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华夏艺术网 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人物评论 >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儒道禅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儒道禅

时间:2009-10-05 | 来源:杨富智 | 阅读:666次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儒道禅

杨富智

绘画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是通过社会意识形态的形象化为表现形式,它与人品修养、审美哲学,政治和宗教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并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正如唐张彦远所言:“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的思想中强调了儒家思想的“政教”、“德教”、“劝诫”等教导含义。从根本意义上通过真善美促使人们对自然、社会、人生、他人、自我等采取的一种积级的伦理态度,也是对不同人生境界的叙述。大彻大悟,小彻小悟,以期达到迷而不惑,悟则转识成智,开化顿悟,起越自我,如蒋兆和先生的《流民图》是我们看到了人类的悲惨命运、人类的苦难生活,教导后人对苦难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与同情,强烈谴责战争和压迫所带来的不合理不公正的社会罪恶现象,而有些人错误地把书画作品看做是消遣品,要知道艺术并非只有供人欣赏的一面,它还具有反映一个时代的精神思想,抒写表达一个民族文化特性的一面。刘海粟先生曾说:“有社会,即有艺术,盖吾生活于社会,物质方面有衣食住行之要求;精神方面,有知识道德艺术之要求,人类愈进化其要求愈奢,即精神与物质亦日益增展其间。”又如潘天寿先生在《论画残稿》中所言“人需要有精神生活,精神寄托,儒家以仁义道德为做人的归宿。儒家不赞成无所用心,但反对做不正当的事,主张以艺术作为闲散时的欣赏消遣,因为艺术能引导人们的思想向上,鼓励人们进步。”1963年潘天寿曾对来访的学生说:“艺术是人的精神产品,反过来又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从事艺术是教育别人,也是一种自我教育,因此艺术品应该是健康、进步、符合时代潮流。”这些笔者认为都是以儒家积极入世的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的思想有关,也从中直接道出了绘画本身的作用目的是服务于社会,也把孔子在《论语·述而篇》“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思想推到了极致,二千年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国画家的影响波及到了以老庄为首的道家思想及“本来无一物”的禅学思想。
老庄学说可称得上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也在于它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极其强大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换言之,由于老庄思想的内涵极其丰富,且呈多样性和矛盾性,如《庄子·德充符》所言:“故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又如《庄子·让王》中所言:“故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进而将至人无我演进到眼界今无染,心室安可迷的境地,也从本质上强调了:“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的胸怀壑达,坦荡至纯,朗然现前,对境无心的任天而动思想。这种出世思想对后世影响颇大,尤其是绘画,这在《庄子·田子方》中可窥一斑:“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者,儃儃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视之,则解衣槃礴,裸。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这段话道出了一个不受拘谨于礼节而自由自在,任着心性发展的真正画家的随意性,这和儒家孔子主张艺术要“游”的思想简直是一唱一合。可以这样讲儒家思想影响艺术的主体,道家思想则影响着艺术的本体。
老庄之道就是从一切事物中抽象出来的自然规律或法则。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的本义是路,《尔雅·释宫》中曰:“一达谓之道路”。《说文》:“道,所行道也”但在老子哲学中,“道”成为最高和恒常的存在,而且这种恒常之道又是宇宙万物的本始和本根,并将此道规定为天地的原始存在,将人们的眼光转向了道的超越领域,同时老子给“道”的起始与派生赋予无声无形的超脱属性。这种思想对后世绘画影响也较大,其关键人物就是宗炳,他最早将老庄道家思想融贯于画论之中。宗炳在其《画山水序》中屡次提到“道”,“圣人含道朠物”。他也常常用佛道精义来修正儒家思想,在他认为儒家思想主要是“治民”“齐家”是形而下的入世规劝思想,他认为真正能左右他思想的是老庄之“道”并且他认为道是借自然之形来说内中真谛的,是形而上的,是山高不碍云飞,竹密不防水过的悠然自得,是效法自然,抱全守真的驭众保身,是有术可依,行术入道的“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而是宗炳思想从“以形写形,以色貌色”向“神入影迹”的“观道”方向演进,为山水画提出了“诚能妙写”、“亦诚尽矣”的穷尽其神,其理,其道的“神入”思想,就中国画而论,老庄道家思想熏染更重,首先是中国画的散点透视,不受定点约束,其次是中国画的布白,清·华琳《南宗抉秘》曰:“夫此白本笔墨所不及,能令画中之白,并非纸素之白,乃为有情,否则画无生趣矣。然但于白处求之,岂能得乎?必落墨时气吞云梦,使全幅之纸皆吾之画,何患白之不合也,挥毫落纸如云烟,何患白之不活也。禅家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真道出画中之白即画中画,亦画外之画也。”这也正和道家思想的“无”、“有”和“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的自由精神相契。
儒、道、禅三家思想对后世文人的影响颇大。其实这三者的关系是想得益彰,自相矛盾又谐调一致的。早在唐宋,五代是禅宗的全盛时期。禅宗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思想体系。其发展的不同时期与老庄的“天人之学”的展开程度有所区别,具体言之,达摩系禅学思想在抽象意义上融合老庄天人之学,慧能禅学思想在思想内容上自然地透露出老庄至人无我的精义。另一方面,老庄思想在以其独特的方式和深邃的内容广泛而持久地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和禅的“般若性空”附式并谈。禅学思想的发展跟佛教的每一步发展紧密关联。禅学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规定及其内容,表现形式也是多样性,它与佛教自身理论的不断发展存在着内在的逻辑性,禅宗提出并强调的“自识本心,自见本性”的思想对后世绘画起到了“唯画通禅”的艺术境界。
在禅学思想浸入中国绘画领域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遁入空门,剃发为僧的和尚和隐逸入林,“自喻适志”的隐士。他们将禅学思想注入到绘画创作过程中,表现主题从佛像,人物向大自然的山山水水迈进,使山水画进入中国绘画的正统地位。内容也呈现广阔之式:多雪景、寒林、孤舟、栈道。真正是画家在作画过程中与自然之“形”“神”“无”“空”融为一体,王维便是其中一位学佛参禅者,他在画中表现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萧简清静和“意在尘外,怪生笔端”的枯淡空寂之境。
明清以后,出现了不少象四僧,担当,董其昌,陈继儒等高人逸士,由其是董其昌以禅家“南北宗”论画及提出的“文人画”后对后世影响甚大。
中国画是哲学的,它就没有离开过儒、道、禅三家思想体系,儒家主为政在人,道家主静,禅家主空,儒家主修身以道,道家主忘,禅家主灭,儒家主治国齐家平天下,道家主物我两忘,禅家主四大皆空,这三者的思想是画家从生命本质上得到了净化,也从境界上达到了转识成智。对人生有了与众不同的乐观,豁达与自我反省。
既然这三家思想在传统绘画中有如此大的影响,那么希望现代画家能从中“独自开门,满庭是月”。

(注:此文发表于神州诗书画报)
关键字:

最新评论最热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手机用户 [广西南宁]2012-11-22 21:12:12

    的地发的的广泛的郭德纲德纲的的广泛的郭德的

    手机用户 [广西南宁]2012-12-12 21:12:12

    的地发的的广泛的郭德纲德纲的的广泛的郭德的

    手机用户 [广西南宁]2012-12-12 21:12:12

    的地发的的广泛的郭德纲德纲的的广泛的郭德的

    手机用户 [广西南宁]2012-12-12 21:12:12

    的地方的发生过的份上高耸的郭德纲的

    手机用户 [广西南宁]2012-12-12 21:12:12

    的地方的发生过的份上高耸的郭德纲的

推荐艺术品

更多...

成都扑克牌之小王

作者:凌晓星

尺寸:47×33cm

成都扑克牌之大王

作者:凌晓星

尺寸:47×33cm

熊猫杯旅行套装

作者:

尺寸:

艺术家推荐

更多...

曹辉   1952年生于成都。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四川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人物画专委会特邀委员、成都中国画会副会长、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生校外导师,成都惠民职工画院顾问。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其连环画作品多次获得全国大奖。1999年国画《川妹子出川图》获文化部全国第八届“群星奖”银奖;1990~1998年连续在法国举办五次个人作品展。2011年获第一届四川省工笔画学会作品展暨中国工笔画名家邀请展银奖。2014年作品《锦江花月夜》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三十年创作成果展•全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2015年作品参加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行的“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四川省国画作品展”;2016年在四川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2016年12月作品受邀参加“回望东坡“2016四川中国书画创作学术邀请展;2017年3月作品受邀参加水墨四川 ——名家作品邀请展;2017年5月作品《锦官城外》受邀参见“守墨鼎新”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作品展;2017年8月作品《年夜饭》参加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的全球水墨画大展;2018年1月27日在香港云峰画苑总部举行“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并由此开始为期一年的全国巡展。 曹辉1982——2002年发表作品:   《神奇的武夷山悬棺》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2年4期   《给上帝的一封信》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3年3期   《神秘的大旋涡》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3年2期   《野人之谜新探索》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4年1期   《女子足球运动》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5期   《女子马拉松》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2期   《小酒桶》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4年3期   《神秘的石室》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4年4期   《战神之墙》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9期   《笔录奇观》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11期   《古代美容》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6年6期   《一个女研究生的堕落》连环画广东《法制画报》 85年1、2期   《一个投案者的自述》连环画广东《法制画报》 85年17期   《ET外星人》连环画《奥秘》画报 85年4、5期   《孟卖大爆炸》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7年5期   《热爱生命》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1期   《驼峰上的爱》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9期   《青鱼》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5年3期   《珍珠》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6年3期   《菩萨的汇款》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5年9期   《小耗子》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6年10期   《水手长接替我》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86年10期   《征服死亡的人》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87年6期   《小酒桶》 连环画中国农村读物出版社再版 1985年11版   《给上帝的一封信》 连环画中国连环画出版社再版 84年3期   《日本国技.相扑》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6年1期   《圣地亚哥刑场》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7年10期   《古诗意画》 国画 四川美术出版社 1987年5版   《人蚊之战》 连环画 科学文艺 1988年1期   《跳水 》 连环画 《万花筒画报》 1988年2期   《他们与“森林野人”》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8年3期   《圣地亚哥刑场》 选刊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8年3版   《关于圣地亚哥刑场的通信》 论文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8年3版   《阿拉斯加的奇遇》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1期   《祭火》 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9年6版   《辟古奇谭》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6期   《玛丘皮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9期   《医生.夫人.闹钟》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0年1期   《南.马特尔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0年10期   《泉神娶妻》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1年1期   《中国民族民俗故事》 连环画明天出版社出版 1991年1版   《船儿水上飘》 国画 蓉城翰墨 1991年12版   《萨克奇野人的俘虏》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1年10期   《圣经的故事》 连环画四川美术出版社 1992年1版   《雪莲洞探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2年2期   《艾科沟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2年5期   《印度河文明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1期   《干冰杀人案》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5期   《白色幽灵》 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 1993年4期   《悬棺之谜新解》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8期   《冤家变亲家》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3年10期   《一棵遗落在荒原的种子》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4年6期   《世界名人传记.艺术家卷 米勒篇 》 连环画浙江少儿社 94年一版   《巴仑克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4年10期   《辟古奇尼》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5年5期   《豹狼的日子》 上、下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出版社 1992年10版   《冬之门 》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95年8,9期   《神农架野人今安在》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7年1期   《寻觅玛雅古城》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7年10期   《白鹤梁探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8年1期   《尊严》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98年2期   《神秘的南美大隧道》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9年2期   《名医入地彀》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9年6期   《神秘的英国巨石圈》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9年5期   《蜀王陵出土记》 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0年8期   《定数》连环画《连环画报》 2000年10期   《印山大墓揭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1年5期   《冰封印加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1年8期   《“狼人”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2年1期   《扣开通往远古的大门》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2年4期 曹辉艺术年表:   2020年1月在成都举办“陌上谁人依旧 · 曹辉民国风人物画展”   2019年11月作品受邀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主办的“回望东坡•2019四川中国书画学术邀请展”   2019年8月中山(南区)云峰画苑于举办《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   2018年10月作品受邀参见“天府百年美术文献展”   2018年1月27日在香港云峰画苑总部举行“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   2017年8月作品《年夜饭》参加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的全球水墨画大展    2017年5月作品《锦官城外》受邀参见“守墨鼎新”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作品展   2017年3月作品受邀参加水墨四川 ——名家作品邀请展   2016年12月作品受邀参加“回望东坡“2016四川中国书画创作学术邀请展   2016年6月 在四川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   2016年5月 作品《绣娘》参加成都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开篇之作——南方丝绸之路美术作品展   2015年11月 作品《故园旧梦》入选第二届“四川文华奖”美术书法展,并获三等奖   2015年11月 作品参加由四川省艺术研究院主办的“2015四川中国画创作学术邀请展”   2015年10月 作品《西厢待月》参加在重庆举办的“中国精神•民族魂——中国知名画派邀请展”   2015年10月 作品《故园旧梦》参加“从解放碑到宽巷子”2015成渝美术双百名家双城展   2015年9月 作品参加成都市推广天府画派办公室主办的“传神写照•2015水墨人物画邀请展”   2015年8月 特邀参加成都市推广天府画派办公室主办的“心里画儿•中国画邀请展”   2015年5月 特邀参加由四川省美协和四川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联合主办的“四川省中国画人物画作品展”   2015年4月 参加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的“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四川省国画作品展”   2014年 作品《锦江花月夜》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三十年创作成果展•全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2014年7月 三幅作品参加“南方丝绸之路”主题创作展   2011年5月 在成都东方绘画艺术院(现在的二酉山房)举办“曹辉人物画作品展”   2011年3月 《曹家大院•家训》获首届四川工笔画学会作品展暨中国工笔画名家邀请展银奖   1999年 国画《川妹子出川图》获文化部全国第八届“群星奖”银奖   1999年 连环画《名医入彀》获《连环画报》“十佳”优秀绘画奖   1998年8月 在法国圣雷米市BAYOL画廊举办第五次个展   1996年 作品《寻找北斗》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   1995年7月 在法国圣雷米市BAYOL画廊举办第四次个展   1993年9月 在巴黎“中国之家”画廊举办第三次个展   1993年 连环画《白色幽灵》获《中国连环画》“十佳”作品奖   1991年5月 在巴黎亚洲民俗艺术博物馆举办第二次个展   1990年3月 在巴黎亚洲民俗艺术博物馆举办第一次个展   1990年 连环画《圣地亚哥刑场》获《奥秘》画报1985~1990年“十佳”优秀作品奖   1989年 连环画《圣经的故事》《青鱼》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   1986年 连环画《罗瑞卿的青少年时代》获第三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三等奖   1981年 国画《新户头》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