马定祥、马国权、裘锡圭等先生的鼎力相助,或赠珍贵钱币谱录,或送古币拓本。”

  半个多世纪的持续收藏,让王贵忱成为当代收藏钱币文 献最多的人之一,除了明刻本宋洪遵《泉志》外,还有明正德本元马端临《钱币考》、明欣赏本宋李清照《打马图经》等善本孤本。而这些珍藏,都已捐献成为中国 钱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供社会研究与使用。由收藏带学问,王贵忱在钱币学方面的研究蔚成大家,中国钱币学会评定的“金泉奖”是泉界最高学术成果奖,在已经 评定的四届金泉奖中,王贵忱获得四连冠五项奖,如此殊荣,目前泉学界仅此一人。

  王贵忱喜欢说自己“好玩儿”,这个“好”读作四声,是喜 爱之意。他所说的“玩儿”,是遍收古书杂项。在这次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他藏品的拓片,有碑拓、钱币、古砚、铜镜、汉画像砖……甚至臂搁。拓片是用宣 纸贴在器物表现,用墨拓印来记录花纹和文字的方式,除了用于记录之外,更可让日晒雨淋后模糊不清的纹样脱去视觉干扰,更清晰地显示出来,是金石学家研究的 重要方法,后来也成为文人雅士喜爱的藏品。

  王贵忱在拓片上题记的文字,短小精要,体现着他的学养和研究。在《题龙川佗城唐开元塔残砖》 中,他写道:“残砖出龙川佗城旧塔侧废墟中。依《龙川县志》称康熙五十二年,邑人宋某于塔身脱落处获开元三年款识砖,厥后邑中遂亦称为开元塔。唯后世修 葺,于建塔年代持说模棱,盖年湮代远,史文无征耳。此砖高温烧制,古朴坚实,信非赵宋以后所能产。砖文并作释家语,是为玄宗当国日遗物,宋氏之言可信据 也。”认为所拓印之残砖确为唐代开元旧物。

  说王贵忱的书法作品耐读,除了书法本身的魅力之外,书写内容的丰富文化内涵更是“耐读”的集中体现。

关键字:王贵忱,书法

最新评论最热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手机用户 [广西南宁]2012-11-22 21:12:12

    的地发的的广泛的郭德纲德纲的的广泛的郭德的

    手机用户 [广西南宁]2012-12-12 21:12:12

    的地发的的广泛的郭德纲德纲的的广泛的郭德的

    手机用户 [广西南宁]2012-12-12 21:12:12

    的地发的的广泛的郭德纲德纲的的广泛的郭德的

    手机用户 [广西南宁]2012-12-12 21:12:12

    的地方的发生过的份上高耸的郭德纲的

    手机用户 [广西南宁]2012-12-12 21:12:12

    的地方的发生过的份上高耸的郭德纲的

推荐艺术品

更多...

成都扑克牌之小王

作者:凌晓星

尺寸:47×33cm

成都扑克牌之大王

作者:凌晓星

尺寸:47×33cm

熊猫杯旅行套装

作者:

尺寸:

艺术家推荐

更多...

曹辉   1952年生于成都。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四川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人物画专委会特邀委员、成都中国画会副会长、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生校外导师,成都惠民职工画院顾问。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其连环画作品多次获得全国大奖。1999年国画《川妹子出川图》获文化部全国第八届“群星奖”银奖;1990~1998年连续在法国举办五次个人作品展。2011年获第一届四川省工笔画学会作品展暨中国工笔画名家邀请展银奖。2014年作品《锦江花月夜》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三十年创作成果展•全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2015年作品参加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行的“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四川省国画作品展”;2016年在四川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2016年12月作品受邀参加“回望东坡“2016四川中国书画创作学术邀请展;2017年3月作品受邀参加水墨四川 ——名家作品邀请展;2017年5月作品《锦官城外》受邀参见“守墨鼎新”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作品展;2017年8月作品《年夜饭》参加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的全球水墨画大展;2018年1月27日在香港云峰画苑总部举行“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并由此开始为期一年的全国巡展。 曹辉1982——2002年发表作品:   《神奇的武夷山悬棺》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2年4期   《给上帝的一封信》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3年3期   《神秘的大旋涡》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3年2期   《野人之谜新探索》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4年1期   《女子足球运动》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5期   《女子马拉松》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2期   《小酒桶》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4年3期   《神秘的石室》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4年4期   《战神之墙》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9期   《笔录奇观》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11期   《古代美容》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6年6期   《一个女研究生的堕落》连环画广东《法制画报》 85年1、2期   《一个投案者的自述》连环画广东《法制画报》 85年17期   《ET外星人》连环画《奥秘》画报 85年4、5期   《孟卖大爆炸》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7年5期   《热爱生命》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1期   《驼峰上的爱》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9期   《青鱼》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5年3期   《珍珠》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6年3期   《菩萨的汇款》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5年9期   《小耗子》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6年10期   《水手长接替我》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86年10期   《征服死亡的人》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87年6期   《小酒桶》 连环画中国农村读物出版社再版 1985年11版   《给上帝的一封信》 连环画中国连环画出版社再版 84年3期   《日本国技.相扑》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6年1期   《圣地亚哥刑场》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7年10期   《古诗意画》 国画 四川美术出版社 1987年5版   《人蚊之战》 连环画 科学文艺 1988年1期   《跳水 》 连环画 《万花筒画报》 1988年2期   《他们与“森林野人”》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8年3期   《圣地亚哥刑场》 选刊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8年3版   《关于圣地亚哥刑场的通信》 论文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8年3版   《阿拉斯加的奇遇》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1期   《祭火》 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9年6版   《辟古奇谭》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6期   《玛丘皮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9期   《医生.夫人.闹钟》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0年1期   《南.马特尔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0年10期   《泉神娶妻》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1年1期   《中国民族民俗故事》 连环画明天出版社出版 1991年1版   《船儿水上飘》 国画 蓉城翰墨 1991年12版   《萨克奇野人的俘虏》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1年10期   《圣经的故事》 连环画四川美术出版社 1992年1版   《雪莲洞探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2年2期   《艾科沟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2年5期   《印度河文明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1期   《干冰杀人案》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5期   《白色幽灵》 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 1993年4期   《悬棺之谜新解》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8期   《冤家变亲家》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3年10期   《一棵遗落在荒原的种子》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4年6期   《世界名人传记.艺术家卷 米勒篇 》 连环画浙江少儿社 94年一版   《巴仑克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4年10期   《辟古奇尼》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5年5期   《豹狼的日子》 上、下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出版社 1992年10版   《冬之门 》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95年8,9期   《神农架野人今安在》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7年1期   《寻觅玛雅古城》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7年10期   《白鹤梁探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8年1期   《尊严》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98年2期   《神秘的南美大隧道》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9年2期   《名医入地彀》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9年6期   《神秘的英国巨石圈》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9年5期   《蜀王陵出土记》 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0年8期   《定数》连环画《连环画报》 2000年10期   《印山大墓揭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1年5期   《冰封印加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1年8期   《“狼人”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2年1期   《扣开通往远古的大门》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2年4期 曹辉艺术年表:   2020年1月在成都举办“陌上谁人依旧 · 曹辉民国风人物画展”   2019年11月作品受邀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主办的“回望东坡•2019四川中国书画学术邀请展”   2019年8月中山(南区)云峰画苑于举办《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   2018年10月作品受邀参见“天府百年美术文献展”   2018年1月27日在香港云峰画苑总部举行“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   2017年8月作品《年夜饭》参加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的全球水墨画大展    2017年5月作品《锦官城外》受邀参见“守墨鼎新”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作品展   2017年3月作品受邀参加水墨四川 ——名家作品邀请展   2016年12月作品受邀参加“回望东坡“2016四川中国书画创作学术邀请展   2016年6月 在四川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   2016年5月 作品《绣娘》参加成都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开篇之作——南方丝绸之路美术作品展   2015年11月 作品《故园旧梦》入选第二届“四川文华奖”美术书法展,并获三等奖   2015年11月 作品参加由四川省艺术研究院主办的“2015四川中国画创作学术邀请展”   2015年10月 作品《西厢待月》参加在重庆举办的“中国精神•民族魂——中国知名画派邀请展”   2015年10月 作品《故园旧梦》参加“从解放碑到宽巷子”2015成渝美术双百名家双城展   2015年9月 作品参加成都市推广天府画派办公室主办的“传神写照•2015水墨人物画邀请展”   2015年8月 特邀参加成都市推广天府画派办公室主办的“心里画儿•中国画邀请展”   2015年5月 特邀参加由四川省美协和四川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联合主办的“四川省中国画人物画作品展”   2015年4月 参加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的“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四川省国画作品展”   2014年 作品《锦江花月夜》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三十年创作成果展•全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2014年7月 三幅作品参加“南方丝绸之路”主题创作展   2011年5月 在成都东方绘画艺术院(现在的二酉山房)举办“曹辉人物画作品展”   2011年3月 《曹家大院•家训》获首届四川工笔画学会作品展暨中国工笔画名家邀请展银奖   1999年 国画《川妹子出川图》获文化部全国第八届“群星奖”银奖   1999年 连环画《名医入彀》获《连环画报》“十佳”优秀绘画奖   1998年8月 在法国圣雷米市BAYOL画廊举办第五次个展   1996年 作品《寻找北斗》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   1995年7月 在法国圣雷米市BAYOL画廊举办第四次个展   1993年9月 在巴黎“中国之家”画廊举办第三次个展   1993年 连环画《白色幽灵》获《中国连环画》“十佳”作品奖   1991年5月 在巴黎亚洲民俗艺术博物馆举办第二次个展   1990年3月 在巴黎亚洲民俗艺术博物馆举办第一次个展   1990年 连环画《圣地亚哥刑场》获《奥秘》画报1985~1990年“十佳”优秀作品奖   1989年 连环画《圣经的故事》《青鱼》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   1986年 连环画《罗瑞卿的青少年时代》获第三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三等奖   1981年 国画《新户头》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