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华夏艺术网 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人物评论 > 陈联庆:上层建筑与人的轮回游戏

陈联庆:上层建筑与人的轮回游戏

时间:2008-12-11 | 来源:唐敏 | 阅读:915次

陈联庆的绘画整体上像一幅壮观的游戏景象,在这个宏大而又放任的景观中,历史如四季轮回,人如蚂蚁苟生。而这一幕幕壮丽而又游戏性十足的历史变迁,建筑作为一种意义和权力的中心,在时空的轮回中彼此转换,从权力中心的丧失,意义中心因此获得建立。
所有的画面主体都是政治学意义的上层建筑,这些建筑几乎都是在历史和政治命运中处于权力、运动和争斗的中心位置,比如紫禁城、前门、天坛、上海大厦、帝国大厦等。古今中外数次成为漩涡中心的建筑,成为权力中心,又遭受围攻甚至群众性的颠覆。直到历史上的某一个末日,权力中心失守,建筑依旧矗立,它的结构和外观的图像因此具有一种符号的意义。
在图像意义上,那些历经颠覆的建筑是一种符号,人也是没有时代和身份识别的符号,这就在空间和时间上,实际上要比历史和政治现实的疆域更广阔的多。陈联庆的画面就具有一种历史穿透力,尤其是他赋予那些建筑的符号一种不真实的场合,人如遗世独立在这不真实的世界组成群氓般的游戏,比如千年大水淹没了紫禁城,使得故宫的门前和红墙外变成了一片汪洋,无数的人在其中游泳,或者坐在城墙上看他人在水中嬉戏。
人和建筑的符号之间展开的超验的轮回般的生活,图像的叙事性类似于清初朗士宁等人所绘制清庭全景图,记录着政治、战争和日常生活的图像。郎世宁的绘画是关于近代君主的国家主义主题,但郎的画面在于政治的仪式感。陈联庆的绘画则体现在超历史的疆域和个人想象的仪式,这种视觉表达了历史和政治轮回的虚妄感,关于历史和政治变迁的纪录已经不是意义很大,而是这些宏大的空间和人数众多的群氓命运,被浓缩在一个简约化的一览无余的俯瞰景观。
人的具体性,权力中心的具体结构,以及对权力中心的一次次失败或成功的颠覆的具体结局,在这片俯瞰的视野内都是可以忽略的。不可忽略的是群氓似的人群一次次的蔓延,像蚂蚁般的奔上城楼,在广场前不知何时散去的聚集,或者随着洪水游淌向逐渐下沉的紫禁城。陈联庆的绘画具有超越正常的个人观望位置的开阔空间,在空间视点上几乎远退至一个俯瞰的视角,这使得建筑部分像一个非常具有历史特征的模型,人物则变得没有可以辨别的历史和政治特征,因为超远距离的俯瞰视角而变得极其渺小,基本上变成一个个小橘黄人。他们缺失时代和身份标示的形貌细节,因而失去了个人与历史格局的意义联系,仅仅作为一个符号单位,或者与更多类似的符号组成一群群符号意义的人。
在这个从历史中产出又缺失历史存在的仅有孤高的建筑符号的空泛之地,从更高远和超越历史的视角看,不再有任何可能意义的个人,只有一群人,在人群里也分不清谁是一个中心人物,每个都是一个芸芸众生意义上的人。他们作为个人,没有在许多年后可以呈现和记录的意志,但他们是具有一种意志的,这是一群同质人的意志,在多少年以后这人和其他的人看来都是同质的,他们散布在广场、汪洋般大水的水面、以及雾气笼罩的空场上,享受超验现实的游戏或者等待神奇事件的发生。
陈联庆如此钟爱紫禁城,他的众多画面皆以紫禁城的各个俯瞰角度和局部作为空间背景。但他一直竭力不让这些空间背景下发生的群体事件和日常生活成为一幕真实的历史再现,他几乎从没描绘过所谓的历史还原的景观,而总是在描绘似曾相识的符号意义的建筑和看来像极了某个变动模式的革命性事件,这些真实建筑背景下发生的状况几乎最终被极度超现实化了。
这个动人而广阔的充满历史元素的场合,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空间?解读陈联庆的图像的关键所在,在于判断它是否属于一种政治空间?他的绘画显然没有记录政治的过程和内在波澜壮阔的残酷故事,而只是具有一种政治中心崩溃后的景象。他的很多图像都描绘了成千上万的人群,马蜂被捅破一样地涌向权力中心所在的某一幢大楼,那幢象征中心的建筑已是人去楼空,但那一片数不尽得群氓仍然不甘心地冲向它,想深入这个多少年都妄想探访的禁地,了解它的日常运作是如何一种秘密方式。对这大多数乌合之众而言是曾经的禁地,里面已经累积了多少人的想象,里面其实什么都没有,只有想进去的人们的自己的想象。如今他们似乎急于冲入这幢楼,去观看它的内在空间。
政治绘画所能表达的是政治的象征性以及政治观念和情感,但陈联庆没有这么表达,他的画面只是假设一种中心和运动之间形成的社会景观,这种景观不是反映某个历史时期,而是一种群氓在颠覆成功后的想象的崩溃。陈联庆的不少类似主题的画面,不是颂扬颠覆后的史诗般的大众景观,或试图留下永恒的欢愉时刻的景观现场。他用一种史诗般的诗意形式揭示了一种颠覆和自我颠覆共同进行的摧毁。大多数人希望和行动在指向权力中心的崩溃,同时业在指向这群颠覆者自己的自我想象。当他们深入这幢多少年对其内在不知究竟但视为敌对的楼内一目了然后,他们对其的想象也就如烟散去。
那么陈联庆描绘的是一种历史空间?就像政治绘画只是表达政治的意识和情感模式,历史绘画只是传达历史的某一个时期的真实场合。历史元素在陈联庆的图像体系之中是一个被反复使用的核心元素,他所选择的中心建筑在历史上确有其物,这些空间也确实发生过去汹涌人潮的群体景观。但不能说这就是一个历史空间。这些空间实际上是历史空间的超现实化或寓言化,建筑的图像形体和符号意义被抽离出来,置于象征性的四季轮回或千年灾变的场合,比如大洪水淹没京城、狂风大雪覆盖的前门、被染红的权力大厦。
他的画面充满奇特的气候灾变和政治中心崩溃后的寓言景观,寓言化的场合具有全面的摧毁性和破坏力,比如洪水淹没了半个北京城,所有的著名建筑只露出屋顶,大部分淹没水中;突如其来的大雪使得前门方圆几百里雪白一片;仿佛天降的红色将著名的上海和纽约的摩天楼制造一场颜色事变。空间和景观的寓言化实际上是让现实发生过的景观图像由此陌生化,对大部分空间和景观的真实细节加以简约化,通常大片的画面只保持一幢孤立的中心建筑,就像一个舞台化的巨大祭坛。
这样一幢中心建筑,人群的行动和反应都是戏剧性的,先是权力中心的失守,而后是对中心想象的消失,在这种颠覆双边都丧失了中心和反中心的基础后,千年一遇的气候灾变已超出想象的离奇景观出现了。人们好像没有悲伤、忧郁和末日感,而是充满好奇、游戏和享受过去一切清除彻底后的充分满足。他们在灾难的大水环境游泳、戏水、划龙舟,或在王朝覆灭后太合殿的屋顶平静的清扫,在已经变为汪洋的北海公园水面上学姜太公垂钓,几乎没有历史和政治绘画中那种崇高感和悲剧特征,相反充斥一种历史符号的游戏。
这一切在陈联庆的画面中仿佛出于天意,而非人为的革命或者人祸,看似一场天命安排的游戏。画面中的人群是一种极其壮观的盲目流动,好奇的情绪在他们身上抑制不住地涌动,似乎在享受中心世界被摧毁后奇特的人群景观。描绘政治和自然灾变的景观到达这样一种人性和历史破局的临界极限时,历史好像就不是历史了,成为了一种非历史;人也变得不是真正意义的人了,而是一群逾越常规的非人,他们在完成了个人的丧失后,扮演了一群人的蝴蝶的历史效应。
政治的隐喻无处不在的,比如各种权力大厦的颜色革命,故宫午门的被拆毁,太合殿的改换朝牌。政治变故成为陈联庆笔下的各种图像主题,但不仅一切发生得很平静,群氓般的集体景观,那些景观的空间和形式特征具有历史、权力、中心和颠覆这样的语言含义,即使不算严格意义的超现实,也是一种超级端的现实。这个现实就是符号的现实,群体的权力和少数派权力超越常规的冲突,是政治变故成为一种历史寓言。群氓在这种格局的转化中一开始都处于被动员以及激情悲壮的主体性,但在中心更迭之后,则一切都回归游戏化或荒诞感,不仅是这群人内心感到的游戏和虚妄性,甚至对中心的想象也在其崩溃后,使历史变得像一场事先被安排好的轮回游戏。
陈联庆的图像也实际上接近文人画的一些特征,比如画面并不是再现现实的情景本身,而是为一个符号体系注入自我经验,个人在这个体系中占据着很小的位置,因为文人绘画不仅是为了表现自我本身,而是表现自我和自然体系之间的关系。自我经验也具有一种高度浓缩的跨度,因此它就不能在一个图像上完整细密的展开,而是要压缩时间,使历史就此失去它的细密环节,达到一种高度简约的叙事模式。
作为一种超常规的自然和社会景观,图像的简约化和寓言化,使一切元素在画面上皆成为符号。它们使崩溃的历史和中心象征物成为一个以历史图像为特征的叙事,这不是一个历史叙事,而是一个历史元素构成的历史和政治中的轮回讲述。

朱其
2007年4月27日写于望京
关键字:

最新评论最热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手机用户 [广西南宁]2012-11-22 21:12:12

    的地发的的广泛的郭德纲德纲的的广泛的郭德的

    手机用户 [广西南宁]2012-12-12 21:12:12

    的地发的的广泛的郭德纲德纲的的广泛的郭德的

    手机用户 [广西南宁]2012-12-12 21:12:12

    的地发的的广泛的郭德纲德纲的的广泛的郭德的

    手机用户 [广西南宁]2012-12-12 21:12:12

    的地方的发生过的份上高耸的郭德纲的

    手机用户 [广西南宁]2012-12-12 21:12:12

    的地方的发生过的份上高耸的郭德纲的

推荐艺术品

更多...

成都扑克牌之小王

作者:凌晓星

尺寸:47×33cm

成都扑克牌之大王

作者:凌晓星

尺寸:47×33cm

熊猫杯旅行套装

作者:

尺寸:

艺术家推荐

更多...

曹辉   1952年生于成都。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四川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人物画专委会特邀委员、成都中国画会副会长、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生校外导师,成都惠民职工画院顾问。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其连环画作品多次获得全国大奖。1999年国画《川妹子出川图》获文化部全国第八届“群星奖”银奖;1990~1998年连续在法国举办五次个人作品展。2011年获第一届四川省工笔画学会作品展暨中国工笔画名家邀请展银奖。2014年作品《锦江花月夜》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三十年创作成果展•全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2015年作品参加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行的“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四川省国画作品展”;2016年在四川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2016年12月作品受邀参加“回望东坡“2016四川中国书画创作学术邀请展;2017年3月作品受邀参加水墨四川 ——名家作品邀请展;2017年5月作品《锦官城外》受邀参见“守墨鼎新”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作品展;2017年8月作品《年夜饭》参加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的全球水墨画大展;2018年1月27日在香港云峰画苑总部举行“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并由此开始为期一年的全国巡展。 曹辉1982——2002年发表作品:   《神奇的武夷山悬棺》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2年4期   《给上帝的一封信》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3年3期   《神秘的大旋涡》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3年2期   《野人之谜新探索》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4年1期   《女子足球运动》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5期   《女子马拉松》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2期   《小酒桶》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4年3期   《神秘的石室》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4年4期   《战神之墙》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9期   《笔录奇观》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11期   《古代美容》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6年6期   《一个女研究生的堕落》连环画广东《法制画报》 85年1、2期   《一个投案者的自述》连环画广东《法制画报》 85年17期   《ET外星人》连环画《奥秘》画报 85年4、5期   《孟卖大爆炸》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7年5期   《热爱生命》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1期   《驼峰上的爱》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9期   《青鱼》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5年3期   《珍珠》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6年3期   《菩萨的汇款》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5年9期   《小耗子》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6年10期   《水手长接替我》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86年10期   《征服死亡的人》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87年6期   《小酒桶》 连环画中国农村读物出版社再版 1985年11版   《给上帝的一封信》 连环画中国连环画出版社再版 84年3期   《日本国技.相扑》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6年1期   《圣地亚哥刑场》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7年10期   《古诗意画》 国画 四川美术出版社 1987年5版   《人蚊之战》 连环画 科学文艺 1988年1期   《跳水 》 连环画 《万花筒画报》 1988年2期   《他们与“森林野人”》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8年3期   《圣地亚哥刑场》 选刊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8年3版   《关于圣地亚哥刑场的通信》 论文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8年3版   《阿拉斯加的奇遇》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1期   《祭火》 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9年6版   《辟古奇谭》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6期   《玛丘皮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9期   《医生.夫人.闹钟》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0年1期   《南.马特尔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0年10期   《泉神娶妻》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1年1期   《中国民族民俗故事》 连环画明天出版社出版 1991年1版   《船儿水上飘》 国画 蓉城翰墨 1991年12版   《萨克奇野人的俘虏》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1年10期   《圣经的故事》 连环画四川美术出版社 1992年1版   《雪莲洞探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2年2期   《艾科沟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2年5期   《印度河文明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1期   《干冰杀人案》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5期   《白色幽灵》 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 1993年4期   《悬棺之谜新解》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8期   《冤家变亲家》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3年10期   《一棵遗落在荒原的种子》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4年6期   《世界名人传记.艺术家卷 米勒篇 》 连环画浙江少儿社 94年一版   《巴仑克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4年10期   《辟古奇尼》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5年5期   《豹狼的日子》 上、下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出版社 1992年10版   《冬之门 》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95年8,9期   《神农架野人今安在》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7年1期   《寻觅玛雅古城》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7年10期   《白鹤梁探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8年1期   《尊严》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98年2期   《神秘的南美大隧道》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9年2期   《名医入地彀》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9年6期   《神秘的英国巨石圈》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9年5期   《蜀王陵出土记》 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0年8期   《定数》连环画《连环画报》 2000年10期   《印山大墓揭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1年5期   《冰封印加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1年8期   《“狼人”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2年1期   《扣开通往远古的大门》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2年4期 曹辉艺术年表:   2020年1月在成都举办“陌上谁人依旧 · 曹辉民国风人物画展”   2019年11月作品受邀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主办的“回望东坡•2019四川中国书画学术邀请展”   2019年8月中山(南区)云峰画苑于举办《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   2018年10月作品受邀参见“天府百年美术文献展”   2018年1月27日在香港云峰画苑总部举行“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   2017年8月作品《年夜饭》参加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的全球水墨画大展    2017年5月作品《锦官城外》受邀参见“守墨鼎新”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作品展   2017年3月作品受邀参加水墨四川 ——名家作品邀请展   2016年12月作品受邀参加“回望东坡“2016四川中国书画创作学术邀请展   2016年6月 在四川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   2016年5月 作品《绣娘》参加成都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开篇之作——南方丝绸之路美术作品展   2015年11月 作品《故园旧梦》入选第二届“四川文华奖”美术书法展,并获三等奖   2015年11月 作品参加由四川省艺术研究院主办的“2015四川中国画创作学术邀请展”   2015年10月 作品《西厢待月》参加在重庆举办的“中国精神•民族魂——中国知名画派邀请展”   2015年10月 作品《故园旧梦》参加“从解放碑到宽巷子”2015成渝美术双百名家双城展   2015年9月 作品参加成都市推广天府画派办公室主办的“传神写照•2015水墨人物画邀请展”   2015年8月 特邀参加成都市推广天府画派办公室主办的“心里画儿•中国画邀请展”   2015年5月 特邀参加由四川省美协和四川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联合主办的“四川省中国画人物画作品展”   2015年4月 参加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的“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四川省国画作品展”   2014年 作品《锦江花月夜》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三十年创作成果展•全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2014年7月 三幅作品参加“南方丝绸之路”主题创作展   2011年5月 在成都东方绘画艺术院(现在的二酉山房)举办“曹辉人物画作品展”   2011年3月 《曹家大院•家训》获首届四川工笔画学会作品展暨中国工笔画名家邀请展银奖   1999年 国画《川妹子出川图》获文化部全国第八届“群星奖”银奖   1999年 连环画《名医入彀》获《连环画报》“十佳”优秀绘画奖   1998年8月 在法国圣雷米市BAYOL画廊举办第五次个展   1996年 作品《寻找北斗》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   1995年7月 在法国圣雷米市BAYOL画廊举办第四次个展   1993年9月 在巴黎“中国之家”画廊举办第三次个展   1993年 连环画《白色幽灵》获《中国连环画》“十佳”作品奖   1991年5月 在巴黎亚洲民俗艺术博物馆举办第二次个展   1990年3月 在巴黎亚洲民俗艺术博物馆举办第一次个展   1990年 连环画《圣地亚哥刑场》获《奥秘》画报1985~1990年“十佳”优秀作品奖   1989年 连环画《圣经的故事》《青鱼》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   1986年 连环画《罗瑞卿的青少年时代》获第三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三等奖   1981年 国画《新户头》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