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市场:反弹还是反转
时间:2010-09-15 | 来源:华夏艺术网 |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和资金涌入艺术品投资市场,中国当代艺术品不仅进入了准亿元时代,更改变了以收藏为主要目的的艺术品市场结构,使得当代艺术品向“投资品”更靠近了一步。在这个舞台上,话语与欲望并存,喧哗与骚动同在。
但正如乌利·希客说的,收藏如果只是为了投资,那就要慎之又慎,因为很大部分的收藏作品和艺术家也许将来都有可能在市场上消失。但是作为收藏家,最重要的是自己喜欢做这些事。
国际上对当代(contemporary)艺术的界定,一般是指1945年(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艺术,而现代(modern)艺术的概念则主要是指1945年之前至印象派的艺术。由于中国的特殊情况,“八五新潮”以来人们把“新潮美术”、“现代艺术”、“前卫艺术”等称之为“中国当代艺术”。今天,中国当代艺术更多的是指1979年以后油画、雕塑、版画领域里有所创新、颠覆先前既有规范、先锋性的艺术,也包括摄影、装置、观念、行为、录影、多媒体等新艺术形式。
自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以来,艺术品市场中受到冲击最大的也是中国当代艺术板块。不过随着2009年的经济行情回稳,当代艺术又开始逐渐回到价格上涨的路径。
2010年6月初,梅摩指数发布了最新的市场跟踪指数,从同比增幅的角度看,当代艺术品的涨幅达30%,远高于印象派17.7%和古代大师作品18%的涨幅。另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近日发布的不完全数据统计显示,截止目前,2010年春季拍卖中国油画及当代艺术总成交额达23.1973亿元,与去年秋拍(15.8666亿元)相比增加了46.2%,同比增长60%。从整体走势来看,油画及当代艺术成交总额自2008年春季下滑至2009年春拍跌到谷底后止跌上扬。
不断上扬的价格
尽管中国当代艺术的起步晚于西方,但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品作为高端商品购藏已然初显端倪。
1989年,现在已经是中国当代艺术的F4(张晓刚、王广义、方力钧和岳敏君)成员的王广义把一张画《毛泽东AO》卖给了一个叫宋伟的老板,得到了一万块钱,在当时这个价格已经让他不敢相信。而更让他不敢相信的是,在2006年,他的政治波普类作品的价格出现了急速上涨,纽约苏富比推出的《大判·波普艺术》成交价为198万元,香港佳士得推出的《Rolex》更是以416万元的价格创下了纪录。
其实王广义的价格上涨幅度与F4的另一个成员张晓刚相比并不算太高。从20世纪90年代早期起,张晓刚一直在创作他的《血缘:大家庭》系列,这套仿如“文革”时期合家老照片的油画系列也成为艺术家的标志作品。当时张晓刚一幅画的价格也就是几百美元或几千元人民币,但是今天,他已经成为天价作品的代名词。
2006年3月31日,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举行的“亚洲当代艺术”专场上,张晓刚的作品《血缘:同志第一百二十号》引起了全场轰动。这幅作品当天估价在25万美元至35万美元之间。开拍后不久,两名买家各不相让,喊价一路攀升。经过几轮激烈叫价后,作品最后被一位新加坡藏家以接近最低估价4倍的97.92万美元(折合人民币809.79万元)夺下。
这一近百万美元的天价,创造了当时中国当代艺术成交价的最好成绩。而在2000年时,他只有一幅出自“大家庭”系列的作品成交,作品平均价格为每平方尺9167元人民币。苏富比亚洲及澳洲区执行董事司徒河伟当时表示,张晓刚的这一幅天价作品,已成为当代艺术市场的“风向标”。而艺术评论家牟建平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在此之后的一系列出色表现,反映了中国传统书画一支独秀的局面已被改变,当代油画后来居上,成为投资者眼中的一座“未曾开发的金矿”。
种种事实也表明,在《血缘:同志第一百二十号》的拍卖天价出现后,中国当代艺术市场高潮迭起。北京保利2006年秋季拍卖会推出的“中国当代艺术”专场中,刘小东的《三峡新移民》在经过激烈的竞投之后,以2200万元的高价刷新了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成交价格的最高纪录。
境外藏家的关注
在中国当代艺术价格高涨的背后闪现的是境外藏家的身影。《血缘:同志第一百二十号》被新加坡藏家购得,而《三峡新移民》是从印尼收藏家手中流入,据说当初这幅画被一家画廊收购时价格还不到100万元。
由于中国当代艺术起步相对晚于西方,发展之初,收藏主体一直在海外,最早的收藏者是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使馆官员或外国公司的人员,收藏的目的也并非为保值升值,仅仅是出于好奇或是留念。现在被称为“收藏中国当代艺术最多的藏家” 乌利·希客曾任瑞士驻中国大使,他在接受采访时一再强调自己的收藏没有投资的意图。
西方藏家投资中国当代艺术的转折点在1993年。那一年,由香港汉雅轩画廊主办,张颂仁、栗宪庭策划的“中国新艺术展”在香港举行,展出中国内地50余位前卫画家的200余件作品。这个展览后来又巡回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吸引了西方的巨大关注。同年中国当代艺术出现在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上,更标志着其走向国际市场。
在1993年以后,中国当代艺术在商业市场上出人意料地取得了快速成功,百万美元以上的单件作品拍卖纪录被不断刷新,国际知名画廊也开始与中国当代艺术家签约。一位收藏人士说,“从这以后,当代艺术的买主不再只是国外驻华使馆的工作人员,或外国公司首代,海外的一些主流收藏家开始介入。”当时在很多西方买家眼中,中国艺术品价格较西方艺术品更便宜,有相当的上升空间,他们开始连续大量购买中国当代先锋绘画,这也使得这些作品价位几十倍几百倍地抬高。
不过,除了西方买家的投资因素外,苏富比中国当代艺术负责人王玉玲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受欧美市嘲情有独钟”有其必然的原因,其中包括中国当代艺术品较早被美国藏家关注,较其他亚洲国家的作品更容易得到崇拜东方艺术的美国藏家喜欢。最重要的是,中国当代艺术与亚洲其他国家相比,画家的年龄跨度大,地域广阔,作品更加多元化。
复苏行情持续看好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当代艺术市场遭遇重挫,据统计,从2008年10月份至2009年上半年,全球艺术品市场价格指数下降约38%,当代艺术部分下跌了50%,国内外拍卖公司纷纷缩减当代艺术的拍卖规模,甚至取消当代艺术专场。
据雅昌艺术网数据,曾梵志在2008年5月的香港佳士得春拍会上,一幅《面具系列1996NO.6》拍出了6708万元人民币的天价,而张晓刚的《血缘:大家庭三号》也在同年4月香港苏富比拍到了4263万元人民币。不过这两笔巨额交易却是在进入金融寒冬之际狂热的当代艺术买家最后的激情,下半年的拍卖市场,两位大佬均有近半数上拍作品没有找到买家。
但是进入2009下半年后,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收藏者认为当代艺术市场已经触底,市场信心不断增强。日前,AMRC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的马学东表示,当代艺术品在经过了一年半的价格调整之后,行情复苏已经可以初步确认。
能够佐证马学东行情复苏判断的主要依据是今年春季拍卖中的成交金额和成交率的提高。据了解,嘉德、保利、匡时、香港佳士得、翰海这五家拍卖公司今年春季拍卖当代艺术成交额均比2009年春、秋季拍卖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当代艺术专场的成交率也基本都在70%以上。香港佳士得亚洲当代艺术及20世纪中国艺术夜场拍卖甚至取得了100%的成交率,而在2008年秋季行情出现下跌走势之时,佳士得亚洲当代艺术拍场的成交率只有56.25%。
同时马学东还判断,按照今年春季拍卖当代艺术市场体现出较为明显的反弹走势看,秋季拍卖,当代艺术品在拍卖市场上的表现将会在此基础上继续上扬。其实今年4月份,香港苏富比举行的春季拍卖“亚洲当代艺术专场”取得1.44亿港币的成交额之后,已经向市场传递出亚洲当代艺术或者更确切点说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市场行情出现了复苏的信号。
刘野、蔡国强、岳敏君、曾梵志、张晓刚等著名艺术家作品在今年春拍中表现强劲。刘野的作品《金光大道》(1995年)以1914万港元的高价夺得了此场拍卖的桂冠,高于2008年10月4日香港苏富比以1298万港元成交的《无题》(1997年)的价格,创造了刘野个人作品新的拍卖纪录。
而在2009年,刘野的作品行情一度低迷,2009年最高价作品——《我是海军》(1999年),成交价仅为722万港元。此次春拍之后,刘野个人价格指数上升91%。雅昌艺术网显示,今年一季度,刘野作品价格指数升至64.93万元/平方尺,位居雅昌“当代18热门指数”之首。
蔡国强的《有一个月全蚀:为人类作的计划第二号》1991年)以1858万港元的拍卖价格名列此专场亚军。岳敏君、曾梵志、方力钧、张晓刚等艺术家的作品行情在2010年也有了很大的回升。岳敏君的《在湖上》(1994年)也以过千万的价格扭转了其在2009年作品价位走低的状况。曾梵志的作品《面具第八号》以1074万港元落槌。方力钧、张晓刚等其他当代艺术家作品价位比2009年均有很大的抬升。
另外对比2008年10月香港苏富比秋拍中,王广义一件早期的作品《护照系列》(30张一组,1996),估价620万~950万港币,当时流拍;而在2010年4月份香港苏富比春拍中该作品估价390至450万港币,最终以842万港币成交,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香港苏富比中国及东南亚区董事、当代亚洲艺术部主管林家如表示,从今年复苏的当代艺术品行情来看,现在收藏家不是盲目地在追求任何一个特定知名艺术家的知名度,其实是看作品本身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在购买,所以这样一个比较理性的回暖趋势,是一个比较良性的发展。
国内力量紧跟入场
随着全球经济由去年的“触底”逐渐开始反弹,亚洲藏家尤其是中国内地买家开始在拍卖市场上活跃起来,并全然把西方藏家挤到了“边缘”位置。据香港佳士得公司统计,2009年的秋季大拍中,来自亚洲区的买家所占比例高达86.4%,而中国买家就达69%,其中内地买家的购买力最为强劲。
据透露,以1914万港元的高价成交的知名中国当代艺术家曾梵志的医院系列作品《无题》的买家就是内地藏家,而此作品曾经被英国著名收藏家萨奇收藏过。香港苏富比当代中国艺术部主管林家如也透露,内地买家的参与非常积极,2009年秋拍中10大成交拍品的买家当中大部分来自中国内地。
一位不愿意透露名字的买家表示:“大陆买家一直以来都被市场低估了,他们看起来通常都很低调,其实他们就像是艺术品拍卖‘丛林’中隐藏的‘老虎’,其购买力是很强的。”这位买家在2009年10月份香港苏富比举行的秋季拍卖中以1578万港元买到了一件赵无极的作品《7.4.61》。他还透露,很多曾和他交流过的买家均表示他们购买艺术品就是为了抵御可能的通货膨胀。
雅昌发布的《2010年春季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报告》还显示,今年春季拍场上,不少实力派新买家也参与到艺术品竞拍中,形成新老买家相互竞争的格局。据了解,这些新买家占总买家数量的30%左右,主要来自金融、房地产、奢侈品等行业,参与艺术品拍卖的目的主要出于个人兴趣爱好、艺术投资,合理配置资产,及提高企业形象和扩大社会影响力等。
来源:雅昌艺术网
>相关报道:
- ·听一堂美术馆里的党史课——专访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2021-03-23]
- ·敦煌莫高窟唐代书法真迹东莞展出[2021-03-04]
- ·人间奇迹 艺术助力|全国美术界助力脱贫侧记[2021-03-03]
- ·水墨人物画在主题性美术创作中的 “南北兼容”[2021-03-02]
- ·2021中国艺术市场将迈向何方[2021-03-01]
- ·华夏艺术网|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隆重举行“我和祖国共奋进”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2019-09-19]
热点新闻
艺术家推荐
更多...曹辉 1952年生于成都。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四川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人物画专委会特邀委员、成都中国画会副会长、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生校外导师,成都惠民职工画院顾问。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其连环画作品多次获得全国大奖。1999年国画《川妹子出川图》获文化部全国第八届“群星奖”银奖;1990~1998年连续在法国举办五次个人作品展。2011年获第一届四川省工笔画学会作品展暨中国工笔画名家邀请展银奖。2014年作品《锦江花月夜》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三十年创作成果展•全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2015年作品参加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行的“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四川省国画作品展”;2016年在四川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2016年12月作品受邀参加“回望东坡“2016四川中国书画创作学术邀请展;2017年3月作品受邀参加水墨四川 ——名家作品邀请展;2017年5月作品《锦官城外》受邀参见“守墨鼎新”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作品展;2017年8月作品《年夜饭》参加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的全球水墨画大展;2018年1月27日在香港云峰画苑总部举行“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并由此开始为期一年的全国巡展。 曹辉1982——2002年发表作品: 《神奇的武夷山悬棺》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2年4期 《给上帝的一封信》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3年3期 《神秘的大旋涡》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3年2期 《野人之谜新探索》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4年1期 《女子足球运动》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5期 《女子马拉松》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2期 《小酒桶》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4年3期 《神秘的石室》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4年4期 《战神之墙》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9期 《笔录奇观》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11期 《古代美容》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6年6期 《一个女研究生的堕落》连环画广东《法制画报》 85年1、2期 《一个投案者的自述》连环画广东《法制画报》 85年17期 《ET外星人》连环画《奥秘》画报 85年4、5期 《孟卖大爆炸》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7年5期 《热爱生命》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1期 《驼峰上的爱》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9期 《青鱼》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5年3期 《珍珠》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6年3期 《菩萨的汇款》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5年9期 《小耗子》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6年10期 《水手长接替我》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86年10期 《征服死亡的人》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87年6期 《小酒桶》 连环画中国农村读物出版社再版 1985年11版 《给上帝的一封信》 连环画中国连环画出版社再版 84年3期 《日本国技.相扑》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6年1期 《圣地亚哥刑场》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7年10期 《古诗意画》 国画 四川美术出版社 1987年5版 《人蚊之战》 连环画 科学文艺 1988年1期 《跳水 》 连环画 《万花筒画报》 1988年2期 《他们与“森林野人”》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8年3期 《圣地亚哥刑场》 选刊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8年3版 《关于圣地亚哥刑场的通信》 论文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8年3版 《阿拉斯加的奇遇》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1期 《祭火》 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9年6版 《辟古奇谭》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6期 《玛丘皮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9期 《医生.夫人.闹钟》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0年1期 《南.马特尔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0年10期 《泉神娶妻》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1年1期 《中国民族民俗故事》 连环画明天出版社出版 1991年1版 《船儿水上飘》 国画 蓉城翰墨 1991年12版 《萨克奇野人的俘虏》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1年10期 《圣经的故事》 连环画四川美术出版社 1992年1版 《雪莲洞探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2年2期 《艾科沟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2年5期 《印度河文明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1期 《干冰杀人案》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5期 《白色幽灵》 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 1993年4期 《悬棺之谜新解》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8期 《冤家变亲家》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3年10期 《一棵遗落在荒原的种子》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4年6期 《世界名人传记.艺术家卷 米勒篇 》 连环画浙江少儿社 94年一版 《巴仑克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4年10期 《辟古奇尼》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5年5期 《豹狼的日子》 上、下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出版社 1992年10版 《冬之门 》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95年8,9期 《神农架野人今安在》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7年1期 《寻觅玛雅古城》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7年10期 《白鹤梁探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8年1期 《尊严》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98年2期 《神秘的南美大隧道》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9年2期 《名医入地彀》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9年6期 《神秘的英国巨石圈》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9年5期 《蜀王陵出土记》 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0年8期 《定数》连环画《连环画报》 2000年10期 《印山大墓揭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1年5期 《冰封印加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1年8期 《“狼人”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2年1期 《扣开通往远古的大门》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2年4期 曹辉艺术年表: 2020年1月在成都举办“陌上谁人依旧 · 曹辉民国风人物画展” 2019年11月作品受邀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主办的“回望东坡•2019四川中国书画学术邀请展” 2019年8月中山(南区)云峰画苑于举办《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 2018年10月作品受邀参见“天府百年美术文献展” 2018年1月27日在香港云峰画苑总部举行“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 2017年8月作品《年夜饭》参加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的全球水墨画大展 2017年5月作品《锦官城外》受邀参见“守墨鼎新”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作品展 2017年3月作品受邀参加水墨四川 ——名家作品邀请展 2016年12月作品受邀参加“回望东坡“2016四川中国书画创作学术邀请展 2016年6月 在四川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 2016年5月 作品《绣娘》参加成都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开篇之作——南方丝绸之路美术作品展 2015年11月 作品《故园旧梦》入选第二届“四川文华奖”美术书法展,并获三等奖 2015年11月 作品参加由四川省艺术研究院主办的“2015四川中国画创作学术邀请展” 2015年10月 作品《西厢待月》参加在重庆举办的“中国精神•民族魂——中国知名画派邀请展” 2015年10月 作品《故园旧梦》参加“从解放碑到宽巷子”2015成渝美术双百名家双城展 2015年9月 作品参加成都市推广天府画派办公室主办的“传神写照•2015水墨人物画邀请展” 2015年8月 特邀参加成都市推广天府画派办公室主办的“心里画儿•中国画邀请展” 2015年5月 特邀参加由四川省美协和四川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联合主办的“四川省中国画人物画作品展” 2015年4月 参加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的“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四川省国画作品展” 2014年 作品《锦江花月夜》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三十年创作成果展•全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2014年7月 三幅作品参加“南方丝绸之路”主题创作展 2011年5月 在成都东方绘画艺术院(现在的二酉山房)举办“曹辉人物画作品展” 2011年3月 《曹家大院•家训》获首届四川工笔画学会作品展暨中国工笔画名家邀请展银奖 1999年 国画《川妹子出川图》获文化部全国第八届“群星奖”银奖 1999年 连环画《名医入彀》获《连环画报》“十佳”优秀绘画奖 1998年8月 在法国圣雷米市BAYOL画廊举办第五次个展 1996年 作品《寻找北斗》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 1995年7月 在法国圣雷米市BAYOL画廊举办第四次个展 1993年9月 在巴黎“中国之家”画廊举办第三次个展 1993年 连环画《白色幽灵》获《中国连环画》“十佳”作品奖 1991年5月 在巴黎亚洲民俗艺术博物馆举办第二次个展 1990年3月 在巴黎亚洲民俗艺术博物馆举办第一次个展 1990年 连环画《圣地亚哥刑场》获《奥秘》画报1985~1990年“十佳”优秀作品奖 1989年 连环画《圣经的故事》《青鱼》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 1986年 连环画《罗瑞卿的青少年时代》获第三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三等奖 1981年 国画《新户头》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详情>>
最新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