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华夏艺术网 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综合评论 > 情萦砚魂 扬我中华——浅谈收藏境界三部曲

情萦砚魂 扬我中华——浅谈收藏境界三部曲

时间:2020-11-06 | 来源:陈国源 | 阅读:9422次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摹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是清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借用宋代晏殊的《蝶恋花》、柳永的《凤栖梧》、辛弃疾的《青玉案》等三首词中的名句来比喻古今成大事、大学问者,所必须经历的三种境界。

诚然,对收藏者也是如此。纵观古今收藏界,凡有成就者,都是有很高的境界的,甚至把个人的收藏与国家、民族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硕果累累。与此相反,也有些藏家,多年收藏,碌碌一生,总跳不出个人的圈子,固步自封,结果成就平平,究其原因仍是一个境界问题。

近几年来,新闻界的朋友总约我谈谈收藏砚台中的酸、甜、苦、辣、咸的故事。于是,我把二十多年来收藏中的浅陋拙见,写成《‘星湖春晓砚斋’百砚铭文集》。借此机会,抛砖引玉,求得同好及方家的指教,使我的收藏境界再提高一步。

一、收藏之道第一境界——话结缘

在我二十几年的收藏生涯中,朋友们经常问我的一句话:“你为什么喜欢收藏砚台?”我也常想这个问题。思前想后,离不开两条:一是与砚有缘份;二是经不起砚之魅力的“诱惑”。

缘由心生,人必爱之。

收藏是人与物,人和人打交道,它总离不开“缘份”二字,缘来则聚,缘去则散。然而,缘从何来?缘由心生。过去我也曾收藏过邮票、钱币、观赏石、印章石等,但都是小打小闹,玩玩而已。惟有砚台,让我从喜欢到爱好,从爱不释手到如醉如痴,结下了不解之缘。十几年来,一发不可收,即使1995年从部队退休后,在一家企业工作,也是“名为朋友帮忙,实为收藏砚台打工”,至今已收藏中华名砚四百余方。我在“百砚铭”中写道:“有人把石头视为人类文明之神。人是万物之灵,砚石乃天地之宝,自然有情、有缘”、“人可以养石,石也可以养人;人磨砚,砚磨人。喜爱石头,亲近砚台,乃人之天性使然”、“砚源砚源,今生有缘,人间真情,石见知音”、“美人爱镜,武人爱剑,文人爱砚,一生之中最相亲傍”。

值得一提的事。1994年7月14日,我把梦寐以求、跟踪4年之久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黎铿得意之作“星湖春晓”砚,以数万元巨资购藏,遂了平生之愿。兴奋之余,又给素昧平生的雕砚大师黎铿去信,直抒胸臆:“在我爱砚和藏砚的实践中,我确信人有人缘,石有石缘。谁说砚台无情?!请看“星湖春晓”砚1978年进京后,不让人‘发现’,苦苦等我十七年,情有独钟!今天我通过她又给您工艺美术大师去信,您说是不是缘份?!”“在我家乡杭州西湖十景中有一美景名曰‘苏堤春晓’,‘苏堤春晓’与‘星湖春晓’,情同姐妹。因此,从这方砚的内涵讲,与我就有缘份”、“看到‘星湖春晓’砚那种其美、其精、其奇、其神、其情、其趣,真是妙不可言,意味无穷!我为得石友,万金何足惜,艰苦两年还债务,而终生受乐!”

黎铿大师的好友、《肇庆荧声报》总编谭沃森先生,在该报的头版上以《名砚与军官,京城结‘良缘’——‘星湖春晓’砚奇遇记》作了报道,在端砚之故乡肇庆市,引起了轰动。

国之瑰宝,人必藏之。

这是藏砚家们共同的心声。首先,砚台作为古代书写工具,与笔、墨、纸一起,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之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功不可没。正如我在“百砚铭”中所称道的:“笔、墨、纸、砚,世称‘文房四宝’。一个宝字就道出了它们的珍贵、价值和贡献。即记载了我华夏五千年之文明史,传播了我东方瑰丽多彩的书法和绘画艺术”、“早在九百多年前,宋朝苏易简在<文房四谱>中载:古人拟人化,给‘四宝封侯’。纸为‘好畴侯’,笔为‘管城侯’,墨为‘松滋侯’,砚为‘即墨侯’。封得好,很形象!”“中华儿女,当有‘华夏瑰宝,人皆爱之;中华文明,人皆传之’的共鸣和共识”。

砚,作为“文房四宝”之一,它比笔、墨、纸,更具有收藏价值。我在“百砚铭”中作了比较:“笔佳十美警世,墨香百里可闻,纸优千年不变,砚固万代同辉”、“收藏文房四宝,以砚为冠,这是因砚的地位最为特殊所决定的。它集历史、艺术、使用、欣赏、研究、收藏价值于一身,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传统艺术,是其他三宝所不能及的。它无愧为华夏艺术殿堂中一朵绚丽夺目之艺术奇葩”、“北宋蔡襄赞佳砚为和氏壁:‘玉质纯苍理致精,锋芒都尽墨无声;相如闻道还持去,肯要秦人十五城’”。

作为国之瑰宝的砚台,具有无穷之魅力,在“即墨侯”面前,那些权臣显贵、绝代丽人、美酒佳酿、通灵宝玉等,也都黯然失色。我在“百砚铭”中有一比:“千古人物,时隐时现;千年砚石,万世永传”、“饮酒易醉人,玩砚亦醉人。美酒佳酿,难得酒仙醉几时?然传世名砚,则令人陶醉一生”、“知音难觅,名砚难求;红颜佳丽,昙花之秀;奇石珍砚,万古风流”、“以余之见〈石头记〉中之通灵宝玉,妙则妙矣,然胭脂味太重,岂有端、歙砚之古朴、灵秀”、“‘端’有眼,‘歙’有眉,端歙二君,眉清目秀,眉眼传神,羞煞潘安,喜煞文人”。

砚,作为“文房四宝”之一,还因它是非再生资源,尤其是中华四大名砚,弥足珍贵;再加上开采之艰难,物稀更为珍。早在北宋时,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苏东坡赋诗来形容端砚老坑开采之艰辛和宝贵:“千夫挽绠,百夫运斤,篝火下缒,以出斯珍”。宋欧阳修得到歙石佳砚后,喜形于色:“徽州砚石润无声,巧施雕琢鬼神惊;老夫喜得金星砚,云山万里未虚行”。在我多年收藏实践中也深有体会,我在“百砚铭”中叹道:“千金易得,名砚难求。一则名坑难采;二则名品难遇;三则名人佳作难得;四则名家题铭难请;五则机缘难逢。再加上历史烟尘,名砚不知今又流落何方?!故而,要想获得一方名砚、名坑、名品、名家雕刻、名人题铭之‘五名砚’,实乃凤毛麟角,甚而终生难寻”、“紫玉一握胜千金,美秀而文有知音”。

为此,1994年当我获得一方石质上乘,石品丰富,工艺精湛,闻名遐迩之“五名砚”——“星湖春晓”砚后,乐得我把《百砚室》改写斋名为“星湖春晓砚斋”(由著名的古典文学家、文物鉴定家、书画家启功先生题写),并为我心爱的镇斋之宝“星湖春晓砚”写了铭文。我在“百砚铭”中写道:“湖光潋滟‘春’方好,山色空濛‘星’亦奇;若把星砚比西子,远观近赏总相宜”、“七星岩天下奇景,千里遥与君共赏;星湖美人间仙境,嫦娥乐乔迁湖乡。”

懂得了“为什么要收藏”,才会去收藏。然而,搞收藏实属不易,要吃尽天下之苦。而一个真正的藏砚家则懂得只有反复尝遍了“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乐也就在其中了。这是因为“关东美味盐为主,山西烹调醋当先,江浙佳肴甜丝丝,四川火锅麻辣辣”各有特色,而美味佳肴就需要有特色。因此,走遍天下,吃遍天下之人,才是其乐无穷的人。我在“百砚铭”中也写道: “蒲松龄在‘自勉联’中云:‘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余以为:此藏家成功之道耳”、“有志者终生与‘追求’、‘享受’为伴。‘追求’是攀登,是进取;‘享受’是境界,是巅峰。然,追求美,欣赏美,皆为获得美,享受美。在艺术领域尤为如此。一个藏砚家,孜孜以求,攀登座座高峰,才真领略心旷神怡之境界;享受到无限风光在险峰之乐趣!”“人生百味成诗文,砚藏百家成斋谱”就是此理。

道过了“为什么要收藏”,算是“话收藏”之半,现在再说说怎样收藏?

收藏,首先要收藏学问,多学多问,增长知识。石砚文化博大精深,怎样收藏,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有经验,又有方法等问题。而过去收藏没有专门的院校,全靠自学,向书本学习,向一切内行的人(如专家、学者、收藏家、雕刻家以至于文物商、售砚的农民)学习。十几年来,有关砚的知识方面的书籍,我总想法买到。如《文房四宝》、《民间收藏指南》、《实用收藏手册》、《文房四宝手册》、《宝砚风华錄》、《砚林脞錄》、《端溪砚史》、《端溪砚》、《趣谈端砚》、《歙砚丛谈》、《西清砚谱》、《高凤翰砚史》、《阅微草堂砚谱》、《中国名砚鉴赏》、《龟阜斋藏砚錄》、《中华古砚》等。有的海外书籍,物稀为贵。如台北故宫博物院出版的《西清砚谱》一册850元;《兰千山馆名砚目录》价1千多元。为了学习,我亦一掷千金,购藏了。有了这些书本,使我在收藏道路上,起步虽晚,但入门较快。掌握了不少砚的知识,还先后发表了《藏石励志,读石成材》、《石不能言最可人》、《毛泽东与传世名砚》等20多篇文章,受到同行们的好评。

1995年11月,我以万余元购得一方端砚老坑大西洞,名曰“西子芳仪”。石品花纹极其丰富,有鱼脑冻、青花、冰纹、胭脂晕等,只觉得好,但好在哪里又说不准。通过学习清代吴兰修的《端溪砚史》,解决了这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浅薄。我在“百砚铭”中写道:“清吴兰修在<端溪砚史>中论‘青花者石之精华也。如缁尘翳于明镜,如墨沉著于湿纸,斯绝品矣。鱼脑冻水肪之所凝也,白如晴云,吹之欲散;松如团絮,触之欲起者,是无上品,大西洞有之。大西洞以鱼脑带青花者为极品。若冰纹带青花,乃千百中之一、二,谓之绝品也。鱼脑蕉白之外,有细缕围之丝丝如理发者,谓之马尾纹;其外有紫气围之艳艳若明霞者,谓之胭脂晕。此大西洞绝品,他洞所无。综上所述<西子芳仪>亦可称谓‘五绝品’砚也”、“历史是一部教科书。在收藏之路,前者是后者的启蒙之师。一个藏砚家要善于从古人中吸取知识、智慧、力量和方法。不断探索,勇于攀登,才能继往开来”。

收藏要永不满足,切忌自诩“老大”,天下第一。要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强中自有强中手”。我在“百砚铭”中自律道:“学习之敌,乃自满矣,收藏亦如此。一个藏砚家,不为珍藏几方来之不易之名砚,而止步;亦不为领略博大精深砚文化之艰难,而兴叹!奋斗不息,收藏不止,才不枉负石之痴、砚之友的好名声”。

收藏要具备六力。即一是要有孙悟空火眼金睛之眼力;二是要有舍得倾家荡产之财力;三是要有终生不渝之精力;四是要有破釜沉舟之魄力;五是要有卧薪尝胆之毅力;六是要有百折不挠之体力。我在“百砚铭”中写道:“石见为砚。同样一方砚,有人视而不见,见面不赏,赏而不知其趣;有人却慧眼识宝,还能点石成金。一个藏砚家要有‘众人皆醉,唯我独醒’之智慧和眼力,不被常人所左右,就不难获得举世无双之名砚”、“千金易得,名砚难求。-个藏砚家需要有眼力、财力、精力、魄力、毅力、体力;六力俱全,名砚可得”。

收藏,需要把“时间”、“精力”、“金钱”,三者融汇一体。我在“百砚铭”中写道:“时间、精力、金钱,此乃人生‘三大消费品’。有识者昭昭;无知者碌碌。然一个藏砚家有胆、有识,融三者汇一体,弥足珍贵,则收藏天地,当大有作为”。

收藏,需要善于比较。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知真、贵。”我在“百砚铭”中写道:“有比则灵,有鉴则精;有求则应,有缘则遇;有毅则得,有财则取;有恒则成,有志则进。余谓此藏砚家之诀窍矣!”

收藏,需要有自己的风格,切忌人云亦云,人藏亦藏。我在“百砚铭”中写道:“皇家砚,威严高贵;文人砚,典雅儒精;民间砚,意趣生动;吾求砚,神韵妙伎。”当藏砚界出现是古砚好,还是新砚好的争议时,我个人认为古砚和新砚都有好差之分,就古砚和新砚而言,这是一个继承和发展的问题。我在“百砚铭”中述见:“古砚讲真,新砚讲精;古真新精,皆为珍品;中华瑰宝,誉满乾坤”、“所谓喜新厌旧,人之禀性也,其贯穿于各个领域。然而,能喜新不厌旧,此谓藏家继承千古,又推陈出新之成功秘诀矣”。

收藏,也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敢于对历史人物“评头论足”,不被“权威”所吓倒。在历史上北宋米芾和清代朱彝尊都是大学者和大藏家。我对他们的一些做法和言论,也有自己的看法。我在“百砚铭”中评道:“北宋米南宫嗜砚成癖,敢于向宋徽宗要御砚,被历代文人誉为‘砚颠’,可赞!而其同代好友苏仲恭爱砚之情却鲜为人知。然,他却用豪华宅地,换取‘米颠’视为神灵之物的歙砚山,其痴迷、痴情,更令人折服!”“清朱彝尊在〈说砚〉中云:‘得水岩而诸山之石可废,得青花兼鸲鸽眼者,而诸品又可废矣’。此语虽论点精辟,但论据不足。行家皆知:端石各坑均有好坏之分,水岩(老坑)也不例外。水岩之中、下品石就不及麻子坑、坑子岩的上乘之石。且青花、鸲鸽眼虽为一流石品,但鱼脑、蕉白、天青、胭脂晕亦不可多得。鱼脑中的微尘青花,堪称极品;论眼,名家还尚有不同的说法。可见,朱彝尊以偏概全之论,实乃一家之言矣!”

收藏,亦要敢于碰“硬”,知难而进;敢于打硬仗,啃硬骨头。例如:端砚和歙砚,均为中华四大名砚。但谁为“第一”之“端、歙之争”,自唐以来直到现代,仍争论不休。从历史上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片言只语中,使我认识到由于历代文人雅士及收藏家都是从各自的爱好、鉴赏、品味、收藏等角度的不同,也受到了居住的地域、交通和当时社会的科学、文化等条件的限制,出现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端、歙之争。实质上缺乏从历史地、客观地、全面地对端、歙作一番分析和比较。然剖析历史之争议,做出正确的结论,对我这个学识浅薄的收藏界新兵,谈何容易?但是我知难而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寻找资料,认真思考,反复征求喜爱端砚和歙砚朋友的意见。终于写出了《赏黄庭坚〈砚山行〉,评‘端’‘歙’之争》近九千字的文章,先后刊登在《中国社会报》(中华收藏专刊)、《中国文房四宝》、《荣宝斋》等报刊上,受到行家们的称道。从而也使我进一步弄清了在砚的知识方面的十个问题:

l、端砚和歙砚名列中华名砚之前茅,有着其他名砚和砚种不可比拟的优势和特点:

(1)端砚和歙砚都有一个庞大的家族;

(2)端砚和歙砚都有极其丰富的石品花纹;

(3)端砚和歙砚都被历代文人墨客所推崇,过去被皇家列为贡砚和赐砚,现在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馈赠外国元首的国礼珍品;

(4)端砚和歙砚都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

2、端砚和歙砚的不同之处:

(1)所处的地质年代不同。端砚石属泥盆纪,距今约6亿年;歙砚石属寒武纪,距今约10亿年左右。

(2)石色不同。端砚石以深紫色、猪肝色、灰黄色、青绿色为主色调;歙砚石以黑色、灰黑色、青碧色、黄绿色为主色调。歙砚石色之折光率是其他名砚所不能比的,让人赏心悦目。

(3)石声不同。端砚石柔嫩,硬度在3-3.5度左右,石声以木声为好,金声、瓦声为下;歙砚石坚润,硬度在4度左右,以金声为好。苏东坡赞歙砚为“金声而玉德”。

(4)石品花纹各具特色。我在“百砚铭”中写道:“端溪石之石品花纹,内涵丰富,含蓄玄妙,意趣生动,让欣赏者耐人寻味,浮想联翩,入迷入痴”、“歙州石(主要是龙尾石)之石品花纹,妍丽纷呈,形态神奇,千姿百态,让观赏者心潮起伏,激动不已,赞叹造物主巧夺天工的‘神’、‘奇’、‘绝’”。

3、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也有着一千三百多年的石砚文化史。自唐以来,在中华大地上仅名见经传的砚石就有130余种,再加上那些无名之砚石,则将近300余种。然而,能称得上中华名砚者,却寥寥无几;更能经受历史和实践检验、独领砚文化风骚的,只有端砚和歙砚。因此,端、歙之争,实质上是中华名砚谁为第一和第二之争。

4、对端砚和歙砚的评价应从历史地、全面地、客观地进行比较和鉴别,在整个中国石砚文化史的长河中,端砚无论在名声上、影响上、作用上,以及产石的数量和石质的柔润上,都略胜于歙砚;而歙砚在实用的发墨和洗涤上、石色的折光率上,又略优于端砚。因此,自唐宋以来中华四大名砚之排行榜:“端砚、歙砚……”是经过历史和实践的检验,是有一定道理的。

5、歙砚在名声上、产量上不如端砚,其主要原因:自宋代以后,歙石基本停止开采约五百年,间断时间太长所至。

6、端、歙砚自唐以来,由纯实用性(单一书写工具),演变到以实用为主与欣赏相结合;到实用与欣赏并重;到以欣赏为主与实用相结合。这个过程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这就是中国石砚文化史,也是中华名砚史。

7、针对端、歙砚越来越失去实用价值而成为单纯的文玩、文房摆设品、珍藏品等倾向。我认为砚的价值包括实用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二者是缺一不可的。无论端、歙砚怎样演变,其石质多么优美,石品多么神奇,雕工多么精湛,但还是离不开实用。否则如不能研墨,也就不能称之为砚了。

8、砚的价值(包括实用和艺术价值),如能达到名砚、名坑、名品、名家雕刻、名人题铭。即所谓“五名”砚,应算是最高档次了。

9、端砚、歙砚中的石质、石品、雕工三者之间的关系,拟人化比喻:石质如同人的肌肤,石品如同人的五官,而雕工如同人的服饰。优良的石质,名贵的石品,再加上精湛的雕工,就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给砚石赋予艺术的生命力。

10、历代文人和藏砚家对名砚的实用和艺术鉴赏概括起来,主要有八条标准。即纹斑绮丽,玉德清声;坚劲发墨,下墨如风;经久不乏,停墨浮艳;贮水不耗,历寒不冰;涩不留笔,护毫佳秀;滑不拒墨,经磨无声;瓜肤彀理,涤之即净;池润容墨,文作天工。拿这八条标准来衡量端、歙砚石,乃是名不虚传之绝世佳品。

对于“端”“歙”之争,我在“百砚铭”中写道:“北宋黄庭坚在<砚山行>中称赞歙砚:‘不轻不燥禀天然,重实温润如君子;日辉灿灿飞金星,碧云色夺端州紫’。关于中华名砚,端、歙谁为第一?自唐以来众说纷纭。余不揣浅陋,已著文析之,论之。就其名次而言,还是端一、歙二为好”、“古人云:端石如风流学士,竟体润朗;歙石如清寒道士,聪俊清癯。端歙二士,各臻其美,令余痴迷”。

二、收藏之道第二境界——谈感悟

“历代文人雅士,一旦得到稀世名砚,可以弃官、舍财,而视砚为命,爱不释手。他们那种‘日抚珍品度永昼,夜枕佳砚梦魂随’的如醉、似痴、入迷、成癖之情,‘千古谜底,尽在砚中’。”这是我写的“百砚铭”之一。砚台有如此大的“魔力”,能让文人墨客、收藏家如此陶醉、入迷?“千古谜底”又怎能尽在砚中?原来,在砚中可以感悟出许许多多的东西来……。

玩砚,能悟美,可以赏心悦目。我在“百砚铭”中赞道:“砚虽无金珠宝玉之贵,却有琴棋书画之雅。让你享受到无声之音乐,彩色之诗篇的美感,达到‘天人合一’、‘物我交融’之化境”、“一砚一貌,绝无雷同,虚实肥瘦皆无价;百品百得,常有新悟,质形纹色自有意。有缘有悟之人,在品砚中产生的美感、灵感、悬念、启迪等审美情趣,自得其乐,乐在其中”、“那种独一无二之砚石,具有永恒的时空美,其令人叹为观止:天工难夺”、“‘天工人工,两臻其美’之砚意境,就是由好入精,由精入妙,由妙入神,由神入化,情景交融,意味无穷”。

读砚,能悟文,可以增长知识。我在“百砚铭”中写道:“砚文化博大精深。故玩砚也叫‘读砚’,赏砚也是‘悟砚’。从砚中,可以读到地球发展史,生物发展史,人类发展史,以及地质学、矿物学、美学、哲学、经济学等。从石砚文化的知识宝库中,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赏砚似读‘无字天书’。所谓读石如读史,悟砚亦悟道。宋代诗人陆游说得好‘石不能言最可人’,正所谓‘石不言自重,花不语自香。’对此,余信之凿凿”、“美秀而文,唯我砚君”。

赏砚,悟境界,可使艺术升华。我在“百砚铭”中总结道:“一代丹青宗师齐白石认为,上乘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品砚既久,渐有感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之中华艺术,离宇宙山河、神旨天意、美的真谛,若近在咫尺,令余心旷神怡”、“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赏砚赏到‘砚我交融’之境界,离‘天人合一’当不远矣!”

品砚,能悟德,可以励志奋进。我在“百砚铭”里赞道:“品砚可以励志。砚石不附人仰俯,不随俗浮沉,不会春荣冬枯,也不似朝花夕殒。人们在赏砚中悟石也悟道,悟石德而养性,通石理而修身”、“欣赏充满神奇奥妙和诗情画意之砚石,使人净心悦目,养性益智,喻德励志,避邪颐寿”。

论砚,悟人生,可以超凡脱俗。我在“百砚铭”里写道:“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见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然而,余以为以砚为镜,可以悟人生”、“论人,讲人品;论石,讲石质;品质二字,一脉相通。人品高洁,涉砚必雅”、“质、品、艺相统一,为砚之大品矣;心、言、行若一致,乃人之大德也!”“人如其砚,砚如其人,相互辉映,各得其所”。

去年,我在荣宝斋购得一方端砚麻子坑,石品有一个硕大、状如藕形的鱼脑冻,十分可爱。联想藕的品质。我在“百砚铭”中写道:“荷花出污泥而香远,称奇;玉藕陷污泥而不染,堪绝!”“一赞玉藕有节,身陷污泥而不染;二赞玉藕有义,花红莲翠甘献身;三赞玉藕有情,藕断丝连意绵绵;四赞玉藕无我,粉身碎骨为民众”。

从玩砚、赏砚、品砚、论砚中,悟出美感、知识、道德、修性益智、喻德励志……。应该说是一种境界,也是由物质到精神的升华。

三、收藏之道第三境界——讲弘扬

“文房四宝”,国之瑰宝。砚,古代称研。迄今为止,我国最古老的一方研,是新石器时代的双格石研。它是在1958年从陕西宝鸡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距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壮哉!它与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同步。五千多年来, 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先人留下的艺术瑰宝:甲骨契文、钟鼎彝器、陶罐瓷艺、书画碑帖、印章石刻、宝石玉器、缂丝刺绣、文房用具等等……这一件件、一桩桩的博大精深、出神入化的艺术品,如天河银汉,千万星斗,难以胜数。这使得西方人初到东方的中国,恍如进入一座布满奇珍异宝、光辉夺目的艺术圣殿。华夏民族,无愧为是一个伟大而富于艺术天才的民族。我们为祖先骄傲!

然而,任何民族的文化,无论在历史上多么辉煌,倘若后继无人,便只是一片斑斓而沉默的史迹而已。石砚文化,决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中断、止步。“中华民族儿女,当有‘华夏瑰宝人皆爱之,中华文明人皆传之’的使命感!”我还在“百砚铭”中写道:“爱国主义,余之军魂;兴砚文化,余之砚魂;朝霞映军魂,夕阳显砚魂;军魂、砚魂,实乃中华之魂;余为之追求、奋斗,终生不渝!”“哲人称:地球上只要有石存在,火种是不会灭的;而藏砚家亦云:中华大地上只要有砚传世,翰墨丹青便源远流长!”

因此,一个藏砚家能把个人的收藏与整个国家、民族的利益结合在一起,并在弘扬砚文化上做出了贡献,实乃收藏之道的最高境界。

弘扬砚文化,就要展示砚之风采。我的收藏原则是:收藏砚,必须收藏中华名砚;收藏中华名砚,突出收藏中华四大名砚;收藏中华四大名砚,主要收藏端、歙砚;收藏端、歙砚,必定收藏名坑、名品,最好再加上名家雕刻、名人题铭之砚。即“五名砚”。因为名砚、名坑、名品、名家雕刻、名人题铭之砚,实为中华名砚之精品、珍品和绝品之砚,乃是中华名砚之最高档次的砚矣!为此,为了有财力购砚,退休后我外出“打工”,在某公司任副总,每月工资不菲,有数千元。但大量购砚,仍入不敷出。可以说在我购藏的四百多方砚中,每一方砚都来之不易,都有一段酸甜苦辣咸的故事。我在“百砚铭”中写道:“知足,平生修得随缘性,粗茶淡饭也知足,常乐;不知足,天命喜结砚源情,佳石名砚嗜不足,藏珍”。

弘扬砚文化,就要熟悉砚文化。十几年来,有关砚的报道文章,我都精心剪下来,装订成册;经常到琉璃厂“中国书店”转悠,见到有关砚的书籍必买,昂贵的砚谱,一掷千金,在所不惜;我还四上广东、三下石家庄,向雕砚家黎铿、李东海(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在中国工艺美术馆最高艺术殿堂——珍宝馆,永久收藏他的五方雕砚作品)赐教;有了难题,打电话、写信给张中行、蔡鸿茹、刘演良、程明铭、胡忠泰、谭沃森等学者、专家、收藏家请教。广交砚友,乐此不疲。

弘扬砚文化,就要宣扬砚文化。自1994年以来,我在有关报纸和杂志上,发表了“中华名人与宝砚传奇系列”:《端砚名重天下》、《歙砚天生丽质》、《李煜的奇砚情》、《坡翁砚趣》、《“砚颠”米南宫》、《百二砚田富翁金农》、《一代雕砚名家顾二娘》、《高凤翰与他的〈砚史〉春秋》、《爱砚、藏砚、谱砚——记清代藏砚家纪昀》、《毛泽东与传世名砚》、《幽林清泉水/涓涓爱砚情——记林白水先生藏砚二三事》等宣扬古今爱砚、藏砚、谱砚名家之轶事;还发表了《星湖春晓,五名端砚》、《西子芳仪,五绝品砚》、《旷古奇观,三斗星砚》、《气象万千,妙趣天成》、《英雄谐吉砚》、《灵猴掬月砚》、《佛现佛砚》、《金晕化牡丹》、《此生依依系砚魂》、《认识它、了解它、寻找它/评稀世珍品岳飞砚之争议》、《赏黄庭坚〈砚山行〉评‘端’‘歙’之争》、《情萦砚魂,扬我中华——浅谈收藏境界三部曲》的体会和评论文章。

弘扬砚文化,就要靠群体的力量。一方歙砚上星星点点的金星、银星,亮度很弱,微不足道。如果千万颗金星、银星形成一片金晕、银晕,就能熠熠生辉,光彩夺目。这个浅显的道理,藏砚家都清楚。然而,在1994年7月,我“倾家荡产”,又负债购藏了梦寐以求的“星湖春晓”砚后。观赏黎铿大师以石构图,因材施艺,用缩龙成寸之手法,把肇庆驰名中外的风景区七星岩,惟妙惟肖地艺术再显于砚上,真让我陶醉,甚至得意忘形地写了一首砚铭:“七星岩天下奇景,千里遥惟我独赏”。数日后,许多朋友前来鉴赏名砚,这让我深感不安:“弘扬砚文化,一人之力太微薄,要靠群体力量才伟大”。于是我当场把砚铭改为:“七星岩天下奇景,千里遥与众共赏”。虽然改了两个字,我觉得境界忽然开阔了许多。1996年8月正值我军建军 69周年之际(也是我退休的第一年),我带着心爱的“星湖春晓”砚在故宫东隅,“皇史”内“名砚斋”里,举办了“星湖春晓砚斋”藏品展。纯展览是赔本的,但广交了朋友。连著名的古典文学家、文物鉴定家、书画家启功老先生也冒雨前来观看,并欣然命笔“砚林集胜”,以资鼓励。子央先生题为《砚林集胜/名噪京城——〈星湖春晓砚斋〉藏品展侧记》,刊登在《肇庆荧声报》、《中国书画报》、《中国文房四宝》等报刊上,扩大了影响。《人民日报》(海外版)、《北京晚报》、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北京电视一台、北京电视二台《什刹海——大饱眼福》等都报道了砚展实况,引来了无数藏友前来观展。自此以后,我在家中开办了“星湖春晓砚斋”藏品室。在军营内外上至将军、下至士兵,地方上的同好、收藏家、学者,甚至于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文元先生都前来参观。2005年3月我被中国收藏家协会聘为文房之宝收藏委员会主任,亦被北科院中国国学院聘为客座教授,为弘扬砚文化,尽责尽力。

积聚文房瑰宝,传承华夏文化。二十余年来,我苦心孤诣,孜孜求索。2004年4月,借贷十几万元,把几十年的藏品和心得体会,汇集出版一部典雅、端庄、精致之砚谱,名曰《砚林集胜—〈星湖春晓砚斋〉珍藏当今中华名砚录》,受到国内外藏砚界的重视和好评。正如我在“百砚铭”中写道:“是刻之必传,传而必广,广而必久。清代高风翰、王相、王子若为摹刻、出版〈砚史〉而百年承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被誉为清代砚林‘三痴子’。然其爱砚之情,藏砚之痴,谱砚之志,绵延至今,待到<砚林集胜>问世,又添一痴耳”。2006年10月我又在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兰天剧院举办“纪念书法泰斗启功先生题词十周年,‘星湖春晓砚斋’百砚藏品暨名家砚铭书画展”。这次展览是我20多年来第二次个人藏品展。其特点:一是按启老“砚林集胜”的要求,从400余方中华名砚中,择选百余方难得一见的精品、珍品和绝品之砚;二是将我20多年来,为我心爱之砚撰写的160余条铭文,请军内外书法家、将军、专家、学者、鉴赏家、雕刻家、工艺美术大师等书写、绘画一百多幅砚铭,使整个展览大厅墙上的书法铭文与陈列的中华名砚,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吸引了无数行家前来观展。前中国书协副主席、现为中国书协顾问的李绎先生,带着放大镜认真鉴赏百方名砚后,欣喜题词:“星湖春晓,佳翰砚边生”,以资祝贺。为此,我在“百砚铭”中总结道:“余投笔从戎,军旅生涯四十载。喜爱祖国之蓝天,欣赏鹰击长空之动态雄姿;然解甲后,又迷恋中华名砚,品赏青花、鱼脑、眉纹、水浪之静态神奇。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文武之合,还是一斌(兵)”、“情为何物?缘从何来?‘情缘’二字,谁能说清?千人千语,难以道明,千古之谜,谁人揭晓?!品,情人眼里出西施,千寻万呼,道的是一个‘恋’字;评,文人磨砚,武人舞剑,笑傲江湖,讲的是一个‘痴’字;禅,无情哪有‘恋’?!无缘哪能‘痴’?!悟,这痴、恋、情、缘,让多少情种、痴儿魂萦梦绕,又引发出多少千古绝唱,百代争传之奇人、奇事、奇情、奇缘之动人故事,历朝历代延绵不绝,演奏出人间之永恒的主题”。

以上这些,就是我这个收藏界中的新兵,在弘扬砚文化的广阔天地中,所尽的绵薄之力。努力,努力,再努力!让这千年艺术精华,发扬光大。(作者:陈国源)

关键字:

最新评论最热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手机用户 [广西南宁]2012-11-22 21:12:12

    的地发的的广泛的郭德纲德纲的的广泛的郭德的

    手机用户 [广西南宁]2012-12-12 21:12:12

    的地发的的广泛的郭德纲德纲的的广泛的郭德的

    手机用户 [广西南宁]2012-12-12 21:12:12

    的地发的的广泛的郭德纲德纲的的广泛的郭德的

    手机用户 [广西南宁]2012-12-12 21:12:12

    的地方的发生过的份上高耸的郭德纲的

    手机用户 [广西南宁]2012-12-12 21:12:12

    的地方的发生过的份上高耸的郭德纲的

推荐艺术品

更多...

成都扑克牌之小王

作者:凌晓星

尺寸:47×33cm

成都扑克牌之大王

作者:凌晓星

尺寸:47×33cm

熊猫杯旅行套装

作者:

尺寸:

艺术家推荐

更多...

曹辉   1952年生于成都。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四川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人物画专委会特邀委员、成都中国画会副会长、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生校外导师,成都惠民职工画院顾问。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其连环画作品多次获得全国大奖。1999年国画《川妹子出川图》获文化部全国第八届“群星奖”银奖;1990~1998年连续在法国举办五次个人作品展。2011年获第一届四川省工笔画学会作品展暨中国工笔画名家邀请展银奖。2014年作品《锦江花月夜》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三十年创作成果展•全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2015年作品参加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行的“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四川省国画作品展”;2016年在四川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2016年12月作品受邀参加“回望东坡“2016四川中国书画创作学术邀请展;2017年3月作品受邀参加水墨四川 ——名家作品邀请展;2017年5月作品《锦官城外》受邀参见“守墨鼎新”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作品展;2017年8月作品《年夜饭》参加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的全球水墨画大展;2018年1月27日在香港云峰画苑总部举行“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并由此开始为期一年的全国巡展。 曹辉1982——2002年发表作品:   《神奇的武夷山悬棺》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2年4期   《给上帝的一封信》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3年3期   《神秘的大旋涡》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3年2期   《野人之谜新探索》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4年1期   《女子足球运动》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5期   《女子马拉松》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2期   《小酒桶》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4年3期   《神秘的石室》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4年4期   《战神之墙》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9期   《笔录奇观》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11期   《古代美容》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6年6期   《一个女研究生的堕落》连环画广东《法制画报》 85年1、2期   《一个投案者的自述》连环画广东《法制画报》 85年17期   《ET外星人》连环画《奥秘》画报 85年4、5期   《孟卖大爆炸》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7年5期   《热爱生命》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1期   《驼峰上的爱》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9期   《青鱼》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5年3期   《珍珠》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6年3期   《菩萨的汇款》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5年9期   《小耗子》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6年10期   《水手长接替我》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86年10期   《征服死亡的人》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87年6期   《小酒桶》 连环画中国农村读物出版社再版 1985年11版   《给上帝的一封信》 连环画中国连环画出版社再版 84年3期   《日本国技.相扑》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6年1期   《圣地亚哥刑场》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7年10期   《古诗意画》 国画 四川美术出版社 1987年5版   《人蚊之战》 连环画 科学文艺 1988年1期   《跳水 》 连环画 《万花筒画报》 1988年2期   《他们与“森林野人”》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8年3期   《圣地亚哥刑场》 选刊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8年3版   《关于圣地亚哥刑场的通信》 论文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8年3版   《阿拉斯加的奇遇》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1期   《祭火》 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9年6版   《辟古奇谭》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6期   《玛丘皮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9期   《医生.夫人.闹钟》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0年1期   《南.马特尔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0年10期   《泉神娶妻》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1年1期   《中国民族民俗故事》 连环画明天出版社出版 1991年1版   《船儿水上飘》 国画 蓉城翰墨 1991年12版   《萨克奇野人的俘虏》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1年10期   《圣经的故事》 连环画四川美术出版社 1992年1版   《雪莲洞探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2年2期   《艾科沟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2年5期   《印度河文明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1期   《干冰杀人案》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5期   《白色幽灵》 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 1993年4期   《悬棺之谜新解》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8期   《冤家变亲家》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3年10期   《一棵遗落在荒原的种子》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4年6期   《世界名人传记.艺术家卷 米勒篇 》 连环画浙江少儿社 94年一版   《巴仑克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4年10期   《辟古奇尼》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5年5期   《豹狼的日子》 上、下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出版社 1992年10版   《冬之门 》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95年8,9期   《神农架野人今安在》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7年1期   《寻觅玛雅古城》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7年10期   《白鹤梁探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8年1期   《尊严》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98年2期   《神秘的南美大隧道》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9年2期   《名医入地彀》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9年6期   《神秘的英国巨石圈》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9年5期   《蜀王陵出土记》 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0年8期   《定数》连环画《连环画报》 2000年10期   《印山大墓揭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1年5期   《冰封印加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1年8期   《“狼人”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2年1期   《扣开通往远古的大门》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2年4期 曹辉艺术年表:   2020年1月在成都举办“陌上谁人依旧 · 曹辉民国风人物画展”   2019年11月作品受邀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主办的“回望东坡•2019四川中国书画学术邀请展”   2019年8月中山(南区)云峰画苑于举办《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   2018年10月作品受邀参见“天府百年美术文献展”   2018年1月27日在香港云峰画苑总部举行“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   2017年8月作品《年夜饭》参加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的全球水墨画大展    2017年5月作品《锦官城外》受邀参见“守墨鼎新”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作品展   2017年3月作品受邀参加水墨四川 ——名家作品邀请展   2016年12月作品受邀参加“回望东坡“2016四川中国书画创作学术邀请展   2016年6月 在四川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   2016年5月 作品《绣娘》参加成都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开篇之作——南方丝绸之路美术作品展   2015年11月 作品《故园旧梦》入选第二届“四川文华奖”美术书法展,并获三等奖   2015年11月 作品参加由四川省艺术研究院主办的“2015四川中国画创作学术邀请展”   2015年10月 作品《西厢待月》参加在重庆举办的“中国精神•民族魂——中国知名画派邀请展”   2015年10月 作品《故园旧梦》参加“从解放碑到宽巷子”2015成渝美术双百名家双城展   2015年9月 作品参加成都市推广天府画派办公室主办的“传神写照•2015水墨人物画邀请展”   2015年8月 特邀参加成都市推广天府画派办公室主办的“心里画儿•中国画邀请展”   2015年5月 特邀参加由四川省美协和四川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联合主办的“四川省中国画人物画作品展”   2015年4月 参加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的“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四川省国画作品展”   2014年 作品《锦江花月夜》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三十年创作成果展•全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2014年7月 三幅作品参加“南方丝绸之路”主题创作展   2011年5月 在成都东方绘画艺术院(现在的二酉山房)举办“曹辉人物画作品展”   2011年3月 《曹家大院•家训》获首届四川工笔画学会作品展暨中国工笔画名家邀请展银奖   1999年 国画《川妹子出川图》获文化部全国第八届“群星奖”银奖   1999年 连环画《名医入彀》获《连环画报》“十佳”优秀绘画奖   1998年8月 在法国圣雷米市BAYOL画廊举办第五次个展   1996年 作品《寻找北斗》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   1995年7月 在法国圣雷米市BAYOL画廊举办第四次个展   1993年9月 在巴黎“中国之家”画廊举办第三次个展   1993年 连环画《白色幽灵》获《中国连环画》“十佳”作品奖   1991年5月 在巴黎亚洲民俗艺术博物馆举办第二次个展   1990年3月 在巴黎亚洲民俗艺术博物馆举办第一次个展   1990年 连环画《圣地亚哥刑场》获《奥秘》画报1985~1990年“十佳”优秀作品奖   1989年 连环画《圣经的故事》《青鱼》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   1986年 连环画《罗瑞卿的青少年时代》获第三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三等奖   1981年 国画《新户头》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