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华夏艺术网 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人物评论 > 清宫廷画家冷枚的生平与艺术考辨

清宫廷画家冷枚的生平与艺术考辨

时间:2010-11-06 | 来源:陈沫吾 | 阅读:755次

清宫廷画家冷枚的生平与艺术考辨


陈沫吾


清代宫廷绘画不仅是整个中国古代绘画的一个小局部,而且也是清代绘画的一小部分。这部分绘画作品,虽然时代离现在较近,但大部分作品因深藏宫内,不大为外人所知、所见,故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并未被美术史家们所注意,也谈不上对此有很多的研究。其实这部分绘画作品数量是相当可观的,其中一部分具有纪实价值的作品和具有“中西合璧”艺术特色的作品尤为令人瞩目。
清代宫廷绘画的作品在署款上有其明显的特点,即在画家姓名前加署一个“臣”字,如“臣冷枚恭画”、“臣王原祁恭画”、“臣弘恭绘”等。在封建社会里,君臣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从画面的署款上就可以知道,凡是如此书写款识的画幅,必定是臣民为帝王所画的。也就是说这部分绘画作品与宫廷都有一定的关系。
从署款来看虽然都是相同的,但从画家身份去仔细研究,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里面既有供职宫廷的职业画家、也有身居高位的大臣、还有“金枝玉叶”的贵族,其身份高下差别是十分悬殊的。根据对画家身份的确认,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类型:宫廷画家、词臣画家、宗室画家、民间画家。其中的二、三类画家,或是各部大臣、或是皇亲贵胄,社会地位很高,他们作画带有一定的业余性质,但是为皇帝作画时必定按照以上格式署款。而第四类画家,是指皇帝外出巡视,各地的民间画家给皇帝呈献的作品也应当如此署款。而本文所要叙述的绘画作品和画家指的是第一类,也即供职宫廷的职业画家和他们的作品。
冷枚,字吉臣,号金门画史,山东胶州人,大约出生于1669年,卒于1742年,是当时享有盛名、纵跨清朝三代帝王(康熙、雍正、乾隆)的长寿画家。冷枚在胶州的一世祖即元末的著名画家冷超岩,因为他为元顺帝画肖像有功,顺帝赏给其胶州黄埠岭土地若干顷,遂居焉。其祖上原居之黄埠岭在胶州城西,离城约三里许,在冷枚之前的几代已迁居胶州城之分水岭街(今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驻地)。
冷枚大约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前由其师焦秉贞引荐入宫,时“秉贞奉敕绘《耕织图》,枚复助之”,此图由两人分别绘制而成,共46幅,表现民间的“村落风景,田家作苦,曲尽其致,深契圣衷”。由于冷枚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内廷,所以外间对他的情况知之甚少。冷枚进入内廷后,在康熙晚年的绘画创作最有名的是《万寿图》和《避暑山庄图》等。
《增修胶志》载:冷枚“工丹青,妙设色,画人物尤为一时冠”。曾作“《桐叶封弟图》尤著名于时,有数本,盖因仁皇帝友爱庄亲王而作”。据清人张庚《国朝画征录》载,清代早期出自山东的四大画家“唯秉贞与枚及胶州人法若真、高凤翰四人而已”。冷枚天资聪颖,加上勤奋好学,其扎实的绘画功力,很快得到皇上的赏识,在康熙五十年(1711年)左右,他已成为内廷画院的领班人物。这可从他为首的14位著名宫廷画家合作的康熙六旬《万寿图》的卷末署名看出:“康熙五十六年春正月臣冷枚……徐名世奉敕恭画。”《万寿图》始作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初由宋骏业主持。成稿后,康熙又命王原祁总裁。两年后王病逝,全部绘事由冷枚领衔。从卷上题款可知此图是记录康熙“六旬万寿”的庆祝场面,“依辇路经行之处,绘为图画”,把从神武门内起经西直门至长春园的长达数十里的庆祝场面如实地记录下来,从现场速写到绘制完成,其工程是何等的浩大与艰巨。
《避暑山庄图》作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以前。此图描绘了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以热河离宫后苑30景为主题的平原与湖区的全貌。此轴巨幅风景画画心长2.548米,宽1.725米。冷枚在这仅有4平方米多一点的细绢上,将宽旷开阔的山庄后苑和远山列岫全部纳入画幅中。据知,避暑山庄占地面积约560万平方米,是我国罕见的大型园林,冷枚不仅把园林全景压缩进画幅中,而且把园外环山庄之群山的雄姿风貌也尽情地表现了出来,把人的视线扩展到百千里之外的无限的空间中去。显示出他具有高度的概括能力和精湛的艺术表现技巧。此图设色淡雅,格调明快,富有装饰趣味,笔法多变,灵秀和谐,不仅是一幅具有高度艺术造诣的风景画,同时又是一幅避暑山庄的建筑图样。避暑山庄后经多次改建,原貌变化很大,但他为后人留下了这幅清代早期较原始的皇家园林图样,是极为珍贵的。
冷枚在绘画技巧上的突出表现,受到康熙的赏识。但到了雍正时期却受到了冷落,被逐出宫廷画院,雍正在位的13年中,清宫档案中没有了冷枚的名字。此期冷枚离开宫廷,成为一名在野的画家。此间冷枚多寄居于宝亲王弘句府中,曾为宝亲王绘制一幅《指挥如意天花落》,该画上方正中位置盖有“奉恩辅国公之章”,即可佐证他的这种经历。冷枚在此期间创作的《农家故事册》、《得果图》、《成衣图》、《拥炉图》、《采桑图》、《纸鸢图》等作品,在这些画中没有了“臣”字款,而钦有“金门画史”朱文印,这是他在宫外作画时的专用印章。有关专家分析,欧洲传教士画家带来的西方绘画技法,中西合璧的画风,在传统画风之外,虽然别具风格,但也是冷枚被逐出画院的真正原因。雍正不喜欢华人作画掺以西洋画法,而冷枚与其师焦秉贞等人正是吸收了西方绘画技法的代表人物。与冷枚同时被逐出画院的还有徐名世等画家,同时在画院供职的郎世宁的徒弟查什巴、傅弘、王文志等也被遣回本旗。
乾隆是一位慧眼识才的帝王。在他登上宝座之前,已经注意到冷枚的作品了。所以在他当权后,清宫造办处活计档中又突然出现了冷枚的名字,而且屡见不鲜,多达数十条。最早的一条是:“乾隆元年(1736年)正月初九日,内大臣海望奉上谕将画画人冷枚传来,照慈宁宫画画人赏给钱粮。”所食钱粮每月银11两。这在当时画画人中是最高的(乾隆朝画院画家待遇:一等11两,二等9两,三等7两,不入等画画人6两以下。乾隆初期1两银可买一石米)。
乾隆交给冷枚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命他去画圆明园殿宇,每处画图1张,绘总图一张(清《造办处清档》)。这样,整整一年多的时间,冷枚均在圆明园从事建筑、园林的写生与创作。他不顾年老体衰,振作精神,画了《圆明园四十景》等巨幅作品。
乾隆对冷枚的生活照顾非常周到,据清宫《造办处清档》记载:乾隆元年(1736年)正月十二日“因冷枚家口甚众,钱粮不足度用”,每月再给饭银3两。这样,冷枚所食钱粮实际上多至14两。由于冷枚年迈,乾隆又安排他的儿子冷鉴协助冷枚画画。同年二月二十三日乾隆又准给冷鉴三等钱粮及衣服银两;第二年四月十一日,乾隆又赏冷枚官房数间居住;乾隆六年(1741年)正月赏冷枚宝蓝两则、大缎两匹;至七年(1742年)七月二十三日,乾隆又赏给冷枚银50两。这些都说明乾隆对冷枚非常器重,给他的生活待遇也是非常优厚的。
乾隆不仅对冷枚在生活上关心,在工作上也是尽量照顾,让他不至于太劳累,又能充分发挥其长处。有时只让冷枚起画稿,然后让冷枚的儿子或徒弟去完成。有时让冷枚只画重要部位,其余让别人代画。如乾隆四年(1739年)正月初七日“传旨冷枚现画《圣明帝王图》、《养正图》上,面像着冷枚画,其余另着人画……嗣后冷枚所画之画,凡面像俱着伊画,其余着人画,钦此”。这是冷枚晚年在画院活动的一般情况。
冷枚晚年在造办处的美术活动,到乾隆七年(1742年)似告完结。如,乾隆六年(1741年)十二月十六日传旨,“着冷枚画画一张,先起稿呈览,准时再画,年节要得。钦此”。说明冷枚在乾隆六年(1741年)年底还在受命创作,而且指定要在年节前完成。到乾隆七年(1742年)有关档案中就不再出现“传旨着冷枚画画”的句子了。
宫廷画家通常作画都要经过以下几道程序:皇帝出题目,画家画出样稿呈览,经过皇帝同意,然后才能再画。出于对冷枚的信任与偏爱,乾隆有时不再出题目,而是让冷枚愿意画什么就画什么,这样画家发挥的自由度就大一些。如乾隆元年(1736年)三月初七日,太监毛团传旨“着将画绢给冷枚八块,令伊随意画画。钦此”。冷枚对皇上的信任与特殊关照感恩戴德,接到八块画绢后,很快画成了《惜花春早起》、《爱月夜眠迟》、《相马图》、《万寿图》、《雪艳图》、《海天旭日》等八件,由沈源分五次进呈乾隆。
冷枚晚年在乾隆初期造办处内创作的作品与画稿约有五六十件(套)以上,其题材非常广泛,有人物、佛道、鸟兽、马龙、建筑园林、宫廷器皿、历史故事等等。冷枚可谓是一个全能画家,否则在康熙时期不会成为领衔画家,到乾隆时也不会受到如此特殊的恩遇和重视。冷枚在宫廷近半个世纪的绘画活动中,由于才能突出,成绩卓著,颇受最高统治者的器重和赏识,所以清人说冷枚“以画供奉内廷最久”⑨。他既是一位多产画家,又是一位长寿画家,在我国宫廷画院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清代绘画评论家总把冷枚与焦秉贞、沈喻三人并提,视为康熙晚期三个著名的宫廷画家。
这幅《梧桐双兔图》,设色,纵176.2厘米,横95厘米。冷枚在画中绘梧桐两株,从石缝中斜出一株桂花,野菊满地。柔草丛中,两只白兔相戏。疑为中秋佳节而作。双兔造型准确,形象生动逼真,皮毛光洁而富于质感。兔眼用白色点出反光,眼神显得晶莹透明。山石以折带皴法方正写出,坚硬峻峭。构图疏密有致,用笔细腻清秀而注重质感,设色和谐艳丽而有对比,显然是受到西洋绘画技法的影响。另在首都博物馆藏其所画的《樵夫图》扇面,不独笔精墨妙,画意亦颇饶趣味。是图画一樵者坐于扁担之上,偷暇捧书渴读,津津有味。作者赋以诗曰:“负薪身已劳,读书心更苦。劳苦一身兼,学业垂千古。谓尔后来人,及时力当努。孳孳惜寸阴,莫教轻过午”,款署“己亥清和月病后偶写并题,冷枚”。显而易见,冷枚乃以画劝学,警醒世人,珍惜寸阴,其诗境与画意跃然纸上,而作者之拳拳用心,亦为后人所知矣。


参考文献:
清道光《胶州志?冷枚传》
清阮葵生著《茶余客话》十七《焦秉贞、冷枚、沈喻》
清《造办处清档?记事录》
清《造办处清档?画院处》
清 窦镇著《国朝书画家笔录》卷二《冷枚》
关键字:

最新评论最热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手机用户 [广西南宁]2012-11-22 21:12:12

    的地发的的广泛的郭德纲德纲的的广泛的郭德的

    手机用户 [广西南宁]2012-12-12 21:12:12

    的地发的的广泛的郭德纲德纲的的广泛的郭德的

    手机用户 [广西南宁]2012-12-12 21:12:12

    的地发的的广泛的郭德纲德纲的的广泛的郭德的

    手机用户 [广西南宁]2012-12-12 21:12:12

    的地方的发生过的份上高耸的郭德纲的

    手机用户 [广西南宁]2012-12-12 21:12:12

    的地方的发生过的份上高耸的郭德纲的

推荐艺术品

更多...

成都扑克牌之小王

作者:凌晓星

尺寸:47×33cm

成都扑克牌之大王

作者:凌晓星

尺寸:47×33cm

熊猫杯旅行套装

作者:

尺寸:

艺术家推荐

更多...

曹辉   1952年生于成都。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四川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人物画专委会特邀委员、成都中国画会副会长、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生校外导师,成都惠民职工画院顾问。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其连环画作品多次获得全国大奖。1999年国画《川妹子出川图》获文化部全国第八届“群星奖”银奖;1990~1998年连续在法国举办五次个人作品展。2011年获第一届四川省工笔画学会作品展暨中国工笔画名家邀请展银奖。2014年作品《锦江花月夜》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三十年创作成果展•全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2015年作品参加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行的“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四川省国画作品展”;2016年在四川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2016年12月作品受邀参加“回望东坡“2016四川中国书画创作学术邀请展;2017年3月作品受邀参加水墨四川 ——名家作品邀请展;2017年5月作品《锦官城外》受邀参见“守墨鼎新”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作品展;2017年8月作品《年夜饭》参加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的全球水墨画大展;2018年1月27日在香港云峰画苑总部举行“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并由此开始为期一年的全国巡展。 曹辉1982——2002年发表作品:   《神奇的武夷山悬棺》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2年4期   《给上帝的一封信》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3年3期   《神秘的大旋涡》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3年2期   《野人之谜新探索》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4年1期   《女子足球运动》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5期   《女子马拉松》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2期   《小酒桶》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4年3期   《神秘的石室》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4年4期   《战神之墙》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9期   《笔录奇观》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5年11期   《古代美容》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6年6期   《一个女研究生的堕落》连环画广东《法制画报》 85年1、2期   《一个投案者的自述》连环画广东《法制画报》 85年17期   《ET外星人》连环画《奥秘》画报 85年4、5期   《孟卖大爆炸》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7年5期   《热爱生命》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1期   《驼峰上的爱》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9期   《青鱼》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5年3期   《珍珠》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6年3期   《菩萨的汇款》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5年9期   《小耗子》连环画《连环画报》 1986年10期   《水手长接替我》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86年10期   《征服死亡的人》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87年6期   《小酒桶》 连环画中国农村读物出版社再版 1985年11版   《给上帝的一封信》 连环画中国连环画出版社再版 84年3期   《日本国技.相扑》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6年1期   《圣地亚哥刑场》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7年10期   《古诗意画》 国画 四川美术出版社 1987年5版   《人蚊之战》 连环画 科学文艺 1988年1期   《跳水 》 连环画 《万花筒画报》 1988年2期   《他们与“森林野人”》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8年3期   《圣地亚哥刑场》 选刊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8年3版   《关于圣地亚哥刑场的通信》 论文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8年3版   《阿拉斯加的奇遇》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1期   《祭火》 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艺术》 1989年6版   《辟古奇谭》 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6期   《玛丘皮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89年9期   《医生.夫人.闹钟》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0年1期   《南.马特尔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0年10期   《泉神娶妻》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1年1期   《中国民族民俗故事》 连环画明天出版社出版 1991年1版   《船儿水上飘》 国画 蓉城翰墨 1991年12版   《萨克奇野人的俘虏》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1年10期   《圣经的故事》 连环画四川美术出版社 1992年1版   《雪莲洞探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2年2期   《艾科沟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2年5期   《印度河文明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1期   《干冰杀人案》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5期   《白色幽灵》 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 1993年4期   《悬棺之谜新解》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3年8期   《冤家变亲家》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3年10期   《一棵遗落在荒原的种子》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4年6期   《世界名人传记.艺术家卷 米勒篇 》 连环画浙江少儿社 94年一版   《巴仑克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4年10期   《辟古奇尼》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5年5期   《豹狼的日子》 上、下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出版社 1992年10版   《冬之门 》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95年8,9期   《神农架野人今安在》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7年1期   《寻觅玛雅古城》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7年10期   《白鹤梁探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8年1期   《尊严》连环画《中国连环画》 1998年2期   《神秘的南美大隧道》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9年2期   《名医入地彀》连环画《连环画报》 1999年6期   《神秘的英国巨石圈》连环画《奥秘》画报 1999年5期   《蜀王陵出土记》 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0年8期   《定数》连环画《连环画报》 2000年10期   《印山大墓揭秘》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1年5期   《冰封印加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1年8期   《“狼人”之谜》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2年1期   《扣开通往远古的大门》连环画《奥秘》画报 2002年4期 曹辉艺术年表:   2020年1月在成都举办“陌上谁人依旧 · 曹辉民国风人物画展”   2019年11月作品受邀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主办的“回望东坡•2019四川中国书画学术邀请展”   2019年8月中山(南区)云峰画苑于举办《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   2018年10月作品受邀参见“天府百年美术文献展”   2018年1月27日在香港云峰画苑总部举行“昔日情怀--曹辉艺术作品展”   2017年8月作品《年夜饭》参加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的全球水墨画大展    2017年5月作品《锦官城外》受邀参见“守墨鼎新”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作品展   2017年3月作品受邀参加水墨四川 ——名家作品邀请展   2016年12月作品受邀参加“回望东坡“2016四川中国书画创作学术邀请展   2016年6月 在四川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   2016年5月 作品《绣娘》参加成都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开篇之作——南方丝绸之路美术作品展   2015年11月 作品《故园旧梦》入选第二届“四川文华奖”美术书法展,并获三等奖   2015年11月 作品参加由四川省艺术研究院主办的“2015四川中国画创作学术邀请展”   2015年10月 作品《西厢待月》参加在重庆举办的“中国精神•民族魂——中国知名画派邀请展”   2015年10月 作品《故园旧梦》参加“从解放碑到宽巷子”2015成渝美术双百名家双城展   2015年9月 作品参加成都市推广天府画派办公室主办的“传神写照•2015水墨人物画邀请展”   2015年8月 特邀参加成都市推广天府画派办公室主办的“心里画儿•中国画邀请展”   2015年5月 特邀参加由四川省美协和四川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联合主办的“四川省中国画人物画作品展”   2015年4月 参加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的“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四川省国画作品展”   2014年 作品《锦江花月夜》参加四川省诗书画院三十年创作成果展•全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2014年7月 三幅作品参加“南方丝绸之路”主题创作展   2011年5月 在成都东方绘画艺术院(现在的二酉山房)举办“曹辉人物画作品展”   2011年3月 《曹家大院•家训》获首届四川工笔画学会作品展暨中国工笔画名家邀请展银奖   1999年 国画《川妹子出川图》获文化部全国第八届“群星奖”银奖   1999年 连环画《名医入彀》获《连环画报》“十佳”优秀绘画奖   1998年8月 在法国圣雷米市BAYOL画廊举办第五次个展   1996年 作品《寻找北斗》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   1995年7月 在法国圣雷米市BAYOL画廊举办第四次个展   1993年9月 在巴黎“中国之家”画廊举办第三次个展   1993年 连环画《白色幽灵》获《中国连环画》“十佳”作品奖   1991年5月 在巴黎亚洲民俗艺术博物馆举办第二次个展   1990年3月 在巴黎亚洲民俗艺术博物馆举办第一次个展   1990年 连环画《圣地亚哥刑场》获《奥秘》画报1985~1990年“十佳”优秀作品奖   1989年 连环画《圣经的故事》《青鱼》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   1986年 连环画《罗瑞卿的青少年时代》获第三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三等奖   1981年 国画《新户头》获四川省优秀作品奖详情>>