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龚贤
时间:2009-03-26 | 来源:付熙云 |
摘要:中国历代山水画经典之作,是我们学画的典范,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画风迥异,然其精神不移,中华文化的内蕴仍需承传,而古人所创造的各种画派与技法,也应多多涉猎,即学习传统。龚贤无论在绘画领域的创造还是在治学的严谨上,都为我们树立了典范。这正如贤龚所说的:“……欲得米先生之书画者,必米先生其人而后可。余于此又复瞠乎后矣。”了解他、学习他,是我们接触古人、认识传统的一个必要途径。
关键词:山水画 浑厚 玄奥 墨法 积墨法 健笔 干笔 构成要素 抽象 意境 清凉 时空感
一、初谙龚贤
2002年的秋天,我有幸参观了‘贾又福山水画工作室’孙小东等《五人山水画展》。驻立在他们的作品前,一股雄浑、博大、深邃、浓重的气息,扑面而来,象一支巨手,紧紧的抓住我的心:一样的取景于活生生的自然题材,却浑厚华滋,墨现宝鼎之气,醇古而浓郁。我心仪这种雄浑的、黑重的气氛。在与同学交谈中得知,这种黑重画风的形成,实得于“龚贤”,后学“石涛”以致上溯于元宋诸家,而得此博大壮美之境的。
受到了刺激的我,买来了龚贤的几本课徒稿。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读龚贤的画,浑厚苍黑,笔与墨清晰可见,层层墨色递阶排列,有晶莹之气,润泽如玉。而我初学,却无能力把持,临画出现了薄、腻、滞、死、灰的缺点。我不得不停下笔来,仔细琢磨他的笔与墨,研究他的形象与组合规律,努力破解他的“语言符号了”。
二、龚贤的用墨
中国的山水画,大体上有:设色的青绿与浅绛,以及纯以水墨所绘的丹青。而传统的用墨方法,其大体上可归纳为:破墨法、泼墨法、积墨法、渲染法与渍墨法,这些名称虽然在书刊杂志上见过,但怎么用,达到什么样的效果,都没有人去说清楚。而龚贤的山水画,黝黑玄奥,则是把积墨法用到了极至,是解析古人墨法的重要一环。
何为积?即重叠、累积、复加。我初学积墨,毫无头绪,因而心急如燓。停笔细细推敲,他的笔即是墨又是笔,笔触所带出的墨迹森然有序,如阶梯累积,越高墨色越是黑重,层层鲜活,墨润而有玉质。这种用墨的秩序,颇似现代平面构成中的渐变——墨色由淡及浓的序列变化。我尝试着各种笔触间的重合:即不全叠,又不全离,正如后来在中央美院学习时贾又福先生所讲的:用积墨,需如拧麻绳一样的交错盘旋,若即若离,如此方现笔与墨,而不会有腻滞感。
关于墨的使用,龚贤的《课徒画稿》中说:一遍点,二遍加,三遍染;三遍点完,墨气犹淡,再加浓墨一层,恐浓墨显然外露,以五遍淡墨浑之。这虽是讲叶法,但其墨法已显见:由淡及浓,直至深厚。“皴,干染也”。用积墨法,龚贤多用干积,所谓“干裂秋风,润含春雨”,先干而后湿,则即有笔又有情。其实,这种用墨法,早在北宋的山水作品中,就已反映出来了。黄宾虹先生曾说:“唐人刻画如緙丝,宋画黝黑如椎碑,力挽万牛要健笔,所以浑厚能华滋。粗而不犷细不纤,优入唐宋元之师。”正是对宋以来的这种积墨法所达到的灿然、浓黑,有愈椎碑的浑厚效果的赞许,并还说龚贤:“用墨胜过明人,我曾师法。”只是龚贤的画更进一步具备了构成上的因素,把繁杂的用笔,简化为短小而整秩的豆瓣皴或雨点皴,落笔轻快、顺便,更益于排列罢了。龚贤的这些见地,从清人程正揆的论述中可以得到佐证:“画有繁简,乃论笔墨,非论境界也。北宋人千丘万壑,无一笔不减,元人枯枝瘦石,无一笔不繁。通此解者,其半千者乎?”正是由于半千上人对画史、画论及画法的透彻参悟与研究,积墨数十百遍之功,才达玄之又玄的深远与浓厚,拉开了他与同时代画家的风格差别,才具备了其追效宋人而逾之的‘黑龚’画风。我在反复的临摹过程中,对于学龚墨法上,注意到了几个方面的问题,兹罗列如下:
1.需健笔 即用笔有力、快捷。无论哪一种墨色,均无需把纸吃透,而应笔健有形,这样一来,以后的笔触再复加时,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加得上,以达浑厚、沉郁之美。试想,如用笔软肉、缓滞,所留下的线非‘泡’即‘泐’,墨色全部渗入纸的纤维中,后加的墨只能和原有的墨打架,没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乏灵动而少层次了。
2.多用干笔 即干积,能苍且透,使墨色的层次分明。龚贤曾说“点浓而染淡,淡以活浓;点干而染湿,湿不掩躁”,对于墨色的干湿关系,做了中肯的述说。而我自己在做画时,时有不经意之处,致笔触湿透,当积墨复加时,则有郁闷、不劲爽之嫌,细细察之,与用墨的干湿息息相关。
3.用特净皮纸 以积墨法在较厚的生宣或夹宣上积墨,这样,纸的存墨空间广大,故积墨数十百遍而能容,否则,纸薄而纤维粗疏,其容也小,墨满则溢滞,不能达积墨之效了。我曾用过一些便宜的安徽宣,虽然也是特净,但效果远远不能中意,还是红星纸好用,能助积墨的方法达到最好的程度,而且,用好了还会出现一种苍且润、厚且透的莹莹之色,避免画得很好,但因纸张的约束,复加二三遍即已满腻,不能尽达己意,悔之不及了。
4.慎用宿墨 运用积墨法,一般不能用隔日的宿墨。因宿墨已败坏脱胶,墨渣上泛,会有许多墨的粗颗粒,如反复以此墨积,极易脏、闷,而死气沉沉。败坏的水痕又有涣漫之性,如取洇渍之性,也只能象黄宾虹先生那样,渲染收拾时拿来,以期物尽其用,取之所长。
三、龚贤的画境
龚贤学习古人,但却没走别人的成法,而是取画之理,并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主导思想,创造着他心目当中的丘壑的。他幽居于深山,葺茅屋、辟半亩园为生,一派中古文人的隐士之风,难怪他的画中充满了一种出世的、清凉的意味。孔子曾说:“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个孤僻清高、遁世异俗的龚上人,正以这样一种心态,走着自己的人生之路:他平日除了与几个要好的诗友相往,即是画画了。我所师法的课徒稿,就是先生为了谋生教学而做的示范。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一年三百六十五日,朝思暮想,手追眼模,所进方可勉强糊口而已”的一种平淡生活,而他的画面里流淌出的是“桥头没个人来看,留取时光在画图”的内心凄凉景象。“萧条淡薄,此难画之意,画家得之,览者未必识也。故飞动迟速,意浅之物易见;而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北宋?欧阳修)龚贤的画中,显现的正是这样一种文人所追寻的超迈的、却有着时空存在的境界。那么这种清凉、冷峻融合着时光与空气等因素的画面,龚贤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呢?在反复的临习当中,我试总结了如下几个方面,提出来与同道商榷:
1.画面多不以人物点景 他的画中到处是萧瑟的林木、茅屋掩映着虚茫的丘壑,空旷的空间也不象传统山水的空置,而是以淡墨皴擦出虚无的空气感,但几乎都没有人物出现,这样一来,平添了几分清冷、超脱的感觉,象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境,亦真亦幻。
2.皴笔短而整 用笔不求遒劲,而得清爽的笔触,秩序排列,森森有序,就连树法、石法,他也都浓缩的只剩下三五种形态,且符号化极强,符合构成美关系的基本条件,易于组织安排以疏密、渐变、重复、变异、发射、特异、分割、对比等构成因素的运用,使画面新颖、强烈,在今天看来,仍有很强的装饰意味。
3.墨当色用 龚贤的画,很少用色,均以墨华,墨色的层次被他推到了极致。这样的素色,也无疑增添了画面的清冷之意——肃穆而严正。
4.生宣纸的反复积染 积墨方法的极致运用,使画中墨色玄奥,幽远而深邃,似漆黑的夜山,象不能探明的深洞,令人心生神秘与恐惧感。
5.取材丰富生动 画中的景物,多为他身边的实景写照,虽非即景写生,但仍是“十日一石,五日一水”的“搜尽奇峰打草稿”式的创作,充满了鲜活的时空与水气混合的感受,源于生活,却无实景的模拟感,画面的画材被梳理得整饬又简练,即抽象又具象,即贴切又朦胧。
正是由于这些方面的有效运用,才把那种来自人间又不著人世的画面,那种静谧的气氛营造出来的。
四、龚贤的治学
我喜欢龚贤的画,越来越喜欢,后来买来了他的大画集,印刷精良,有放大部分应对,更益于学习,而其开篇序文,更使我深入了解了这一代大师的生平,其治学严谨而自信,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典范。龚贤在作画时,对于自己不合心的作品是从不迁就、姑息的,“偶写一树,甚平平无奇,奈何?此时便当搁笔,竭力揣摩一番,必思一出人头地丘壑,然后续成,不然便废此纸亦可。”其求真若斯,求美致极,不让寸毫害眼睛。这正是对艺术极端负责、对自己高度负责的大师的严谨心态。
据记载,龚贤曾先后师法于董源、巨然、李成、范宽、郭熙、米芾、米友仁、王蒙、黄公望、高克恭、倪云林、王绂、沈周、文征明、文嘉、唐寅、董其昌、李流芳、李永昌、恽向、邹之麟、马士英等,他的画面中虽留有这些师承的影子,但绝不拘泥于前人的成法,而是大胆创新,取法自然而融古贯今,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面貌:“笔求笔法,墨求墨气,笔墨相得,而画之能事毕矣。我用我法,我法尽,而我即为后起之古人。今人未合己心而欲与古人相抗,远矣。”(半千课徒稿)龚贤先生是有真知者,他的这些灼见,是阅历所积,是行家里手的慨叹!他的画即传统又个性,有传承又独标风骨:以皴代染,层层积染;深入而简整,互为依托,充满构成的意味;由于在自然中取景写生,他的画面充满了鲜活的生机——时光、空气与体量等因素,有西方绘画的三维空间意识,深远而有层次,但又决不写实。黄宾虹先生说:“由古至今,画史之多,其不善变而入歧途者,夫复何限,何哉?变其所当变,体貌异而精神自同;变其不当变,精神离而体貌亦非也。” 龚贤正是深知此“变”的道理,自信的创造着,以至于他前面还曾师法、而后却又大呼“董黄,何许人也”的原因了。
五、龚贤的影响
2003年10月,我入中央美术学院“贾又福山水画工作室”学习,知道贾老师极推崇龚贤,而他的画,郁郁葱葱的浑厚大气,蕴涵着万千气象。而工作室要求临摹的主要大家是龚贤、石涛、元四家及李成和范宽,这种浓、深、厚、黑的画风,影响了一批批的青年学子,他们各自在全国的不同领域,散播着龚贤及宋人所创的美的火花,并以此为契机而继续创造着。
记得《龚贤画集》序里说:“龚贤纯用积墨,故沉郁中透着苍润和清空;黄宾虹则兼用积墨、泼墨和破墨,故老辣、朴厚、丰富;李可染的积墨,早年出于黄宾虹,后期个人面目愈鲜,取大笔铺和积染相结合的方法,黑白分明,都有龚贤的影子,以至于影响了我们的时代画风。”我认为这是对龚贤艺术成就的最好评价,他的画风,不仅影响了今天的中国,也影响到了海外。
六、结语
每一位画家都会有长有短,但至少,他们的作品中充满了鲜明的个性与独到的处理手法,都会为我们留下宝贵的艺术财富和想象空间。龚贤的画也不可避免的会因为其个人及时代的局限性,或地域等的因素而带有一些腻与实的不足(单调的积墨),但这同时也是深入的前提,即是负面也是长处。我们但学其长为己所用,借古而开今,于营造画面上多一种手段与可借鉴的画风,也是偏得。刘一闻先生说:“借鉴是使艺术得以继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鉴愈深,自创愈高。”让我们都来借鉴一下龚贤那结实厚重的墨法与技巧吧,它是画面中主与实的前提!
龚贤的画,多实少虚,多干少湿,故润泽与鲜活之墨稍缺。古人讲“实而无虚则不化,实中有虚而有灵。虚多实少,则萧疏玄远矣。”所以,学龚贤的积墨,并不是死抠,是学积法,并于自己的画面中灵活运用,如以破墨、渲染等相彰,则美伦美奂矣。
记得石涛有一句名言,我借来做为对这黑重画风的结语:“墨团团里墨团团,黑墨团里天地宽。”
参考文献:
【1】毕宝祥?黄宾虹山水画技法解析?江苏美术出版社?
【2】黄卢健?平面构成?广西美术出版社?
【3】辛华泉?形态构成学?广西美术出版社?
【4】杨成寅?石淘画语录图示?西泠印社出版社?
【5】萧平?龚贤精品集?人民美术出版社?
>相关报道:
- ·痴迷书法 甘之如饴——书法家王远之其人其书[2021-07-27]
- ·关于爱的美学随笔 罗国正[2019-06-19]
- ·用美学与公益结合的维度去看: 人类活动有四条重要规律 罗国正[2019-04-20]
- ·形神兼备 雅俗共赏——品读孟超花鸟画艺术[2019-01-30]
- ·中有风雷老将心:西沐先生艺术经济建构随想[2019-01-17]
- ·非遗传承人——唐卡世家 仁青当周[2018-11-14]
热点新闻
艺术家推荐
更多...曹辉 1952年生于成都。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四川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人物画专委会特邀委员、成都中国画会副会长、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生校外导师,成都惠民职工画院顾问。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其连环画作品多次获得全国大奖。1999年国画《川妹子出川图》获文化部全国第八届“群星奖”银奖;1990~1998年连续在法国举办五次个人作品展。2011年获第一届四川省工笔画学会作品展暨中国工笔画名家邀请展银奖。2014年作品《锦江花月夜》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三十年创作成果展•全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2015年作品参加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行的“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四川省国画作品展”;2016年在四川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2016年12月作品受邀参加“回望东坡“2016四川中国书画创作学术邀请展;2017年3月作品受邀参加水墨四川 ——名家作品邀请展;2017年5月作品《锦官城外》受邀参见“守墨鼎新”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作品展;2017年8月作品《年夜饭》参加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的全球水墨画大展;2018年1月27日在香港云峰画苑总部举行“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并由此开始为期一年的全国巡展。 曹辉1982——2002年发表作品: 《神奇的武夷山悬棺》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2年4期 《给上帝的一封信》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3年3期 《神秘的大旋涡》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3年2期 《野人之谜新探索》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4年1期 《女子足球运动》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5期 《女子马拉松》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2期 《小酒桶》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4年3期 《神秘的石室》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4年4期 《战神之墙》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9期 《笔录奇观》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11期 《古代美容》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6年6期 《一个女研究生的堕落》连环画广东《法制画报》 85年1、2期 《一个投案者的自述》连环画广东《法制画报》 85年17期 《ET外星人》连环画《奥秘》画报 85年4、5期 《孟卖大爆炸》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7年5期 《热爱生命》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1期 《驼峰上的爱》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9期 《青鱼》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5年3期 《珍珠》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6年3期 《菩萨的汇款》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5年9期 《小耗子》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6年10期 《水手长接替我》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86年10期 《征服死亡的人》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87年6期 《小酒桶》 连环画中国农村读物出版社再版 1985年11版 《给上帝的一封信》 连环画中国连环画出版社再版 84年3期 《日本国技.相扑》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6年1期 《圣地亚哥刑场》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7年10期 《古诗意画》 国画 四川美术出版社 1987年5版 《人蚊之战》 连环画 科学文艺 1988年1期 《跳水 》 连环画 《万花筒画报》 1988年2期 《他们与“森林野人”》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8年3期 《圣地亚哥刑场》 选刊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8年3版 《关于圣地亚哥刑场的通信》 论文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8年3版 《阿拉斯加的奇遇》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1期 《祭火》 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9年6版 《辟古奇谭》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6期 《玛丘皮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9期 《医生.夫人.闹钟》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0年1期 《南.马特尔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0年10期 《泉神娶妻》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1年1期 《中国民族民俗故事》 连环画明天出版社出版 1991年1版 《船儿水上飘》 国画 蓉城翰墨 1991年12版 《萨克奇野人的俘虏》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1年10期 《圣经的故事》 连环画四川美术出版社 1992年1版 《雪莲洞探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2年2期 《艾科沟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2年5期 《印度河文明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1期 《干冰杀人案》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5期 《白色幽灵》 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 1993年4期 《悬棺之谜新解》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8期 《冤家变亲家》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3年10期 《一棵遗落在荒原的种子》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4年6期 《世界名人传记.艺术家卷 米勒篇 》 连环画浙江少儿社 94年一版 《巴仑克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4年10期 《辟古奇尼》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5年5期 《豹狼的日子》 上、下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出版社 1992年10版 《冬之门 》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95年8,9期 《神农架野人今安在》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7年1期 《寻觅玛雅古城》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7年10期 《白鹤梁探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8年1期 《尊严》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98年2期 《神秘的南美大隧道》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9年2期 《名医入地彀》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9年6期 《神秘的英国巨石圈》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9年5期 《蜀王陵出土记》 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0年8期 《定数》连环画《连环画报》 2000年10期 《印山大墓揭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1年5期 《冰封印加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1年8期 《“狼人”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2年1期 《扣开通往远古的大门》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2年4期 曹辉艺术年表: 2020年1月在成都举办“陌上谁人依旧 · 曹辉民国风人物画展” 2019年11月作品受邀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主办的“回望东坡•2019四川中国书画学术邀请展” 2019年8月中山(南区)云峰画苑于举办《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 2018年10月作品受邀参见“天府百年美术文献展” 2018年1月27日在香港云峰画苑总部举行“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 2017年8月作品《年夜饭》参加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的全球水墨画大展 2017年5月作品《锦官城外》受邀参见“守墨鼎新”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作品展 2017年3月作品受邀参加水墨四川 ——名家作品邀请展 2016年12月作品受邀参加“回望东坡“2016四川中国书画创作学术邀请展 2016年6月 在四川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 2016年5月 作品《绣娘》参加成都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开篇之作——南方丝绸之路美术作品展 2015年11月 作品《故园旧梦》入选第二届“四川文华奖”美术书法展,并获三等奖 2015年11月 作品参加由四川省艺术研究院主办的“2015四川中国画创作学术邀请展” 2015年10月 作品《西厢待月》参加在重庆举办的“中国精神•民族魂——中国知名画派邀请展” 2015年10月 作品《故园旧梦》参加“从解放碑到宽巷子”2015成渝美术双百名家双城展 2015年9月 作品参加成都市推广天府画派办公室主办的“传神写照•2015水墨人物画邀请展” 2015年8月 特邀参加成都市推广天府画派办公室主办的“心里画儿•中国画邀请展” 2015年5月 特邀参加由四川省美协和四川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联合主办的“四川省中国画人物画作品展” 2015年4月 参加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的“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四川省国画作品展” 2014年 作品《锦江花月夜》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三十年创作成果展•全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2014年7月 三幅作品参加“南方丝绸之路”主题创作展 2011年5月 在成都东方绘画艺术院(现在的二酉山房)举办“曹辉人物画作品展” 2011年3月 《曹家大院•家训》获首届四川工笔画学会作品展暨中国工笔画名家邀请展银奖 1999年 国画《川妹子出川图》获文化部全国第八届“群星奖”银奖 1999年 连环画《名医入彀》获《连环画报》“十佳”优秀绘画奖 1998年8月 在法国圣雷米市BAYOL画廊举办第五次个展 1996年 作品《寻找北斗》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 1995年7月 在法国圣雷米市BAYOL画廊举办第四次个展 1993年9月 在巴黎“中国之家”画廊举办第三次个展 1993年 连环画《白色幽灵》获《中国连环画》“十佳”作品奖 1991年5月 在巴黎亚洲民俗艺术博物馆举办第二次个展 1990年3月 在巴黎亚洲民俗艺术博物馆举办第一次个展 1990年 连环画《圣地亚哥刑场》获《奥秘》画报1985~1990年“十佳”优秀作品奖 1989年 连环画《圣经的故事》《青鱼》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 1986年 连环画《罗瑞卿的青少年时代》获第三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三等奖 1981年 国画《新户头》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详情>>
最新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